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139章 第一道防线(上)

第139章 第一道防线(上)

    谁知不到数月,广州就被大明李成栋的军队攻破。他又侥幸逃了出来,最后几经辗转,竟然从一个大明的读书人,成了造大明王朝反的大西军一员。虽然大西军是反大明起家,但江南可不管这些,谁打建奴决心大,他就跟谁走。侥幸的是,不久之后,大西军归正,江南又重新成了大明朝的正统军人。

    后来大西军将领吴三省以征召太子护卫军名义向全军招人,江南听闻过太子殿下的一些神奇故事,便犯了读书人的毛病,希望能跟太子殿下靠得近一些,便跑去碰碰运气,谁知他竟然入选了,而且还熬到了最后。

    如今他的身份是太子护卫军,鸳鸯阵法的小队长。

    江南一听到自己有机会参与磨盘山伏击建奴的大军,当真是喜从天降,欣喜若狂,什么生死危险全然抛之脑后,一股脑门就想着终于可以替死去的爹娘姐姐妹妹报仇雪恨,自己九泉之下终于可以挺起胸膛见他们了。

    自从参加明朝鲁王的军队,江南已经从军十多年,期间也打了不少十多万规模的大仗,算起来也是一个久经沙场的铁血老兵了。但令他郁闷的是,他竟然从未有机会跟真正的建奴大军短兵衔接,因为天杀的,他参与的战斗不是明朝军队对战前明朝投降的军队,就是明朝的军队打明朝的军队。

    而这一次,自己的对手将是真正的建奴大军,这一次,自己至少要杀五个建奴,不对,十五年的利息,怎么也得十个才能够本。

    江南从接到埋伏的命令开始,便一直盘算着这个结果。

    江南是读书人出身,喜欢质疑领导。待埋伏好,江南读书人的毛病就犯了,心中嘀咕:

    “吴将军怎得不跟窦将军争取一下,让鸳鸯阵的兄弟都龟缩在后面,待会儿建奴兵来了,别说吃肉,只怕连汤都喝不到。”

    “晋王也忒小心了,这么早就设下伏兵,如果自己估摸着没错,这时候,吴三桂的大军至少还要一日半才能赶到磨盘山。”

    当然,这些话只能对自己说说,毕竟作为标准的读书人,他除了喜好质疑领导,还有个毛病,就是胆子贼小,绝对不敢当面质疑领导。

    但很快,江南就发现自己对于晋王的质疑是多么荒谬,因为在他们埋伏好两个时辰后,吴三桂派的斥候就陆续赶到了。

    奶奶的,这个吴三桂真是老奸巨猾,竟然提前一天就派人来侦查地形。

    吴三桂的斥候有二十多人,有十多人飞快得往前面跑,而留下几个人却是停下来,开始四处搜寻蛛丝马迹。

    明军第一伏击之地乃是伏兵的天作之选,左侧是陡峭的悬崖,而右边一条长长的山腰也是巨石林立,只有中间露出一片长约三十多米稍微平缓的林木地带。吴三桂的斥候侦察经验都丰富得很,自然清楚这是一块极为良好的伏兵之地。所以他们搜寻得非常仔细,一路从山底搜查到了前方百米处。

    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窦民望将军不愧是玄武营的统领,未卜先知,竟然在距离山间小道一百五十米上方处设伏,而且设伏完成后,将路过的小道草木全部恢复原状。饶是吴三桂的斥候如何侦查,都没有瞧出半点儿破绽。他们甚至作了预案,倘若他们发现了伏兵,也一定能在斥候发出通报信号前,将他们一举歼灭。

    即使百密无疏,江南还是紧张得很,当吴三桂的斥候搜查到百米处,他连大气都不敢喘出声来。但他心里却是兴奋得很,既然吴三桂的斥候到了,那么满清的大军也快入坑了。

    吴三桂的斥候在他们的区域整整呆了一个时辰,这才离开前往别的区域。江南等将士们仍是小心翼翼,不敢动弹半分,直到夜色下来,才开始用饭。

    到第二日午时时分,吴三桂的人马终于抵达了磨盘山,江南的心却开始悬得更加厉害,总觉得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他甚至有一种窒息的感觉,觉得自己军队里可能会出现一个汉奸,直接高呼‘大清万岁’,然后冲向吴三桂的军队,向吴三桂泄露这个天大的秘密,邀取自己升官发财的大好机会。

    老天庇佑大明,老天庇佑华夏!

    江南担忧的一切都没有发生。

    吴三桂的大军通过后半个时辰,卓布泰率领的大军也赶到了,紧跟在卓布泰后面的是,信郡王多尼率领的大军。

    这意味着,这次伏击的目标吴三桂、卓布泰还有信郡王多尼都已经入坑了!

    当信郡王多尼通过半个时辰后,磨盘山上三声火炮齐发,江南期盼了十多年的磨盘山战役终于开打了!

    几乎同一时刻,窦民望大喝一声,接连不断的发出调兵遣将命令。

    总兵王三才领第一队,右侧!

    总兵孙际昌领第二队,左侧!

    总兵卜宁领第三队,中侧出击,扫除包围的敌兵!

    …

    江南激动得心都要跳出喉咙,虽然他很想冲下去,但是军令如山,没有得到军令,他断不敢冲下上去。

    直到窦民望发布军令完毕,也没有听到调遣鸳鸯阵的军令,江南失望得一口咬住了自己的胳膊,在自己的胳膊上留下来一排厚厚的牙印。这不是他第一次咬自己,每当他想到惨死的父母姐妹,他都会抑制不住得痛恨自己。

    “江南兄弟,不要着急,你瞧这山下建奴足足有几万人,少不了你的份!“吴三省与江南相识,见他在咬自己手臂,上前轻轻安抚一下。

    他抬头望着山下,带着无限快意的口吻,轻轻说道:“这建奴八旗自入主中原以来,大小数百战役,都是以少胜多,甚少伤亡。即使是威震天下的衡阳之战,也不过折损了千余人,呵呵,今日你我何其有幸,可以亲眼看着数万八旗精锐被屠戮一空…”

    江南一听,心里舒坦许多,低声应道:“将军说得有理,江南谢过了。”说着,疑惑得朝吴三省笑道:

    “将军这说话的口吻倒是有点像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