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219章 缅地东吁王朝

第219章 缅地东吁王朝

    朱慈煊正借助笔墨挥洒仇恨,忽然吱得一声,船舱的门被人推开。

    朱有榔想都没想,便知道来者是自己的好兄弟沫忠亮。

    也只有他才能肆无忌惮的打开大明太子殿下的房门。

    沐忠亮是自己老师沐天波的小儿子,自己的陪读玩伴,是他最要好的兄弟。(沐忠亮和朱慈煊的事迹在卷一中有描述。)。

    上船之后,朱慈煊拒绝与父皇母后同住;王皇后苦劝不住,只得与沐天波商议,单独腾出一个房间,让沐忠亮与他住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

    这个沐忠亮虽不过十二三岁,但在数字方面有着远超朱慈煊的惊人天赋,朱慈煊早早就给他灌输现代数学知识、财务会计知识和金融知识;不过数年,沐忠亮已经熟练掌握了复式记账法、古典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精髓。

    与自己兄长沐忠显‘张扬大胆’性格截然相反,沐忠亮性格极为谨慎稳重,平日里以父亲沐天波为榜样,心态平和,始终保持着微笑。

    沐忠亮走进房间,从怀里取出一本书,小心翼翼放在书桌上,然后朝朱慈煊笑道:“殿下,你以前最是讨厌抄录经文,怎得现在反而喜欢上了。”

    原来,昔日沐天波担任朱慈煊的老师,天天让他抄录经文;朱慈煊承受不住,罢了几天工,结果引得沐天波大怒;此事别人不知,沐忠亮却是知道的。

    朱慈煊也不瞧他,没好气道:“老师说了,抄录经文可以锻炼人的心性。”

    沐忠亮笑道:“是吗?我咋觉得殿下的脾气是越抄越大了。走,随我出去晒晒太阳!”

    说着拽住朱慈煊往门外拉。

    朱慈煊虽然一肚子愤怒,但毕竟少年天性,随着时间流逝,渐渐也不再作茧自缚;这多日的挥毫书写,虽然没有化去他心中的仇恨;但郁结已经不知不觉解开了。

    沐忠亮每日与他朝夕相处,焉能看不出来。

    果然朱慈煊并没有严词拒绝,稍稍抵抗一下,便耸了耸肩无奈得站起身。

    他瞥了一眼沐忠亮的书桌,见上面突然多了一本破旧的书籍,很是好奇,打趣道:“阿亮兄弟,你可真是好学,现在还能看进去书?”

    “圣人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沫忠亮一改往日的稳重,笑嘻嘻得应答。

    朱慈煊听了心头一笑,脸色也放松下来。少年天性起来,笑道:“哦,我大明朝黔国公的世子殿下,瞧上哪家的闺女了?”

    由于沐天波长子沐忠显已经入赘,次子沐忠亮自然成了黔国公府邸的世子。

    “殿下哪里话?”沫忠亮脸色一红,横了朱慈煊一眼;

    忽的双目一闪,两行清泪滑了下来,咬牙恨恨道:“若是不多看书,张大哥便枉死了。我….我沐忠亮这辈子也再也见不着兄长了。”

    沐忠亮口中的张大哥便是死在土司思线手下的张小将,也就是刘娥的夫君。他们夫妇二人均是出自黔国公府邸,与沐忠亮、沐忠显兄弟感情极深。

    朱慈煊心中一动,没想到这个平日里内敛谨慎的好兄弟竟然也有如此慷慨大志,不由得惭愧起来:

    “朱慈煊呀,朱慈煊,你这几日是怎么了?完全不似前世的自己。遇到挫败就自暴自弃,竟然比不上一个十二岁的少年?”

    他再望向沐忠亮,不由想到历史上,这位兄弟两年后就会死在咒水之难,心中不由一阵剧痛,忙岔开话题问道:“阿亮,这是什么书?给我瞧瞧。”

    沐忠亮取了书籍,递到朱慈煊手里。

    朱慈煊瞧了瞧,见书籍没有封面,只有密密麻麻文字。

    他打开粗略看了一下,发现文字记载的是缅地东吁王朝的历史。

    朱慈煊虽然爱好历史,但对于缅地的历史却一窍不知,此刻看到这段文字记载,便忍不住细读起来。

    原来此时缅地统治者是东吁王朝,因莽瑞体在东吁创建,故名东吁王朝。

    东吁本来只是缅地区域的一个小国,但受益于北部阿瓦王朝和南部白古王朝的“四十年战争”,许多缅族百姓不堪忍受战争之苦,纷纷移居东吁。由于东吁远离战区,未遭战争破坏,成为缅族逃避战争和灾荒的避难所,因而人口不断增多,力量日益强大。

    大明永乐时期,永乐皇帝在东吁设宣慰使,使其成为明朝自云南布政使司、交趾布政使司通往缅甸各司的中心,并将缅地纳入大明管辖范围。一旦缅地各方有军事纠纷,皆受大明的节制管理。

    但到了明嘉靖年间,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发生的重大转变。

    一是葡萄牙殖民势力开始进入东南亚地区,从缅南部沿海地区进入,伺机寻求同盟力量,北上扩大势力范围的殖民活动;

    二是缅与木邦、孟养长期争斗失利,受木邦和孟养的压迫。

    嘉靖初年,孟养头目思伦联合木邦势力,发兵攻打缅甸,大破其都城,还抓了缅宣慰司莽纪岁和妻子,杀掠无算,瓜分其地,甚至连持有大明金牌信符的干户曹义,也一并被杀。

    缅宣慰莽纪岁的幼子莽纪于是逃到大明,希望能拜见大明天皇帝,求复官职,并出兵相助平乱。当时的大明朝廷疏忽怠慢,这激起缅地百姓不满,于是缅宣慰幼子莽纪(又称莽瑞体)逃到南部的东吁自立为王,脱离明朝,开始于明朝为敌。

    他曾领兵一度攻打到云南的腾冲、施甸、风庆地区,威胁永昌府,明朝不得不从内地调重兵,设置姚关、腾永两个大营,虽然明朝军队在刘挺的指挥下击退了进犯的莽瑞体军队,但已经无力遏制缅地的兴起。

    由于缅地侵凌木邦等相邻地区,云南外边政区纷纷向明朝请求依照永乐制度,颁赐金字红牌,要求明朝派使者调停土地争纷,制止缅地的侵凌和扩张。然而金字红牌制度在明后期不再受统治者重视,明朝没有向外边政区重新授予金字红牌和纷争调停,而是束手无策,处置失当。

    缅地官员看到明朝并没有出手拯救外边政区,于是借鉴明朝的金字红牌制度,采取拉拢周围的土司头领的做法。之后,则步步进逼,甚至学习明朝的金字红牌制度,派出使者,伸出援手,为这些弱小的外边政区土司排忧解难,导致弱小的外边政区在得不到明朝支持的情况下,纷纷倒向缅地政权,俨然成为这些地区的君王,明朝仍然不闻不问,任他们侵占大片西南边疆土地,渐渐成为西南半岛的强大国家。

    东吁王朝在王阿那毕隆时期达到了巅峰,一举收复了被葡人占领的沙廉。之后其儿子他隆王执政时。他放弃了劳民伤财的对外扩张战争,致力于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但是到了他儿子平达力时代,国力又日渐衰退。

    如今东吁王朝的统治者便是平庸的国王平达力。

    朱慈煊还知道,如果没有他的出现,这个平达力会在一年后被弟弟杀死!当然,既然自己这个重生者出现,兴许平达力的命运也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