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270章 归途前-谋划缅地的军粮

第270章 归途前-谋划缅地的军粮

    正想着,外面传来沐忠亮的声音“殿下在吗,我将陈大哥请来了。”

    “哇,好快的办事效率!”朱慈煊心中大赞,起身为他们打开门,将陈家明请了进来。

    “家明拜见殿下。”

    “快快请起,”朱慈煊抢先一步,拉住陈家明双臂,大声谢道:“陈大哥,这次慈煊能侥幸脱身,全赖陈大哥筹集军粮!”

    这是朱慈煊的心里话。他从刘文秀口中已经知悉,陈家明这次竟然募集了三万多石军粮,足够大军支撑两个月之久。正是因为军粮充足,刘文秀才能从容等待战机来临,也才能逼得缅王如见瘟神一般,只希望他赶紧撤军,对于缅御林军被屠杀屁话不敢提起。

    不料陈家明得意道:“莫说是三万石,就是十万石,我们大明商人也出得起。”

    朱慈煊心中又惊又喜,问道:“你们哪来这么多粮食?”

    陈家明笑道:“缅地易居,种什么长什么,比如这水稻,三个多月就能一熟,一年有三熟,所以缅人多懒。但我们大明商人平日里勤俭,每年都有余粮,这么多年积存下来,自然就有了许多存粮。”

    “陈大哥,以陈家的产业,一年有多少余粮?”朱慈煊开始收集更加明细的数据。

    “陈家主业不在田地,所以余粮不多;但几千石是有的。”

    朱慈煊听了心中飞快估算起来,明朝南方水稻亩产5石,缅地高一点,也不过7石,折算成大米就是五石;这陈家有几千石余粮,那就是有千亩良田,这倒也正常合理。若是十个陈家,每年的余粮就有几万石,只是不晓得如果运粮到云南,折损会有多少?人力成本有多少?

    “陈大哥,你精通商道。若是云南腾冲府衙向你购买一千石粮食,货到付款,你会报多少价格才能盈利?”

    陈家明若是回答了这个问题,朱慈煊就能估算出每石粮食的成本,然后将他转化为养兵的成本。

    他为了提高准确性,又吩咐旁边的沐忠亮也来算一算。

    陈家明心算了一番,笑道:“这生意可没法做。如今的行情,一石粮食约为半两银子,一千石只有五百两;但运粮到腾冲,路上有千里之远,往返需要三个月;若是纯用人力,需动用千人之多,简直没得做;如用车辆兴许好些,但山路太多,粮食的折损会很高,只怕到了腾冲,所剩下的不足两成。”

    顿了顿,又补充道:

    “这还不包括沿途土匪劫掠,缅地官兵收取的关卡费用。”

    陈家明的一席话给朱慈煊泼了一身凉水,让他炙热的心顿时凉了下来。

    “陆路不行,水路可以吗?”朱慈煊还是不肯放弃希望。

    “缅地水流都是来自东土,顺江容易,逆水运输可就难多了。”陈家明脸色为难,见朱慈煊神态坚定,劝慰道:“水路自然比陆路好许多。但水路只能运输一半路程,剩余的还是需要走陆路。若是水路和陆路结合,应当能节省一半以上成本。”

    “看来慈煊还是将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朱慈煊叹了口气,神色颇为沮丧道:“慈煊本来设想将缅地粮食运到腾冲,便可解决新军的粮草问题,如今看来,这法子不切实际。”

    “殿下想组建自己的军队?”陈家明的脑子反应极快,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他是十六七岁的风华少年,从小受父亲的热爱大明思想熏陶,将‘理想看得极重’,一想到这问题,便毫无顾忌拍手叫好道:

    “殿下这想法可好得很。家明深有感触,这些老人,他们可不会真心实意得跟自己。”

    说完,凝神想了一会儿道:

    “殿下,你的军队准备多少人?”

    朱慈煊见他这般直言不讳,便坦言相告道:“慈煊不过一个太子,训练太多军队也不合时宜,至多五千人马。”

    “五千人马,那总该有办法的,”陈家明以手支着下颚,开始沉思起来。

    朱慈煊见他想得认真,心中不免期待起来,静静等着。

    过了好一会儿,陈家明忽然笑道:“有了。”

    “陈大哥,快说来听听,”朱慈煊和沐忠亮异口同声问道。

    陈家明低声道:“缅地在腾冲边境铜关有八千驻军,每年缅地都要耗费大量劳力向铜关边境运送运输粮草。但据家明所知,铜关真正的驻军不过三千人。”

    “天,铜关的缅军守将在吃空饷,他们每年要贪掉五千人的军粮。”沐忠亮忍不住打断了陈家明的话。

    “世子所言正是,”陈家明笑了笑道:“可惜这铜关地处偏僻山区,有粮食也卖不出去,所以大部分粮食最后都烂掉了。”

    “这个陈家明可真不简单,看来让他做个商人真是浪费,兴许有一天,他可以和阿亮兄弟一样,成为自己的得力干将。”朱慈煊心中大喜,开始对陈家明另眼相看,将他提高到心腹爱将的地步。

    “陈大哥,听你这么一说,只需我们把这些粮食买下就行,”朱慈煊得出了结论。

    “殿下说的是,”陈家明笑了笑,脸色为难道:“但如今有个问题,前些日子,蜀王大军攻破铜关,铜关的守将达闻西败走,如今躲到了茶山的山寨上。要达成此事,还得殿下出马,让铜关守将官复原位才行。”

    “这事虽然挺难,但费点力气总能办成,”朱慈煊不以为然挥了挥手,颇有自信说道:“待我大军离开缅地后,慈煊会亲自见见这位达闻西将军。他要钱,我要粮草,大家各取所需,应该不难。而且,慈煊还可以帮他免了战败之罪,官复原职。”

    朱慈煊倒不是吹牛,缅地的官员腐败成风,只要用银子将他们喂饱,加上自己配合,不愁铜关守将不能官复原职。

    陈家明大喜道:“如此,这军中粮草的问题就解决了。”

    朱慈煊接着笑道:“既然粮草可以从达闻西将军那儿弄到,这军中器械也一样可以。那便只剩下粮饷了。哎,说了说去,最后又变成了钱的问题。”

    “钱的问题就不是问题,”陈家明拍着自己胸膛,昂然道:“殿下只管招募士兵,这军饷之事就包在家明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