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271章 归途前-谋划发债

第271章 归途前-谋划发债

    “好,那钱的事情就有劳陈大哥了!”朱慈煊身为领导,最喜欢的就是听到下属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话语、他沉思片刻道:“我大明士兵兵饷是每年十八两白银,五千人就是九万两白银。本来军粮和军械是一大块支出,但如今从缅关守军获得,倒是省了一大笔开支,估计六万两就足矣。如此算来,每年需要纹银十五万两,就算上浮三成也就是二十万两银子。”

    “就二十万两银子,这好办,”陈家明神色轻松,笑道:“我去筹集五十万两,足够殿下用上三年了。”

    “哈哈哈,陈大哥,你真是慈煊的萧何呀!”朱慈煊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瞬间乐得合不拢嘴。

    “殿下,我们可不能白要陈大哥他们的钱,得师出有名才行;如此才能建立稳定持续的筹资渠道。”旁边的沐忠亮善意提醒。

    “对,阿亮说得有道理,”朱慈煊平静下来,朝陈家明道:“你们在异邦赚钱也不易,我大明可不能白要你们的钱;这样吧,就当你们购买了大明的债券吧。”

    “什么是债券?”陈家明好奇问道。

    朱慈煊对沐忠亮道:“阿亮,你取一张我们先前设计好的债券样子给陈大哥瞧瞧,顺便解释解释,也好让陈大哥提提建议。”

    原来朱慈煊和沐忠亮在缅地闲着没事,就会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而利用太子名声的筹资便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便凭着前世的记忆与沐忠亮一同设计了大明债券的样本。

    不一会儿,陈家明手上已经多了一张写了许多字、长一尺,宽三寸的纸张。纸张上写着‘大明第一期债券、面值一万两白银、年息十分…..

    在纸张的后面还有一行字,十年期满后,债券持有人可以选择兑换白银,也可以保留此债券,以此换取一项永久权力,可以在任何时候要求大明为债券持有人办理一件不违背国家大义道德的事情。

    债券的后面写着时间:大明永历十五年,发行人写的是大明太子殿下:朱慈煊,其中朱慈煊三个字是他自己的亲笔签名,并盖有大明太子殿下朱慈煊的印鉴。

    这份债券的利息年化只有一成,算不得高,毕竟这个时代商人同行的利率都到了两成,甚至更高。所以朱慈煊和沐忠亮在设计条款时增加了一项优先权,这个优先权条款类似前世中可转换债券的条款,价值连城。当然前提是朱慈煊要当上皇帝,并且可以建立强大的明帝国。

    朱慈煊和沐忠亮两人都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设计条款会给了大明帝国以后出兵干预他国找到充足的理由,也给了大明帝国向天下商人树立信用的典范,当然,这都是许多年以后的事情。

    现在的朱慈煊还弱小得像一颗幼小的树苗;如果没有了晋王等老师的庇佑,随意一场狂风暴雨就能将其摧毁。

    陈家明是何等聪明人,他很快看懂了这份债券的价值,神色认真严肃,连连摇头道:“这可是丹书铁卷,价值连城之物,一万两银子未免太少了,十万两都远远不止。”

    朱慈煊望着陈家明,见他一副认真模样,笑道:“陈大哥,若是慈煊失败,这可就是一张废纸,一文不值。”

    ”我等身为大明子民,为复兴大明捐献资金,乃是应尽之责,”陈家明神色认真,慨然道:“若是天道开眼,殿下能复兴大明,这便是最好的回报;真得若是天道不公,要让华夏子孙经历一场大劫难,那我等此举就当是为这华夏九州增添几缕浩然正气,待它日乾坤扭转,也可鞭策后人。“

    朱慈煊自重生以来,见到的正义之士也不少;也经常被李定国刘文秀沐天波吴三省等人的情操所感动;然而兴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总觉得他们一切的高尚品德都是理所当然,所以感动归感动,前世自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占据着主导的位置。

    但他现在突然遇到一个陌生的人物,历史中从未出现过的人物,拥有着如此高尚的情操,为了这个民族奋不顾身的勇气和心念,他的心灵受到了深深得震动,他心中连连惭愧:

    “我朱慈煊受惠于天,得以二世为人,做事情却总是只顾着自己;心中完全没有一股天地豪气,将复兴大明、振兴华夏当作自己的毕生事业;为了这个事业,自己可以放弃眼前的一切,乃至于生命。”

    如果我朱慈煊是一个这般自私的人,那么又如何能将一群有理想的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就因为自己是大明的太子?做梦!

    朱慈煊情不自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沐忠亮对朱慈煊个性了如指掌,知道他十有八九又开始神游太虚,天人交战,也不打扰他,对陈家明解释道:

    “哈哈,陈大哥自然这么想,但别人未必如此;再说殿下要建立的是一套国家秩序,是一套不依赖于道德而依赖于人的本性运行的秩序。只有建立这样一套秩序,我们才有机会赶跑满人,重新建立一个暂新的大明帝国。”

    “原来如此,”陈家明神色歉然道:“如此看来,倒是家明井底之蛙了。”

    沐忠亮笑道:“不过陈大哥有个提议很好,这一万两是太少了,还是改成十万两为好。若是一万两可以筹够十张两,自然也可获得这个这项权力,陈大哥,你看如何?”

    “世子客气了,”陈家明摆了摆手,摇头道:“这债券之物家明闻所未闻,实在没有资格评头论足,一切听殿下和世子吩咐就是。”

    “那就这么定了,”沐忠亮很自信得替朱慈煊拍了板,朝他躬身道:“这募集资金一事就拜托陈大哥了。”

    “家明义不容辞,”陈家明神情昂然,欣然接受了这个光荣的使命,又见朱慈煊仍然一动不动,低声问道:“世子,殿下还好吧。”

    “放心,殿下好得很,他定是受了陈大哥话的启发,在构建大明帝国的宏伟蓝图呢,”沐忠亮笑着劝慰陈家明,将他送出门,临别之时低声叮嘱他,募资的事情先不宜大张旗鼓;需从志同道合人中入手,宁缺毋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