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子踹国门 » 第十八章 朕不与民争利

第十八章 朕不与民争利

    殿中一时鸦雀无声,作担保人也就算了,毕竟抵押物是朝廷各衙署的屋舍和作坊之类居多,真还不上钱,也九成九的能用抵押物平了这账,其实风险很小。不过想让他们掏钱,那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就在官员们互相大眼瞪小眼的时候,勋戚人群里却有一个声音响起:

    “陛下,臣愿向‘功德基金’出资五千两,只是,臣家中开支也甚多,并不宽裕,不知这笔钱,有没有利息?”

    话音一落,众人目光都转向了勋戚人群,这人谁啊?胆子这么肥,还敢跟皇帝要利息!

    “驸马都尉放心,朕绝不与民争利。”原来刚刚说话之人,是因为前一天在白云观替皇帝考核京中道士,而被特意召见的驸马都尉巩永固。

    “无论谁的钱投到‘功德基金’,所得的利息收益,都会按月足额发放给出资人,等借贷还清之后,本金也会及时完璧归赵,朕一分一文都不会截取。

    朕设立这‘功德基金’的初衷,就是想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朝廷各部能有地方借到银子解燃眉之急,百姓也能赚取利息,中间由朕进行担保,可保无人敢赖账!”

    “既然现在出现了资金缺口,诸位爱卿向‘功德基金’投钱,自然也应当获得利息。至于这一借一还中间所需的人工和运行成本,便以一厘计算,出资人实际上获得一分九厘的利息,朕这也算替那些诸天神佛造福于民了。”

    “陛下真乃万家生佛,比之那些僧人供奉的漫天神佛,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怀远侯常延龄闻言出班,向着朱由检恭敬一礼:“臣愿向‘功德基金’出资一万两,还请陛下成全!”

    “臣王国兴投两万两,愿为各部解燃眉之需。”说话的是新城侯王国兴。

    一时间勋戚人群里,好几人愿意投资。

    而文官集团里,此时也有人反应了过来,这基本上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借款的是朝廷的机构,中间人是皇帝本人,还有屋舍场地作为抵押,周期也仅仅一年。而月息一分九厘,简直稳赚。

    除非大明朝忽然倒台,不过,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就算倒台也不会这么快,怎么看都没什么风险。

    “臣愿为我大明中兴尽一份力,炸锅卖铁也要凑够五万两,供各部借用!”

    “臣虽无丰厚家资,百两都拿不出来,但也有一颗为国尽忠的赤诚之心,回家后便会向亲友筹资十万两,以助‘功德基金’为朝廷纾忧解难!”

    文官们说话就明显更好听了,一个个恨不能卖血筹款,襄助朝廷。

    不过朝臣们似乎算学都不怎么好,一会儿的功夫,出资竟然很快远超三十万两的缺口,已经凑了七十八万两有余。

    朱由检只能深表为难的道:“功德基金朕打算维持在两百万两的规模,不能再多了,后面几位爱卿的出资,用不上了!”

    “陛下,臣与刘尚书几乎是同时叫出口的,臣还更靠前一点,还请陛下明鉴啊!”

    “你就八千两,我出了三万两,你也好意思说在我前面?”刑部尚书刘泽深气的对前面说话的官员吹胡子瞪眼起来。

    “陛下,请成全臣这一片拳拳赤诚之心啊,不如陛下将功德银留下一部分暂充作内帑,以供皇家取用,将臣等的银钱,拿去放贷,岂不是两全其美!”

    你他娘的可真是个天才!

    最终,在一番前所未有的热烈争辩之后,朱由检决定,将一百万两功德银暂时充作内帑,取而代之,吸纳群臣的一百三十万两,加上余下的七十万两功德银,总共两百万两进入“功德基金”。

    新军的军饷,总算是落袋为安了,这难度最大的一关总算安然度过,朱由检心情大好,接下来就可以安心的准备兵器、军服、军粮和军营了。

    群臣山呼万岁后,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早朝正式开始进入奏事阶段。

    第一个出班的是鸿胪寺的一名中年官员,面相不凡,声音洪亮,仔细地汇报了一遍近期来京谢恩以及离京的官员情况,并询问朱由检是否要召见这些人。

    他提到的名字,朱由检一个都没听过,想必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没什么值得在意的,于是他本能的就想说不见了,可忽然想到自己要逆天改命,怎么都得刷一下声望值之类的,这不是送上门的机会吗?

    于是朱由检将他们一一召进殿内,来谢恩的,人人都得到了朱由检一段发自肺腑的欣赏和勉励。

    而离京拜别的几人,一番惋惜送行后,还一人给了两百斤番薯,留着路上吃,吃不完的,也可以带到目的地种下,来年要每人寄一千斤回京城。

    朱由检还亲切的叮嘱他们,如果寄不回来番薯,也可以把自己的脑袋寄回来。

    鸿胪寺奏报完毕,接下来轮到边镇军情的汇报了,不出意外,那是一个喜讯接一个喜讯,一个捷报接一个捷报,偶尔才会穿插,建奴八旗轮番交班围困锦州这种小事,以及流寇疑似往洛阳运动这类小道消息。

    朱由检当然不会在意这些细节,喜滋滋的宣布,一个捷报给一个注资第二期‘功德基金’的名额,大捷的话手续费可以打八折。

    边关的奏报朗读完毕,轮到群臣按需奏事了。

    按照惯例,每个官员在奏事之前,都要提前咳嗽一声,称为“打扫”,也就是打个招呼,意思是我要出班奏事了,避免两个人同时出班造成尴尬。

    而今日御前咳嗽的人还真不少。

    第一个便是大佬级人物,刚刚也想替朱由检分忧解难的户部尚书,李待问。

    李待问手拿奏章,到御前跪倒,捋了捋山羊胡子:“臣户部尚书李待问启奏,连年天灾,各地灾民流离失所,赈济所需银钱甚巨,朝廷多方用兵,亦需开销无算,今国库空虚,户部银钱支出难以维系,呈请陛下知晓,以纾困顿。”

    说完之后,李待问便起身回去。

    而这边厢,朱由检听完,一脸懵逼的看着李待问回到班列。

    这就完了?

    堂堂户部堂官,光给朕说户部没钱,一点解决办法都不给,让朕想办法呢?

    这要搁在穿越前,公司里有人这么跟自己汇报,第二天就会因为左脚先迈进办公室被开除。

    朱由检摸着鼻子,看着李待问,语气平和的说道:“李爱卿,朕有个问题想问你!”

    “陛下请讲。”

    “你说:西门庆、柳下惠、陈世美,同时投奔蜀国刘备,刘备会选中哪一位?”

    李待问听完都没反应过来:“啊?”

    “这……臣愚钝,这西门庆、柳下惠、陈世美,和蜀汉昭烈帝并不是一个朝代的人啊?如何会投奔?”李待问挠了挠头,百思不得其解。

    朱由检摇了摇头:“朕也不知道!”

    李待问讪讪地笑道:“陛下说笑了……”

    “你知道你刚才的奏事,跟朕问的问题有什么区别吗?”

    “臣不知!”李侍问再次摇头。

    朱由检似笑非笑道:“没有区别,都是把自己没有答案的问题说给别人!

    经过李侍问这一番君臣奏对,刚刚还咳嗽声一片的朝堂诸公,一下子却似乎都痊愈了,安静了下来。

    “还有谁要奏事?”朱由检问完半天都没人吱声。

    “既如此,那便到这吧。

    另外,朕欲改朝会形制为汇报制。取消午朝,早朝改为三天一次,时间改为上午巳时,逢节后延。

    每次朝会,各部堂官必须发言汇报本部近期重大事宜的进度和结论,以及面临的困难和其解决办法。”

    朱由检言毕,出乎官员们预料的,殿上的六科言官们没有任何反应,御史们却好似疯了一般,大呼祖宗之法不可改,怎可行什么汇报制,更不可仿效万历不早朝的恶行……几乎将朱由检骂了个体无完肤。

    但,朱由检默不作声的使出了他的杀手锏,铁胆神喉光时亨,临危受命,朝堂之上,带领六科言官,舌战群御史,一心维护他心中最英明伟大的崇祯皇帝陛下。

    六科言官和御史门,互相从十八辈祖宗问候到三姑四婆,语言攻击词穷之后又升级为物理攻击,双双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打得血溅八尺,最终,几名御史没兜住,把朱由检的父母也问候了一遍之后,被以朝堂斗殴藐视皇权的罪名下狱,而六科言官们则延续了他们的又一个胜利。

    其中又有一人被封侯,兵科给事中曾应遴,因作风过硬,敢打敢拼,斗殴中拼掉了好几颗牙,封为无牙侯。

    当然了,最终拟旨的还是上次那个没文化不会写“侯”字的宦官,不过谁会在乎这些细节呢?

    经此一事,彻底坚定了六科言官站在皇帝一边,与御史们斗争到底的决心。也证明了当初朱由检拿出一个爵位给光时亨,是多么伟大的帝王统御平衡之术。

    第二次早朝,就这样在双方友好而热烈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