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魏宫莲 » 【048】进宫待选

【048】进宫待选

    这等事情,太师冯熙原也不知道的,还是从出手杀了南朝齐的使臣的侍从身份,看出端倪。

    天子的侍中。冯太师家里儿子就有两个,世子冯思政和太师府三少爷冯宝业。

    和天子年纪相仿,其实,个头啥的也差不多。外出时候,穿得光鲜,不是亲近的人,是分不出谁是魏天子拓跋宏的。

    必要的时候,就是这样。天子授意。冯太师就在了,也没闹明白,谁干的。

    吓到了。附近的人,都说不清楚。

    问了几次,说法还不一样了。太师冯熙正自纳闷,负责的人倒是司空见惯。

    “等上头,给个说法吧。”是这么说的。

    大概是看冯太师的脸色,又有人补充一句:“还得跟南朝说一声,死的可是齐帝萧道成才派来的使臣。”

    是后军参军车僧朗吧。这时候,没有文臣武将之分,看官阶。

    或者说,天子跟前的,就是文武全才。

    冯太师便也意识到,他着相了,遂也跟着换了话题。

    就问,这解奉君什么身份。那人也回过神来,这个倒是调查得一清二楚:

    南朝刘宋过来的降将。

    就跟这一刻的礼部尚书拓跋氏,拿了幕僚新鲜出炉的两国换俘章程,跟太师冯熙说着了。

    话说,齐太祖建元三年秋七月,齐高帝萧道成让后军参军车僧朗出使北魏。

    甲子(初六),车僧朗来到北魏首都平城。孝文帝接见并问道:“齐主辅佐宋朝的时间很短,为什么能够突然登上帝位呢?(齐辅宋日浅,何故遽登大位?)”

    车僧朗回答说:“虞舜、夏禹登位称帝,是自身登上天子高位。魏氏、晋氏辅佐前朝,将帝位留给子孙后代。这是由不同的时势决定的。(虞、夏登庸,身陟元后,魏、晋匡辅,贻厥子孙,时宜各异耳。)”

    刘宋升明年间,宋顺帝派遣使者殷灵诞、苟昭先出使北魏。

    得知南齐高帝接受宋朝禅让后,殷灵诞便对北魏的典客官说:“宋、魏通问修好,一方的忧患就是另一方的忧患。现在宋朝灭亡了,魏朝却不肯相救,两国和睦相亲还有什么用处!(宋、魏通好,忧患是同。宋今灭亡,魏不相救,何用和亲!)”

    后来,投降北魏并受到征用的刘宋宗室刘昶率军南侵南齐时,殷灵诞请求担任刘昶的司马,刘昶没有答应。

    九月庚午(十三日),北魏在平城南郊检阅兵马,并大宴群臣。

    北魏将车僧朗的座次安置在殷灵诞的下首,车僧朗不肯入席,他说:“过去殷灵诞是宋朝的使者,现在却成了齐国的百姓。我请求魏国皇帝按照礼节对待我。(灵诞昔为宋使,今为齐民。乞魏主以礼见处。)”于是殷灵诞和他各不相让,相互辱骂。

    刘昶收买了刘宋朝的降将解奉君,让他在宴会上刺死了车僧朗。

    北魏朝廷抓捕了解奉君,将他处死,并隆重地为车僧朗送葬,还将殷灵诞等人放还南朝。

    后来,苟昭先将殷灵诞曾说过的话全部向齐武帝萧赜报告,殷灵诞因此获罪,在牢狱中死去。

    也就是说,昔为宋使,今为齐使。南齐新上任的皇帝萧赜接见的第一个北魏回来的南朝使臣,实是宋顺帝刘准派过去的。

    殷灵诞和苟昭先。副使苟昭先还把殷灵诞曾说过的话全部向齐武帝萧赜报告。

    然后根据廷议,处罚犯了错的殷灵诞。

    是这样的南齐代宋。

    而一剑光寒。背过身,一直用皇叔刘昶身份遮掩的宋前废帝刘子业被认了出来:

    御驾亲征,也是真的。

    或者说,连着其镇守的彭城,一起失落。

    冯太师惊觉魏天子拓跋宏好像也并不知道,是这样的,而才上任的礼部尚书拓跋氏遂又拉了太师冯熙,“喝酒,喝酒。”

    这样的少年天子御驾亲征,身边有皇叔跟着,才正常。

    只是,刘子业已经死了,活下来的刘义隆九子刘昶也回不去了。而南朝的齐,波澜不惊地取代了宋:

    是有说,萧道成捡了个便宜。

    太师冯熙遂也想起一些久远的往事,时过境迁,都不在了。才惊觉,往事历历,如在昨日。而他离开的时候,辽西冯氏已经不想也不能再争这天下:

    就像很多年以后,他去了定州做刺史州官,孩童唱着歌谣,是说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前有子逆父,后有兄弃弟。燕山出好马,快走踏清秋”。

    这样的名声,时年更甚忘恩负义的赫连勃勃,他们这一支是起不来的。他南朝刘宋也是:

    而时年侄子也是儿子。更重要的是,天子的儿子是诸侯。

    诸侯的太子。

    三国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跟前还有诸葛氏,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大伯三叔却目送年少轻狂的他走远。

    一言不发。

    而南朝司马身后那么多士族大家,有战神皇帝刘裕,杀伐太盛,又出了一个出身兰陵萧氏的萧道成:

    贵族出身,各方都挑不出他的毛病。不出彩也没有大错,上启曹魏曹操,乱世枭雄,还有汉室,好像怎么都破不开的素衣士族身后的厚重底蕴。

    这一刻微醺的太师冯熙也不知道是羡慕,还是嫉妒,回府跟儿女廷议时,便也多说了几句。

    然后,看他们说话,心里微叹:

    比不了。

    这一刻的太师冯熙不知道,也看不到,他冯家日后也要出一个废后。

    一个幽皇后。

    堪比周幽王的褒姒,史上留名。

    秋七月,各州郡出五万人修灵丘路。也就是北魏属意恒州灵丘郡,但南朝来的齐使臣据理力争,是要更靠近两国边地。

    八月初一为朔日,分派大使巡行天下遭受水灾的地区,免去租赋。贫困而难以维持的,赐给粮食布帛。十八日,废除对山林和沼泽的禁令。

    九月初十,封氐人杨后起为武都王。

    当年,地豆干、吐谷浑等国都派使者朝贡。而年底也有了风声,太师府四小姐冯清听说了,明年进宫。

    太和七年(公元483年)春正月十一,下诏说:“我经常想要知道百姓的疾苦,以便更多实行宽容的政策,所以向各州郡派来的人详细询问州郡长官的苛政和暴虐的情形。如今前来的秀才、孝廉、会计、吏掾等的对答之辞大多不真实,极大背离了我虚心求问的本意。应当论罪斩首,以表明蒙蔽朝廷必须处死。可是我心中不忍,现在宽恕他们的罪责由他们回去。但要通报天下人,让知道后来重犯的不再恕罪。”

    十八日,令青、齐、光、东徐四州民众,运仓粮二十万石送到瑕丘、琅笽,免一年的租赋。

    三月二十五日,由于冀州、定州二州饥荒,令各郡县熬粥在路上给饥民食用,同时放宽关城津渡的限制。

    夏四月二十二日,前往崞山,赐衣服、布帛、粮食给所经过的地方的鳏夫寡妇和不能维持生存的人。

    二十四日,车驾回宫。

    闰四月初五,皇子出生,大赦天下。

    六月,定州上奏说,因粥而救活的有九十四万七千多人。

    秋七月初八,令假员外散骑常侍李彪出使齐国。改封济南王罗拔为赵郡王。

    九月二十七日,下诏广求直言进谏。冀州上奏说,因施粥而得活命的有七十五万一千七百多人。

    冬十月十三日,皇信堂落成。

    十一月二十七日,齐人前来聘问。

    十二月初一为朔日,日食。初七,下诏说:“夏、商不嫌弃同族间的婚姻,周代开始禁止同姓间的婚娶。这也是教令随时而设,政令因事而改的。皇家大业初建时,每日杂务纷繁,况且古风淳朴遗传,未及更改。从今以后一律禁绝,违反者以不道论处。”

    大概是因为太和七年皇长子于闰四月初五出生的缘故,大赦天下,普天同庆,故而直到魏天子拓跋宏发出这道旨意。

    明确提到婚姻嫁娶,太师府四小姐冯清才正式收到魏宫通知,是说的:

    越明年夏四月初五,进宫待选。太师府里不觉都松了口气,又到除夕了,和往年里一样,张灯结彩。

    “国舅老爷大喜。”

    大概是太师府四小姐冯清进宫的事情敲定,安博陵公主记起太师冯熙的前话,此时屋里又没有外人。

    八年(484)春正月,令陇西公琛、尚书陆睿又分别任东西二道大使,褒奖善政,惩罚恶人。

    夏五月初九,下诏赏赐河南七州的驻守部队。十二日,令员外散骑常侍李彪出使齐国。

    六月二十六日,下诏说:“设置官吏,颁发俸禄,行自上古。自从中原丧乱之后,此制中断。先朝因于旧习,未及更改。我阅读宪章旧典,开始颁发俸禄,免去中间的商人,以简省人事。每户增收调赋三匹布,谷物两斛九斗,做为官吏的俸禄。户丁平均交调赋二匹布,兼作商用。虽然一时烦扰,终收永逸之效。颁发俸禄之后,受贿满一匹的处死。变法改制,应当从头开始,特大赦天下,咸与维新。”二十七日,武州大水冲毁民众住房。

    秋八月初四,下诏说,因有颁发俸禄的新制,应当更改刑法,如宽严不当,人们便有不同意见。令自朝中官员至工商小吏各自上书发表意见,不要有所忌讳。九月二十四日,齐人前来聘问。二十八日,下令颁发俸禄,从十月份开始,每季度一次分发。于是朝廷内外百官均受数量不等的俸禄。

    冬十一月二十六日,令员外散骑常侍李彪出使齐国。十二月,州镇中十五处发生水旱灾害,民众饥荒,诏令使者开仓赈济。

    当年,蠕蠕、高丽等国都各派使者朝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