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二十一世纪新潮流浪汉 » 孤独与鬼

孤独与鬼

    我凝视着窗角的孔雀石,红焰般闪烁在这夜的婆娑树影下,此外,几只鸟在老槐上筑了巢,铁铸般站立着,如同我张望这一言不发的石头。

    我发出叹息。

    轻飘飘的,这声音,一从口中飞出,就无力地落在光溜溜的木头地板上,羽毛般轻响。我如梦初醒,抬起头望去,清冷的月光泻下。

    午夜了。

    肚子饿了。饿是什么滋味,更多半是无聊。于是,我走出家门,燃起烟,支在嘴角,吞云吐雾似的走,打量起蜂涌般,又最终失之交臂的行人。

    此间,听见年轻的女人的笑声,只是在沉默着想,该不是笑我?低头,两条腿,一个肚子,瘦弱的胳膊们,还有望不见的、高高在上的头颅。我走在路上,更应像一个人,说到底,可笑之处堪称寥寥无几——她不该笑的。我如此切实地考虑。

    在一日料店停下,推开玻璃的大门,暖色的光便充斥了视野,洁净的大理石桌子,垂下的灯,种种,有着说不清的吸引力。我一愣神,风铃在身后响起。

    是蛮少见的。

    随便找个位置坐下,女服务员便无声息地走来,拿着什么点餐的玩意儿,一只手垂下。

    我说:“一份牛肉饭,加上温泉蛋。”

    “牛肉饭和温泉蛋。”她重复。“是这样?”

    “对。”我托着脑袋,小声说。好像没有了力气。

    “别的?”

    “不用了。”

    “稍等。”

    她转身离去,棕色的长发在肩头洒落,因行走而摆动。

    我盯着磨砂的空盘子,在小小的方碟里加了许酱油,筷子沾了沾,放在嘴里浅尝;之后又用指甲沾了水,于桌面画起小人,画技是拙劣的,便作罢。唯有长长地望向头顶的天花板,头倚着沙发。

    我一贯如此。眼下也仍然如此。

    直至时间流逝,窗外的天空成为了一种浓稠的黑色,没有星星,没有月亮,远处,仅有霓虹闪烁,留下小蛇一样笔直落地、又四散开的辉,映着尖锐地响着的电动车、无言的老建筑们。偶尔,哪里的汽车带着引擎的隆隆声,渐近又远去。

    牛肉饭被端了上来。

    “请慢用。”她说。

    “谢谢。”

    “能跟您聊会儿天?”

    我抬起头,放下手中的勺子,望向她。面庞清秀。

    “是——有什么事吗?”

    她一笑。“只是无聊。”

    “可以。”我说。

    于是她从柜台取了清酒,坐在我桌子的对面,兀自盛了一杯,托着下巴看我。

    我闷头吃着饭。

    “您要来一杯吗?”

    “不用,”我说,“不喝酒来着。”

    “吸烟吗?”

    “没有那档子事。”

    “这样啊。”她吞吞喝了一口,笑了。“敬佩不已。”

    “过奖。”我说,一边摸了摸后脑,终于立起了身板。

    “您平时工作至这么睌吗?还是偶尔?”

    “算是偶尔,我想大概是这样。”

    “一定辛苦——啊,您的气色让人担忧。”

    真这样?我想。但还是回答道:

    “这倒是没有。辛苦的都是你们服务业这类。”

    看见她拿起花瓷酒杯,又轻轻抿了一下。

    “其实还好,客人不多,这个点来的,好比您,更是少之又少。”她一只手挡在嘴边,声音放小。“我时常打盹,偷偷摸摸的那样。”

    挺有趣的。我只是没笑出来,不禁疑憾。听她说:

    “问您一个私人问题,可以吗?”

    “请讲。”

    “您一个人吧?一直以来。”

    我怔住,缓缓低下脑袋,随便扒拉了口饭,那回答沿碗颇没底气的传出。

    “对的。我一个人。”

    “是嘛。”

    “那么,何以见得呢?”我的语气有些迫切,须臾才意识到自己正渴求着答案。

    “该怎么告诉您呢?我总觉得您像一座孤独的城堡,城堡纵然是壮丽非凡的,也恰要求住户存在。正如水需要鱼,蓝天需要飞鸟,您也需要着他人,不仅满足于己身——对吗?”

    我默然。

    “说到底,只是个人想法。”

    我说确实如此。我早就注意到自己的阴翳,顿觉无药可救。

    “然而,您打破此番光景即可,如同禁锢着的普罗米修斯的‘破蛹而出’,您定会大放异彩的。”

    “如何是好?”

    “谈谈吧。”

    “那,她可以不那么好看。”

    “是。”

    “不盲目,不追求虚伪,不跟风求异,有着浪漫的、个人的想法。读过《百年孤独》吗?那里的蕾梅黛丝就好——意思是,与之类似的心灵。”

    语罢,我摊开双手,表示完结。

    “您说的‘她’,是具象化的吗?”

    “不是。”我说,“是模糊的存在,说不了那么清楚。”

    “就像相片过度曝光。”

    “大概——不,十有九一模一样。”

    很形象的比喻,我想。望着她,半瓶清酒已尽,脸颊微微泛红,一只手支着头,双眼对我笑。

    “您说不喝酒。”

    “是。”

    “怎么样?”

    “来一些试试吧。”

    她起身,踌躇了一会儿,步伐一转,消失在厨柜的后面。我料想她去了更远的地方,果不其然,她拿着两罐啤酒,回到我面前。

    “您更喜欢这个?”

    “目前来说是——你怎么看出来的?”

    “女人的直觉?”

    我耸了耸肩,打开罐子便喝。吃完了牛肉饭,暖流涌遍全身,本不喜欢的酒,此刻却来得恰好。

    “我说,您看我多大了?”

    “二十出头吧,比我小几岁的样子。”

    “远远不止哦。”

    “不至于三十岁吧?”

    她摇了摇头。

    “四十?”我歪着脑袋,“不像啊,怎么可能。”

    仍旧摇头。

    我“扑哧”一下笑了,喝了口啤酒,大大咧咧地说:

    “难不成一百岁?”

    “是五百零九岁。”

    “瞎话。”

    她也笑了,举起杯子和我相碰。

    “是瞎话没错,您听乐就好。”

    我想了想,将身子斜倚着沙发,看着昏黄的灯,如同坠入沉沉的海,思绪混沌而紊乱。

    “讲真,我这人聊得来?”

    “比一般人要好。”

    “谢谢。”

    “只是您不应如此。”

    “明白。”

    我扭过头,看她,她荡起笑意。

    “我见过许多事,只是没有见过您这样的孤独之人。”

    “是的。”我借着酒意大笑,喜悦感油然升起。“我可是颇少见的那类,遇上我,你的幸运。”

    “我的幸运。”她移步过来,柔软的胸部压在胳膊上,一股令人心驰神往的芳香涌现。她于我的耳边,轻声道:

    “您需要我。为什么依然自我欺骗呢?”

    “是。我不想一个人了。”

    “那走吧。”

    我踏着回家的路,拉着她的手,走上满是绿色爬山虎的危楼,进入房间,红色的孔雀石发出诡谲色彩的光,却再望不见站着鸟的那枝。

    我扑在床上,暗色里,她沉默不语。

    “怎么了?”

    “您害怕吗?”

    “害怕什么?”

    “孤独的触感。”

    “是是。”我应道,突然发觉有何处异样,连忙拉开了卧室里的灯,环顾四周。

    这里有桌子、椅子、烧咖啡的水壶,沙发上杂乱的衣服,那似九十年代的老电视,也有着镜子里,胡子拉茬的我。

    而她踪影全无。

    于是,便怅惘着,迷茫着,望向这空空如也,于空空如也中,我再次听见窗外,一只眼的老鸦在树上扑响翅膀,又嘲弄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