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第三波 » 第四百六十四章 篆隶楷行草 唐诗三百首

第四百六十四章 篆隶楷行草 唐诗三百首

    既然已经开笔,此时,作为一个全国书法获奖的书法家,益强怎么能收住写兴,手也正痒,趁他欣赏两幅“钟馗”之际,我已迅速把桌上全部收拾干净,变成了一个铺好了书画专用毛毡和白色空白宣纸的“书写台”,旁边的笔、墨、砚全部备好,就等他开动书写了。

    看到我之前在“创意板”上扎着的两张练习稿,一篇隶书,是汉代乙瑛碑的,写得无比小心翼翼,拘谨呆板,而另一篇小篆就画得特别开心了,益强觉得我对篆书是看懂了,写得要比隶书好。其实从小,只练过楷书,这个还真是生平第一次写,难免紧张,但还能看。

    “我想今年把书法的五个阶段:‘篆、隶、楷、行、草’都玩一遍,楷书和行书我都算有些底子,就不用练了,所以这里就是补一下课,把没试过的篆书和隶书尝试一下,没想到这么有意思,写隶书的时候,象是在做一个滴墨水的游戏,在纸上笔按多久,墨水能滴下多少才刚好完成那个‘蝉头燕尾’,你刚才给我讲的‘燕不双飞’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呢!而篆书,就根本像是在画画,特别有意思,你看这个‘世’字,多形象啊,世界上有三等人,最下等的中间生中第二等,第二等的中间,再生出第一等,正好是这‘世分高下’的意义所在啊!还有那个‘爽’字,看,不就是画了一个大杆子,两边挂了两串腊肉在秋天里舒服地晒呢,爽啊!太有意思了!”我就把自己的小小心得给益刚汇报一下重点。

    “对,其实书法,就是一个表情达意的东西,过分强调笔画了,写得虽然好,却没有个性,只是一个‘匠人’而成不了‘大家’,真正要成为‘大家’的,都是突破了笔画的限制,把自己内心的东西,和他对这些文字的理解充分表达出来了,才叫真正的‘书法艺术’。”

    听到这里,我顿时对益强更生钦佩。

    “到底是行家啊!那您先给我写两幅吧!”

    面对整张的宣纸,益强说:“太大了,裁一下吧!”

    我就赶紧拿来美工刀,只见他早已把纸折好,开始用指甲按痕迹:“看,我又教你一招,怎么撕纸。”

    其实我是知道这种撕法的,只是,这样撕出来的,纸的边缘不够齐整,还有毛边边,不如美工刀来的更完美。但不用说破,先看益强如何撕法。

    果然,他太过谨慎,也是撕了一个口,就有些不够齐整,还是放弃,选择了我递上的黄色美工刀,轻轻裁好。

    “我打算写一篇诗文,先得折一下。”益强按他裁剪的尺寸,在留存了两边的边位和签字位之后,留下了四列的空间,再展开,铺好。

    只见他用笔蘸足了墨水,双手在空中摆开,象一个指挥家马上要开始指挥一只乐队开始演奏交响乐之前的样子,冲着空白的纸,想象了几秒,然后就开始落笔了,这就是典型的“胸有成竹”:

    只见上下翻飞,笔走龙蛇,中间只停过一次,补蘸了一次墨,就全篇一挥而就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首张继写的唐诗,被他这个真正的“姑苏城外”的江南才子胸有沟壑地一挥而就,中间,并没有停下来,去翻看《唐诗三百首》———为了他能更好的选诗,我早已从楼上书架中搜出了多年前买的《唐诗三百诗》和《宋辞三百诗》。

    写完之后,落了款,他很开心的,又拿着毛笔,摆出指挥家的样子,再次仔细欣赏他在几十秒内就一挥而就的作品。

    “这就是草书吧!”我终于对草书有了一次全真的现场体会。

    “对!我在里面藏了一个字,你发现了没?”

    “我看看……少了一个‘火’字,你把它藏到‘渔’字的下面了,对吧!?”

    “对!哈哈,还是让你看出来了,我特别藏的。”

    “我再看看,你这幅字中间没有带一个停顿的,就是因为你首先全会背,再有就是你的字的布局,节奏感特别好,我也说不清楚是什么节奏感,反正就是字字相连,却又字字不挡,两笔之间相连的那一笔,并不死遵照原来字的笔画顺序,而是怎么画连起来顺就从哪手,结构上大小相间,用笔不犹豫,并且,最妙的是单个字的结构,单拿出来,都是一幅画,象这个‘寺’字,就特别象一个寺庙的白墙一角,还有窗户;‘夜’半的‘夜’中间一点,象一个圆睁的眼镜,大半夜地睡不着,正合这个诗的意境,可以说,你既是在写字,又是在画画,简直诗画一体,整体的大结构也是一气呵成,局部抠的每个小结构,也个个能拿出来说事,更重要的是,从整篇的笔画、笔力里,可以完全看得出写字的人的心情、年龄、身体状态、还有心理活动,这就是艺术!我今天才算是得见高人了!太荣幸了!”

    听完我的点评,益强也很兴奋,他觉得找到了知己,因为他本人并不太擅长文字和语言的表达,但书画中所展现出来的细微的感觉,都被我给说出来了,这让他感到欣慰。

    “再来再来!我再写一个,有一首诗,有什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首是谁写的,我忘了。”益强的兴趣还在,太好了!

    这次,可能他胸中背好的诗库存告急了,只好翻开我的书,没想到,里面有一个小学同学送的古老书签卡到的位置———那是我们童年的时代最常见的套着塑料薄膜的小小彩色卡片礼物,背面写着认真的钢笔字“珍惜你我的友谊,一如珍惜难得的缘份。友:王”,这是小学同学现在在人寿保险公司做的燕儿送的;卡片正面印着一个淡雅风的黄色渐变书桌上一瓶花、一个相框,上端是一个大大的“缘”字,印着“有缘才能相逢,有心才会相知,细心去维持这值得的情谊,不管人世间如何地走过,好友,愿我们友谊永不渝”还是繁体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