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第三波 » 第五百三十三章 晨聊新穗别 上上代传奇

第五百三十三章 晨聊新穗别 上上代传奇

    “妈,我已经到了,一会儿我就先回自个小窝,收拾一下,等着迎接两位老人家的到来。”

    8点10分,火车披着朝阳的光芒,到了火车南站;去新客站下的一群人还没有动静,往老城区走的人们都积极拥到了门口排队下车。

    其实,8点的WLMQ,已是大亮,足够开始精神抖擞的一天了,可为什么平常这个点,我都在最后一个梦里忙活个不停呢?或者因为我的卧室西向,根本就晒不到早上的太阳?总之,老爸老妈这个点是醒了的。

    几乎这是几十年来,我们家第一次迎接江苏老家来人,所以,这次很重视,更由于老爸已不能亲自张罗,而似乎只有我才能负此大任,何况来的两位老人家,也都是七、八十岁,可能对他们来说,也是此生唯一,也是最后一次相聚了呢,我得帮助他们完成这次相见的心愿,照顾招待好。

    整个WLMQ,似乎就群从火车上下来的人,生龙活虎地把城市带进了“生活”的热门节奏中。再过一次安检,还要用身份证,我只好再一次把背包放地下,一通好翻,总算找出来了,拿在手上。

    BRT上,我坐得妥妥的,感觉自己的城市里,自己是相对比较勤快的那个,有点小自豪。回程也没闲着,手机还有点电,可以再刷刷朋友圈。

    和广州赛吉三部的一个跨部门同事方鸿波聊着自己这一次的见闻,他惊讶于我按照广州时间起床进入到工作模式了。9年前,我请他去KS支持过技术设计,他还在KS有一个亲戚,甘肃武威人,这些年,虽然没再来XJ,却一直没有在微信上断过联系,尤其神奇的是,每次坐KS的公交车,路过七里桥与阳光小区交界的那个河床的桥面时,一定会是再和他聊微信当中。当然,除了KS,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也没少聊。

    “你咋今天起这么早?”

    “要回去接飞机,老家来人了。”

    “那你咋不坐地铁?”

    “火车站到我们家还得坐BRT,我家到机场才有地铁坐,现在只开通了一半。”

    “广州地铁3号线要挤死人了。”

    “这个我有体会。我看到了手机上有广州朋友发段子说:‘每天怀里都是不同的小姐姐。’”

    “WLMQ地铁人多吗?”

    “没什么人,我发个图给你看。”

    “这么少人!?”

    “现在只是开了一半,等另一半也开通了,人就多了。”

    “你啥时再来广州玩玩?”

    “等机会吧!现在我爸妈身体不好,我不敢走远。”

    “我家番禺现在也通地铁了,我车就不太开了,主要还是坐地铁上班。”

    “说起来有意思,20年前,广州一号线刚开通,我就第一次去广州乘坐了,广州一号线和WLMQ一号线一样,都是一个‘闪电状’的折形,不过是一个南北向折,一个东西向折。”

    “现在广州地铁可不是一个‘闪电’了,早已成一张网了;你再来就知道了。”

    “那我问一下,我之前的那种黄色的‘羊城通’,现在还能用吗?”

    “能呢!”

    “好的,哪天我突然出现,去吓吓你们去。”

    一路手机上聊着不咸不淡的话题,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的小窝,放下行装,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再把小屋,给二老准备好的设施,再检查一遍,没有问题,我就把自己的另一版缩小版行装一收拾,拎回父母家了。

    “妈,这次去的时间不对,只带了南瓜饼和牛奶饼,荞麦的卖完了,先冻冻箱吧。”

    “好。你啥时候去机场接他们去?”

    刚把手机插上充电器,发现手机上有一条来自叔叔的儿子———我那江苏的堂弟顺子发来的消息,说他已安排了另一个朋友去机场直接接人,我就不用去机场,就在家里等就行了。

    这下可好,神经又可放松下来了。

    才几天没回来,就觉得到处哪哪都是问题:地板不干净、厨房一片乱、东西乱放,我看不下去,得先把这一堆眼前的问题解决掉,否则,等人家一进来,看到这样的场面,该会咋想!

    老妈喜欢到楼下的一片小菜地里忙活,又不爱换鞋,眼神又不好,就总会让家里到处都踩得脏脏的,自己却还不知道;老爸更是在他的领域里,能咋扔就咋扔,如果他想折腾大家了,就把尿倒到床上,然后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大套工程,还好,这几天要迎接兄弟到来,还不至于在这个时间段捣乱。

    说起这个小叔叔,那要源起上上代的一个有关“爱情”的故事:

    奶奶当年,作为一个出身富贵人家的大小姐,本来嫁给了爷爷,和他一起来到了常州创业,做木匠生意,开了木作坊,定制高端明式家具,同时也陆续生了四个儿子,因为有着木作坊的产业支撑,生活本是不错的;可是,爷爷脾气不好,她又受不了气,而这时,爷爷的一个徒弟,一个有想法、又有行动的帅小伙儿打起了老板娘的主意,最后,在那个婚姻制度尚不是很严格的民国时代,就在某一个时间点,带着老板娘私奔了;关键是当时不仅带走了老板娘,包括老板娘与爷爷的最后一个儿子———我老爸,当时还不到一岁,也和她母亲一起去到了苏北。

    所以,这个小叔叔,就是奶奶与这个帅小伙后续的系列“作品”之一:我爸爸同母异父的兄弟;而这次同来的姑父,就是同系列作品之二姑姑的老公,姑姑和我爸一样,也是中风瘫痪在床,由姑父、她女儿照顾多年。

    不管上、上代的各种“恩怨情仇”如何如何,事情已经发生,骨肉血缘这东西就是这么奇妙,后、后代们,还是因此而无法割裂掉这种亲情。

    于我们,这条线上的亲人,是相对陌生,而又略显尴尬、好奇,并一直不怎么被提上台面的;所以一直以来,关于我们的官方身份,都是和常州爷爷的那条线上的9个兄弟姐妹们紧密相连的,甚至我们也没有介意过,与爸爸之后大姑、二姑、五叔、六叔是由与前四个兄弟不同母亲生出来的同父异母的关系。

    也就是说:上上辈里,爷爷前后有两任太太;奶奶前后有两任爷爷,于是我们就拥有了相当数量的上辈,难怪我二姐的小妞上次在去参加了常州小叔叔儿子的婚礼时,冲着主席台上端坐着的一排“爷爷奶奶”发了好半天的呆,要不是二姐仔细解释,还搞不清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