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平凡的世界1993 » 第十四章:原阳烧饼

第十四章:原阳烧饼

    经历遭贼事件,张志清、宫凤英夫妇十几天都萎靡不振。

    十几天里,张志清多年的烟瘾,竟然一口烟没有抽,除了上厕所,就呆呆的坐在那儿。

    今天这情形,张志清跟几年前被人骗走板蓝根的事件之后,一样一样的神情。

    那次板蓝根事件,直到最近两三年,张志清才缓过神来。

    本想着,卖了薄荷油,还了债,就能过上无债一身轻的日子。没有想到,竹篮打水一场空,美好的愿望又再次成为了泡影,旧债又添了新债。

    还是宫凤英最先从遭贼的阴影里走了出来。

    “孩他爸,咱命里就该有这一劫,咱就没有这发财的命,但为了仨孩子,日子还要过啊。”宫凤英说道。

    张志清勉强喝点稀饭,喝着喝着,又吐了出来。

    八月底,宫凤英最小的弟弟宫传宝,来到了家里。

    宫传宝在江城卖烧饼、烤红薯,每天能赚一百多元。

    附近很多村庄的人都在江城卖烧饼。也有人拖亲戚,拜邻居的,让自己家孩子跟着去江城,做烧饼学徒。

    张志清、宫凤英夫妇经历了遭贼事件,家里本就不宽裕,这次更是雪上加霜,就也动了让孩子跟舅舅去卖烧饼的念头,一来能让孩子学点手艺,二来也能接济下家里。

    “传宝,让阿远跟你去江城散散心,可行?”张志清问道。

    “哥,那咋不行?阿远这样天天闷声在家,怕要憋出病来。跟我去江城,散散心,调解下心情,也好。”宫传宝说道。

    “阿远这么小,去江城行吗?”宫凤英问道。

    “那咋不行?我们村好几个去学徒的孩子,都没有烧饼炉高。阿远比他们高多了,也有一米七了,比我还高点呢。”

    “让他去体验下在外打工的辛苦,想好了,再回来读书也不迟。考中专都是论资历的,就是要熬,两年三年也不一定考上。”张志清说道。

    “那就听你哥的,我晚上问问阿远,看他心里咋想的。”宫凤英说道。

    村子里的孩子,外出人员的大军,除了去广东进厂,去建筑工地打工,还有一个门路,就是拖亲戚,求朋友,带着去江城卖烧饼。

    在江城卖烧饼,没有在建筑工地累,就是一整天都要守在火炉旁。

    原阳县城,每天好几班原阳-江城的长途大巴。

    说起烧饼历史,可追溯至一九八四年前后。有个高镇长,发现名利集上一位姓张的厨师,有一手打烧饼的绝活,打出的烧饼外酥内软,很受群众欢迎。

    高镇长感觉这是一条帮助大家发家致富的门路,于是找到张厨师,请他举办烧饼技术培训班,传授砌烧饼炉、发面、配佐料。

    学会了技术后,大家纷纷收拾行装,到全国各地闯荡。

    原阳烧饼,香飘全国。

    就这样亲带亲、邻带邻,名利集附近的几个村镇,外出卖烧饼的人越来越多,卖烧饼的地点也从最初的江城及周边地区,发展到全国各地。

    尤其去江城卖烧饼的人最多。

    “阿远,你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跟你舅舅去江城散散心,可行?”宫凤英小心翼翼的问道。

    张怀远想起,同学徐永、徐新亮的哥哥就在江城卖烧饼。

    徐永已经明确的说过,中考结束就跟他哥哥去江城卖烧饼。

    “妈,行。我还没有出过我们原阳呢,去江城看看,也可以。”家里经历了遭贼事件,张怀远便觉得中考失败这件事,也不是什么大事,最重要的是,跟着舅舅去江城,学点手艺,接济下家里。

    “好,你能愿意就行,我跟你舅舅说说。在外感觉到累了,就回来继续读书,我和你爸都支持你。”宫凤英说道。

    “好的,妈,我在家也闷得慌,家里遭贼这事,你和爸也不要太难过,您也说过,都是地里长的东西,明年还种就是了。”张怀远说道。

    张怀远刚好需要,换一个地方透透气。他早已被自己的心魔压得透不过气来,正好此时,有一个舒缓的出口。

    宫凤英跟弟弟宫传宝商量好,他们八月底就出发。

    八月底的一个早上,宫凤英早早的就起床了。

    她开始烧火煮红薯片,煮好了倒进猪盆里,放些红薯叶、麦麸、榨过油的豆饼,搅拌一下,就倒进猪槽里。

    乡下喂猪买不起饲料,喂猪用的全是农作物。

    如果仔细算账下来,用的杂粮的成本比猪饲料还要贵。一年下来,如果把这些杂粮卖钱的话,可能比养猪卖的钱都多。只是那个时候没有人来收购这些杂粮。

    本来县城有个酒厂,每年收购些小麦、红薯片、高粱,可是这两年不来收了。

    没有人来收,家里的经济来源就又少了。

    喂好猪,宫凤英开始帮儿子收拾行李。

    “传宝,都要带哪些东西吗?”宫凤英说道。

    “烤烧饼的时候,手臂要探进炉膛里,给阿信带几个套袖,我的套袖太大了。”宫传宝回答道。

    “好,套袖我给他以前也做了几个,我去找出来。”说着,转身就往屋里走。

    “对了,姐,家里还有芝麻没?黑芝麻、白芝麻都可以。江城的芝麻太贵了,俺家今年种的少,就收了十来斤,带的不够用。”宫传宝说道。

    “有,黑芝麻、白芝麻都有,本来留着中秋节榨油呢,都给你们带着吧。”宫凤英说道。

    “好,姐。回头折些钱给你。”宫传宝说道。

    “折什么钱,都是自己种的,拿去用。明年我多种点,给你们带上。”宫凤英说道。

    午饭后,张怀远就和舅舅出发了。宫凤英一直送到村口,突然想起了什么。

    “你们等下,我好想忘记了什么东西,我回家去取。”

    不一会儿,宫凤英满头大汗的跑过来,手里拎了只老母鸡。

    “差点忘了,你们不是要去县城吗?把这只鸡带给县城那卖田螺的阿姨,人家帮过你,可不能忘记人家,好心人咱一辈子不忘人家!”

    “好的,妈。”

    宫凤英在村口一直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才回村里。

    张怀远和舅舅宫传宝到了县城的时候,已经傍晚。

    他们先去了公园大门口,刚好卖田螺的大婶正在出摊子。

    “阿姨,还记得俺不?俺妈说,上次您帮助了俺,让我带只鸡给您,感谢您上次照顾。”

    大婶愣了下,才想起是上次卖田螺的男孩。

    “想起来了,好像长高了,咋还这么瘦。”大婶开心的说道,“咋不记得你,你们捞的田螺,个大肉多,客人都爱吃,还想让你们捞呢,就是联系不到你。”

    “大婶,我和舅舅要去武汉卖烧饼了,马上就坐车去武汉,下次回县城再看您。”张怀远说道。

    “苦命的孩子,这么小就去外面挣钱了啊?在外好好照顾自己啊……带几个茶叶蛋给你,路上吃。”

    说着,大婶从锅里,捞了几个茶叶蛋递过来,又转身拿了几个韭菜盒子。

    “这几个韭菜盒子带上,阿姨亲手做的,尝尝阿姨的手艺,去外面吃不着。”

    “谢谢阿姨,对了,上次忘记问您姓啥了。幸亏您还在这,不然就找不到您了。”张怀远说道。

    “我姓田,叫我田阿姨就行了。”

    “我叫张怀远,叫我阿远就行。田阿姨,您先忙着,我们先走了,要赶车。”

    “好,阿远,一路平安。”

    天快黑的时候,他们赶到了汽车站。

    车上除了去武汉做烧饼的,还有县城和镇上服装店的老板。

    他们要去江城一个叫汉正街的地方采购衣服。

    从他们的穿着上,谁是去卖烧饼,谁是服装店老板,立即就能分辨身份。

    做烧饼的都是乡下来的,每个人拎着一个蛇皮口袋。

    口袋里装的是芝麻、衣服和被子。

    服装店老板,每个人抱着一个书包,拖着一个手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