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综穿之吾愿有涯 » 青玉桉(13)

青玉桉(13)

    姜熹风的那番话说在人前,所以朝野人人都知道,姜氏遗孤和皇族不睦。虽然大秦末年,姜熹风也曾帅人抵御胡族,但她的人只护百姓,从来不会跟朝廷合作。

    郁青好奇,姜熹风和赵佑宁所创建的宝青坊会有什么关系?

    “宝青坊的角部名单怎么会在姜熹风的手上?”

    悬玉道:“你不曾见过姑母,所以不知道,她真心的对一个人好,对方即便不领情,也很难去讨厌她。”

    郁青在心里默念,我知道的。

    悬玉继续道:“当年姜熹风抗旨不尊,甚至公然心怀怨愤,若是别的帝王即便表面不说什么,恐怕私下也难以容忍。就算不杀,也少不得要趁着年幼将她养废了。

    可姑母说,是大秦皇室亏欠了姜家,不仅力排众议宽恕了姜熹风的大不敬之罪,还将云中城公主府中残留下来有纪念意义的东西都找出修复了送回给她。

    姜熹风自幼丧父丧母,虽然刘家人对她倍加爱护,丝毫不曾亏待但也太过宠溺纵容,以至姜熹风被养的有些骄纵惫懒,文不成武不就。

    不说和历任云中公主相比,就连寻常世家的基本教养都欠缺。

    其实姜氏不再忠于皇室,姜熹风一生庸碌也算两全之策。

    但姑母对她并无偏见,就像珍惜每一个遇到的可造之才。即便知道姜熹风越出色,将来可能越是朝廷的麻烦,但姑母还是严选名师,送去蜀中,教导于她,甚至每每南下便要绕道蜀中亲自考教。”

    “她就是这样的人,见不得别人过得不好。”

    郁青低声感叹了一句,想到前世,她虽然勉力考上了市立重点的高中,可城市里的教学水平远比她所在的村镇中学要高的多。

    入学后第一次月考,她从年年第一变成了年级中下。从鸡头到凤尾的心理落差大到她一度怀疑人生。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该跟爷爷奶奶说的一样,早点辍学打工、结婚生子。

    加上那段时间,父母离婚,又谁都不肯要她,郁青甚至一度想要放弃人生。

    幸运的是,她遇到了赵佑宁。

    赵佑宁给她补习,教她用法律保护自己,也教她怎么靠自己在城市里生存下去。

    “这便是帝王仁心。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姜熹风虽然没有入朝,也始终都不肯继任云中公主,但她成年后时常会私下到都城拜访姑母。

    姜绮年的那个孩子多年来依旧下落不明,姜熹风长成后便奔走各地寻找幼妹,也因此结识了一批江湖中人。那些江湖人以她为首,江湖中人的身手本就比普通兵士好上许多,再加上姜熹风擅长排兵布阵,几乎可以一挡百,因此她手下虽然只有千余人,但在当年也是抵御胡人的一大势力。”

    “所以姜绮年手下的江湖中人和宝青坊的角部有什么关系?难道......那些人就是宝青坊的角部?”郁青疑道。

    悬玉点了点头。

    郁青恍然,“难怪没有人知道宝青坊的另外两部是什么,那些人从来没有借过朝廷的名头,甚至到最后那种关头都从来没有互相救援过。”

    “江湖中人一向自由不羁,甚少肯受朝堂规矩的约束。而且当年朝中形式复杂,姑母希望他们的爱国热诚能有所价值,不愿让他们成为朝堂争斗的牺牲品。”

    郁青点了点头,又问:“那宫部呢?”

    悬玉道:“虽然不确定,但我猜能让角部不惜代价、倾巢而出去救的人,或许就跟宫部有关。”

    “你是说楚衡是宫部的人?”

    悬玉道:“这些年我一直在想姑母曾经跟我说过的话,她说人往往会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我记得进宫后,姑母除了和朝臣们讨论前方战事,最关心的就是文化传承的事情。她说过,许多传承并非一时能够带走,也有许多东西离了原地便失了根本。

    她总说,华夏文明传承至今,不能在她手中断代。

    所以她将咸阳学宫更名为青山书院,让人护送大量典籍和学子们南下。

    但细细想来,以当初南下学子的人数来看,还不足北地各学宫人数的十之一二。所以我一直在想,会不会那没有被安排着南下的人就是传说中的宫部。”

    郁青一拍手,对赵佑宁的脑回路她还是有些了解的,立刻肯定了悬玉的猜测。

    “所以姜熹风才会不惜代价的北上救人,恐怕角部这批人除了明面上自成一派抵御胡族,最大的任务应该就是要保护宫部的这些传承人!”

    “是,不惜代价。姑母说过,华夏文明传承数千年,绝对不能在她手上断代。她说过一朝可以被灭被取代,但是只要我们的文化、文明还在,华夏之魂就在,国就还在。”

    郁青叹息一声,感慨赵佑宁真的如她当初在教室里和同学们辩论时说的那样,她真的很爱这个国,不是大秦、不是后世,是这个传承了几千年文明的中原之国。

    悬玉也叹息了一声,道:“当年姜熹风北上后就失去了消息,最后既然是沈治去接人,恐怕角部......哎。”

    一路走来,她又知道了不少关于姜家的事情,郁青的手不知不觉的按在了腰间那枚写着‘姜’字的令牌上。从师父将这个令牌给她时,郁青就有狐疑。后来遇见了刘老,他的蜀中口音和他的姓氏,他对自己的态度,郁青几乎有了论断。

    在这之前她一直以为云中姜氏和前朝皇室不睦,所以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师父临终前会说让她帮师兄,虽然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帮到师兄什么,但若是真的姜家后人,恐怕也不会帮前朝复辟。

    虽然自己不是原版的姜氏后人,但这一切师兄和师父并不知道。

    因为不确定,也因为师兄没有问起,所以郁青便干脆将那令牌藏了起来。

    直到师兄给她讲了姜熹风和女帝之间的事情,她才松了口气。

    虽然她并不在意,但知道原主和师兄之前没有那些狗血的仇恨,还是件很愉快的事情的。

    她不会因为原主的身份而跟师兄生分,但她担心师兄会因为她的身份而对她有隔阂,如今知道当年的事情并不是她所想的那样,也就彻底放下心来。

    这样一想,郁青又有些想知道这原主的身份了,她到底是姜熹风的后人,还是那个下落不明的姜家幼女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