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3-22章 方兴 • 青丘

卷3-22章 方兴 • 青丘

    从徐都彭城出发,经历两场与奢比尸国和黑齿国的“恶战”,周王师与齐、纪、莱、卫、徐等诸侯国的联军经历一番磨难,总算到达东海之滨的五莲山。

    师寰率领周王师前部,最早到达五莲山麓。

    抬头望去,五莲山虽说是十日国盘踞之地的门户,但却并非险峰,恰恰相反,此山四周风景旖旎,倒像一个度假胜地。

    大禹治水,作《禹贡》九州之图,此地为青州、徐州交界,正是有穷氏历来的活动范围。而十日国所在,正是处于五莲山和崂山这两处险要之间,易守难攻,使历来征服者望而却步。就算是周初周公旦、齐太公二位军事传奇在时,也无法彻底铲而除之,史书称之曰“夷国”。

    师寰勘定扎寨地点,伐木作营后不久,大部队紧随而来。

    或许是五莲山的瑰丽让诸侯们兴致大发,似乎也忘却前番渡䃌水、泗水接连遭遇的危险。面对眼前这座看似不高的五莲山,都憋着一股劲,准备强攻取之,从而居高临下、占据有利地势。

    由于十日国所在地与纪国、莱国相邻,因此二国国君对此地觊觎已久。相比于左近诸如郯国、莒国、州国、淳于这些子男爵的小国,纪侯、莱侯更有实力和意愿吞下这片滨海肥地。

    因此,坐拥半个主场之利的纪侯率先请缨。此役他不仅寸功未立,又处处被宿敌齐国争先,心里很是不忿,便执意率领五千士兵前去叩关。

    周王静大喜,他没料到纪侯突然变得如此进取,便下令为纪军擂鼓助威。不料,还不到一个时辰,纪侯就从前线灰溜溜地撤回,带来了首战不利的消息。

    原来,纪国初入五莲山时十分顺利,以为山内无人把守,正欲强攻时,却在岔路口却遭遇埋伏,大军调度失灵,进退维谷,损失惨重。

    “废物也,废物也!”齐侯无忌闻讯大笑,正准备率兵出击,结果莱国国君主动请战,周王静壮之,便让莱军前去一战。

    与冒进失机的纪国不同,莱军倒是在莱侯的率领下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到了五莲山下,摆开了防守阵势,却不敢主动出战。没曾想,山上滚石檑木霎时而下,莱军一些士兵躲避不及、化为齑粉,同样遭遇不小损失。

    见纪侯、莱侯接连战败,周王静变得焦急起来,他见齐侯无忌跃跃欲试,便下令让这位未来的大舅子发兵攻打五莲山。

    齐侯无忌确是深得祖上《太公兵法》精髓,虽说他为人骄纵跋扈,但在行军打仗上确实颇有造诣。只见他进退得法,指挥得当,齐军接连突破几道十日国防线,顺利地推进到半山腰之处。

    就在此时,突然十日国从两处山头架起弓弩,瞬间箭如飞蝗,朝齐军射来,齐侯无忌早有防备,安排盾牌掩护。然而大大出乎齐侯无忌意料之外,十日国的箭矢如同长眼一般,总能绕过齐军盾阵,命中血肉之躯,瞬间让齐军出现大量伤亡。

    任凭齐侯无忌如何带兵闪转腾挪,却总是能被十日国射术精湛的射手找到破绽,只有招架之功、毫无反手之力,连连败退。

    无奈何,山下的主帅召公虎见战事不谐,赶忙鸣金收兵,让齐军从前线撤回。

    周王静变得气馁,沉默不语许久,终拂袖回行宫而去。大帐之中,召公虎一筹莫展,其他各诸侯、将帅也都垂头丧气。

    师寰知道,此前奢比尸国和黑齿国这两个对手不堪一击,令人产生东夷残部皆是羸弱的印象。然而十日国作为大羿、后羿后人,历来善射,占据五莲山居高临下,更是发挥了弓矢战法的极大威力。

    不仅前方战事胶着,后勤也是周王师一大难题。自从东进以来,不论是从洛邑运粮,还是从淮夷之地输送物资,补给线都被拉得很长,长此以往,粮草补给定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军心。

    各诸侯本来就无甚主意,纪侯、莱侯损兵折将本就不悦,齐侯无忌更是犹如斗败公鸡。召公虎无奈,只得请诸侯们归营歇息,只留下几个心腹将领继续商议。

    “十日国乃却不料如此犀利,实则难办。”召公虎颇有沮丧,问方兴道,“你看此间地形地势,有何计议?”

    方兴道:“五莲山地势险要,入口极狭窄,不通兵车、只可步战,进入半山腰后树丛密布,四处皆可伏兵,周王师一旦选取此道进攻,定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召公虎又问师寰道:“可曾有其他路径可以上山?”

    “倒是有一处,”师寰顿了顿,“只是太过凶险……”

    召公虎眼中放光:“速速说来!”

    师寰起身道:“今日齐军攻山之时,已派斥候探得一道——五莲山西处有一险径,历来人烟罕至、鸟兽不行,其上岩石险峻,或可攀援而上。”

    “速带孤前去查看。”召公虎迫不及待。

    师寰谏道:“太保,此路过于隐蔽,若大部队前往勘察,恐被山上十日国洞察。还望太保继续派大军屯于五莲山正面搦战,而我等轻车简从前往险径一看究竟。”

    召公虎大喜:“师将军深谋远虑,孤不及也。”

    次日一早,召公虎一面安排诸侯国联军佯攻五莲山,一面派师寰、方兴等少数几人脱去戎装,换上便服短衣,绕道西面,潜进险径内探查。

    好一条无人敢走的峻峭之道路,此路接近垂直,其壁高数仞,岩石硕大无朋,确是难以逾越之险峰。走到极狭之处,头顶犹如一线之天,仅容一人侧身通过;走到极险之处,脚底便是万丈深渊,稍有不慎粉身碎骨。

    待到探得路毕,周王静正好派人前来催促,问知何时可发动进攻。

    召公虎同师寰略一商量,最终决定试着取道险处,以给敌军来个出其不意。然从此而上,定是以寡击众,不可强攻,趁夜色偷袭。

    不过师寰还有一事担忧:“十日国之利箭威力甚大,且有弩机发矢,穿透性极强。以周王师之寻常铠甲,怕是难以抵挡。”

    此时,徐翎带领智囊舒参前来献计。

    舒参道:“昔日参生长在淮南群舒之地,时常同楚蛮交战。淮水流域有一种藤条,柔中带刚,若以此缠身、制成藤甲护身,可有效防范箭矢。”

    召公虎大喜,让舒参简单制出藤甲原型。只见舒参取来几条再寻常不过的藤条,简单铺排编织之后,便可穿着于士兵身上。藤条十分柔软,除了手肘和膝盖等运动关节部位不得不暴露之外,能周身包裹贴合、行动自如。让草人穿上后用箭试之,果然箭簇不能入内、如隔靴搔痒。

    召公虎赶紧让全军连夜赶制出两千五百副藤甲,给师寰所部装备。师寰评估天时地利,决定凌晨天还未亮时上山偷袭。

    次日,凌晨时雾气极重,目不能见十米开外,师寰身先士卒,带领五百敢死队往上攀登,未几便攀援到十日国弓弩手埋伏的半山腰之处,神不知鬼不觉将这些夷人包圆,很快消灭殆尽。

    解决掉半山腰的弓矢伏兵后,山顶的十日国弓弩手就失去支援与退路,师寰在山腰处挥动旌旗,其余两千名本部军马各着藤甲,蛇形向山顶发起冲锋。

    果然,即便山顶的十日国神射手们百发百中,但箭簇在藤甲面前没能对周王师有任何杀伤。见弓箭无法伤及对手,十日国军士纷纷以为周王师刀枪不入、天神下凡一般,皆慌了手脚。

    师寰的军队很快杀到山顶,被近身的弓箭手根本没有任何防守之力,一半死于师寰所部的刀剑之下,一半仓皇逃脱之时跌落悬崖、粉身碎骨。

    师寰此役大获全胜,不仅端掉了这个由千余名夷人射手组成的阻击小队,还成功占领十日国之门户五莲山,居高临下,山下的十日国城池聚落一览无余。

    此役师寰用不到一百人的伤亡,大获全胜,周王静喜出望外,竟把自己随身佩戴的玉璜摘下来、赏赐于师寰。

    获胜之后,诸侯纷纷前来贺喜,赞扬师寰之勇敢、召公虎之英明。此战用极小损失换来一场大捷,周王师的战力让诸侯大开眼界、心服口服。

    夺取五莲山这一战略要地后,十日国瞬间失去屏障,实力大为削减。周王静安排纪国、莱国军队留下来镇守五莲山,大部队不作调整,直接杀奔十日国城池跟前。

    远远望去,十日国城池之上旌旗遍布,看似有数千兵马位列城墙之上,颇为唬人。

    但师寰身经百战,见对方如此部署显然更像虚张声势。将攻城队列部署完毕,师寰便率兵前去攻城。

    果然,一战下来,城池上虽然旌旗招展,但却没有多少士兵抵抗,城门就很快被成功攻克——原来,十日国里那还有像样军队,不知何时早成一座空城,象征性守城兵士稀稀拉拉不到数百,正是前几日被卫军击溃的黑齿国国君残部。

    城门洞开后,师寰率周王师大军入城,很快将占领十日国城池。眼前一切太过顺利,师寰不敢麻痹大意,为防止敌军在城内藏有伏兵或是在水源投毒,派兵四处搜查,乃至于掘地三尺,果然没能找到任何一个十日国民身影。

    周王静大疑道:“奇也怪哉,昨日在五莲山上眺望,只见城中人头攒动、似有千军万马,不见有任何外逃迹象。今日周王师攻城之时将城池四面围得水泄不通,却全然不见十日国军民,不知是何缘故?”

    众人亦不解,于是将黑齿国国君绑来质问一番。不料,对方却始终一副萎靡不振状态,几经盘问,黑齿国国君都语焉不详,甚至全然不知自己守城被俘一事,好似大梦初醒一般。

    舒参似乎看出些端倪,对周王静道:“天子,这黑齿国君好似中了幻术一般……”

    “幻术?”周王静大吃一惊,“从五莲山上俯瞰,十日国数万人马一举一动皆在眼底。这究竟是何幻术,能移兵于无形,只留下一座空城?”

    舒参微微点头,越说越邪:“曾听闻东夷白巫术中有催眠之法和障眼之术——这黑齿国君显是已被催眠,行尸走肉般留下来守城;而五莲山上,周王师则是中了障眼之术,所见城内之人马皆是假想,实则早已远遁……”

    “竟有此事?!”周王静将信将疑。

    师寰自不信舒参,但眼下黑齿国俘虏如痴如醉,当下问不出所以然,只得暂时收押城中,严加审问,另派斥候四处打探十日国下落。

    很快,斥候纷纷来报,在十日国东北十里处,发现夷人行踪。

    周王静大惊,赶紧召集众将帅入帐,迫不及待安排行军作战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