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琼音缭绕 » 第5章 蓬荜生辉

第5章 蓬荜生辉

    只是茶楼大火,琼剧却依旧不温不火。琼剧的演出,依旧还是每月初一、十五演大戏,平时就是在流行音乐的靡靡之音中,插播一些改编的折子戏。

    对于茶楼的迅猛发展,黄思梅也有些意外。原本她请了菜市场卖早餐的大姐来帮工做糕点,后来琼剧团乐队的八位老先生自动请缨,承担起了茶楼糕点的制作重任。

    黄思梅心有愧疚,可是八位老先生却说年轻人下地开荒,他们也有自食其力,不能拖累东方琼剧团,怎么劝都劝不住;而且还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做出来的糕点,比菜市场大姐的更美味。黄思梅最后只能让他们担起这个重担。

    一开始,茶楼每日营业,最开心的莫过于蒙华香,因为每天东方琼剧团都会粉墨登场,琼剧唱腔也会在木阁楼上空飘扬。

    但是很快,她雀跃的心,就渐渐黯淡下来。

    因为琼剧开演后,茶楼内人声鼎沸,无人有心看戏。甚至还有人起哄着,让东方琼剧团唱唱流行歌曲,别整天咿咿呀呀地唱戏。

    随着这些声音越来越多,黄思梅也有些忧心。蒙华香这一次却难得地开明:“那便,一周演一次琼剧,其余时间放流行歌曲便是!若是小后生们有喜欢流行歌曲的,上台唱,也行。”

    听到蒙华香的建议,黄思梅震惊得嘴巴都合不拢。看着儿媳浮夸的表情,蒙华香冷哼了一声:“你们这些猴孙崽,是不是个个都以为我是冥顽不化的老东西,不懂变革、不懂市场经济?我呀,是老了,不是傻了!如今这形势,求变才能活下去呀!”听着她半是无奈半是唏嘘的感慨,黄思梅心有不忍,抱了抱她:“阿姐,莫怕!来日方长!咱们慢慢来!”

    婆媳两人相视苦笑,握着彼此的手,给对方力量:她们虽然微不足道,但依旧愿意为了坚守琼剧梦想,站好自己的岗!

    *

    一九九三年,白露。

    张文轩牵着妹妹张文倩,在茶楼门口踮起脚尖往外看。张文轩每隔几分钟就问一句:“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家呀?”张文倩则是仰着头嚷嚷着:“妈妈,我要让爸爸给我骑马!”黄思梅安慰着一双孩子:“爸爸很快就会回家,他会给你们带带莲蓉蛋黄月饼,开不开心呀?”

    虽然脸上笑着逗娃,但黄思梅心口却钝钝地被刺了一下:张沈年会逗孩子,常常和孩子打成一片,文轩最喜欢的,就是和爸爸一起“四脚朝地比赛马”;张文倩最喜欢的,就是被爸爸架在脖子上“骑马”。母亲再温柔,还是替代不了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给孩子一人塞了一个大肉包,黄思梅摸着头,让她们先去玩。接过母亲递来的大肉包,两个小人儿瞬间忘了刚刚的不快,互相追逐着打闹起来。

    他们闹着、笑着,黄思梅心口却堵得慌,眼泪唰地落下来。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张沈年拎着蛇皮袋,带着好哥们王云飞,正风尘仆仆地往家里赶。一下火车,张沈年就喊了个三角钉(三轮摩托车),上车后,他就喜滋滋地给王云飞介绍沿途风景,拼命推销着东方的美食。

    王云飞在三亚多年,是第一市场最大的收购老板,张沈年的东方土货,给了他很多的惊喜,这一趟和张沈年一起返乡,主要是想看看还有没有更多的土货进城机会,和张沈年进一步深入合作。

    两人正说笑间,一阵陌生而熟悉的旋律飞入张沈年的耳中。

    “梦影都成真,醒来人成空;你不是你,我不是我;悲哀看似真,眼泪假空空;本没有因果,你我难重逢。贵哥哥,侬念你:日来三餐茶饭懒举筷,夜临鸡鸣魂牵添梦萦。此身愿弃共生死,自挂东南以明志。俄娘妹,哥想你,恨无彩凤双飞翼,怜难比翼连理枝。同生共死不分离,阳世阴间在一起。”

    宣传车的唱腔,融合了流行歌曲和俄贤村山歌,歌词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和张沈年记忆里的海岛琼剧有所不同,但又的确是琼剧独有的特殊旋律。

    他循声望去,只见宣传车车身悬挂的巨幅海报上,“俄娘”一身黎锦短裙,更是和传统琼剧造型相去甚远。只是歌曲旋律中,依旧保留着海岛琼剧独有的中板和程途旋律,黄思梅独有的“甜喉”更是独具韵味。

    王云飞看到宣传车上的海报,看着流光溢彩的黎锦服装,连连拍手称赞:“看来这趟随年兄回来得太对了!这样精美的服装,我在三亚从未看到!”

    在一次游鹿回头时,王云飞便对黎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只是在三亚各大市场上,竟从未见过黎锦实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张沈年佩戴的黎锦围巾,刨根问底儿,盘算起和张沈年做黎锦的生意。

    只是,张沈年一直认为,这黎锦无法成为一门生意,因为黎锦织娘越来越少、并且工期很长。以俄贤村为例,如今还在织黎锦的人家不超十户,能单独出黎锦服装的更是屈指可数。村里织娘,多是鬓边飘白的阿嬷,闲来无事做个围巾手套小玩意儿。

    但是,王云飞不到黄河心不死,非得和他一起返乡实地考察,美其名曰,多找找其他合作的产品和机会。

    这是题外话。

    张沈年看着宣传车,有些愣怔,这专属影院歌舞表演的宣传车,怎么会放起了海岛琼剧?

    经过和三角钉司机一番打听,张沈年才知道,原来这是“东方茶楼”的最新宣传方式:到俄贤村的东方茶楼,只要花上一元钱,就能喝一壶正宗的五指山绿茶,白糖随便加;而且现场有现代化的琼剧戏歌点歌台;若是肚子饿了还能吃上热乎乎的大肉包、粽子和煎袋,还有炒粉和粉汤。

    三角钉师傅小嘴嘚嘚嘚介绍东方茶楼的特色东方小吃,眉飞色舞。

    “我们琼西的粽子,粽叶选的是簏lù糒bèi——露兜叶,清香不腻!”

    “东方薏bua,糯米做皮,椰丝白糖、花生芝麻红糖馅,口感都超棒!”

    “煎袋是我的最爱,糖心糯米芝麻皮,一口软糯馨香、美味回甘!”

    “海鲜粉汤料足汤鲜,米粉入口即化,害得我一日三餐都想往茶楼跑!”

    ……

    东方市地处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区,十里八乡的村民鸡叫时分起床,劳作到正午就回家吃饭休息,正午到太阳落山前,因为日晒温度过高,若浇水或挪动农作物,都容易让农作物晒蔫,所以当地一般上午劳作,下午休息。

    原本下午大家就是在家里休息,但因为横空出世的“东方茶楼”,让大家找到了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听戏是其次,大家坐在一起休息喝茶吃点心聊天,非常放松和舒适。

    因为许多女性下午还会在家里操劳家务,所以到茶楼喝下午茶的当家男人巨多,所以群众们亲切地称之为“老爸下午茶”。

    听完这个故事,张沈年喉结上下滚了滚,不由得大笑出声来,打死他都想不到,这年头还有人去茶楼听戏!

    更想不到,东方琼剧团的这一变革,居然带动了东方新潮流:改革春风吹遍海岛,如今大伙儿的生活水平都不断攀高,俄贤村作为东方市第一个做土货进城的县城,村民的口袋率先鼓了起来。生活水平一好,大家自然思考提高生活质量,而吃食自然是首当其要!

    张沈年狂笑许久,连连感叹黄思梅真是敢异想天开!

    三角钉师傅见张沈年大笑,以为他瞧不上东方琼剧团、看不起老爸下午茶,直接对他开骂、还差点把他扔半道上:“你半脑咯!谁说去俄贤村是为了听戏?能去东方茶楼听戏喝茶,那是有面子的事情!你们是大陆仔吧?你问问你十里八乡的亲戚,哪个不对俄贤村的东方茶楼赞不绝口?!他们大戏台唱的都是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唱到了我们心坎里。更重要的是,那边师傅做的粽子、白板和煎袋,那是一顶一的好,还便宜,物美价廉……”

    王云飞听得津津有味,不过,视线一直没离开宣传车的海报,连问张沈年:“兄弟,你你你……是不是把鹿回头的传说带了回来了?!”

    他们当年游鹿回头,导游讲述了一个传说:古时一位英俊的黎族青年猎手,头束红巾、手持弓箭,一路沿五指山翻越九十九座山脉,淌过九十九条河流,追逐一只坡鹿来到海边的山上。山崖尽头只余茫茫大海,坡鹿逃无可逃,转身回眸,忽然之间,烟雾缭绕火花闪耀,她化身为一身黎锦的黎族少女,两人坠入爱河并定居下来。

    该山因而被称为“鹿回头”。

    SY市因此得名“鹿城”。

    张沈年得意地指着一身黎锦服饰的黄思梅,满脸的自豪:“我太太黄思梅,当年可是十里八乡的大美人!不但长相身段出众,声音也如同百灵鸟般动听,典型祖师爷赏饭吃的料。当年东方琼剧团去泰国、新加坡巡演,个个都想跟她合影……她刚刚唱的,是我们俄贤岭的三月三传说……”

    说起太太的辉煌历史,张沈年脸上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喜悦,滔滔不绝如绵绵之江水,完全停不下来。眉飞色舞的样子,逗得王云飞哈哈大笑,却不忘感慨他们夫妻行感情深厚、却不得不分居两地,实属不易。

    张沈年连连叹气:“要不是生活所逼,我怎会和老婆分居两地?难啊!”

    两人说着话,三角钉就停在了俄贤村东方茶楼门口,站在椰子树下,看着焕然一新的木阁楼,张沈年有些恍惚:依旧是古色古香的木阁楼,但是前院后院,都搭起了挑高的油纸青竹棚;竹围栏外,门口两边立着崭新的巨幅海报,海报上身穿黎锦的黄思梅唱跳鲜活、跃然纸上;正门上高悬的“东方茶楼”四个大字牌匾、龙飞凤舞、恢弘大气;一眼望去,三角梅灿烂夺目、和茶楼的漆色一跳一静交相辉映;耳边传来阵阵声浪,茶楼内人声鼎沸、欢笑连连……

    恰逢琼剧演出日,黄思梅一身黎锦,正在戏台上演出《三月三》。

    谢幕时,余光瞥见看到胡子拉碴的张沈年,她飞速跑下戏台,小碎步迎了出来,笑得两眼弯弯:“怎么回来也不提前打个招呼?快!快进屋喝口热茶……”

    背过身去的黄思梅,悄悄抹了抹眼角,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敢多问一句:看丈夫这满脸风尘的样子,也不知道在三亚挨多少饥寒、受多少委屈!

    琼剧人深受琼剧文化影响,常念平安是福。不管在外如何,人平安回来就是莫大的福气。

    黄思梅当下也只能安慰自己,丈夫平安归来就是大喜事!至于赚没赚钱,那都是其次。

    拉着丈夫的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打量一圈,确认人完完整整之后,黄思梅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开口轻轻唱道:“平安就好!见罢官人眉舒眼展,一别数月惟盼归程;不取功名倒不要紧,只求夫妻至爱至诚。”

    听着黄思梅突然的小声吟唱,张沈年只觉一身的疲倦,都泡到了九霄云外。他们夫妻两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借琼剧唱段互相鼓励,刚刚黄思梅唱的正是《五女拜寿》的名段,以戏动情欢迎他回来。

    “好!嫂子这金嗓子果然宛若天籁!绕梁三日不绝于耳!棒!太棒了!”旁边的王云飞出声,打断了执手相看泪眼的两人。

    黄思梅回过神来,羞红了脸,双手在衣服上擦了擦,这才注意到,张沈年身后站着一人:衬衣西裤,咯吱窝里夹着公文包,梳着大背头却并不油腻,方脸阔嘴,浓眉大眼高大个,皮肤白皙,看着不像本地人。

    张沈年连忙介绍道:“这是给我带路的好兄弟王云飞王总,在三亚全靠他帮扶,他这趟回来,想着帮俄贤岭找到更多的好特产,把市场做大。哦,对了,他还对俄贤村的黎锦很感兴趣,想看看未来能不能大规模做推广。”

    黄思梅一听,眼睛笑得弯成了新月:“王总今日大驾光临,东方茶楼蓬荜生辉!黎锦要像土货一样进城,的确有困难,不过我家啊年常说,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既然王总想推广,我来负责找织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