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真是不想当皇帝 » 第三十二章 雨狼狱风波

第三十二章 雨狼狱风波

    关于要不要把工业开到外地,还是就在南海继续发育,王一丁真的头痛。和谁能商量?都不可能给他一个好的建议。唯一一个能商量的,还要看运气,说不定一年半载的也碰不上。

    天天吃饭也在想,睡觉也在想,走路在想,说话也在想,一个当家人真的不好当啊!

    本来他回来以后,就已经把简报已经传给了莫喜,而且将相关的钱粮都已经押解到了昌加。

    结果今天早上,收到飞鸽传书,莫喜要举全国之力,东征!

    这东征,不是和海州干架,莫西关的东边还有一个小而麻烦的国家,一直与莫西关不对付,而且两家还同根同种,都一直以莫西关的正统自居,现在莫喜欢觉得天晴了雨停了,莫大爷现在又行了!

    自己只是一个边疆小官,对这事情的建议权简直就是妄想,现在只能看朝廷里那些尿黄屌大的能不能劝的住膨胀的皇帝,不然真要打的话,自己的工业革命的计划,又得往后排几年了。

    很快就有消息传过来:要打,而且又是御驾亲征!

    日他个娘嘞!莫喜要搞哪样?真以为人家那边的皇帝也姓莫,就不会搞死你了是不是?

    可不要再叫自己去打了,没那和多后勤保障能力了!

    结果第二天,皇帝的特使就风尘扑扑的过来了,询问出战的事情。王一丁很老实的表达了想出征的想法,同时也表示,没有那么多的后勤保障,要出征就只能出人,同不了装备了!

    特例回去后又赶回来,说皇帝说了,王一丁在南海好好种粮食发展经济,多多的挣钱也是在为国立功,这次就不必去了,希望南海能为东征多出力!

    既然国家要打战,那按计划交的那点点钱粮都不够的了,再缴!三亿吨粮食!三亿金币一起押解赴昌加,皇帝看到钱粮源源不断而来,简直高兴坏了,就像看到胜利在招手。

    有王一丁在南海,这战任何时候想打都简单的很呀!

    莫喜点好兵马,北边不用再防备熊皮,一下子腾出两万多兵士,一起发往东部去打室韦去!

    加上国内征召的东征军,一共四万百战之兵,浩浩荡荡直往室韦而去!

    这边刚刚一动,室韦那边就收到了情报,知道这边又要出兵,而且还是皇帝御驾亲征,整的好打痛了莫喜大家都可以消停一点,打的不好可能室韦就灭国也说不定。

    室韦的皇帝莫庆也是一阵无语,你说莫西关你一天光盯着我室韦打个鸡毛呀?你打别人不香么?同室操戈球嘞意思!

    牢骚紧牢骚,还是得备战!

    室韦所处地区,与熊皮和莫西关都有接壤,而且境内一半平原一半山林,一年倒有半年下雪,最热的时候也不能光着膀子干活,和莫西关比较起来就真正是一个苦寒之地。

    室韦境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河汊极多,所以造成沼泽也极多。有些沼泽可能吞下去个万八千人都看不到头顶的。

    聪明的室韦人,为了在沼泽上行走,专门发明了一种平底船,这种平底船也只有在室韦才有用,其它地方看都看不到。

    有人建议,征集平底船,拉上一些沙土,在莫西关过来的路是那几个大一些的沼泽上面,洒上厚厚的沙土,不单单是看不出来,就算上去的人少,也不会发现下边就是沼泽,等大队人马上去的时候,突然一塌陷,至少一下子可以塌陷进去几千人没问题!来个两次,这战就打不起来了!

    莫庆深以为然,同意并执行之。

    同时还让人放出假消息,说莫庆害怕失败,已经再开始安排迁都事宜,等莫西关的军队到达首都的时候,可能都已经全部迁走了!

    莫喜一听,还想跑?跑得了么?马上下令全军加快速度行军!

    从一天一千里,加到一天一千八百里,大马都有点吃不消了,还是不行,南海的马粮带的足够,吃够了继续赶路!

    结果在第三天下午的时候,赶路的军队正在急行军,突然脚下路面塌陷,造成五千人失踪,战马损失无数,粮食损失也不小。

    莫喜认为是意外,让人继续行军,第二天上午,又是一次同样情况,行军过程中突然路面塌陷,结果下面全是沼泽,这回看清楚了,不是意外,是人为!

    这回损失了九千人!

    敌人的毛都没见到,就已经损失了一万四五千人,三分之一了啊?!

    战是没法打了,赶快打道回府才是正事。

    结果在撤退途中,还被室韦趁机掩杀,又死亡了一万余人,一半多的士兵把搏命留在了室韦的土地上!

    消息传回昌加,上下一片哀声!

    等到莫喜回到昌加,灰头土脸的样子让人十分失望,朝中有人趁机宣传,说莫喜德不配位,才会造成损兵折将!

    这才是对一个皇帝最沉重的打击!

    现在的情况看起来,钱粮都来可以再支撑再打一次,但是如果解决不了路面突然塌陷的问题,再去的结果还是一样。

    朝中大臣被问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时,一个一个都没主意了。他们只是嘴强王者,这些事情不需要他们懂的!

    莫喜大怒,一个一个的大臣,不是说别人这样不行那样不行的么?现在都来解决一下东征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这个问题!来来来,平时一个个都是厉害人,都能干着呢,快说呀!提出来解决的方案呀!养你妈一窝子猪,一窝子窝囊废!

    这下子王公贵族们心里不舒服了。心说你骂我们,你不也是你说不出办法来,你也解决不了么?你自己不行,不是把自己也骂进去了么?窝囊废!

    更恶劣的是,朝廷上的这一幕,让有心的人编排出来,在昌加的酒楼茶寮里都说上了,昌加一时人人都知道了,更知道了皇帝无能,只会埋怨手下!

    那些战死的士兵家属,到现在也没有拿到抚恤金。本来按莫喜的旨意,回来就给。兵部非要说还没有编纂完毕,一时还发放不了。反正多的是钱,莫喜就没有放在心上,结果现在这事情让人编排出来,说他连阵亡士兵的抚恤金都不想发放!

    这回就捅了马蜂窝了!有孤儿寡母坐在宫禁门口大哭大骂不止,有书生上书,要朝廷必须给一个说法,还有书生甚至狂妄的提出让莫喜颁罪己诏,最好是让位,让有德者居之!

    本来打赢了熊皮,现在又是有钱有粮食,上好的年景,怎么就莫名其妙整成了一身的腥膻?莫喜想不明白。手情报机构好像也不行,什么有用的消息都没有搞到手。

    关林也着急,看着皇帝一天一天的睡不着觉,人一下子瘦的快要脱形了,就想起了王一丁来。关林就是迷信王一丁,他就是觉得王一丁能解开皇帝目前的困局!

    关林专门叫了一个手最得力最贴心的太监跑了一趟南海,希望王一丁能悄悄回京,为皇帝支支招。他不是武将同学存在无诏不能回京的限制。

    等王一丁回昌回看到莫喜欢的样子,都不敢相信这还是他那个五马张飞的姑父?

    看着就像是那种肺结核已经快要挂掉的时候一样瘦,而且强烈的精神偏执,固执到了极点,然而却往往都是无能狂怒。

    王一丁在来之前就已经考虑过怎么才能解开莫喜的心结。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他这个毛病,还只能再打一次才行。上一次莫喜是陷入了思维的惯性了。两国交界的地方为什么一定要是进攻的路径?那地方河流多沼泽多,不好进军。为什么不能坐船绕一圈,从室韦的后方发动攻击?

    当莫喜听到王一丁的建议时,眼睛都亮了!

    但是王一丁仍然把顾虑给他说了出来:“姑父你想没想过,朝里已经除掉了莫广大,但是仍然没有肃清,还有敌特力量在里边!你们这次的进军时间和路线,对方一清二楚,为什么?你回来以后,为什么昌加的舆论会变得如此波谲云诡?兵部不发放为什么最后成了你背锅?书生为什么会上书?受了何人指使?这么多的线索,顺着往下查都能查到幕后主使,为什么你的情报机构一无所获?如果不把这些因素解决掉,你出兵仍然会输,你是输给了里应外合,而且永远打不赢!”

    莫喜一听,觉得就是有道理。但是让谁去查呢?既然自己的情报机构已经出了问题,就不能再让他们去查了啊!

    王一丁现在是真为莫喜的智商着急了。

    他问莫喜:“你情报机构的头子现在在哪里?可有下狱审讯?你不放心其它人,你放心关林不?放心关林你就让关林去负责查变个事情,一定要查出结果来!你身边的宫女太监也要好好的查一查,看一看有没有人安进来的钉子!关林那边查出一个抓捕一个,攘外必先安内,等把内部解决好了,打哪里不是打?”

    关林死活也没想到,把王一丁叫回来,结果能把瓜吃到自己的头上。不过他和皇帝死死的绑在一起,地不卖命还能怎么办?

    当天晚上关林让皇帝下旨,请全部缇骑管事的吃饭饭,当场全部拿下分开刑讯审问,结果供词一出,皇帝的心都凉了半截!

    缇骑的大档头江雨狼,同时被三个势力收买,居然成了一个多面间谍,这次出卖情报就有他的功劳。收买他的势力有熊皮,有室韦,居然还有一个是吐蕃。

    从他往下的那些管事,基本都有问题,要不与朝中大员勾结,要不根本就是习官买来的,里边有山贼头领,有江洋大盗,有敌国奸细,还有逃兵和犯人!这哪里是缇骑?分明成了一个渣滓集中营!

    莫喜气得全身发抖动,江雨狼也算是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居然变成这样一个背主求荣的叛徒!他马上下令,解散缇骑并全部先抓捕审讯,进行仔细甄别,并根据甄别过程中发现的线索大索天下,将有问题的官员、富商、文人士子都统统下狱,史称雨狼狱,牵连人数以万计,最高官员达二品大员!光是抄家的收入就达到上亿金!

    雨狼案让整个莫西关风气为之一清,朝野说闲话的人少了做实事的人多了起来。

    雨狼案之后,莫喜让各地主官展开自查,对手下官员展开甄别,南海也在其列,一时王一丁也分不开身。不过经过自查甄别,在南海居然真查出了不少内奸,让王一丁也是吓的不轻。除了内奸以外,居然还查出了好多其它朝中官员安插进来的眼线,这些官员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