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驱逐舰回明末 » 第25章 真正的工匠精神

第25章 真正的工匠精神

    所以最靠谱的还是,第二代炸药之王,发明于19世纪下半叶的TNT炸药,也就是三硝基甲苯。

    TNT炸药威力足够大,而且还相当稳定,必须用专业的引爆手段才能引爆。

    一般来讲,就算把TNT放在高温、潮湿等恶劣环境中,它也不会爆炸。甚至拿锯条把它锯成两半,或者扔进火里,乃至用冲锋枪扫射,它都不会爆炸。

    自然地,造出黄色炸药后,登州军工厂炸药制造中心的下一个目标就是TNT炸药。

    “关于制造TNT,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我提!”林浩文对庄山远说。

    “舰长,我这还真有个困难。”庄山远挠了挠头。

    “什么困难?”

    “原材料。”庄山远答道,“TNT,三硝基甲苯,需要甲苯。以现在的化工水平,甲苯应该只能通过吐鲁香胶的干馏制取。”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搞到吐鲁香胶,对不对?”林浩文问道。

    庄山远点点头,“不过这种东西,现在这个时代的国内好像不好找,它的原产地是南美热带地区。”

    “好嘛!”林浩文乐了,“你这个困难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产自南美,那就需要用交通工具才能运回来。换句话说,需要能够远洋航行的船。

    现在林浩文手中马上就能执行远航任务的船,好像只有他们排水量13000吨的大型驱逐舰了。

    但是,驱逐舰航行是需要燃油的。

    好消息是,目前通过自贡盐井改造而来的石油钻探设备已经造出来了,配合一些金属构件,已经在利津县成功建起了第一口油井,并且打出了油,日产量可以达到1-2吨。

    而且搞石油的团队受庄山远陶瓷蒸馏设备的启发,也造出了一台类似的石油蒸馏设备,初步试验也获得了成功。

    通过蒸馏,石油团队分离出了船用重油、柴油和一些轻质燃油,以及机械设备可用的滑油。

    如果一切顺利,这个月底就可以实现批量开采并炼化石油了。预计年底前,石油开采团队将打下更多的油井,单月开采量可以达到两三千吨,未来还会继续增加。

    当然,有好消息就有坏消息。

    以驱逐舰的续航力和自持力,在油料充足的情况下,远航到南半球当然不是不可以。但是开过去了,恐怕就回不来了,因为驱逐舰携带的燃油只够单程。

    这年头可没有能够补充船用燃油的港口,更没有补给舰。

    除非把驱逐舰一些舱室做改装,用来装油,或者把登州水师营现有的一些木船改装成运油船,拖在驱逐舰后面充当燃料补给船。

    不过就算这么干了,也还有问题。

    驱逐舰是战斗舰艇,是为作战而设计的,不是为货运设计的,所以驱逐舰基本等于一个海上武器库,虽然排水量大,但没有多少运货的地方。

    此外,现在东海义军最主要的威慑和力量来源就是驱逐舰。驱逐舰往返一趟南半球,恐怕要将近两个月,这期间万一敌人大军来攻怎么办?

    总之,至少现在,驱逐舰不适合干远洋货运这件事。

    “可能我们要造一些,或者改造一些能够远洋航行的船。”林浩文望着远处大海的方向说道。

    “舰长,咱们现在没有合适的远洋船,驱逐舰也肯定不能去干运货这种事,何况油料也成问题。”庄山远已经看出了舰长的顾虑,“要不,我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不!”林浩文用手势制止了庄山远,“这件事真的要着手做了。”

    “您是说——”庄山远也跟着望向大海,“我们要打造自己的远洋舰队?”

    林浩文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只是拍了拍庄山远的肩膀,让他专心研发生产炸药,其他问题都不用操心。

    关于远洋运输和远洋贸易这件事,林浩文同样很早就在盘算了,而且已经开始着手。只是庄山远这段时间一门心思全都扑在了炸药上,没怎么关心其他事情,所以不知道。

    其实登州军工厂建成的时候,登州造船厂也几乎同时开始了运行。

    因为大明的海禁政策,别说海上贸易,甚至出海捕鱼一类的海上活动都受到了很大打击。

    明代中后期,虽然隆庆年间搞过所谓开海,但也只开了一个漳州月港,还有相当多的限制措施,北方地区更是和开海基本没关系。

    到了明末,登州和莱州等沿海地区的造船和航海能力基本荒废。

    现在登、莱等地也还有一些造船的小作坊、小工厂,甚至还有相当多的高水平造船工匠,但造船业总体水平相当低,基本只能造一些小渔船。

    稍微大一些的官营船厂能好一点,能造出双桅木帆船战舰,排水量几十吨到几百吨不等,但也仅限于此了,至于重新建造永乐时期的郑和宝船,那想都不要想。

    林浩文率领东海义军接手登州后还专门统计过,发现除了军港里一些稍大的战船能勉强航行到外海,其他的船基本只能在近海打转。

    打造远洋舰队的基础条件,可以说差到一定程度了,不过林浩文依然很有信心。

    因为其他行业对他们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玩船,林浩文和他的驱逐舰官兵可是专业的,林浩文本人就是这方面的专家。

    早在林浩文的部队控制登州的第一天,他就在琢磨整合登州以及周边零散的造船作坊,兴建大型造船厂了。

    为此,林浩文用了数天时间,考察了登莱地区沿海几乎所有适合建设造船厂的地方,并且登记了登莱地区所有在册的造船工匠。

    最终,林浩文选择了以登州水师营官办船厂为基础,建设新的登州造船厂。

    船厂建立后,马上从登州所有登记在册的造船工匠中,招募了一批技艺相对精湛的,而后又在驱逐舰航海和机电等部门中,选取了船舶以及航海专业的一些官兵,安排到船厂,指导船厂的工匠。

    当然,说是指导,其实用互相学习更准确。

    首先,当登州的船舶工匠们第一次见到笔记本电脑,特别是第一次见到电脑屏幕上现代制图软件绘制的船舶设计图时,有几个老工匠直接跪在了地上,说这是神物。

    那些没跪倒的工匠,在第一次见到驱逐舰上搬下来的小型柴油发电机后,基本也全都跪倒了。这是什么神物啊,加入一些奇怪的液体,就自己转了起来,而且还能驱动很多设备自己动!

    驱逐舰官兵费了好大的劲,才勉强把这些现代设备跟船厂的工匠们解释清楚。

    不过驱逐舰官兵的优越感也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很快,震惊的就是他们了。

    登莱地区的船舶工匠们——特别是一些老工匠——的手艺,简直惊为天人。

    有一个老木工,只是看了一眼驱逐舰官兵提供的零件设计图,简单问了问图上不认识的文字和数字,转过身三下五除二,就把木制零件搞出来了,而且精度几乎不亚于现代机床生产的产品。

    还有几个老船工的木板拼接防漏技术,真的可以让拼接起来的木板滴水不漏,让驱逐舰官兵叹为观止。

    其他的老工匠们也各个身怀绝技,精湛程度甚至超出了驱逐舰官兵的认知,也让他们重新认识了“工匠精神”这个词。

    就这样,登州船厂很快就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