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家江山 » 第29章 各地功绩

第29章 各地功绩

    随即郭嘉露出笑容:“鼓陵侯太客气了。”

    “不知鼓陵侯今日来此是为了……?”

    刘构哈哈一笑:“这不是新岁政务处理的所差不多,来找来大家学一学韵律之道。”

    郭嘉眼神一亮:“鼓陵侯对音律有造诣?那却是巧了,今日郭某带了一小友,素有傲气,还望鼓陵侯能帮帮郭某,敲打敲打此子。”

    刘构面皮一抽。

    他哪懂什么音律?

    无非是来嫖。

    郭嘉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身后的周瑜。

    周瑜心中无奈,却还是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地走上前,一抖袖,拱手行礼:“在下周瑜周公瑾,见过鼓陵侯。”

    周瑜!

    这个名字鼓陵侯也是听说过的。

    去岁的蜀中战争时,周瑜在皇甫嵩身边出谋划策,才学奇绝,得了皇甫嵩十载后可为帅才的评价,和徐庶的“军略极罕”并肩,只要不行差踏错,几乎就是大汉二三十年后军方的中坚力量了。

    “呵呵,少卿啊,我这音律之道……”

    “鼓陵侯不给面子?”外面,身披大氅的卫韵缓步走了进来,一对如狼般的眸子给了刘构极大的压力。

    若在往常,皇室子弟必然处处高人一头,哪怕是在宰相面前也是一样。

    但是到了近年,宗亲先是被卫晁杀了那一批实在不像话的。

    然后,他们又在董卓手底下战战兢兢的,尤其是少帝死后,那些个傲慢的宗亲,都已经化作冢中枯骨。

    刘构不算傲慢,他只是生性带有皇家子弟的自大,而且在宗亲之中也算是相当有能力的。

    但就算如此,他在面对卫韵的时候,心底也发怵。

    实际上在去岁卫韵还在汉中的时候,就有人抨击过卫韵。

    卫韵在朝,声望已达巅峰,不是宰相却也与宰相无异。

    而在蜀中战争中,卫韵掌管八万大军的后勤,让不少人更不爽。

    不过嘛,那个弹劾卫韵专权的,被小皇帝一句话问傻了。

    “是朕让他专权的啊。”

    看得出来,当今天子更希望做一个智谋皇帝。

    就是不用皇权强压众臣,而是皇权和智谋相结合,与一众大臣们进行一场又一场智斗。

    这样的皇帝,如果个人水平出色,那坐的会很稳。

    只不过就是不知这样一位皇帝,为什么要这么纵容卫韵。

    大汉古往今来四百年来,唯有孝武皇帝和冠军侯有这样的关系。

    可是那也是孝武皇帝真的喜爱冠军侯而且相信冠军侯不会反,卫韵凭什么?

    甚至有新消息称,入春之后,卫韵将入蜀,皇甫嵩和徐荣各分些人给卫韵,他带兵攻打巴郡并镇守葭萌关。

    这种时候,刘构真不想惹卫韵。

    沉思片刻,刘构走了过来,低声道:“卫侍郎,对那来莺儿有些意思?”

    卫韵瞥了一眼刘构,也低声道:“我没有,我家夫人之风华冠绝天下,不过奉孝可能有,你问他。”

    卫韵也不想惹刘构啊,刘构再怎么,终究是宗亲里的出彩人物,这种人谁都不想惹。

    刘构恍然,然后走到郭嘉身边:“少卿到底意欲何为?”

    卫韵看着刘构的背影,啧啧称奇。

    记得三年前的朝廷,大家说话还都是遮遮掩掩的,哪怕是来嫖,那也是含蓄的要死。

    看看现在……真是让人舒服。

    卫韵嘴角勾起滑稽的笑容。

    郭嘉咂了咂嘴,沉声道:“我对来大家没什么意思,但是来大家,讲求一个自愿。”

    “若是寻常人吾也没兴趣管这闲事,但是来大家乃是吾友,故我帮一帮他。”

    刘构明白了。

    “既是如此,那今日吾便给少卿这个面子。”

    若是郭奉孝也只是单纯看上了来莺儿,那他刘构还真要和人掰掰腕子。

    司隶校尉这个官职在现如今的大汉可以说相当重要,就算是六部尚书和其相比都要斟酌一二。

    就算是孝灵皇帝时期,司隶校尉那都是卫晁亲自担任的,那还是天下诸州还在汉廷手里,现在汉廷手里就关中凉州两片地方,司隶校尉这个职位就更重了。

    卫韵本来没打算进来,但是他和郭嘉相当出色的默契让他能感觉到郭嘉或许需要帮忙。

    不过进来了,他也不好出去,那是不给刘构面子。

    颍川系的人歇了个假,其他官员的假期却已经过去了。

    陈栩今年的评价非常不错,他借助自己的名气找到了两个门客,施政效率相当之高。

    修路,整农,陈栩都做的不错,就是当地没有是什么特产,而且他本人对商业也不算擅长,所以当地商业一般。

    但是在整农的同时,陈栩还支持所有人主动参工。

    是参工,而非徭役。

    自打朝廷发盐,朝廷与天子的地位在民间直接就稳固了。

    不客气的说,现在如果有人还想动小皇帝,关中凉州的四百万人能把他撕碎。

    在几年前,朝廷的军队还只能用醋布,而几年后,朝廷却有余力给徭役甚至发一些盐。

    用做醋布的理论,做一些可以重复利用的盐的衍生物,不知道多少百姓每日吃饭前都要给皇帝陛下磕两个头。

    陈栩今年过得也不错,关中和凉州改善生活,一批批卖盐换来的粮食,他这里也有分得。

    刘协卖的既有卫晁书里写的细盐,也有平日用的粗盐,细盐卖给那些诸侯贵族,完全可以做到一捧盐卖的比一匹马还贵。

    刘协不会给天下人细盐的,那样步子会跨的太大。

    那些卖盐得到的粮食的量相当庞大,扛过灾年之后,大汉各方面的事务都在朝着正面发展。

    西凉军正在重组,身为一个边陲强军只有万人骑兵那是因为以前穷建不起来,现在嘛……

    西凉骑兵直接由一万一千五百人的编制扩张到两万五千人,并州骑兵编制扩张到一万人。

    现在的天下,骑兵最多的诸侯就是幽州刘虞,如果把北平公孙瓒的骑兵也算上,他麾下有足足将近三万骑兵,不过凉州军和并州军扩编骑兵之后,朝廷重新握有天下最强大的一股骑兵势力了。

    而且这些新的骑兵也不用过分担心训练,身为凉州和并州的精锐士卒,他们都或多或少有些骑乘的经验和底子。

    甚至就连陈栩,也时不时能见到十人编制的骑兵队。

    大汉明显蒸蒸日上,但是官员始终缺失严重,而像他这样能干事的地方官,提拔的肯定是相当的快。

    平福县的范滂状况就不太好了。

    他今年相当勤恳,但是部分时候,他在和当地豪强世家作斗争。

    这很好,不过嘛,这终究是拖慢了他做出成绩的时间。

    现在的考功司,那都是变态,谁管你有什么原因?说你是丙等那你就是丙等。

    也就是还好,丙等也不算低。

    汉朝考功分甲乙丙丁戊五个级别,乙是大部分勤恳官吏的评价,而丙等……

    就连门下省的一二把手一老一小,都统统是丙等。

    甲等,今年只有两个人得到了。

    中书令王允和凉州刺史段煨。

    王允已经彻底化身批政工具人了,没日没夜的,卫韵和貂蝉偶尔回王允府上拜访,老头手边也经常带着一两份述表奏章。

    而段煨……他一向勤奋。

    范滂的丙等让他泯然大众。

    长安的小酒楼中,三个人轮番安慰着范滂。

    范滂苦闷地说道:“岑孝野,你是不知,吾今年为了筑那么一条路,求大父拜大母,四处找人筹钱筹粮……”

    岑鸣有些尴尬。

    一老人捋须呵呵笑道:“孟博,莫要自怨自艾,你还年轻,前途远大。”

    “怎么?难不成在孟博眼中,只有三省六部那几个位置才算前途远大呀?”老人抿了口酒。

    范滂看了一眼老人,心中更加苦闷。

    老人名唤张俭,字元节,也是八俊之一。

    虽然同为八俊,但是老人的待遇和他完全不一样。

    这位老人入朝就是九卿,大理寺卿!

    实际上张俭虽然不是书院出身,却是实打实的书院派,因为他的小孙子,是卫韵去岁举荐的。

    范滂对这个老人有些微辞,但他不会说出来,因为张俭身上除了颍川派系,还有荆州派系的印记。

    荆州派在如今的朝堂上是不小的一股势力,以张俭为首,还有蒯良、易璞等人。

    按理来说应该也是荆州派系的黄琬,却不知道为什么几乎没有存在感,而且这位几乎就差明说自己不属于荆州派系只属于陛下嫡系了。

    因此,张俭身为荆州派的领袖,理应多少照拂一下荆州系的人。

    但是范滂哪知道,张俭现在稳住自身已是殊为不易。

    现在的朝堂上,最大的派系无非是汉朝老臣与颍川系。

    其他的,哪怕是关中本地派系,也显得弱了些,只有杨彪和司马防两个人可以撑排面。

    好歹关中系有个宰相,而他荆州系,更是只有自己这么一个九卿。

    凉州系在董贼遭诛大半年后的如今,稍稍有缓一口气的意思了,凉州刺史段煨在边陲,朝廷上有促成了江东交易,帮助董铸和朝廷稳定了西凉军军心的文渊阁大学士贾诩。

    “主家。”一旁,一个老仆缓缓靠近张俭,俯下身来,轻声说了些什么。

    张俭一怔,随即恍然:“也是情理之中,不过……”

    说着,老人的脸上有着些许担忧。

    岑鸣好奇问道:“元节公,可是我等可知晓的事情?”

    张俭收敛心神:“当然,你们很快也要知道了。”

    “朝廷加封中书令为保和殿大学士。”

    众人都是一怔。

    “哦,彰显首相身份的那个?”廖章轻声问道。

    张俭轻轻点头。

    这个职位一加上去,王允的身份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不过……

    官员嘛,凡事都喜欢多想。

    “以中书令年纪,他既主持着变法,又加首相,怕是离退下去不远了。”廖章什么话都敢说。

    其实也无所谓,现在的大汉,完全不禁止人们议论朝堂。

    甚至若是天子开明,连天子你都可以在公开场合评论。

    张俭摇头不语。

    当今天子不是那种人。

    加首相,很有可能单纯只是为了加强王允在朝中的话语权。

    这么一段时间过来,张俭也知道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真想搞谁,必然是颍川系先当那个先锋,弹劾奏章会一封封发到三省。

    若是如此……

    张俭盘算了一下官员的考功成绩。

    “孟博,虽然此话说出来你会更不愉快,但是吾还是要告诉你,你可惜了。”张俭眼中闪过亮芒。

    “这第一年的考功,明显是朝廷的一个风向标,甲乙二等的官员怕是会有不错的前途,他们让陛下和政事堂看到了态度。”

    范滂的脸色一下子就难看了。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乙等官员的人数不会多,最少不足以填补朝廷现在的缺漏,但你要和那些丙等的去争夺位置。”

    张俭想了想,还是多指点了一句:“孟博,老夫再提醒你一句,这种时候不要想着一心做成绩了,要适当提一提自己的名气,在做成绩和提名气之间找一个折中。”

    范滂依旧有些丧气。

    与此同时,南部。

    南郑县尉刘备相当激动。

    他和关羽都是乙等,张飞倒是丁等。

    这货有过两次喝酒误事的记录,评价低了不少。

    虽然也是县尉,但是刘备很清楚自己这个县尉和当初那个完全不一样,现如今大汉正在对蜀地进行作战,南郑是重中之重,这地方的县尉比别的地方的县令还要重要。

    要知道就在两个月前,刘备那还是和朝廷副相卫韵一个班子的。

    而这次乙等的考功,他原本以为不算高,未曾想朝廷上下就两位甲等,连卫韵都是丙等。

    关羽直接由屯长拔擢到曲侯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表现。

    而且关羽这一曲可是有三百人,比普通的曲还多百人。

    当然刘备很清楚自己不可能升为南郑县令,这个位置太重要了,必须是新任的汉中太守班子里的核心人物。

    刘备的设想中,自己最好的将来就是在蜀地那几个被皇甫嵩拿下的城池中当一县令。

    如果说南郑是转运站,那么那几个县就是桥头堡。

    若是庸碌之辈在这种地方,那结局要么是被敌人斩杀,要么是被自家人正法。

    但是有才之人在此处,必然有一飞冲天的机会。

    刘备有才吗?

    当然有!

    “大哥,这帮直娘贼!你看看啊!他们给了俺一个什么评价!”张飞的大嗓门隔着八百里都能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