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天昶世序 » 第四十九章 追兵已至

第四十九章 追兵已至

    终于在日落时分,连天赶路的三人终于望见了濉阳郡城高耸的城墙。

    这一路以来,余易虽然没见到济天道的痕迹,但也没有放松警惕,余易带着两人不敢走宽敞的官道,害怕有济天道人员的堵截,专挑小径赶路,虽然耽误了不少时间,但好在天黑前赶到了郡城。

    余易知道自己三人沾染上了追魂散的气息,所以不敢轻易地靠近郡城,只好寻了处地势高绝的地方,远远望去。

    濉阳郡城的渡口可不像福山镇渡口那么寒酸破败,整个渡口长约十里,停靠的渡船数不胜数,鳞次栉比,井然有序。

    余易一眼望去,从渡口处传来一丝血脉牵连之感,这感觉却是极其微妙,余易也未在意。

    各种渡船,楼船,货船等各式船舫,不下于百艘之数。

    渡口便开设在濉河与断望河的汇流之处,两条大河在此汇于一处,归流入“泠江”之中,再流往南地。

    濉阳郡城被称之为南岭第一城,自古便是中土连接南地的交通要道,渡口连接着“泠江”,“濉河”以及“断望河”三条大江,漕运异常发达。

    虽已是夜色将至,但渡口上往来的船只仍是络绎不绝。

    余易穷极视力,朝渡口望去,在人头攒动的人流中,精准地捕捉到了身着青袍的济天道人员。

    隐藏在人流中的济天道人员,不下二十。

    “这济天道的势力居然如此庞大,连郡城都有他们的踪影。”

    “看来,不能带稻草和姨娘搭乘渡船了,怕是我们一靠近渡口,这些人就能察觉到我们身上追魂散的气息,去往清成郡,只能靠步行了,”余易收回目光,心中愈加烦闷。

    “渡口有不少济天道的人,我们不能靠近,只能步行返回清成郡了,”余易走到稻草和李玉柔身前,轻声说道。

    “易哥哥,为什么啊?只有船上的那四个济天道的人知道我们长什么样,渡口的这些人又没见过我们,去往渡口乘船,应该没事的,”稻草小声问道。

    李玉柔心中也赞同稻草的看法,向余易投来疑惑的目光。

    余易无法,只好将追魂散的事与两人和盘托出。

    “如果真如易儿所言,追魂散有追凶索敌的功效,我们确实不能轻易去到渡口,”李玉柔沉思片刻,继续说道:“现在已经过去一天的时间了,追魂散的效果还有四天,只要我们安然度过这四天时候,那就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

    “四天时间,够我们赶到清成郡了,”李玉柔看着稻草和余易,目露灵光。

    “姨娘,你说济天道的势力范围会不会只限于濉阳郡?如果是这样,我们到达清成郡便可躲过济天道的追捕了,”余易向李玉柔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猜想。

    李玉柔听了余易的话语后,摇了摇头,神色真肯地说道:“我带着稻草流亡的途中,就见证过济天道的崛起,这股势力是在诸郡遭受天灾之后才兴起的,这些人打着管吃管住,济佑天道的旗号大肆招揽那些流亡的人为信徒,不过半月,信众就已上万,势力遍布周围数郡。”

    “济天道的人曾经也招揽过我,但我考虑到稻草年幼,又加之济天道中鱼龙混杂,混入了各种牛鬼蛇神之徒,便刻意拉开了与济天道的距离。”

    “仅是普通的信众,济天道的势力不会发展地如此迅速,看来其中定有推波助澜者,说不定真有官府的影子,”李玉柔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哎……现在不是深究的时机,我们先启程吧,虽说搭乘不了渡船,但幸好,还有这匹老马在,”余易长叹一口气,心中亦是万般无奈。

    余易望着濉阳郡城巍峨的城墙轮廓,不敢久留,带着稻草和李玉柔匆匆而去。

    三人沿着断望河向东南方向而去,最多两日,便可踏上清成郡的地界。

    濉阳郡地界地势平缓,没有村庄周围那么多的连绵高山,这也让三人的得以安心赶路,不用承受跋山涉水之苦。

    一路走来,越是接近清成郡的地界,周遭的场景就越是凄苦,余易一眼望去,满目疮痍,因兽潮而被毁坏的村落乡镇数不胜数。

    路途之上,余易遇到过不少想在春耕时分返回家乡重新生息的流民,这些人皆是一路奔波,神色凄惨。

    终于在三天之后的傍晚,三人沿着断望河到达了一处高山之下。

    望着眼前的高绝山峰,李玉柔的脸上露出久违笑意,一滴滴充满喜悦的泪水顺着眼角滑落。

    “易儿,只要翻过这座山,跨过一座铁索桥,便能看到我们的村子了,”李玉柔看着余易,喜不自胜。

    “半年了,我终于又回到了我日思夜想的家乡,这一路,真是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李玉柔从马背上落下,望着眼前的山峰,抱着稻草啜泣不已。

    确实不容易,连续三天,昼夜不分的赶路,余易这种气血充盈的武者,都已是筋疲力尽,身心俱疲,更别说柔弱的母女两人了。

    担心济天道的人追至,三人每天只能小憩两个时辰,便又得匆匆赶路。

    “马上天就黑了,前面有个村庄,姨娘,我们先到那里去落脚吧,”半晌后,余易才出言说道。

    李玉柔点了点头,擦拭掉泪水,尽力抚平自己的情绪波动。

    落日已隐没在了山头,点点辉光也即将被夜色侵蚀。

    山脚下的村庄也如其它村庄一样,遭受过兽潮的铁蹄践踏,土房屋舍倒塌了大半,低矮的农舍散落在山坳里,密林掩映。

    整个村庄仅有几间低矮破旧的土墙房屋还屹立在原地,墙上凹凸不平,有些土块已经脱落,绿树掩映中,几座农舍显得很是清幽。

    房顶上的瓦片落在院子中,碎落一地,院子中杂草丛生,木质门窗也已腐朽,摇摇欲坠。

    推开门木门,一股潮湿的霉味铺面而来,呛得余易连忙捂住口鼻。

    借着从窗外透进的点点微光,余易打量着眼前一切,屋子里昏暗异常,杂物遍地都是。

    余易趁着夜色未临之前,在屋子里收拾出了一块可供稻草母女两人休憩的空地。

    屋外房檐下的茅草被余易尽皆抱进了屋子里,全部铺垫在这块休憩的地方上。

    逃跑途中,居功至伟的老马则被余易栓在了屋外,一地的杂草足以让它吃个饱。

    “姨娘,你和稻草好好歇歇一番,我会注意周围的情况,只要熬过了今天,追魂散的气息就会消失了,到时就不用提心吊胆了,”余易倚在屋舍外的土墙上,紧绷的神情也放松了下来。

    这一夜,也是关系着三人能否度过危机的最后时刻。

    “你们先歇着,我去河边捞点鱼……”余易话还未落下,“哒哒哒”响亮的脚步声便从村头传了过来。

    急促的脚步声传入耳畔,余易原本放松的神态立即绷紧起来,眉头深皱,连忙站起身来,掏出了腰间的匕首。

    两道脚步声目标明确,直奔自己所在的屋舍而来,脚步声中气十足,毫无轻浮,无序之感。

    两个济天道的青袍之人手握长刀疾步奔来,步若踏风。

    未几,两个青袍壮汉便出现在了篱笆外。

    “看来这凶手还是被我们找到了,这可是大功一件呀,”两人站在篱笆外仔细打量着余易,发现余易的面容正如传递来的信息记述一般,是个少年人的模样,两人才长舒了一口气。

    两人冷厉的眼神瞅向余易,目露凶光,其中一人粗声说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过了今夜,追魂散的气息消失,我们再想找到你,怕是难上加难了。”

    其实,余易体内的追魂散气息早在两天前便已被舍利子排除体外,但稻草和李玉柔身上沾染的气息则需要到明天才会消散。

    正是母女两人身上残留的气息为两人指引了方向,追寻到了这里。

    “小子,还是乖乖束手就擒吧,还可免受折磨,”两人的话语中充满了嘲讽之色。

    “没想到你们还真行啊,我们走了这么远的路,你们都能追上来,真是像狗皮膏药一样,粘着不放啊。”

    “杀了我们济天道的人,坏了我们的好事,你就算跑到天涯海角,我们济天道也能将你抓回来的。”

    “想要抓我,就凭你们两个?没其他人了?两个可不够我杀的,”余易走下台阶,看着两人,目光阴沉。

    “大言不惭,先将你拿下,再将那两个女眷卖到花船去……”

    两人相视以对,其中一人朝屋内扬了扬眉,使了一个眼色,另一人心领神会,拔刀向余易身后的屋内掠去,这人跟随着另一个人的后脚,提刀向余易攻来。

    两人知晓已有四人折损在了眼前的少年手中,一开始,两人就没打算与余易硬拼,准备挟持女眷,让余易束手就擒。

    余易握着匕首攻向准备越过自己袭向稻草母女的人,可另一人的长刀却已先至,荡开了了余易刺去的匕首。

    余易见先前之人已越过自己,只好率先朝屋外的另一人攻去。

    “哐当……”这人手中的长刀径直撞向余易手中的匕首,发出沉闷的碰撞之声。

    这人双手握住刀柄,才堪堪挡住了余易的随意一刺,这人再次发力,握着长刀的力道更甚,想要荡开余易的匕首。

    但余易的武道修为已是臻至“万化自如”的地步,岂是如此无用,握着匕首中的手陡然加力,将匕首化作长刀,沉若千钧之势,劈向这人。

    “噔,噔,噔……”这人双手握着长刀,连退四五步。

    “砰……”这人连连后退,重重地撞到房柱之上,才止住后退之势。

    房柱经此一撞,发出闷响,硕大的柱梁晃动不已,支撑着整个屋舍的柱梁一经晃动,顿时弥漫在房檐上的灰尘四散弥漫。

    这人紧贴柱梁,仍是受不住余易的余威之势,身体向下坠去,栽倒在地。

    握着长刀的手被余易一震,顿时麻木,长刀也飞离出手,“咣”一声清脆刀鸣,掉在地上。

    这人一双手垂落在地,任凭怎么努力也抬不起麻木的双手,低头看去,两手的虎口已被震裂,鲜血顺着指隙滴落。

    “太强了……”

    这人看向眼前宛若杀生的少年,心底已生出寒意。

    本来见到余易那尚存稚气的面孔,两人的心中都生出几丝轻敌之意,以为折损在少年手中的四人皆是酒囊饭袋之辈。

    一交手,才发现自己与少年的差距甚大,自己根本不是少年的敌手。

    一个回合,都没坚持下来。

    “这进入体内的劲气千变万化,难道这小子的武道修为已经达到“万化自如”的地步?”

    这人身靠柱梁,大口喘气,感受着在自己体内乱窜的劲气,眼中泛出惊骇之色,对于少年的武道修为,已是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