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秘境修仙:师父别坑了! » 第二十四章 宝物

第二十四章 宝物

    快马加鞭回到间河县城,二人商量了一下,准备去一条商铺较多的街吃个饭。

    为了避免遇到各路找自己麻烦的豪杰,导致不必要的纠纷,李元一特地把自己脸遮了起来。

    远远看过去,看不清楚李元一的脸,这样就行了。

    郭方考虑了一下,也把自己下半张脸用一块黑纱遮住。

    有些势力可能已经知道他和李元一混在一起了。

    二人交还了马车,慢悠悠地走到那条街上,找了家有包间的饭馆,胡乱点了几个菜,大快朵颐起来。

    坐在二楼,俯瞰街景,吃着美食。虽然说不上是神仙的日子,但也如同飘在彩云之巅了。

    夹起一块有点老的牛肉,李元一使劲地嚼了嚼。

    貌似道士不应该吃牛肉,但是,这个位面应该没这讲究。

    他和郭方都不饮酒,所以这会二人神志都清醒得很。

    只有到第六等阶位,才能消除酒精这些外物对身体的影响。

    郭方按住衣袖下的刀,看着外面热闹的街景,开口道:

    “李哥,我决定退出我那个……组织了。”

    李元一对此并不意外,方子如果回组织,那恐怕会被严刑拷打,要他交代关于自己的情况。

    他已经给郭方暴露了太多隐秘了,多到他在某一瞬间,甚至都想杀人灭口。

    但是他的灵魂毕竟不是这个世界杀伐果断之人的,而是前世现代普通人的。

    “你们那组织……是说退出,就能退出的吗?”

    “他们都是行伍出身,想来就算来杀我,也不至于偷袭。”

    李元一默然,岔开了话题。

    饭菜将要吃完的时候,郭方斜靠在窗户上,讲起了另一些事。

    “李哥,其实组织上派我来此,也并不是全为了你而来。”

    他从袖子里掏出一张黄纸,平铺在桌子上。

    李元一靠近一看,黄纸上画着一把长弓。

    画得很精细,有点像某种制作图纸。

    “这把弓在宪宗皇帝之时,很有名气。”

    “曾经是草原上大名鼎鼎的吉利塞可汗的,一把御用弓,名叫长啸。”

    “长啸?”

    “对。”

    郭方站起身,迎着窗外吹来的微风,舒服得长出一口气。

    “这长啸,是一件天字下等的宝物。在很久以前是草原上第一个崛起的可汗用的。据说,这把弓射出去以后,能召唤出一支死亡骑兵,射哪打哪。”

    “宪宗皇帝时,吉利塞曾经来攻打过这间河城,那时候,他手里是有这把弓的。”

    “但是后来,这弓就消失了。”

    李元一心里一惊。

    他怀疑监狱里那个秘境他还有很多没有探索的。

    说不定,这长啸的下落的线索,也隐藏在秘境当中。

    郭方坐回位置,喝一口热茶。

    “所以,很多人都怀疑这长啸,其实就藏在间河县的某个地方。”

    “不过我这些年也到处看过,没有半点踪迹。”

    李元一放下筷子,手指沾了沾茶水,在桌面上写下两个字:

    “秘境。”

    郭方微微点头:

    “这确实有可能。所以其实那些来找长啸的人,很多也就是有这么个念想。”

    “秘境玄妙之处无穷无尽,有些东西一旦进了某个秘境,则很可能永远不会再次出现在世上了。”

    李元一不由得想起前世的桃花源的传说。

    莫非……那也是个秘境?

    窗外阵阵人声打乱了他的思绪,他叹一口气,唤来店家结账。

    天下之大,还有很多秘境,等着他去探索啊。

    ……

    月明星稀,长安城外,一处驿站。

    一个黑衣人闪进半开的门里,轻轻地学了几声鸟叫。

    驿站里走出一个驿卒,也是鬼鬼祟祟的,脚步声很轻很轻。

    “怎么样,他是不是准备反了?”

    “目前来看,十有八九。”

    驿卒沉默了一会,安排黑衣人走进另一个房间。

    他自己走进另一间偏房,点着油灯,立刻开始书写一份报告。

    当他刚落笔的那一刻,一把钢刀捅穿了他的心脏。

    鲜血喷涌而出,在白墙上洒了一大片。

    驿卒立刻倒地,发出不大不小的“噗通”一声。

    凶手把桌子上的纸拿起来,放在油灯上烧掉。

    然后立刻打翻了油灯。

    桌子上的一摞纸张被点燃,连带着桌子一起燃烧起来。

    熊熊大火很快就吞噬了驿卒的尸体。

    另一边,想要逃跑的黑衣人被一剑穿心,尸体倒在地上。

    这边的凶手找了找没找到油灯,于是自己掏出火折子,点燃了地上黑衣人的衣服,以及身旁的一根木柱子。

    这二人来到院中,装模作样地用尖细的声音高喊了一声:

    “走水了!走水了!!”

    这个驿站顿时乱作一团,哭天喊地的声音立刻响起。

    一片混乱之中,两个凶手翻身上马,掏出两张纸贴在马身上,瞬息之间,就出现在离驿站两三里的地方。

    他们互相点点头,消失在茫茫夜色当中。

    身后的驿站火越着越大,仿佛有冲天之势头。

    远远隔着十几里地,都能看个真切。

    长安城墙上,几个执勤的士兵看见这一幕,起初以为是烽火。

    一个打瞌睡的老兵闻言立刻起身,看了一下以后狠狠敲了身旁一个小兵的脑壳。

    “你这笨蛋!那怎么能是烽火台?那么大的火,显然是那里走了水了!”

    “记着,别胡说八道,潼关天险,坚不可摧,潼关那一路到长安的烽火,几百年,也点不着一次!!”

    说完,老兵气呼呼地重新睡下,不一会又进入了梦乡。

    不忿的小兵心里骂骂咧咧的,然后努力睁开有些困倦的眼睛,看向漆黑一片的潼关方向。

    “真的,不会被,攻破吗?”

    小兵很好奇。

    “我不信。”

    小兵在心里默默地说出了这句,如果他说出来肯定会被打嘴巴的话。

    是啊,什么事情是万世不变的呢?

    在小兵身后,宫城内,一处较高的楼阁上,一个身披七星法袍的老道正在观星。

    本来夜已深,今晚的星星也都不明显,他该休息了。

    却不曾想,城外突然窜出一个闪亮的小点。

    他皱着眉头看了看,意识到那里是一个着了火的地方。

    然而,火苗不能当星。

    那么,多么大的火焰才可以被当作星辰呢?

    老道士想到这里,笑了笑,让徒弟扶自己下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