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喂喂,我上的不是正经大学吗? » 第二十四章 燕雀谈

第二十四章 燕雀谈

    或许是半响,有些人觉得太过尴尬,干笑起来。

    “你们说的任承是哪个任承?”

    立马有人没好气的说道。

    “在这里叫任承的还有哪个,自然是叫河东剑侠的那位!”

    听了这话,一开始开口之人也是一愣。

    “我还以为这位任承是原本历史之人,没想到.......”

    众人也是一阵沉默。

    何止他没有想到,大家很少有人将他与学生那边想。

    为何?

    实在是这人的名头太过响亮。

    要知道,在举镜考核中,除非特别有需要,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不会造成影响过大,名气过大这样的事情况。

    而举镜对于众人的考核也是如此。

    不会让某人享天大美誉在前,而另外的人名声不响,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名气也是一把双刃剑,某人有,某人无,这也失了一个公平。

    但是这位任承所做的事情,也实在是太过响亮。

    “一旬一剑十八堡,雪夜纵横诛犬彘!”

    在场的几人忍不住念了起来。

    原本有点寂静的会场更是被这十四个字弄得鸦雀无声。

    不怪大家如此表现。

    实在是任承的名头太大了。

    这十四字讲了三件事。

    前者是十日之内任承他连续在三晋之地,挑掉了十八座坞堡。

    这位留下姓名为任承的游侠,不仅武艺高超,手段也是狠绝。

    他对待这十八家地主豪奢之家,即把他们家中存下的粮食财物分了附近百姓不说,还把他们手中的田证借条付之一炬,更绝的是,那些鱼肉乡里的大族就算是如此凄惨了,最后还是沦落到一个家中男丁十不存一的地步。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里,家里男丁的凋亡,也就意味着家族的消散。

    这也代表着有至少十八家原本横行一方的家族,从此消失在历史之中。

    当然,如果只是因为这件事情的话,在座的这些人也只会认为这位同学充其量不过是一位手段高超的狠人罢了。

    这样的人物,大家也并不会多在意。

    毕竟说句难听点的,在举镜世界里发狠算什么本事,毕竟面对举镜世界里的原住民,哪怕大家有时候实力不如对方。

    但是心底天生就有一种优越感。

    如果找个例子来比喻,就如同打游戏面对npc一般。

    咋了,我搞不过你,但是我一点都不会畏惧你。

    因此有些人对着这些眼中的一些数据构成发狠,只会让一些人觉得好笑。

    但是后面半句话说的两件事情可一点都不简单了。

    诛犬彘其实是两个人,也是两件事。

    甚至这两个人来历太大,让那些传唱这事情的百姓,都不敢把他们的来历交代出来。

    只能用犬彘二字来代替。

    所谓犬,说得是太原郡治晋阳县害群巨患小黄门(宦官)赵津,称霸乡里,无恶不作。

    之前的太原郡守刘瓆,原本打算将其讨捕斩首,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位小小的宦官竟然关系通天,能与当朝最有权势的那几个家伙有牵扯。

    于是乎,这位赵津选择先下手为强,与朝中“十常侍”暗通款曲,直接诬告太原郡守刘瓆,放纵豪吏,妄杀无辜,致使刘瓆身陷囹圄,横死狱中。

    也正是刘瓆之死,让众郡吏唯恐避之不及。一时之间,这位赵津一时间简直称得上是晋阳地区最不能招惹的几位存在。

    而被称之为彘的,则是另一位太原地区的豪奢人物。

    盐官李成。

    东汉时期,盐业已经从官营变成私营。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盐官权力的下降。

    反倒是在私营盐主的配合下。

    盐官成为了他们之间兼并的最好武器与助手。

    一些原本自给自足的盐农,正是在这些盐官的一语之下破产。

    最后不得不委生于那些家大业大的豪绅之下。

    同样。

    拥有这样庞大权力的盐官李成,其实也是整个太原郡地区,规模最大的盐商之一。

    只是即使如此,拥有权力与财富的李成,贪食喜色,并且性格极其暴虐。

    坊间有传言。

    这位盐官大人,一顿能够喝三坛太原郡特产的葡萄美酒,可以食一只健硕耕牛。过度饮食导致他腹垂过膝,每行以肩膊左右擡挽其身,方能移步。

    甚至赵津曾经当面嘲笑他,肚大,每着衣带,需要三四人助之。

    这位盐官,面对关系通天的赵津的嘲讽,自然是哈哈一笑无视之。

    但是回去之后,就把左右给侍,无罪辄死。

    赵津与李成,两者一人甘愿为朝中权宦做犬,一人肥胖如猪。

    也正是如此,被称为太原郡的一犬一猪。

    只是如此人物。

    竟然被任承所杀。

    也正是如此,在场的众人,哪怕各自自视甚高,依然对此感到畏惧。

    毕竟退一万步。

    这两人得罪了郡里这么多人。

    依然生活的如此滋润,可不是能用一句运气好可以开脱的。

    要知道,东汉末年,多的是那些游侠之辈,像孙宾硕、祝公道、杨阿若、鲍出等人,哪一个不是身手不凡,行侠仗义的好汉。

    但是这两人能够无事在乡间这么久。

    只是意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的身边有着不俗的超凡力量的守侯。

    这也是在场之人如此沉默的原因。

    或许是看到众人有点丧气,刘阿颖笑了起来。

    “大家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就算赵津等人身边有着大武师的守侯,这又如何,我们这些人谁不是练着三丰道人的吐纳法,谁又没有自信与这些大武师拼一手呢?”

    说到这里,一些人也是抚掌大笑起来。

    也是称赞刘阿颖巾帼不让须眉。

    至于她嘴上说的那些东西却是没有人当真。

    是的。

    只要是有点门路的人,知道开拓者大学府的举镜大考的。

    都会在事情进行学习三丰道人的吐纳法。

    这门吐纳法对于这个时代的修行之法来说,那完完全全是一种碾压之势。

    相对比这个时代的超凡者在修行之道上的举步维艰。

    他们这些后世之人实在是太过幸福。

    就拿第一能级的修行来进行举例。

    汉代的那些拥有超凡者潜力的人,大部分是走三条路子。

    一者是锤体炼骨,气血开窍。

    这是绝大多数汉人的修行办法,也是这个世界九成九的超凡者选择的一种修行办法。

    一些人家境不凡,大肉宝丹不缺,若是配上先天血肉强盛,那自然是一日千里,称王称霸不在话下。

    这一种修行者一看资质,二看环境。

    资质就是先天气血体魄,环境则是生死环境。

    资质不错之人,要是遇到什么大争之世,天天血战里面顶。只要是能活下来,那必然是千里挑一的战将强者。

    像过几年后出现的吕布,关羽,典韦这些盖世猛将都是走得这一路的修行之路。

    另一是吞丹服药,打气练气。

    资质上好之人,花个三四年功夫就可以踏入此门。

    此后熟读黄老,练气不停,大多能在三十余岁的光景进入第一能级的顶峰,也就是所谓的筑基一境。

    像是现如今搞的天下隐隐不安的张角三兄弟,还有那左慈等人,都是修行此道的大能。

    至于还一种就是儒修之法,只修一口浩然之气。

    此法是天下间少有的难以入门,但是只要能一入门就是突飞猛进之法。

    在和平年代。

    那些武将没有沙场历练。

    自然而然,儒门就会壮大起来。

    再加上儒门的浩然之气,善于用之以破万邪。

    像是本朝常见的蛮族造反之事,一些武将遇到他们族中秘术,常常都头大不已,不知道如何事好。但是这些蛮族修士一遇到这些儒门高修,就立刻如同见了天敌一般。

    像那位之前被四府联名举荐去九江平叛的卢植就是天下间有名的大儒。

    只不过入学太难,常有万名稚童诵读经典,难有一人入此儒门这样的说法。

    也正是这样的道理。

    与他们这些汉代的先民相比。

    学习了领先两千年的吐纳法的开拓者大学府一习众自然是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像在座的大部分修行三丰道人的道武合一之法。

    只需要在踏入超凡之门后辟谷吐纳七七四十九天,就可以从初入第一能级到达第一能级的巅峰——筑基境。

    这样的法门,放在汉代,足够是用以仙法来称呼的。

    而道武合一之法,也被称为性命双修之术。

    它的战斗力与先人单纯的修道或是练武相比,又何止强盛了一点。

    也正是如此。

    刘阿颖才会说出要是拿出压箱底的话,也能完成这样的壮举这样夸张的话语。

    当然,说到底,下面这些人中有点见识的,还是认为这是夸张的话。

    毕竟哪怕是修行之法先进。

    但是能级之间的差距还是能清楚分辨的。

    别的不说。

    在大汉帝国。

    即使是如今的和平年代,一位第一能级的武师要是从了军,也能得个校尉的称号。

    但要是那些第二能级的大武师,一旦入了军,那可是无论如何都得封个中郎将的。

    从这里也可以知道,能级之差,其实也是天差地别。

    那任承既然能杀死拥有第二能级保护的赵津二人。

    那么意味着他至少也达到了这样的战力。

    那紫衫男子想到这里也是发声叹道。

    “如果说第一能级我们只是吐纳花费时间就可以达到,但是晋升所需的练煞结罡之法在这个时代所耗费的功夫那可是需要下死力气的。举镜刚开也就三月有余,哇可不信有人能够练煞成功。”

    王五郎听了,也是微微点头。

    “那想来那位同学大概率是觉醒了第二能级的天眷能力又或是图录之路走到了真名。”

    众人也是一阵点头,刘阿颖倒是俏皮的翻了个白眼。

    “觉醒了第二能级的天眷之力倒是还好说,毕竟每年这样的好运人不少,但是图录走到真名,那也太假了。”

    底下一群人也是笑着点头。

    天眷之力这玩意实在看脸。

    别的不说。

    据说今年这一批新生中就有好几个达到搬海级(第三能级)的天眷者去了京师大学府。

    同理要是在灌顶中出现几个第二能级的天眷者,也不是一件非常概率小的事情。

    倒是图录之路这玩意,那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

    据他们所知,除了那些从小就因为滔天气运,感悟到图录种子的学生,能在这个年纪踏入真名境。其他的人哪怕是承天之运得了图录种子,到现在还在洗炼境打转呢。

    还不等几人争论一番,终于有人制止了话题。

    “好了好了,大家为何为这猖狂之人想这么多呢?像他这样的人,自以为得了天之幸,不把举镜世界里的人当人看,最终不还都是被教做人了吗?我记得三年前那位学长.....”

    说到这里,那位女生迟疑了一下,或许是担心说出那般存在会招惹是非,但是想了想在这举镜之中,谁又知道是谁呢?便在最后还是吐露出了他的名号。

    “被称为迷失之鸦的那位学长,不就在三年前的举镜大考中仗着自己天眷能力已经到了搬海境,便百无禁忌,最后被举镜世界的那些原住民教做人了。”

    听到这人的名头一些人露出了迷惘的表情,最后在好心人的告知下才知道这人是谁。

    迷失之鸦——许幽。

    那可是在开拓者大学府都大名鼎鼎的人物。

    他在刚进入开拓者大学府两年,就已经和赫然进入甲等评价。

    以不到二十岁的年龄,挤进了开拓者大学府武穆学院中七星众之中。

    而他在举镜大考之中的搞笑表现也成了诸多老生警告新人需要谨慎做事的例子。

    这位许幽刚进入开拓者大学府,一接受举镜灌顶,就觉醒了搬海境的天眷能力。

    可以这么说,搬海境的天眷能力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可以算得上不俗。

    一下子拥有了恐怖实力的他,来到的举镜世界又是八王之乱这一主题。

    所谓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可以堪称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不仅仅造成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其实也是事实上导致了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原北方进入五胡乱华时期。

    这位许幽与莫名其妙在一次偶遇下与八王之一的赵王结了怨。

    一怒之下,便一把了结了那位志大才疏的赵王。

    天下震动。

    之后,便是那位大晋国的反击。

    三位武圣从禁宫中而出。

    直接将这位迷失之鸦击杀在长街之上。

    也正是如此。

    原本被认为大热门的迷失之鸦差点要靠走后门才能进入开拓者大学府的学院之中。

    一时之间,沦为了众人笑谈。

    这也让原本气氛有点凝固的众人一下子喜笑颜开。

    仿佛刚刚在他们面前露了一大脸的任承马上就要摔一个大跟头,丢光自己之前挣得脸面。

    一点都没有想到,他们已经把这位任承抬到了七星众那样的档次。

    任承走在长街之上,左看看右看看。

    像极了没有见识的样子。

    穿街走巷。

    不一会,就走到了一处了无人烟的小巷子里去。

    等看到面前已然是死路后。

    任承轻轻一叹。

    “阁下跟了这么久了,也可以现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