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悲欢期货 » 第三百一十三章 从前现在

第三百一十三章 从前现在

    从前,现在,过去了再不来。

    薛睿站在二楼木板地上,恍若隔世,耳边竟响起《大话西游》里的这首歌。

    这座楼里,“录制”了多少薛睿童年时代的美好时光啊。

    薛睿望了望最东边的房子,房门紧闭着,门口中间位置挂了一截布帘,想来还有人在住。

    然后,薛睿朝着西边走去,关于最西边那间公共厨房的记忆,还清晰地储存在他的脑海里,会是原来的模样吗?

    这座两层的小楼,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当年是为一帮上海来客而建造的。

    薛睿的母亲是宁波人,在她很小的时候,随了她的父母去到上海投奔一个富亲戚。

    那个富亲戚的名下有几个纺织厂,薛睿的外公当时就在其中一家针织厂有了一份工作。

    建国后,五十年代的时候,这间上海的针织厂,迁到了合肥。薛睿的母亲又随了她的父母来到了合肥,就住在这座二层小楼里。

    薛睿小的时候,一到暑假的时候,双职工家庭无法顾及放假在家的孩子,就要打发他去到合肥的外公、外婆那里。

    也因此,这座小楼,几乎每年暑假,都会成为小薛睿的乐园。

    薛睿对这里地形太熟悉了,闭着眼睛都可以任意行走。

    不可思议的的是,这么多年过去,这里居然几乎不曾改变。尤其在那间针织厂早已倒闭,以及房地产行业日新月异地改变了一个城市的年代里。

    薛睿还没有走到最西边那间大房子,旁边的一户人家的门就打开了。

    那间房子的门口站着一个中年女人,她仔细打量了薛睿,问:“你找谁?”

    薛睿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女人,她是这里的老住户了。她大概比薛睿大个十岁左右,那时算是个大孩子了。

    薛睿快速地心算了一下她的年龄,她应该有四十多岁了,快奔五了吧。但薛睿仍然觉得她还是从前的样子,只稍微胖了一些。

    那时候的她,也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姐姐,她们家里养了五彩缤纷的热带鱼。她还常常带了小薛睿去后面的小沟里捞鱼虫呢。就是蚊子的幼虫,孑孓。

    薛睿回答说他不找人,就是上来看看。他不想呼唤她的那些过于遥远的从前记忆。

    听完薛睿的回答,她的眼神也仿佛回到从前的“阶级斗争”时代,满眼全是警惕。

    于是薛睿不再流连,转身下楼去了。

    正是这么一座“穿越”而来的小楼,瞬间把薛睿带回从前。

    薛睿围着这座楼慢慢地转着,他要好好看看这整座楼外圈的一切。

    一边看着这座楼,薛睿一边感慨万千:现在的他,早已和从前在这里生活着的他,是真正意义地完成了“脱胎换骨”了的。

    因为新陈代谢的关系,仅仅就物质层面而言,他身上的细胞已经不知换了多少“代”了,因此现在的他,和那个孩童时候的他,已经完全是不一样的“物质”了。

    也就是因为记忆的存在,才令他确信现在围着这座楼转的他,就是曾经住在这个楼上的他。

    这座楼的在与不在,都不耽误薛睿的记忆里有着从前曾经在这里的他。

    而如果没有这座“穿越而来”的小楼,薛睿也不会完成今天的这次“穿越”。

    这是一个怎样的神奇感觉啊!

    薛睿突然觉得这现实世界,竟有着一丝丝不可思议的“不真实”的感觉。

    但,这不真实,却令到穿越从前,变为一种另类的“真实”。

    那个曾经的“小薛睿”和现在的这个薛睿,在物质构成而言,是没有任何一样相同的“物质”。而这其间“串联”从前和现在的,仅仅是记忆。

    如果说,连物质的构成都完全换了,我们依旧还可以靠着记忆完成新旧转化的“穿越”的话。

    那么,如果时空都完全换了,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什么类似记忆的一类载体或者“场”,来窥探到不同时空的内容或秘密呢?

    天,这不正是岳石的妄念嘛!

    岳石去日本的事,薛睿居然是通过洪砚才知道的,而洪砚的这则消息,还是从晶晶姑娘那搬来的。

    洪砚个小鬼头,不显山不露水地炫耀了他消息灵通的同时,又有效阻止了薛睿对他的严厉教训。这家伙鬼精的劲儿,真不讨人喜欢。

    当然,薛睿想自己有意无意间令洪砚误会了他和晶晶姑娘的秘密已经被薛睿拿捏住了,这也是导致他内心不安,并试图对抗的一个原因。

    岳石果真和这个不省油的晶晶姑娘还有着猫腻?薛睿想不明白。

    否则,去日本这种事,岳石为什么要悄悄告诉她?

    不过,洪砚说的话,也可能暗含了玄机:让晶晶姑娘和岳老板纠缠不清的传说,最是能很好地把他自己给摘出来。

    去日本的秘密,岳石宁予晶晶不予薛睿的做派,令薛睿郁闷。

    但薛睿也懒得去动摇岳石的妄念,好大事啊。管他呢,他疯由他疯,只要他不要去惦记了信仰层面的“新世界”就好。

    合肥这个地方,薛睿尽管经常来,但与合肥的期货人接触,还是第一次。

    第一次和家乡的期货人交流,薛睿自然就想起了合肥人向冲。

    毕竟,向冲是外盘期货时代神一般的存在,是一大群外盘苦逼经纪人队伍里,为数不多的赚钱者,甚至,他赚到的佣金,远远超过了其炒单账户的本金。

    当然,关于他们所赚到的那些钱,争议也不小,也有很多人表达了相当的不屑:仅仅因为那些钱是依赖拿客户资金炒单赚来的,杀伐太重。

    向冲的牛逼在于,他拿了客户的钱炒单得到那么多的返佣,而客户的账户却没有亏钱。当然,也没有赚钱。但他也因此被更多人视为牛逼的榜样。

    其实,向冲最终从海南带走的钱,也不过就是几十万,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笔钱还是蛮唬人的。

    薛睿所在的外盘期货公司,总共上百个经纪人,能够赚到超过十万佣金的,也只有三个人。另外两个人,和向冲没法比。

    这些算是在外盘期货就赚到钱的幸运儿,后来都离开了海口。

    薛睿知道另外两个人的结局,据说其中一个拿了钱回去搞农业,结果竟一败涂地,惨不忍睹。

    而另一个,好像回去就做了房产经纪,在那么好的时间介入了那么有前途的行业,却不知怎么也落魄了。

    三位幸运儿折了两位,残酷地诠释了“少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人间真相,也令薛睿对大神向冲的结局有些好奇。

    向冲后来又回到过他发家的风水宝地海南岛,在薛睿他们公司开了个小户炒单,希望再现辉煌。无奈铩羽而归。接着又回到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