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桃源仙踪 » 二十六,天王密信

二十六,天王密信

    众人退出舱室,吴棋便引领陶渊明,大陆道人和刘子骥上到船楼歇息。不多时,有兵士取来一瓮鸡蛋,一瓮蜂蜜。刘子骥又提了鸡蛋和蜂蜜折返回去,来到关放大熊猫的舱室。刘子骥伸脚推开舱门进去,蓦见木笼空空,大熊猫已经不在笼内……他睁大眼睛向右一看,却见陶婉儿和两只大熊猫都坐在舱室另一端的地板上,两只大熊猫正大口大口吃着竹子。

    刘子骥又惊又喜,马上压着嗓子略略咳嗽一声,小步靠了过去,缓缓将鸡蛋和蜂蜜放在陶婉儿身后。陶婉儿微微一笑,用手轻轻拍了拍地板,示意刘子骥坐下。刘子骥眼睛看着大熊猫,顿时觉得受宠若惊,一弯身极轻地坐了下去。

    此时两只大熊猫吃得津津有味,不时还抬头看上陶婉儿一眼。刘子骥好生佩服!对陶婉儿缓缓伸了个大拇指,小声说道:“陶姑娘好本领,它们还真是能听懂你的话?”

    陶婉儿微笑道:“它们虽是一类畜物,听不懂人话,但若是能以真诚之心待它们好,温言温语好好劝慰,它们就晓得,我只不过看着它们的眼睛和它们说了一会闲话,它们似乎便懂了。”

    刘子骥想了想,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想起大陆道人曾经说过,她目光中天生带着一道“灵力”,便问道:“陶姑娘,大陆掌门说你有一种‘灵力’,善与万物交流,可是当真?”

    陶婉儿转过脸来笑道:“这个我也不知道,师父是这样说过,可是我自己并不懂得什么是‘灵力’?她声调不高,但语气很是诚恳。

    刘子骥微微一呆~~原先虽是见过她一回,已然知道她容貌甚美,但这时却见她笑意温婉,天然真诚……不禁还是有些惊羡,而此处正好有一束光线从舱壁上的小窗照射进来,柔柔地晕在她面庞上,犹显得她一双妙目亲和,通透至极,譬如一“霎”,便将整个夏夜天幕,一星空地打开来了。

    当下刘子骥木木地看了过去,目光与那“星空”一触,不免就只剩得清泉石上,明月松间……总是生出了一些十分木讷的念头……

    刘子骥少年时曾做过一个异样清晰之梦……那梦境是一片桃花林,自己张臂飞在桃花林上空,以这桃花林为发源,自己往前飞,那梦境便跟随自己不断向前扩展,自己心念方动,那梦境即随心而动,霎时间草长莺飞,花见花开……崇山凸起于平野,曲水聚流为江河……

    忽然听见陶婉儿说道:“果然大熊猫爱吃蜂蜜……你看。”

    刘子骥赶紧眨了眨双眼,转头将神思收拢回来,只见船舱中一对大熊猫,已将竹叶吃得干净,此时它们正在土盆中舔食蜂蜜。刘子骥若有所思,不由得就在心中暗暗称奇~~方才那片刻间,自己竟然就作了一个白日梦……这才醒悟到:“对了!大约是自己中了陶婉儿的‘灵力’,她这一道‘灵力’当真厉害!”

    待大熊猫吃饱喝足,陶婉儿轻拍大熊猫头顶,说道:“走吧!咱们出去甲板上晒太阳。”说着示意刘子骥前方领路。刘子骥上前,二人便率领两只大熊猫往外走。刘子骥不时回过头去看上一眼,只见两只大熊猫默不作声尾随在陶婉儿身后……

    稍时已走到大船甲板上,两只大熊猫旁若无人地在阳光下嬉戏……

    吴棋与陶渊明和大陆道人在船楼上看得一清二楚,见大熊猫已然驯服得如同养熟的小猫、小狗,顿时都止住了言笑,都忙着下到甲板上,与兵士、随从等人站在一旁观看。

    吴棋打了个拱手对陶婉儿笑道:“有劳陶姑娘了,多谢陶姑娘救下它们的性命。”

    陶婉儿道:“它们都吃饱了,我看着大熊猫心结已开,今后不会再拒食,你们按时饲喂即可。”众人虽然不知她是整样调处这对灵物的,但是见到这个场面,早已对她驯服大熊猫的神技钦佩得五体投地,又听闻大熊猫今后不会再拒食,均是松了一口气,一时各生笑颜,宾主皆大欢喜。

    大熊猫晒足太阳,陶婉儿重又将它们带回船舱,送入木笼,已是后晌。

    陶渊明便欲告辞登岸,吴棋哪里肯放?早备好了酒宴,请众客上到船楼雅舍内款待。

    原来这吴棋虽是江州柴桑人氏和陶渊明同乡,却不甘于一身才华被埋没乡野,他辗转到达秦国(前秦)都城长安后,得大秦天王~~符坚赏识,由此发迹,便在前秦朝内为官。此番他出使东晋国都建康城,实是他为符坚定下的一计,名为“鸿鹄北归”之计,是要以昔日“衣冠南渡”为逆反,暗中将江南才俊尽量网落至秦国为秦所用。一来对东晋形成釜底抽薪之势,二来可壮大秦国声威。它日符坚挥鞭南渡,功伐东晋,便是水到渠成,指日可待之事。

    吴棋将众宾让于座上,让济既,未济二儒作陪,又令兵士上来跳个战舞助幸。酒过三巡,挥退兵士,吴棋令人抬上四只木箱,打开,展于陶渊明等人面前,只见无非是些黄金,珠宝,绫罗绸缎……

    见陶渊明笑而不语,吴棋起身,从怀中摸出一个锦囊,恭恭敬敬递到了陶渊明手上。

    陶渊明打开锦囊,见锦囊内有一副绢帕,展开绢帕,但见笔走龙蛇,却是一封书信。吴棋点了点头,陶渊明便念道:“

    渊明先生:虽未谋面,久闻高仪。思君卓尔,心甚念之。某本欲亲渡江南,良晤先生,奈何家业庞大,事无巨细,俗务冗杂,朝乾夕惕。叹!而不得从心所欲!

    又闻,灵宝一派素与先生交好,大陆掌门大方无隅,道法高异,感应得神人于匡庐下凡事迹……某虽心心念念,奈何?天各一方,念!而不得须臾相聚!

    不敢,遣人南渡,表某之诚。冀蒙不弃,若得渊明先生,大陆掌门,匡庐神人,鸿鹄北归,当真: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来日,契阔谈宴,足慰平生!”

    陶渊明念罢。原来信中是邀请他与大陆道人和刘子骥一同北上之意,此人言下气度宏伟,信中又是言辞恳切,颇见求贤若渴之意,但后面却并无落款。陶渊明不免就问道:“吴棋兄,不知书信者何人?”

    吴棋恭敬道:“便是愚兄东翁。”

    陶渊明思忖:“吴棋于北朝为官,他的东翁……自然就是北朝皇帝符坚。符坚雄踞长安,拥兵百万,号称‘大秦天王’,又素闻此人雄才大略,早有气吞华夏一统南北河山之势。符坚在信中言辞恳切,劝我等北去……是何道理?”

    只听吴棋笑道:“渊明勿疑,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渊明本为千里之才,如今却落得个荒郊野岭养花种地,足见‘司马’不识良马。(司马,暗指东晋皇帝司马曜)我家东翁却有气吞万里之志,容纳百川之怀,只因闻得渊明,大陆掌门,匡庐神人之大名,思之辗转,求之若渴,当真是举首戴目,计日以俟,如今只盼三位鸿鹄北归,共襄盛举!”

    陶渊明微微一笑,端酒在手不置可否。

    吴棋单对陶婉儿作了一揖,又道:“陶姑娘,为兄的斗胆邀请陶姑娘也北上,姑娘乃世之奇才,有我保荐,我家东翁必定会重用姑娘。”

    陶婉儿微微一笑道:“我一介女流,远去北朝做官有何意思?吴大官人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