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返三国之雄霸天下 »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右北平此时已是在沦陷的边缘垂死挣扎着,城内是面容枯槁哀鸿四起的饥民,而城外却又是一群磨刀霍霍凶神恶煞般的匈奴大军。

    匈奴人围困右北平整整五天,却愣是没有捞到丝毫好处。公孙瓒可不是那种静坐等死的庸碌之辈,几天以来,一旦让他抓住机会,那必然是带领着骑兵突出城外,每一次意想不到的进攻都打乱了敌人的阵脚,这才以万余人马阻挡了刘豹十万的匈奴骑兵。

    但无奈,公孙瓒方的颓势明显,几次不痛不痒的突围还是无法停住匈奴逼近城墙。几场血腥的城头拉锯战结束下来,城中守军损失惨重,还能拔剑再战的不足四千人。公孙越也在战中负伤过重奄奄一息,眼看着再有半日,公孙瓒就得城破人亡……

    “城外贼军又要攻城了!”城头站岗的卫兵看见不远处浪潮般涌来的匈奴人,扯着嗓子大声叫喊。守御的将士们还没能来得及喘口气,又看见城下乌泱泱一片匈奴人扛着云梯朝城楼奔来。

    匈奴人步骑配合,步兵负责全力登楼,骑兵逼近城墙放箭射杀守军掩护步兵行动。一旦有一个匈奴兵登上城楼,就会死死护着云梯,就这样以人潮的优势,右北平顷刻之间丢失大半。公孙瓒无奈之下只能弃城而走,右北平沦陷……

    得了大胜的匈奴人在刘豹的应允下对公孙瓒的辖地进行了三天的血腥屠戮,曾经的都城变成了人间地狱,匈奴人带得走的就带走,带不走的就毁掉,城中民房无一间完好。刘豹更是想到了一个惨无人道的方法,将城中的俘虏用绳子拴住手连成一串,再把他们栓到一辆驷马战车上迫使他们奔跑,否则就会被活活拖在地上磨死……

    而此时,秦龙炀亲率大军七万自东莱北上抵达辽东,与公孙度早就集结的三万辽东守军会合,这一次,秦龙炀可谓是下了血本要打得匈奴人再也不敢南下半步。在得知了匈奴人对幽州各郡县的暴行之后,众将士更是怒发冲冠,秦龙炀也下了死命令“把这群未开化完全的蛮夷诛杀殆尽,不留活口!”

    一场浩浩荡荡的史诗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洛阳方面,匈奴人进犯的消息朝中权臣们自然知晓了,但如今整个朝堂都是董卓的一言堂,谁敢擅自发话,就会被西凉兵斩首示众,京城上下也是惶惶不得终日。

    而这一天,一众衣着独特的使节团踏入了宣政殿中。他们正是匈奴人的使臣,如今来到洛阳竟然是为了求和而来!

    “大汉皇帝陛下,小臣代表我王呼厨泉向您表示崇高敬意。”进宫的只有两个匈奴人,一个文弱一个魁梧,文弱的那个虽长的一副匈奴人面容,却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礼数得当。而旁边那个魁梧的黑熊般的家伙环抱着双手眼神极为放肆。年幼的汉献帝被这么一吓,差点从龙椅上跌下。

    而身为国相的董卓,平日里虽跋扈,但见了匈奴人,仍是一脸鄙夷。他虽是一个汉人,但在西凉与异族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知道他们的唯利是图。“贵方破我城池虐杀我百姓,如今又囤积重兵意图继续南下,却又遣派贵使来访,想必不是为了觐见我朝圣上这么简单吧。”董卓位居献帝右侧,一种凶气肆虐的气场迅速把话题拉到冰点。

    使臣笑了笑道:“大人所言极是,那小臣就开门见山了,我家大王希望与贵国和亲。”

    “和亲?”众人惊诧,董卓也诧异地皱了皱眉头,要知道“和亲”一说最早那也得算是唐朝了吧,现在可是汉朝,谁听说过和亲这一说啊。

    使臣接着又阐释了一下,呼厨泉之意,希望汉朝选派一位公主与他的侄子刘豹成亲并返回北漠。从此之后匈奴与大汉结为兄弟,再不有战争。好家伙,合着呼厨泉出兵二十万南下,杀了刘虞踏平幽州只是为了给自己侄儿讨个媳妇儿?

    呼厨泉开出的条件却很是诱人,不但两家不再有摩擦,而且他将开辟边境贸易不收取汉朝商队的关税,还定期向汉朝进贡良马。话说诸多好处,让众人不由得猜想这刘豹到底是长得有多磕碜才能让叔叔下如此血本。

    董卓拿不定主意,把目光投向台下的李儒,李儒妖邪一笑,点了点头。董卓便胸有成竹:“那好吧,烦请贵使先暂歇使舍,带我方陛下钦点公主,便可和亲。”

    “如此甚好,只是希望贵方不会让我们等待多久,毕竟我王此时正在冀州边境秣兵厉马,我们耐心可是很有限的。”使臣说罢便退去了。这冷不丁的施压,让众人心中都是一团乱糟糟,匈奴人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若是出尔反尔想必也在意料之中。

    这头算是应允了下来,但选公主和亲这事,却又犯了难。灵帝膝下也就刘辩刘协两个儿子,皇亲国戚们也都不曾提起自己有过待嫁闺中的女儿。这可如何是好?

    李儒谄媚笑道:“禀国相,臣有一法。”

    “但说无妨。”

    “先帝未曾有公主,陛下也尚还年幼。这公主的人选,只能在诸位大臣中挑选了……”李儒话音刚落,满朝文武无不面露苦色,看得出来,家里有芳龄少女的还不在少数。

    “国相,老臣觉得此事不妥,”谁知第一个站出来提反对票的是秦龙炀的岳丈蔡邕,“公主必须是有皇室血脉的女子才行,朝中大臣都为外姓,若是草草选出一人,必会让匈奴人生疑啊。”

    “有何不可?我就觉得行!”又一人站了出来,董承看着蔡邕冷笑道,“蔡大学士多心了,匈奴人自幼在马背上打天下,几乎是目不识丁,前来和亲估计也是托辞罢了。”

    “对了!”董承眼珠子一转,似乎是明白了什么,冷笑道,“我看蔡学士此言不是为了大汉,而是为了私心吧!”

    “何出此言!”蔡邕有些底气不足。

    董承朝董卓禀道:“国相有所不知,蔡大学士膝下有一女名唤蔡琰,京城名望之士皆称此女贤淑德艺双馨,而且容貌艳丽楚楚动人。若是和亲,蔡琰顶当是首选!”

    “是啊国相!”众大臣都不愿献出自己的女儿,一听到董承推荐蔡琰,这还不得纷纷站队。

    “你!你们……”蔡邕目眦欲裂,没想到昔日与自己交好的诸位大臣在这种时候却是第一个站出来的!

    董卓眯着眼看着蔡邕,似乎是问他的意见,蔡邕慌忙跪地道:“国相!此事万万不可啊,小女已经许配了人家,望国相另择人选吧!”

    “放肆!”董承又在一旁煽风点火,“大学士是将女儿许配给了那方良俊啊,难不成还有我大汉江山重要吗!”

    董卓点点头道:“既然如此,烦请蔡大学士好生安顿蔡小姐,三日之后和亲。既然和亲对象选出来了,那就退朝吧!”

    随着太监尖锐的一声“退朝”,大臣们纷纷踏出了宣政殿,众人无不是如释重负般模样,唯有蔡邕面色铁青沉默不语。

    “蔡学士,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董承路过还不忘得意地奚落蔡邕一句。

    蔡邕却突然冷笑起来:“干得好啊董承,你的死期就快到了……”

    “你说什么?”董承打了个冷战,蔡邕却没回他,继续冷笑着向前而去,留下董承一人心惊肉跳地回味着他的那句“死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