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杰丞相范蠡 » 第二章 打虎除害

第二章 打虎除害

    山中无岁月,金乌羽飞疾。转眼之间,范蠡随师父上飞羽山十年将近。师父所教,全部掌握,师父真传,融会贯通。一个丰神俊朗,举止洒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身绝学的旷世才俊练成了。范蠡精神充沛,心情愉快。而南华上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郁郁寡欢,一天说不上五句话,只是在默默为徒儿收拾行装。师徒间平时话也不多,废话一句没有。但谈文论武时,精神焕发。师徒情谊赛过父子。但师父这几天的反常现象终于被范蠡发现了:“师父,您老这些日子是不是有什么不顺心事?说出来,徒儿去办。”

    “徒儿,今天是你正式出徒下山游历的好日子,为师这就送你下山。”

    范蠡一下子愣住了:“师父,我舍不得您老人家,我不离开您!”

    “你看哪个雏鹰长大后不飞出窝?下山吧,徒儿,天下黎民期待着你。”

    “可是师父,我就是舍不得离开您,您的恩情我还一点没有报答呢。”

    “徒儿,我现在的心情和你父母当年送你上山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如果你我师徒老死此山有什么意义呢?师父已经年老了,“民活”的远大志向靠你实现了。果如是,就是你对为师最大的报答了,也不辜负为师培养一场!”

    范蠡还要说话。只见上人双手捧出一把宝剑,郑重说道:“徒儿,这把宝剑是我在数万敌军中,斩杀敌将。我见这是一把宝剑,随手取来,已几十年了。红粉赠佳人,宝剑送英雄。为师舍不得此山,将终老于此,此剑于我无用啦。于你却大有裨益,临别师父没有什么送你的,这把剑就送给你作防身之用吧。”范蠡见师父之意已决,自己再多说,反倒惹师父不快。只好跪下给师父磕了三个头,双手从师父手中接过宝剑,抬头时,上人见他双眼饱含泪水,暗暗发誓。

    “下山吧,徒儿。长天是鸟儿的天堂,江海是鱼儿的乐园。祝你顺利,成功!”

    范蠡走出老远,回头见师父还在向他挥手。范蠡已是泪湿前衫。

    草长萤飞,穗大籽满,今年当是一个丰收年。想到再过几日就能见到分别十年的父母。范蠡脚步更加轻快。远远望去,前面一坡庄稼,坡底有几户人家,翻过前面山垛,就到平坦处了。范蠡不禁加快了脚步。刚欲施展陆地飞腾法,耳边却听到呜咽之声。放眼一望,坡底房后有一妇女,手拍地面,大放悲声。范蠡听不得贫民哭声,他加快步伐,来到妇女面前:“请问大嫂,你有何悲伤之事,说来我听,或能帮上一忙。”“快走吧,你年纪青青,帮不上忙的。”“你还没说,怎知我不行!”

    这位妇女见小伙子口气挺硬,就一五一十讲述起来。原来,她丈夫姓孟,夫妻二人为躲避战乱,逃荒到此。因这一带山高林密,人员稀少,所以有许多无主山林。他们夫妻二

    人三年来开了十几亩山坡地,又买了一头耕牛,刚刚解决了温饱,去年又新添了个小宝宝。生活刚出现曙光,虽料三天前,他丈夫上山砍木头,准备盖新房。可是,由于贪干活,回家晚了,就摊上了这场灾难。直到点灯后,她丈夫还没回来。当时她就觉得不好,央求邻居结伙帮忙进山寻夫。直到半夜大家才回来。可拿回来的却是丈夫的破衣烂衫和尸骨。根据现场毛发和蹄印判断,我丈夫竟被猛虎伤害。刮风偏遇连夜雨,害人偏找一家害。谁知昨晚,这只恶虎又找上我家,把我家赖以生存的耕牛咬死,吃掉大半。丈夫死了,耕牛也被咬死了,你叫我怎么种地,不种地吃什么?若不是挂念孩子,我早跟孩儿爹去了。今后这叫我们孤儿寡母怎么活啊!

    范蠡以前听师父讲过虎豹伤人的事情。老虎一般情况下不伤害人,一旦吃人,就吃顺嘴了,将会见到人就咬。今天竟让自己碰到。虎害不除,生我何用!“大嫂莫要着急,仇,我给你报,牛,我保证还你一头更健壮的大牛。他安慰大嫂几句,便向深山行去。这位妇女虽在极度悲痛之中,心地却很善良,忙喊他快点回来,别做傻事了。年纪青青别白送了自己性命。范蠡回头只是大喊一声:“你放心好了。”转瞬间没入林中不见。

    林中有原先村民留下的脚印。顺着脚印,范蠡接连翻过两道山梁,见到零乱的场面和斑斑血迹。范蠡猜测,这一定是大嫂丈夫伤身之处。顺着血迹,范蠡又翻过一道山梁,面前出现一座高山,山高林密,山崖犬牙交错。范蠡看周围山势,断定这就是恶虎藏身之所。别看山高路陡,但在范蠡脚下,那都不当一回事。噌,噌,噌,一会儿功夫,范蠡就来到主峰下。

    还没等到他站稳喘口气,只听“嗷”的一声,好似身边打个响雷。范蠡只见峭壁底下窜出一只黄色老虎。身带黑色花纹,肚底带白,额头上大大一个“王”字,凌空飞起,直向自已扑来,好象要来个满怀拥抱。范蠡哪有这种心情,也没时间欣赏。左脚一蹬,直向右边跃去,躲过恶虎一扑。范蠡心想,恶虎不除,果然见人就扑。老虎一扑,居高临下,人没扑到,直窜下十丈远近。老虎一楞:这个小年青可比樵夫灵动多了,樵夫被我一扑就倒,手拿砍柴斧都忘了使用。说时迟,那时快,老虎头一甩就转过身来,还忘不了长尾一扫,把长草扫倒一片。十多丈的距离,只两个起跳,就奔到范蠡面前。后腿一蹬,两前爪扬起,早已张开血盆大嘴。心想,今天命运真好,刚想外出打食,食物就自己送到面前。

    老虎的如意算盘刚打到一半,没想到,范蠡临危不惧,头脑清醒不乱。在老虎一扑之后,早已拔剑在手。谁知这只老虎是只多年老虎。它见宝剑亮光一闪,知道碰不得,忙向旁边窜去。借老虎一扑之势,范蠡长剑如毒蛇吐信,准之又准地插入虎口肛门。老虎吃痛,扭头张开血盆大嘴向范蠡咬来。范蠡临危不惧。宝剑早已抽出,刺入虎口,直达咽喉,随后一甩。老虎倒地,翻滚一番,踢蹬了一阵,便永远不动了。范蠡骂道:小样,别说你是一条恶虎,就便是一条蛟龙,只要你伤人,我就不能轻饶了你!

    范蠡刚想直身喘口气,忽觉凉风过体。练武之人反应灵敏,自是不同常人。他灵敏地向旁边一跳。这才发现自己身后不知什么时侯又出现一只肥虎。前腿弓,后腿蹬,做好了一扑之势。龇牙咧嘴,好不怕人。容不得范蠡多想,他随手捡了块鹅蛋般大小石头,直灌入虎头。眼见这只老虎也是一命呜呼。

    此时,月已升至中天。范蠡一想,山下大嫂见自己现在还没回来,不知怎么样着急呢,赶快下山吧。于是站起,双手来抓死虎。谁知却提不上肩。范蠡笑了一笑,原来光想打虎除害,晚饭都忘吃了。幸好自己带有面馍,掏出吃了起来。边吃边想怎样处理老虎。看了一阵,已然有了主意。

    为了不损害虎皮,范蠡砍了两株枝叶繁茂的小树,用树皮绑扎在一起,然后又把两只老虎绑在树枝上,固定住。刚想扛起树根一头,向山下捞去。却见草丛中走来一只小老虎,列列歪歪。一看便知是这只母老虎生下不几天的小虎崽。吃人的老虎很可恨,小虎崽却很可爱。范蠡一并把小老虎绑在母虎身上。扛起树枝一头向山下捞去。

    走到半山腰处,只见远处一排光亮。范蠡便知是好心的村民来接应自己了。他也确实累了。大声喊道:“我在这里了!”

    连喊了三四遍

    就听山下人言:“还好,没出大事,人还在。”“我一们一去一接一你!”

    很快,村民就奔跑到范蠡身边。突然,有人看到树枝上有老虎。:“虎,虎!快跑!”范蠡马上反映过来,是因为现在是夜间,大家还没看清是绑在树枝上的死老虎。他忙喊道:“回来,回来!是我打死的老虎。”就这几句话时间,有人已经跑出二三十步远了。听了范蠡喊话,见老虎确实一动不动,一个个这才不好意思的走回来,纷纷上前仔细观察老虎。“英雄啊,英雄!”有几个小年青干脆把范蠡抬起抛向空中。岁数大一点的人则说:“让我们说什么好,你为附近村民除了大害,我们大家从心眼里往外感谢你啊!”

    原来,老虎被称为山大王,此言是不虚的,它们都有自己的领地。这一带的老百姓常受虎害,三两个人不敢入山,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耕牛和猪狗常被咬死吃掉。大家都束手无策。

    范蠡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谁叫我赶上了呢。”

    人多好干活。大家七手八脚,解下两虎,穿上杠子,分成两组,把老虎抬回家去。范蠡也要抬,大家说什么也不让。他只好怀抱小虎崽,随大家一齐下山。

    范蠡连杀双虎的事,不径而走,第二天就传遍了周围十里八乡。不少乡民都远远赶来看老虎和打死老虎的英雄。待到第二天中午时分,前来看热闹的群众已达到一两万人。大家把范蠡和两只老虎围在中央。用敬佩的目光看向范蠡,将他当神人一般看待;用惊奇的目光看向两只老虎。俗话说,老虎混身都是宝:虎骨可以泡药酒,喝了可以治腰腿痛;虎鞭泡酒喝治阳痿;虎心,虎肾,虎胆等也各有所用。虎皮制作虎皮椅,那更是权力的象征。甚至虎肉也是宝,吃了壮力。于是就有人开始出价,想买虎身上自己所想要得到的东西。

    正当大家纷纷议论和争执之时,外面来了两人。他们骑着快马。其中一人还没等来到人群边,早早地就下了马。一边把马缰甩向随从,一边粗声粗嗓喊到:“都让让,都让让,老虎我都买了,价格随你开!”他边说边把人群分开,几步走入场中。场中人群被他推的东倒西歪。人们见他太虎楞,也不敢同他计较,纷纷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