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杰丞相范蠡 » 第三十三章 未雨绸缪

第三十三章 未雨绸缪

    邑宰大人惊堂木一拍,当即宣判:冯生恩将仇报,串通元氏诬陷张生入狱,逼死李氏,罪在不赦,判斩刑。元氏通同作弊,罪行极大,判卖入青楼。

    范蠡按宣判结果,写成文案上报朝廷。文中丝毫没提及自己四人,将功劳全记入成病已账上。

    半月后,朝廷批文发下两道,一道是:批准夏忠龙、冯生斩立决,元氏官卖。另一道批文是:成病已断案有方,功勋卓著,且已在任八年,着即调入大理寺任副卿,官升两级。

    成病已将夏忠龙、冯生从狱中提出,二人同日问斩,元氏卖入青楼。行刑后,即来拜谢范蠡四人。下人汇报,四人三日前留下书信,估计四人现已进入燕国国境了。成病已打开书信,只见上面写道:

    中山荒凉兽猖狂,

    窜出两条白眼狼。

    邑宰弯弓出双箭,

    大张正气慰民望。

    八年蹲守无贪腐,

    时来运转入庙堂。

    若遇疑难不解案,

    多向百姓求妙方。

    范杨赵赵留字

    成病已看完,直呼:“惜哉!惜哉!范先生走矣。走吧,走吧,小小一池顾城水,岂能养下天上龙。范先生真乃神人也,一切皆在算计中,一切皆在掌控中。”

    而此时通往燕京的山路上,走来四匹快马。虽然时值秋末冬初,天气深凉,然尔,马上四人却兴趣盎然,正是范蠡四人。他们一会缓步徐行,一会打马急驰,看不尽满山红叶,比姑娘的红绣衣还艳丽壮阔;吃不尽落地野果,酸甜爽口。沟底,山泉清冽微甜,沁心爽胃;山顶,群峰争奇斗胜,使人心旷神诒。紫滕绕树,好似美女醉舞,令人眼花僚乱;崖上松柏,斗霜傲雪,好似壮士临阵,众人看得痴了。他们来到一处地方,山势蜿蜒,岭上筑有长城。长城低处,筑有水闸。洪水来临,水闸开启泄洪,遇有敌情,闸门关死。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闸门向东,沿山脉走向,仍是望不到头的长城。询问当地人,才知此地名叫八达岭。

    站在岭上,范蠡细细想来,这一路行来,虽然走过千百道山岭,但按山脉走向,却只有九道。好似九条巨龙,自西向东,直奔大海。杨来铜三人见大师兄驻足不前,一会看西,一会望东,一会低头深思。三人不便打扰,慢慢聚拢身边。范蠡手指口讲:“自此向南,山势渐低,乃至大片平原,人烟稠密处,即为燕京。”他又转过身来,手指西北两个方向说道:“自进入燕界,我细细数来,燕京之东北西三个方向,共有九条大的山脉拱卫燕京,这叫九龙护国。燕京之地,今后必有大发之时。,以我所知所识,我华夏大周朝山川壮丽,但能与此地相比者,唯有镐京。君王若能识得此理,巩固镐京燕京,连成一线,中间再设几处驻军。内修政理,轻徭薄赋;外和夷族,文武兼施,必致我大周朝万代昌盛,百姓享无尽幸福,我等当共勉之。”

    众人点头称善。

    下得山来,进入城区,众人下马步行,细观街景。听得有人言,到药材街,昌盛号又从东北新进一批药材,十分珍贵。范蠡等一听,有了兴趣,尾随而去。到了药材街一看,果然名不虚传,百丈长街,全是卖药材的。虽然区位略感偏僻,但人流一点不见少。昌盛号在街中心区,主建筑是一栋三层楼房。范蠡等直接进入主楼,发现一楼卖大路货,品种很多,顾客很多,价格适中。来到二楼,品种少了,顾客也相应减少,普遍价格高于一楼,药材都是一流,产地来自列国。他们又上了三楼,顾客稀稀落落,店员对顾客也是不问不答话,坐在椅上。范蠡等绕楼一圈后,重新回到卖人参柜台前。“店家,这支人参卖价几何?”

    “纹银两百两,你们买吗?”

    “你拿出看看。”

    “你们不是已经看到了吗?”

    杨来铜一听来气了,他脚一跺,整座楼都动了一下。“店主在吗?我们买货。”

    这时,就见从里间走出一位近五十岁的老者:“哪位贵客看货?”

    范蠡答道:“您老是店主吗?我们想近距离看一看这颗人参。”

    店主走进柜台,一边小心翼翼拿过人参,一边说道:“我叫郝明东,是本店店主。如果我猜想不错的话,刚才可能是店员不拿给诸位看,诸位生气了,我代他向诸位赔礼了。其实,店员也是好意,参须很脆,极易折断,非同一般。”

    范蠡等近距离看后,希望店主再给讲讲人参的生长习性和药用价值。店主兴致来了,他说道,这颗人参非本地所产,乃产自辽东深山之中,有近千年岁数了,极其罕见。人参性喜温寒潮湿,不喜光,生长期极长,抗病力强。人参是生长期越长,药效越大。它是一种补药,壮力,对病后体力恢复极具效果,疗效明显。用法,最好与母鸡一起炖煮,时间略长,喝汤即可。还可加料,多次炖煮。但要注意,重病不可下猛药,身体虚弱之人,不可单独熬参汤喝,以勉出鼻血。用对了,甚至可以起到起死回生作用。

    范蠡说道:“店主,这颗人参我们买下了。可是,我们没有白银,只有黄金,可以吗?”

    “那怎么不可以呢,但要二十两黄金。”

    范蠡从坐垫内取出金叶子交于店主,店主当面称出二十两黄金,双方交易完成。范蠡将参须全部折断,用绸布包好,然后用细线捆绑好,装入内衣兜内。并与店主约定了以后联系方式,这才出店。

    范蠡边走边对众人说道:“今后若逢天下太平,我们几人倒不如作作药材生意,既积阴德,又能发笔大财。”

    杨来铜问道:“何以见得?”

    范蠡答道:“作买卖无非是以多余补不足,贱买贵卖,从中赚取利钱。但有前提条件,比如说,要提前了解各地行情,抓住时机;要有雄厚资金作后盾,小打小闹能挣几个钱;要有自保能力;还要有人脉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有知识,以及其它等等。你象今天的昌隆店店主顾明东就是一个很好的人脉。”

    “他算个什么东西,一棵草就要去我们二十两黄金!”

    “你可不要小瞧了他。你与他交上了朋友,你就等于了解了北方,特别是东北森山老林的药材药效及行情。我们今后离不开行军打仗,打仗就要有人受伤。所以,前人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不但粮草,药材更要提前备足。说不定,我们就要用到他。至于二十两黄金买一支千年老参,我觉得值。好多树木都活不到千年,而一棵草能活千年以上,这是寻常草吗?关键时刻,它能救人一命。百两黄金容易得,救人一命事最难。”

    杨来铜听了,脸色发红,尴尬地挠了挠后脖梗,赵玉竹瞪了他一眼:“学着点吧。”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杨来铜也跟着笑了。

    范蠡见大家又恢复了无拘无束的样子,便说道:“既然大家游兴正浓,我们干脆游个痛快,游遍燕京,直接南下看大海,怎样?”

    “好哇!我们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大海呢。”三人齐说。

    “别说你们,我也没见过大海。”范蠡接着又说:“不过大家可要记住一点,我们绝不是单纯游山玩水。我们是厚积薄发,开阔视野,为实现我们将来的目标奠定基础。所以,各地山川地势,风土人情,道路特产,诸侯目标取向,我们都要留心,说不定将来什么时侯用到。古语有云:书到用时方恨少,船到江心补漏迟。”

    说话间,一条百丈长药材街已经走到终点。范蠡大致估算了一下,各种药材种类约有三百余种,数量也很大,足够一支十万人军队一场中型战争所需。

    他们又转入另一条街。这条街专卖车马器具,有布制,皮制,木制,铜制,花样繁多,制做精巧。这条街后半段,住户稀少,作坊却多。有缝补店,皮匠店,木匠铺,铜匠铺,组装店。同样是马鞍店,所售马鞍也是大小不一,这大盖是为适应骡马驴体型大小不一而特别制作的吧。象这样为车马用具而专设的街面店铺,他们在其他诸侯国极为罕见。众人细问之下方知,原来,燕国地处大周东北边疆,北部境外,皆是游牧民族,遭受侵扰是家常便饭,千年以来皆是如此。为了反抗侵扰,逐渐养成边民具有尚武精神。条件稍好一点的家庭,都养车养马。平时民用,战时军用,也就因此带动了车马器具店的兴起。

    这位店主很健谈,通过他的热情介绍,使大家又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一个行业,每一种民风的兴起,都不是孤立的,它必然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当政者的取向,密切相关。当问及对当政者的印象时,店主说道,国君对百姓还算可以,但他为涉外事物缠身,只想保住燕国就行了,我们百姓也没有过多奢求,只想过个安稳日子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