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昼夜生 » 第三十四章 求死不得

第三十四章 求死不得

    “秦国?”

    陈藩着实没有想到,不禁满脑子的疑惑,问到

    “娘娘,这秦人可是刚抢了我们的洛阳啊,我晋朝与秦国,应势同水火才对,他们怎么可能会出兵救我们……”

    司马健同样不解,也没说话,可能是想着皇后是不是有别的意思

    主政晋朝多年,让皇后深深领悟到,在敌与友之间的斡旋制衡是多么重要

    她站起了身,缓缓走下台阶,娓娓对二人解释到

    “秦人取洛阳,虽为不义,可是能决定两国关系的不是道义,而是利益啊,桓玄野心有多大,天下皆知,那秦人必然也会思虑,如果他成了皇帝,往后的战事怕是少不了了,这对秦人来讲,一点好处都没有,两权相害取其轻……”

    陈藩听完,恍然大悟

    “如此说来,秦人更希望皇后娘娘主政,所以……”

    “没错”

    皇后接着说到

    “若他们能助晋夺回建康,本宫可以保证,本宫有生之年,不会对秦国用兵,这洛阳……他们安心收下便是”

    司马健盘算了一下,这个方法似乎可行,秦国刚刚取了洛阳,他们也担心晋朝会反扑,现在有了皇后的承诺,不对秦国出兵,这可比阴晴不定的桓玄要好多了。

    想到这里,忙对着皇后跪下,铿锵有力的说到

    “母后,儿臣请求出使秦国,说服他们助晋剿贼!!”

    皇后迈着缓慢的步子,走到司马健面前,将他扶了起来,欣慰的说到

    “健儿,一众皇子中,你年纪最长,做事情母后也是最放心的,让秦国合作,可不像母后刚才说的那般容易,你可知其中凶险?”

    司马健身为皇长子,虽然太子未立,可他与其他兄弟相比,显然是做太子可能性最大的一个,所以无论哪个层面来讲,他都是最希望晋朝复国的,纵然有危险,也是豁得出去

    “母后放心,儿臣明白个中利害,若何牢之将军能够归心最好,若他不能,这秦国也就成了我们最后的希望,纵使刀山火海,儿臣也愿一赴,以还晋朝太平!!”

    自从知道桓玄谋反开始,皇后的脸上一直都没有露出过笑意,今日听了司马健的话,眉头也总算舒展了一些,对着司马健轻轻的点了下头,算是同意了。

    ………………………………

    厉阳已经被桓玄拿下,建康近在咫尺

    这个千古难逢的机会,他怎么可能错过

    虽然表面上还对何牢之表示,自己只是逼宫,不会向建康出兵,可暗地里他早就忍不住了

    令旗一挥,荆州军便浩浩荡荡的朝建康驶去

    因为皇后已经撤离,建康此时与空城无异,他只遇到了一些象征性的抵抗,便轻松的冲进了城里,轻松到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短短两个时辰,建康就已经易了主

    这下可苦了城里的百姓,荆州军进城之后大肆抢夺,什么商铺粮仓,什么将门府邸,全都变成了他们敛财奸淫的修罗场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荆州军和北府兵在军纪上的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

    而桓玄也根本不在意,他进城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皇宫而去

    ………………………………

    此时的王谧,他也不知道何牢之在哪里,便一直在建康小心翼翼的躲了起来

    建康城破,百姓们连门都不敢出了,生怕会不小心招来祸端

    王谧更是如此,他只知道桓玄与何牢之联手谋反,二人一定会同时进城才对,可没想到,这满城的反军,居然一个北府兵没都看到

    他知道自己一定要藏好,万一被桓玄发现,联络何牢之的事情,就彻底没希望了

    不过终究是要出门采买吃喝的,还要打探北府兵动向,他的仆从再小心谨慎,可还是漏了马脚

    王谧的行踪,也被荆州军发现了。

    ………………………………

    建康的情况,牵扯着每一个皇亲大臣的心

    皇后也在努力的寻找反败为胜的办法,他关心的是子民,是天下

    同在覆舟山军营,可有些人关心的,就不一样了

    司马元和王祁,这俩人自从去厉阳历练,就再也没见过王贵妃

    一个是儿子,一个是侄子,自然牵挂的很,第一时间就向着贵妃的住所找了过去

    王贵妃因为受王国宝通敌的牵连,也被撤了贵妃封号,现在的后宫中,基本上没她的位置了

    自己身份一落千丈,儿子司马元在太子的争夺中,明显落后于司马健,亲哥哥王国宝也进了天牢,看起来自己的命运就和眼下的晋朝差不多,毫无曙光……

    “母亲,您……受苦了……”

    司马元对着王贵妃就跪了下去,嘴角抽泣了起来

    “姑母,现在……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啊,父亲他……他还能回来吗”

    王祁也是一样,养尊处优十几年,没想到如今这般境地,在他的眼里,或许桓玄啊、建康啊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属父亲王国宝了。

    提到王国宝,贵妃更是万千愁绪

    王国宝还能不能翻身不谈,这次全宫逃难,压根就没带他出来,依然关在天牢里,就等于是落到了桓玄与何牢之的手中,而这二人造反的目的就是为了除掉吴休之和他啊,只怕现在……

    想到此处,贵妃潸然泪下,完全没了主意

    “你父亲……你父亲……哎……”

    她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短短的一声叹息,就已经将结局道破

    王祁自然也懂了,显赫一时的王家,已经陨落了……

    他双手紧捂住自己的脸,除了哭泣,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司马元轻抚王祁的肩膀,算是一种安慰吧

    身为皇子的他,即便损失一个舅舅,也不等于万劫不复,以后的路还长,总有云开雾散的一天

    ………………………………

    桓玄入主建康,第一时间就带人来到皇宫

    宫门根本没人把守,这让他着实有些意外,就像回自己家一样,毫无阻拦的来到了太极殿门口

    桓谦也很纳闷,这皇亲大臣一个没看到不说,连宫女太监都没影了,可不管怎么样,该搜还是要搜的,然后就领着人向各个宫而去

    桓玄看着眼前这个宏伟磅礴的太极殿,多少年来求而不得的皇帝梦,似乎就要实现

    太极殿前的玉石台阶,将皇尊与卑民彻底隔绝,而今天,几步就可以迈过去了

    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来过这里,不过当时是臣,只能走台阶的两边,至于中间这条路嘛,桓玄早就想试试了

    他正了正衣冠,在周围兵士的注目下,缓缓走了上去,每一步,都那么舒服,每一步,都那么满足,古往今来多少人,撞破了脑袋也要挤进帝王家,今天总算体会到了其中滋味……

    桓玄登上高台,太极殿就在自己眼前,只要推开门,天下就是自己的,就是如此简单

    缓缓的门开了,殿内空空荡荡

    桓玄仔细一瞧,发现空荡的不够彻底,因为在大殿的正中间,还站了一个人,这个人也许是整个皇宫唯一留下来的,没错,正是吴休之

    看到是他,桓玄竟然笑了,是那种嘲弄中还带有敬佩的笑,意外中还带有必然的笑

    他随后收起了佩刀,朝着吴休之走去,提高了声调说到

    “原来是首辅大人,桓某有礼了”

    吴休之身正气威,表情肃穆,面对荆州的虎狼之师,丝毫不漏怯色

    他似乎并不想与桓玄说这些客套话,依旧直挺挺的站着,不发一语

    桓玄主动拜礼,却没有得到回复,多少有些尴尬,可他也不计较,继续说到

    “多年不见,首辅大人的身体还真是硬朗,为了在此等我,也不知你站了多久,不过……”

    桓玄说着朝四周而望,面露疑惑

    “不过除了首辅大人您,这……这其他人呢,都去哪了,桓某还想着面见皇后娘娘,再要上几幅字呢,哈哈……”

    吴休之压根就不想听这些,他留在建康,可不是为了和桓玄闲聊

    “桓玄!!你狼子野心,早见端倪,皇后娘娘岂会留在这里受辱”

    桓玄神态自若,根本没把这些话放心上,慢悠悠的朝着龙椅走去

    “首辅大人啊,看这架势,皇后娘娘是……跑了?哈哈……我桓某人就如此令人恐惧吗?我也没有想把她怎么样,她为何要丢下皇宫,丢下建康,丢下晋朝臣民百姓!!她逃走求生,却留大人您等死,真是……可惜啊,可惜了大人的一片报国忠心!!”

    吴休之可不吃这套

    “桓玄!!你兵变之时,可是声称要为朝廷诛奸佞,稳社稷,只要杀了老夫立即退兵!现在老夫就站在你面前,要杀便杀,何来这么多废话!”

    终于说到了正题,桓玄也明白了,这个老东西是想牺牲自己,保建康无虞

    他摸了摸龙椅的扶手,想要提前感受一下坐上去的滋味,对着吴休之回到

    “没错,你死了我就退兵,是我说的”

    吴休之见他染指龙椅的举动,气急败坏,可自己也阻止不了,无奈的喊到

    “既然如此,老夫今日就死在你面前!!”

    说罢,吴休之就瞅准了大殿上的石柱,一心求死的他完全看开了,如果自己这条老命,还能为朝廷做点贡献的话,就算死一万次也心甘情愿

    他卯足了力气,顶着脑袋就向石柱冲去

    大殿上,毕竟还有一众荆州兵,见吴休之如此,忙上前一把抱住,硬生生的将他拉了回来

    桓玄就像看戏一般,放声大笑,然后直接坐在了龙椅之上

    “哈哈,首辅大人,你还真豁得出去,你死了我就退兵,所以……我怎么可能让你死呢”

    吴休之这下慌了,自己求死不得,活在桓玄手里,简直比死了还难受

    “你……你……你……”

    桓玄这戏也看够了,大手一挥

    “带下去,好生看管,一定要让他活的好好的!!!”

    兵士得了令,便直接将吴休之拉了下去

    任由他怎么呼喊叫骂,桓玄就跟听不见似得,屁股粘上了龙椅,可就再也起不来了

    ………………………………

    皇宫中的人,除了王谧和吴休之留下之外,还有一人也没有走,此人就是徐总管了

    他可是对着皇后起誓,一定要将公主司马英安全的带回去

    可寻了数日,依然一点痕迹都没发现,这也难怪,毕竟司马英何时走的,怎么走的,要去哪里,谁也不知道,这样找下去,无异于大海捞针

    几天下来,建康几乎翻遍了,还是一无所获,所以徐总管便想着扩大范围,如果不在建康,不妨去京口碰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