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昼夜生 » 第三十三章 天降喜讯

第三十三章 天降喜讯

    纸条还摆在两人面前的桌子上,刘若水劝说失败,只能又将它收了起来

    “既然你不肯,我也无话可说了,今天将纸条给你,就已经表明,我是支持皇后,支持朝廷的,而你选择站在反军一边,那现在开始,我俩就是敌人,要杀要剐,你随意”

    立场已经分好,刘裕看着刘若水,摇了摇头,低声说到

    “我杀你做什么……你……你一个女儿家,在医馆悬壶济世不好吗,为什么非得掺和进来……”

    刘若水也不想听这些大道理,起身用冷冰冰的语气回到

    “多说无益,既然你不杀我,那我就走了”

    “你去哪?”

    刘若水的事情已经办完,虽然没有成功,可也不能留在北府兵的营房里

    她心中多少还有些火气,尖锐的说

    “我听你的,回家悬壶济世,你们打仗,老百姓难免会遭殃,总得有人给他们瞧病吧,还有那块王国宝的玉佩,不用还我,就算作这碗面钱吧”

    言语之间,又将刘裕怼了一遍

    刘裕倒也不在意,她要走,便走吧

    刘若水刚走两步,可能又想起了什么

    “还有……”

    “啊?什么事?”

    刘裕不解的问到

    自从两人认识至今,刘裕救过她很多次,而刘若水一直都想当面感谢,但阴差阳错的,始终都没有机会,这也成了她心里的一道坎,现在既然相见,这声谢谢是真应该说出来的,可鉴于刚才的谈话,刘若水还窝着火,这谢谢二字……眼下实在难以开口

    “算了,没事,我走了”

    终究还是没说,她就这样离开营房,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了

    ………………………………

    桓玄那边,很快就拿下了厉阳

    进攻厉阳,根本就没受到太大的阻挠,就像桓谦说的那样,看来皇后的私兵真的被调离了

    自此,建康的两颗门牙,厉阳与京口,已经全部脱离了晋朝的掌控

    接下来该做的,自然就是向建康挺进

    桓玄对建康是势在必得!!

    ………………………………

    覆舟山,也就是现在南京的九华山,因为山形陡峭,看上去就像一个翻转过去的船只,因此当时得名覆舟

    藏在厉阳的私兵与众皇子因为桓玄的谋反,不得不撤退到此,驻营扎寨。

    皇后等人离开建康,也来到这个地方,与大军汇合

    私兵的将军名叫陈藩,他是皇后的心腹,得知皇后等人同逃此地避难,便携众皇子早在军营外等候,晋朝此刻风雨飘摇,但在他看来,只要皇后能够安全,那一切就有希望

    皇后一行人舟车劳顿,往日脸上那种皇族的荣光,此刻也都不见了,只剩下叹息,这般凋敝景象,哪还像是国家的执政者,简直与流浪亡命的难民无异了

    再看我们痴傻的皇上,他还以为是出来春游呢,高兴的直拍巴掌

    皇后就像照顾小孩一样,哄了他一路,心里也充满了无奈,若是皇上没有痴傻,今日也不用自己来硬抗这副重担,只是可惜啊……

    “末将恭迎皇上、皇后……”

    本应气势十足的恭迎之语,陈藩却说的萎靡不振,可见这帮人的士气都被建康兵变给卸掉了

    皇后在宫女的搀扶下,走下马车,看着简陋的大营,心里百感交集

    “都起来吧”

    司马健身为皇长子,满腔的报国之情溢于言表,只可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母后……一路上累着了吧”

    看着这些皇子们灰头土脸的,想必这些日子他们的处境也并不好

    “本宫无碍,路上还担心你们,现在看来无事,也可安心了”

    随皇后前来的皇亲、大臣、嫔妃也不少,当中不免有人脆弱一些,不知是因为处境的巨大落差,还是因为国破在即的伤感,在人群中啼哭了起来

    “都哭什么!!”

    皇后听到哭声,火气顿时升起

    “只不过丢了一座城!!人还没死光呢!!你们在这哭,桓玄就能把建康送回来吗!!!”

    随着这声痛喝,啼哭的人也收敛了一些

    哭声虽然止住,可他们还是看不到希望的曙光,别说他们,就连想要稳定人心的皇后,心里也是没底的……

    陈藩走上前来,对皇后说到

    “皇后娘娘,营地简陋,只能暂时委屈大家了,一路颠簸,还请您和诸位大人早些休息才是”

    皇后虽住惯了宫闱软卧,可现在身处极端情况,她也不会挑剔,答应了一声,便命所有人进营休整

    司马元拜过皇后,第一时间就朝人群中望去

    她的生母王贵妃……准确的说,此时已经不是贵妃了,不管身份何等,毕竟也是后宫中人,今日也跟着大部队而来,就在队伍的后面

    看到了她,司马元才算松下一口气

    ………………………………

    京口的北府兵营中

    何牢之拿着一份军报细细读着

    “桓刺史已经取下了厉阳……甚好……”

    一切都是按照两人当初的计划进行,看来顺利的很,京口和厉阳一旦拿下,就由不得皇后不听话,吴休之的死期也很快就到

    直到此刻,何牢之都还沉浸在杀奸佞、不谋反的幻想里

    也不是说他没想过桓玄的野心,只是在何牢之看来,有北府兵在,桓玄断然不敢这么做,毕竟自己手中的兵马都不是纸糊的

    下面的刘裕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心更乱了,明知道桓玄一定对朝廷有企图,而自己还要抗皇后命,坚定不移跟随何牢之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打心底里相信何牢之,相信他只是要给何无忌报仇而已,不可能背叛朝廷。

    一位参军问到

    “何将军,那我们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何牢之把军报放下,沉稳说到

    “马上联络桓刺史,一同上书建康,告诉皇后,只要废掉吴休之一党,我们就撤兵”

    皇后早已秘密撤退到了覆舟山,这帮人当然还不知情

    何无忌身为将门虎子,战功赫赫,在北府兵中威望甚高,此番遇难,北府兵上下无不为之愤慨,他们当然也希望斩杀吴休之,报仇泄愤,所以对于何牢之的做法,鲜有人会提出异议

    众人正商议之时,将军府的管家赶了进来

    这位管家本应是照顾何欢的,这次来军营,该是有急事要说

    “将……将军……有喜事啊……将军!!”

    何牢之见他如此匆忙,也不知是什么喜事

    “哦?何事?”

    管家站稳脚跟,也顾不上一路跑来的劳累,呼哧带喘的说到

    “将军,何……何……何无忌公子……有……有消息了”

    众人谁都没有想到,居然传来了何无忌的消息,真算是天降喜讯

    尤其是何牢之与刘裕,二人一听到这个名字,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

    何牢之一下子像是把眼下的逼宫全抛到了脑后,根本顾不上了,几步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迫不及待的问到

    “找到他了……他……他在哪?”

    管家稍微平了平气息,接着兴奋的说到

    “将军,我之前派去寻他的人回来了,说……说洛阳失守后,何无忌身负重伤,也没了兵马,无奈向许昌而退,路上仍有秦兵追赶,便藏于山涧之中……”

    无论如何,至少知道了何无忌还没死,对于何牢之来说,真是老天护佑

    杀伐一生的北府兵领袖,每日将脑袋别在裤腰上过日子的铁血将军,此刻长舒一口大气,眼眶愣是没忍住泛了红,激动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管家又何尝不是,毕竟在将军府几十年了,对于何无忌必然视同亲人,他接着说到

    “回来的人说……无忌公子他……他伤势很重,根本无法行动,孤零零的躲在山涧里,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了……若再晚发现几日,就怕是……哎……”

    这话说完,何牢之本来还是泛红的眼眶,终究还是决了堤,紧紧的握起了拳头,愤怒的向桌案锤去,咬着牙说到

    “吴休之!!!本将军定要了你的命!!”

    此时再发火也没用啊,还是赶紧将人救回来才行

    “快……快派人去……”

    刘裕早就等不及了,他与何无忌可是结拜兄弟

    “将军,让我去吧,我一定将无忌兄平平安安的带回来!!将军!”

    何牢之的话都没说完,就被刘裕抢了先,他也十分欣慰,知道这兄弟俩的交情,而且本身对刘裕就很信任,派他去也算是最佳人选了

    “好,好,刘裕,你……你带上一队兵马,速去速回,定要将他平安带回来才是”

    刘裕没有半分迟疑,抱拳说到

    “末将领命”

    说完便匆忙出了军营,带着一队人就出发了,奔许昌而去

    救回何无忌,这可是件不得了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刘裕和他的关系,这么多年的兄弟情,当然不希望他出事,另一方面,就是这次兵变了,何无忌若能平安归来,说不定能成为这件事的转机,至少刘裕是这么认为的。

    ………………………………

    覆舟山的营地中,建康来的人都安顿好了

    陈藩、司马健两人聚集在皇后的主帐,研究起了当前的形势

    对于这次兵变,皇后是万分悔恨,正是她的错误决策,对何牢之的不够信任,才导致北府兵投敌,可事情发展至此,后悔是没有用的,就算别人再怎么沮丧,她也要站出来,用尽一切办法渡过此劫才行

    “本宫出城之时,就已经派人向各州求援了,如无意外,一个月内,他们的兵马便能到建康城外,届时再配合我们的兵马,定能将建康夺回来!!”

    陈藩掌兵多年,他察觉的出,这个方法虽好,可有一个条件,就是皇后说的“如无意外”,所以问题就是“意外”这关能不能迈过去。

    司马健也清楚这一点,愿景虽好,实施起来难度却很大

    “母后,儿臣有些话,不知……”

    “这都什么时候,直说”

    司马健得了令,便清了清嗓子,说到

    “母后,即便……即便各州诸侯一个月内必到,儿臣也担心,没等到他们,我们就先被桓玄找到了,其次,就算桓玄没找到这里,到时我们所有兵马加起来,对付荆州军或许还有一战,可如果加上北府兵……儿臣认为我们的胜算……不足三成,更重要的是……这次朝廷生乱,必然会引起周围各方势力的注意,尤其是燕国和南面的卢循,他们如果趁火打劫……”

    陈藩的忧虑也是在此,都被司马健说了出来

    皇后听明白了,以上情况她岂会没有考虑到,司马健说的这些,可以说是一定会发生的,所以破题的症结嘛……

    “母后,儿臣并非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以上所言,不过是就事论事……”

    皇后本来就没有怪他的意思,欣慰的看了司马健一眼

    “健儿是真的长大了,分析的如此通透,那你认为,此题可解?”

    说到解决方法,司马健犹豫了一下,似乎也没想出来

    他还是年轻,比起陈藩,着实差了些火候

    “皇后娘娘,末将认为,症结所在,就是何牢之,如果北府兵能重归朝廷,那夺回建康,也就指日可待了。”

    皇后苦笑了一声,陈藩说的一点错都没有,北府兵……想到这里,一种负罪感油然而生

    “王谧留在建康,他会找方法劝说何牢之,本宫……本宫确有对不住何将军的地方,哎……现在说这些也无用,只盼王谧能有所斩获吧,只是如果王谧失败了,又当如何呢?”

    是啊,北府兵若不能归复,晋朝的未来就是无法想象的,难道真要让桓玄改朝换代吗

    陈藩对于这个问题,默默低下了头,他并不能提供什么好办法

    司马健同样如此,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皇后看了看两人,眼眸微动,淡淡的说出了破题方案

    “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