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昼夜生 » 第五十二章 陷入绝望

第五十二章 陷入绝望

    虽然何无忌已经攻入了建康,但只要京口无法防守住六十万荆州军,那么复国就还是一场空谈

    刘裕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打起十二分精神,就算是拼到只剩下一人,也绝对不能放弃

    桓谦的行动也是够快,当天下午,荆州军就兵临京口城下

    面对十数米高的城墙,只能用最古老的那招——强攻了

    霎时间,无数的兵马齐声向城墙挺近,云梯,攻城锤,投石车等战争工具一应俱全

    刘裕面对乌泱泱的来犯之敌,丝毫不见惧色,北府兵虽然人数劣势,但他们都是为国而战,在士气上是绝对领先的,就算战死,也在所不惜

    ………………………………

    随着荆州军的开拔,陈藩的军队也很快就出了覆舟山,朝庐江赶去

    一行还算顺利,路上并未遇到什么险阻

    面对已经几乎无人防守的庐江,陈藩也很会来事,直接将军权暂时交给了司马健与姜毅

    这二人纵使没有过领兵的经验,但也架不住庐江这个战场实在过于简单

    二人算是体会了一把出征即凯旋的快感

    很快,庐江就被收入囊中,但陈藩也知道,拿下庐江只是开始,接下来的京口一战,才是重头戏

    夺取庐江,算小试身手,可以让司马健与姜毅二人涨涨经验

    但去京口援助的话,陈藩是绝对不敢再这么做了,只有自己统兵,才能放心一些

    “皇子殿下、姜大人,庐江已经顺利拿下,接下来,本将要亲自率军前往京口,支援北府兵……”

    姜毅原本想着借此战事,抢一些战功来,尤其是荆州军的首领还是桓谦,他现在都忘不了桓谦当初给自己的耻辱,此仇不报,实在难以解恨,再说庐江这个开胃菜也没有什么滋味,京口那里可是顿大餐,而陈藩居然想自己去,不带我玩可不行

    “陈将军此话,是不想带我与皇子去京口了?如此天大的功劳,难道陈将军要独吞吗”

    陈藩无奈的很,在姜毅眼中,京口战场是功劳,可在他眼中,那却是一个修罗场啊,九死一生的地方,不带你们去也是为了你们好

    “姜大人,如今庐江在我们手中,这可是桓谦的大本营,只要您二位能好好的守住庐江,自然也算大功一件,这京口嘛……”

    司马健很明白这个道理,倒不是他贪生怕死,而是他清楚的知道庐江的重要性,让自己留下防守也未尝不可

    随后便劝诫姜毅到

    “是啊,姜兄,陈将军所言极是,而且来的时候母后有命,让我们一切都听令于陈将军,所以姜兄还是安心留下吧”

    司马健也是为了姜毅好,守庐江虽然无趣,但起到的作用丝毫不比去前线杀敌小的

    姜毅听到这话,竟把皇后娘娘搬了出来,表面上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但暗地里,他还是放不下桓谦这块大骨头,并不甘心只守个庐江就算完事,一定要再想办法才行

    ………………………………

    京口这一战,从下午打到次日凌晨,京口城外,已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即便如此,桓谦的军队却仍然不肯撤退,对荆州军来讲,这一战必须拿下,否则迎接他们的,只有死亡

    随着太阳的升起,攻城的第一回合算是结束了,桓谦打算趁此机会好好休整,以便准备下一轮的进攻

    刘裕这边也死伤惨重,二十余万北府兵,现在已经伤亡过半了,而荆州军……似乎源源不尽,一波强过一波

    一夜未曾合眼的刘裕站在城墙上,看着下面堆如小山的尸体,心想着说不定哪一日,自己也会成为其中一个,顿时感慨良多

    副将走来,对刘裕说到

    “刘将军,现在荆州军已经回撤休整了,您也下城休息一下吧”

    “按照昨日桓谦的攻势来看,京口似乎挺不了多久,我哪还有时间休息”

    刘裕摆了摆手,他明白现在根本不是可以休息的时候,随后担忧到

    “也不知道庐江那边的进展如何”

    副将也有这种忧心

    “是啊,如果他们不能尽快夺下庐江,然后来援的话,这京口,怕是要守不住了”

    刘裕想到这就闹心的很,毕竟自己手里的兵马可不多了,必须要想着应对之策才好

    然后向副将说到

    “我记得刘先生那日曾讲,荆州军起初来的只有十万,剩下大部分都是招募的民丁和投奔的军阀……”

    副将也清楚这点

    “没错,桓谦的军队里,得有一半人是新招的,并非荆州旧部,刘将军的意思是?”

    刘裕认真想了想,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或许可以破解眼前的困局

    “你马上派人,去荆州军营附近广撒告示,让那些当兵的知道,桓玄已经被擒投降,而庐江也被我们占领,再负隅顽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如果愿意投降的话,晋朝可以既往不咎,并且给他们安置良田”

    副将听罢,问到

    “将军,您说桓玄被擒、庐江被占,我都能理解。可是对这些降军既往不咎,安置良田,这可是要朝廷才能决定的……”

    刘裕现在可管不了这些,如果京口守不住,还哪来的朝廷了

    “如果这招能起到瓦解荆州军的作用,朝廷难道还会怪罪不成?别犹豫了,速速去办吧”

    副将想想也是,便顺着刘裕的意思,派人写告示去了

    ………………………………

    陈藩的军队也不敢延误战机,在庐江的屁股还么坐热,就急匆匆的朝京口赶去

    毕竟能早到一刻,北府兵的伤亡也就会减少一分

    ………………………………

    北府兵的效率也快,没多久,数以百计的招降告示便出现在了荆州军营的附近

    一个荆州兵捡起一张,直接回营交给了桓谦

    桓谦坐镇军中,看着告示上的内容,气的他一拳重重的打在桌子上

    “这帮狗贼,简直胡说八道,他们一定是自己守不住了,才想用此计乱我军心”

    身旁的副将想着也是如此,但还是满脸的愁容

    “没错啊将军,可问题是,我军中兵士看到投降可以既往不咎,还给安置良田……有一部分人已经……”

    不用说下去,桓谦就猜到了,顿时怒火攻心,气的自己直咬牙

    副将对此事也没什么办法,一脸的无可奈何

    桓谦思索片刻,破口喊到

    “速传我令,凡发现逃跑投降的兵士,就地处决!!”

    副将心知,这样做治标不治本,但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应承了下来

    桓谦又看了一眼手中的告示,上面桓玄被擒、庐江被占的字眼格外明显,这些情况他虽然无法查证,但也并非没有可能,如果拖延下去,军心必然会动摇,一旦无法攻下京口,后果不堪设想

    “休整的也差不多了,下午继续攻城,明日之前,京口定要拿下!!”

    ………………………………

    姜毅见陈藩率军去了京口,自己也实在不愿继续耗在庐江了

    便独自来到下属的营中

    下属见了他,行了军礼问到

    “不知道姜大人来此,有何吩咐”

    姜毅也不废话,直接问到

    “我且问你,你们放下家中老幼,来此参军的目的是什么?”

    下属也不知道他问这个是什么意思,直言不讳到

    “当然是为了上报朝廷、下救黎民、为了国家……”

    姜毅直接打断,这都什么狗屁官话,他可不想听

    “行了,不要说这些没用的,你们参军……无非是想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罢了,升升官、发发财才是最实际的”

    下属听完,嘿嘿的笑了起来,没想到这个姜大人说话如此直接

    姜毅见状继续问到

    “如今京口战事已起,这不正是一个天赐的好机会吗,庐江有什么好守的,一点功名都捞不到,所以我想去京口参战杀敌,你可愿随我?”

    下属有些惊恐

    “姜大人……这……留守庐江,可是军命啊……”

    “放心吧,就算朝廷要怪罪,也是怪罪我而已,再说了,如果我们此去能擒杀桓谦的话,这天大的功劳,是不是够你好吃好喝一辈子的?”

    下属想想也是,哪个当兵的愿意呆在后方啊,虽然后方安全些,但仍然没有上阵杀敌、升官发财的诱惑力大

    “好,姜大人,末将愿随你同往”

    姜毅听罢,心里喜的不得了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桓谦那副憎人的面孔,恨不得亲手抓到他,食其肉、寝其皮,留守庐江,这一切都是空谈,但现在自己有了人手,就好办多了

    “行,你去叫上同样愿去的兄弟,我们即刻出发”

    ………………………………

    下午时分,桓谦果然领着大军,再次来到京口城下

    第二轮攻城战就这样开始了

    刘裕面对他们的再次来袭,手心里仍然捏把汗,一边盼望着庐江的军队快些来援,一边祈祷着自己的招降告示能多发挥点作用

    城墙上的北府兵,除了要御敌之外,嘴里还不停的喊着关于招降的事情

    “你们现在没有退路了,投降吧!!”

    “桓玄都被抓了,庐江也被我们取下,你们已经死路一条了!!”

    “现在投降我们,朝廷就不会降罪,还会分给你们田地,若等你们输了再降,那可就晚了!!”

    荆州军有很多都是新招募进去的,他们对桓玄并没有什么忠心可言,只是单纯为了挣军饷而已

    可现在建康已经被破,桓玄有没有被擒住,谁也不知道,至于庐江丢失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跟着桓谦大概率是一条死路,所以……

    越来越多的荆州军开始放下了兵器,毕竟他们也清楚,是这个桓玄谋反在先,现在投降的话,也算弃暗投明才对

    桓谦也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但仗着自己还有数十万的大军,难道他们还能全投降不成!!所以仍旧没有撤退,而是继续攻城

    只要京口攻下来,北府兵必然是全军覆没,再无反击之力,一个小小庐江根本不重要,大军所至,重新夺回来也是分分钟的事情,至于桓玄被擒,那不是更好吗,这样自己就可以当皇帝了

    刘裕这边不断的接收着荆州降兵,但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桓谦军队,这些人只是杯水车薪罢了,他清楚的知道,如果庐江方面不能及时赶到,晋朝还是难逃此劫

    攻城又是持续了整整一夜,桓谦方面依旧没有停止的迹象

    刘裕看着城外的凋敝景象,以及城里数之不尽的伤兵,逐渐陷入了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