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与我寻剑 » 第五十八章:沧海横流涤剑意

第五十八章:沧海横流涤剑意

    南周与大宋的边境处,群山万壑,江峡急流。

    有一小河,沿横断山脉南北而流,当地人叫其衣带河。衣带河以西,为宋领土;以东,为周疆域。

    衣带河以东十里,有一座最近的南周兵城,亳州兵城;再沿东而行百里,便是白夜所在的横断城。

    衣带河以西百里,是汤硬所在的白虎城。

    今日,亳州兵城外来了一行人,高举着黑底印“白”字的旌旗,约莫五六人。为首之人裹甲跨刀,背负双匕,脸上带着一副獠牙面具,看一眼便觉得瘆人。

    “将军,我们已到了毫城境内,距离衣带河还有十里左右。”

    跨马而行,紧跟在将军身边的女护卫提醒将军道。

    将军虽然戴着面具,看着很是瘆人,但声音却异常清亮悠扬,如同女儿声,淡淡道,“别管他们,我们走我们的便是。”

    五六人过毫城,穿深谷,至衣带河。

    “过去。”

    将军率先开口,抬起带着面具的头看了眼对面荒草丛生的宋土,一扯缰绳,骑马下河。

    其他几人默不作声,毫不犹豫地就跟着将军骑马下河。完全不管河对岸是大宋的领土。

    河水不宽不深,没过一会儿,将军便带着手下过了河。

    “继续走。”,将军没有要停的意思。手下们跟着将军,也没有犹豫的意思。

    不知前行了多久,几人到了一处漆黑城墙之下。

    城墙之上,每隔几步便有一个年轻壮汉拄枪背弓,监控着自己的视野范围。

    将军还没按马,便听到城墙之上响起一阵号角声。

    城墙上的士兵们听得清楚号角的节奏,是紧急护城的意思,一个个顿时如同被电了一遍,瞬间怒目圆睁,以最快的速度挽弓搭箭,纷纷看向城下一行陌生人。

    “尔等何人?!若是闲人,速速离去!否则生死自负!”

    城下的将军抬起头,背后的双匕铮铮作响。一旁的女护卫按剑高呼,声如惊雷,“横断城白夜,今日来取顾杀项上人头!”

    “放箭!”

    话音未落,女护卫便瞳孔皱缩,看着满天箭矢从天而降,密如蝗虫落地,声如毒蛇吐信。

    女护卫一旁的将军抬头开口,声如沉潭,“一个不留!”

    身后几个一路无话的将领闻将军言,齐刷刷以雷霆之速迅速抽刀跳马而起,一步抬手刀气如鹏举,破敌箭矢二万七;两步抽刀横斩气封喉。

    再看城墙之上的一众兵将,见来者不善非小敌。众兵将毫不犹豫祭出保命本事。

    一时间,城墙之上,刀兵齐向来犯者,锋锐瘆人。双方打斗,血溅肉飞,皆拼命。

    将军见城墙上攻势,有些不满,想往前踏上一步,却已被满天的毒矢覆盖,生死瞬息之间。

    将军背后双匕如游龙自出,一步下马,抽刀飞身如流星,满身杀气入敌城。女护卫紧紧护在将军身边,随将军杀进城去。

    守城将领早已被来者惊醒,披甲集军待于城内,一见贼人来犯,将领抽刀如火燎鞘,大吼道,“杀!”

    城内百千将士,见来人獠牙面具,负刀披刃,皆脸白如雪,手颤如蚊。

    敌刃瞬息而至。守城将领感觉到身边将士不对劲,陡然大怒,劈头盖脸大吼一声,“怕个甚?!”

    众将士回神,见将领已冲上去,纷纷紧握刀,集众人之势,裹百千锋刃,以奔雷之速冲向来犯贼人!

    而守城将领第一个近距离感受到这面带獠牙面具的该死贼人,竟突然嗅到一股死亡的窒息感。

    守城将领大骇,转身就对着奔赴而来的兄弟们瞠目大吼,“快跑!!!”

    声如凄风,嘎然而止。

    “跑~”,守城将领极为不甘地瞪着不远处一群愣着的手下们,悲愤不已。

    白夜落地,一脚踏碎倒地将领身上铁甲,冷眼扫千夫。

    众将士心寒,脸色红白不定,紧紧盯着不远处的白夜众人,如冰见火。

    白夜挑眉,见这百千个宋国将士一步未动,两步如春雷醒,三步已杀至自己面前,如扑火之冰,身消化水,至一欲灭。

    这边城之内,顿时掀起冲天血气,染尽边境青山多红雨。

    女护卫嘴里吐了口血,颤颤看向身前将军背影。

    将军回头,獠牙面具上皆是血迹,一头青丝如秽泥,扯下只剩零星甲片的铠甲,一袭白袍浸汗血。

    将军声音有些哑,看了眼身后的几个人,一个没少,点头道,“走!”

    话毕,一行人徒步行于官路之上,直往白虎城去。

    而几人来时所带的一杆黑底印白字旗,以及几匹烈马,却永久地留在了身后这座边境小城里。

    将军带人走得很快,几近于飞跑。却在半路就碰到了想杀之人。

    那人一路御空而来,只一身便袍,身上还剩着昨夜酒气。见将军众人,那人扛刀于肩,火气冲天,俯瞰一行人,声如刀刃,“杀我宋军,白夜,我顾杀真想将你面剐啊!”

    将军还未开口,身后一人已勃然大怒,瞬间杀向那人。

    谁知那人刀气极快极重,一刀就斩了来人头颅。

    放声狂笑,顾杀丝毫不把身前不远的将军放在眼里。

    将军却已出手,不费吹灰之力,就斩下了顾杀头颅,扔了刀。

    女护卫拧眉。

    将军回身独自往回走,对手下摆手说道,“将苏将带回大周,好生安葬。这个顾杀,任其糜烂吧。”

    话毕,将军先往回赶,却不是走路了,而是直接御风而起,视脚下宋土于不顾。

    女护卫跟在将军身边,颇为担忧,“将军,这次行事是否太过仓促了?”

    将军摇头,随口道,“我恨宋人已久。杀之犹觉不快,何言仓促?”

    女护卫闻言,低了头,不再多言。

    ……

    东海,明月近,星辰远;仙人渡,云桥连。

    蓬莱域内的一处海面上,一艘巨舰如云泊海,直往天北而去。

    巨舰之上,仙人云集。约莫到了傍晚时分,有一年轻人一袭黑裳,独自御剑离开巨舰,径直往天北而去。

    年轻人平簪绾青丝,腰间挂匕壶,佩玉泠泠,长袂翩翩,似东海碧落明月近,若薄暮冬寒暖阳天。

    不知年轻人御海而行了多久,忽然一惊。

    只听远处一波低沉惊雷声,年轻人便见前方海域波涛如悬崖立,滚滚而来。

    眼看就要被波涛吞没,年轻人咽了口唾沫,习惯性拔出背后长剑,一剑上扬,欲开海潮。

    奈何海潮凶猛至极,年轻人的剑气终究薄弱不少,直接被滚滚海浪淹没,并在转瞬之间,就没入黑暗激流之中。

    没入海水之中,年轻人可以随意挣扎翻转,却控制不了自己的方向。如同海潮中的一颗水滴,年轻人神识颠倒。手中剑却如临风之帆,临浪之鱼,护着年轻人顺水而行。

    体内剑脉剑气汹涌,此时感受到体外突如其来的海流的浓烈气息,顿时如同觉渴之兽,感枯之芽,疯狂乱串。

    年轻人大骇,眼瞳突然通红,赶紧遁入神识,控制着脑海灵台。

    灵台四周,剑气纵横如雪飞,神识在剑气之中四处飘荡,却是极为享受这突如其来的飘忽感~

    体内突然传来一声炸响,手中剑也簌然长鸣,剑气纵横,年轻人于暗流之中猛然睁开双眸,眼瞳猩红剑气如血丝。

    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从体内深处传来。年轻人周身剑气逐渐猩红,与四周的暗蓝海水泾渭分明。

    这种没于急流之中,陷入暗流之下的压迫感令年轻人体内的某种意识变得格外强烈,并凝结成了滔滔不绝的剑气,回旋往复在年轻人的体内周天之中,并最终汇聚于一条暗红剑脉之内。

    而在暗红剑脉附近,还有三条剑脉剑气纵横不息,格外凛冽。

    如此庞大海潮,令年轻人耽搁了好几天的时间。等到年轻人终于登上如书上所言的“青蓝海面长春岛”时,恰是黎明时分。

    岛极大极平,从远处看去,仿佛岛上生长着的近一百万株长春树并非长于岛上,而是长于水上。

    岛极空,又极满。此时秋末冬初,年轻人踏上这片海岛,目之所及,皆是白花如雪落,树生紫花苞;足之所履,皆是海沙如玉屑,路无寸草生。

    惊叹于眼前之景,纵是朝晖逢秋暖,玉露逢冬寒,朝晖玉露聚此时,也是难以叫醒这胸中万千感触的年轻人。

    不知何时传来一片清脆鸟鸣,年轻人一怔,赶忙寻着声音望去,竟然看见了一片五彩斑斓的珍袖小鸟从林中飞出,又没入林中。

    年轻人不知为何,大喜不已,一步向前临空而往,便是欢喜八百里闲游,阔览天地遍飞花。

    只是星辰虽满,无月则缺;佳景纵好,无人则凉。幸而年轻人在岛上兜兜转转了几天,终于在一片花林之中,发现了一片极繁极美的楼阙庭阁。

    宫阙无门,皆是雕木楼阁,路也皆木,悬于一片平湖之上。年轻人落下时,正好看见一群五彩斑斓的小鸟飞入宫阙之中,不见踪迹。

    正想踏入探个究竟,却听一个声音传来,极为清亮柔洁,“小儿且慢。”

    年轻人预料到有人,听见声音,赶紧原地行礼,回道,“请前辈现身。”

    年轻人抬头,便看见了一张似曾熟悉的脸,不过俊俏些,是个男子。

    不知从何处而来的男子打量着年轻人,一袭海潮衮花袍自散幽香。

    “前辈?”,年轻人红了脸,突然目光有些游离,心里猜到了一二。

    男子打量年轻人,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却始终笑着,半饷才回年轻人道,“叫什么名字?怎么会来这里?”

    “晚辈姓林,双名通久~”。

    眼珠转了一圈,看了眼男子神色,林通久咧开嘴,藏起羞涩,笑道,“我来找个人。前辈贵姓?”

    男子眼睛眯起缝,没急着说自己是谁,却笑,“小通久?我是这岛主人,你想找谁?”

    “齐整。”

    林通久看着男子,眼里如云,静中带喜,答得干脆。

    男子闻言,哈哈大笑,一把揽过林通久肩头,便往楼阁之内而去。

    通久正疑惑,却听男子在自己身边笑,拉着自己,“巧了,我也姓齐啊!”

    通久会心一笑,顿时见四下飞花如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