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环公子 » 9、贾族学堂

9、贾族学堂

    却说贾环要去的学堂,并不在贾府里头。

    不过距离并不很远,甚至走几步路就能到。

    这一日终于到了入学的时候,贾宝玉一身新行头。一袭粉色的襦裙,腰间系着一条精致的丝带,衣袂飘逸,犹如仙子下凡。

    不错,当真是如仙子一样。

    整个脸庞轮廓分明,线条柔和,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相比之下,不管是贾环还是贾兰,都在边上有些差了。

    不过贾环自然是一点不在意这些。

    虽然穿的是远远不如贾宝玉,但这会在贾政面前立的笔直,若是你用心看他,便是会被他吸引过去。

    这会,便是有王熙凤、贾探春,都看着贾环这厮。

    别说,这不看也就算了,一看贾环的状态,便是有雏鸟欲飞高,天高任鸟飞的感觉。

    只是这些女孩到底笔墨有限,要不然定是要冒出一个“蹈厉之志”的词来。

    ...

    “宝玉、环儿,既然入了学,定是要下苦功夫,千万不要贪玩懒惰,更不要惹是生非。”

    贾政说话,贾宝玉与贾环自然听得很老实。

    只是一个花里胡哨,一个朴实无华的,在贾政眼里,实在有些难看。

    虽说嫡庶有别,但这模样晃悠在外面,那也太有区别了。

    只是眼下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虽不喜宝玉如此招摇,也只得先记心里,瞅了瞅自家夫人那满脸高兴的样子,接着道:“你二人虽然年纪比兰儿大,更是大了一个辈分,只是学堂终究还是去晚了。”

    “里头那些规矩,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可要多问兰儿。”

    这点贾宝玉和贾环倒是都没觉得有什么丢人的,纷纷点头答应。

    贾政看自家两个小子总还算状态不错,又怕耽误了说好的时辰,总算没有再啰嗦唠叨。

    只又说了一句“好好念书”,便放几人离去,又驱散了来送别的众人。

    …

    贾族学堂。

    贾家也算是这京城里头相当厉害的贵族了,作为一族学堂,不说软件条件,硬件条件还是相当可以的。

    走进大门,阳光洒在院子里,把整个院子照的明亮又暖融融的。

    走不多远,映入眼帘的正前方是一堵筑在草地上的白墙。

    约两米高,上覆黑瓦,墙头砌成高低起伏的波浪状,正中一个月洞红漆大门虚掩着,有朗朗读书声隐约传来。

    门上黑色匾额上书“梨园”两个烫金大字,此便是贾族学堂。

    梨园边上,沿着小道楼廊走到尽头,有一处后院。

    里头一座黄石假山,石色近土红色,只此一色便如夏日烈阳,与近日的天气倒是差不多。

    …

    “二叔,三叔,这便是学堂了。”

    “入了学堂,最重要的是不可大声喧哗,只有先生提问,才好朗声回答。”

    贾兰这个“前辈”当的还是挺称职的,在入门的当口,把学堂里的规矩稍微介绍了两句。

    入了梨园,只见贾代儒正高坐在堂内正中的讲台上,下头坐着的,都是摇头晃脑读书的学子。

    一眼看去,不下二十人。

    听得动静,纷纷回头来看,就见贾环三人正缓步入堂。

    要说这贾宝玉,本来生的就秀气,这会更穿的粉粉嫩嫩的,看着就更惹人注目了。

    这会目光聚集,贾宝玉自然也能感受的到。

    只是这同龄人的目光,总是比家里父亲的好受多了。

    再说…

    贾宝玉一眼看去,也瞧见了几个长相不错的同学,顿时也被吸引了目光。

    还是贾代儒开口道:“贾宝玉,贾环,从今日开始,每日辰时需到学堂,至午时休课,切莫迟到。”

    这一听,每日只上个半天的课,倒是时间不长的样子。

    只是这半天时间可没当中休息的时刻,就说光坐半天,也是不容易了。

    贾宝玉显然没预料到这困难的程度,乍听之下,倒是感觉不难。

    或者说,初来学堂,看到一众同学的贾宝玉,心思压根就没放在贾代儒的交待上。

    …

    寻着座位坐下,贾环翻起了面前的书籍。

    不得不说,贾家的条件是不错的,这课桌之前已经放好了书籍,压根不消贾环操心的。

    而放在贾环面前的,并不是四书五经,而是《幼学琼林》。

    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有很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是“蒙学”,也就是“三百千”。

    不过那玩意适合贾兰,已经不是贾环年纪该看的东西了。

    这《幼学琼林》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儿童读物,用骈体文写成,容易诵读,内容主要是介绍成语典故,引经据典,适合贾环这年纪。

    看来这些学生还是按照年纪、水平给划分了,虽然坐在一个课堂里头,但学的东西却不大一样。

    就如贾环边上的,看的就是《论语》,已经属于四书五经的范畴了。

    …

    骈体文,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

    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贾环虽然前世没有读过这《幼学琼林》,但这一拿上受就朗朗上口,觉着并不晦涩难懂。

    尤其是其中的成语典故,贾环本来就知道,这学起来就更快了。

    不多时候,一本《幼学琼林》,就给翻的差不多了。

    ...

    自贾宝玉和贾环入学之后,贾代儒就重点看着这两个新来的学生。

    一方面,这新来的肯定是要关注的,免得坏了学堂里的规矩。

    另外一方面,还是因为贾宝玉与贾环身份特殊,作为贾政的儿子,贾代儒虽然“老学究”的气派严重,多少也得多照顾一些。

    只是有心之下,顿时就发现了两人的区别了。

    那贾宝玉,上来就是左顾右盼,和别人“眉来眼去”,放在面前的书本更是没有打开,一副根本没有读书的状态。

    边上的贾环,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马上就投入到了书籍之中不说,翻书的动作还好叫一个快。

    眼瞅着不消多少工夫,就已经翻去了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