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环公子 » 10、高调做人

10、高调做人

    《幼学琼林》全文21388字,欲要学完,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开始贾代儒还以为贾环只是看着有意思,只是粗略看看,并没有细读。

    只是到了后来才发现,这小子有时候竟然还能念念有词,更发出一些感叹,似乎被其中文章牢牢吸引的样子。

    心中莫名有些感觉,这贾环并不是胡乱看的,当下再忍不住,便是走下讲台。

    贾代儒一动,一群人的视线那都跟着一起动起来了。

    贾宝玉看到贾代儒往自己这边走来,心里顿时一紧,还以为是前头自己不专心的状态要被教训了。

    赶忙把桌上的书本翻开,却没发现整个压根是拿倒了。

    幸好,贾代儒是压根就没往他这头看,只是一下越过了他。

    贾宝玉心道还好,不过好奇心驱使,还是大着胆子转头看去。

    只见贾代儒来到了贾环身边,俯身问道:“贾环,你这《幼学琼林》可看的明白?”

    贾环看的正是入迷,这《幼学琼林》虽是少儿读物,但读来却并不无聊,反而让贾环佩服这书中的词句之美。

    就说开篇。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夭,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

    短短几句话,便是把天地日月,星辰变化,给简单明了的说了。

    虽然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多少是带了一些封建思想在其中,但不得不说,却也叫人读来浅显易懂,是启蒙之物。

    再说后头。

    “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

    “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

    “北京原属幽燕,金台是其异号;南京原为建业,金陵又是别名。”

    等等这些,叫人从一句话中,就能学得历史的变迁。

    贾环入迷的当口,听得贾代儒声音,好不容易才从书中把头拔了出来,回头应道:“先生,此中天地日月,地方风情,日节变化,帝王百姓皆在,叫人读实在入迷。”

    贾环说的这些,便是《幼学琼林》前四篇的概括内容。

    “这么看来,这贾环还当真是认真看的?”

    “更是已然读了个大概,已然是一知半解了?”

    贾代儒心中如此想来,便是直接问道:“你都看明白了?”

    贾环本就做好打算,在这学堂之中要高调做人,好早些日子走出这个贾府。

    这会听贾代儒来问,却心道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便是认真点头道:“明白,这本也不难。”

    贾代儒听着皱了皱眉头,以为这贾环托大,便考究道:“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后羿妻,奔月宫而为嫦娥;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

    “贾环,此句为何意?”

    贾环当即应道:“参商,传说他们是高辛氏的两个儿子,因争斗不已,被安排在两个不能相见的位置上。”

    “至于牛郎织女...正所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这说的都是相隔不得见得神话传说。”

    贾代儒听着微微点头,对于贾环后面说的被南朝萧统选录编入《文选》的十九首诗之一的《迢迢牵牛星》,也是极为满意。

    且不说能背下这首词的不算多,就说这般能瞬间反应联系上的,若不是储备足够丰富,绝不能如此反应。

    “至于羿妻奔月,嫦娥为月宫之主,商朝大臣傅说,传说他死后精神寄托在箕尾两个星宿之间,也都是民谣传说。”

    贾代儒又是点点头,却惊喜道:“说的不差,贾环,看来你往日都看过这些故事了。”

    贾环哪里看过,只是前世里知道这些故事而已。

    虽说是前世里知道的,但那也是自己的知识,所以贾环用起来倒是没有什么压力。

    总不能装蠢吧...

    只是贾环这些慢条斯理,却明显非同一般的话,不仅仅把贾代儒听着有些吃惊,边上的学生们就更吃惊了。

    半晌,便是有人忽然冒出来问道:“先生,他说的对不对啊?”

    贾代儒本正要回答,只是这嘴还没张开呢,却忽然看一群人都围聚了过来,只一阵挥手道:“各自看书去,可都学得了,准备叫我考究了?”

    看起来,贾代儒在这学堂里头还是挺有威信的,至少这般一说,围聚的人群还都散去了。

    贾代儒这才拍了拍贾环肩膀道:“你好生看吧,有何不懂,尽管来问就是。”

    “待放学之后,稍待一步,我还有些问题问你。”

    贾环知道,自己这表现算是让贾代儒有些吃惊的了,这下课之后,该是有一番考究。

    贾环心里倒是也不慌。

    以他前世好歹也是211的水平,要是不能在贾环这个年纪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他也白混了。

    如此一上午的时间,贾环一方面确实被这《幼学琼林》吸引,另外一方面,也是刻意装的善学模样。

    相较来说,贾宝玉就难受多了。

    坐不到半个时辰,新鲜劲头一过,就有些坐不住了。

    那屁股是左扭右扭的,仿佛坐垫上有钉子一般。

    边上贾兰瞧见,却仿佛一副没眼的模样,有心想要提醒,却间隔了几人,实在不方便。

    再说,贾宝玉到底是长辈,他去提醒也实在不妥。

    当下索性来个眼不见为净,却视线又放在了贾环身上。

    却见这环三叔,正襟危坐,一动不动,双手捧着书籍,仿佛置身其中。

    如此认真模样,倒是把贾兰自己也带动了。

    这一看自己东张西望的样子,还不如第一次来学堂的三叔,顿时也收起了乱七八糟的心思,只也一心重新投入了书籍之中。

    至于贾兰学的东西嘛...

    虽然比起贾环是早了几个月入学,但终究年纪太小,脑力不及,此刻也再看那《幼学琼林》。

    只是相比贾环的理解,他还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