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燕山血 » 第一百五十章 快马走燕山

第一百五十章 快马走燕山

    赵仲远入了大名府府军营帐,孟繁忠已然设了宴。当下宾主入座。

    赵仲远不想耽误太长时间,起身说道:“孟将军不必如此客套。咱们皆是军中之人,赵某便直来直去有事说事了。”

    孟繁忠长叹一声,屏退了左右,只留下二十多个心腹护卫,以防赵仲远暴起伤人。赵仲远微笑一声,说道:“孟将军和他们不一样,乃是朝廷命官,再借赵某几个胆子,也不敢无故袭杀朝廷命官。”

    孟繁忠笑道:“孟某能活到今日,便是学的诸葛武侯,平生不敢弄险,还望信使不要见怪。”

    赵仲远心中冷笑,一个不忠不义之人,名字里有“忠”字就算了,竟然还口口声声提诸葛武侯,当真不知羞耻为何物。不过赵仲远也懒得多说,取出信来,向着孟繁忠轻飘飘一弹而出。

    身旁护卫连忙举盾,不过那信只是落在孟繁忠身前桌上,再无后力。孟繁忠看了一眼赵仲远,吩咐手下之人打开信来。护卫中的一个小心翼翼隔着布打开信封,铺开信纸,让孟繁忠观看。

    孟繁忠皱眉看完,眉头一展,笑道:“云将军当真是客气。既然云将军拿孟某当兄弟,孟某也自不能拿云将军当外人,孟某发誓,大名府和奋威军不会再有征战。”

    赵仲远补上一句:“不是和奋威军,是和征北大军。”

    孟繁忠笑着看向赵仲远,点头道:“奋威军便代表了征北大军。好,既然信使如此计较,本将便重说一遍。大名府和征北大军之间不会兵戎相见。”

    赵仲远起身谢过孟繁忠,而后盯着孟繁忠:“孟将军为大宋考虑,不愧是一代名将。请孟将军写了复信,赵某一并带回。”

    孟繁忠大笑起来,向左右要了纸笔,一挥而就,折起来封上,让护卫递给赵仲远。赵仲远毫不迟疑收下,而后起身告辞:“谢过孟将军。如此,赵某便不多待了。”

    孟繁忠摆了摆手:“信使劳苦不易,吃了饭再走。”

    赵仲远笑道:“于路上吃过了,谢过孟将军好心。云将军还在苦候回信,赵某心急如焚,恨不得飞回去,不能留下答谢孟将军了。”

    孟繁忠叹道:“也好。那本将便不留赵信使了。不过,本将有一言,还望赵信使仔细思量。”

    赵仲远一愣,问道:“孟将军有何话说?请讲。”

    “此次云将军北征荒奴,并非大宋立国近两百年来首次剑指燕山之北,赵信使可知道?”

    赵仲远点头答道:“略知一二,愿闻其详。”

    孟繁忠叹道:“大宋收拾中原后,乃是兵锋最盛之时,立国之初,太祖皇帝便要北伐荒奴,不幸兵卒未出,先行驾崩;之后太宗皇帝继承太祖遗志,御驾亲征,举大宋之力,起大军三十六万北征荒奴,最终的结果想必赵信使也知道了。”

    赵仲远点头答道:“太宗皇帝兵败燕山,仓皇逃归。”

    孟繁忠点点头,满含深意看了赵仲远一眼,接着说了下去:“之后刚刚收复的燕蓟之地又被荒奴拿了回去,而后至今近两百年,大宋再未打到过燕山,两次大的北征,也不过到这蓟州。近百年来,甚至连大沽河都未曾过。”

    赵仲远眉头紧皱,不耐烦打断孟繁忠:“孟将军想要说什么?有什么话大可直说。赵某一介粗人,孟将军若要绕弯子,怕是听不太懂。”

    孟繁忠微微一笑:“本将只是想说,大宋远征荒奴,从未有成功之先例,此次兵力不如太宗皇帝,又无御驾亲征,恐怕士气也大有不如。本将只想问一声,赵先生武功高强,何必跟着云未去送死?不如留下来,留在本将身边,本将是老大你就是老二。强似做个信使。”

    赵仲远冷冷看着孟繁忠,听孟繁忠说完,冷笑道:“做不做信使倒是无所谓,赵某只怕在将军手下做事,一不小心步入雷指挥使的后尘,反不为美。”

    孟繁忠一愣,而后暴怒,一拍桌子:“大胆!雷亮那个叛徒,你竟敢在本将面前提起?”

    赵仲远打起精神,心中暗叹可能要将事情搞砸了。赵仲远将手按在雪玉之上,心中安定了些,冷笑道:“怎么,雷指挥使铁骨铮铮的汉子,有何不敢提起?只怕是将军心虚吧?”

    孟繁忠冷冷盯着赵仲远,良久,展颜一笑道:“很好,你很好。”

    赵仲远看孟繁忠并未动手,心中警惕却不敢稍微松懈,一抱拳当作道别,缓步退出营帐之外。孟繁忠并未阻止,看着赵仲远退了出去。

    左右皆是说道:“为何不杀了这厮?”

    孟繁忠冷笑一声,森然说道:“此人武功高强,咱们要杀他虽然不难,到底是要费一番功夫,说不定还要折损些人手。由他去吧,之后随着云未前去送死,省了我们一番事了。”

    左右有人不解:“为何他们尚未出征,将军便认定其必败无疑?荒奴此时内讧,岂不是正是进取之时?”

    孟繁忠冷笑道:“你们懂什么?自古以来,本族内讧,可以打个你死我活,但若有外族来,总是要暂且停下抵挡外族的。就云未那七拼八凑出来的不足十万人马,与荒奴精兵相提并论,岂不可笑?”

    左右都是连连点头,直说孟繁忠深谋远虑。孟繁忠被赵仲远折了面子,虽然嘴上不说,心中却着实恼怒,此时抓住机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再说了,朝中支持北伐者寥寥无几,全靠圣上支持,云未才能走到今日。荒奴兵从背面漏到河北,本就让云未受了致命打击,此次再北上,若稍微有一点挫折,朝中我们左相党发力弹劾,他云未还有好果子吃?朝中未占绝大多数,粮道又长且过我大名府,云未此去,焉有不败之理?”

    左右都是抚掌大笑,说孟繁忠神机妙算。孟繁忠心中得意,抚须大笑。

    且说赵仲远离了大名府营帐,戒备一松,心中暗道这孟繁忠也算是个人才,极为果敢。只是人品太差,心思太重。

    赵仲远想着孟繁忠拉拢自己,又想起云未遇刺一事,不由得长叹一声。他心中又骤然浮现出崔汀芷的话来,不由得对崔汀芷的提议怦然心动。

    若真有一支江湖高手组成的小队,不用做别的,只是保证云未的安全,也是大有裨益。

    虽然周岩和马佑今说出了诸多不妥,不过自己只是以自己的名义召集,料想江湖人士也说不出什么来。而且,如此肯来的也必定是忠义之士。

    不过马佑今说的江湖平衡倒也的确需要考虑,大不了让他们一家只出一个高手,也并不能影响什么。即便是那些江湖大家有什么顾虑,一些江湖游侠肯定会应者云集。

    譬如杜白。赵仲远突然想起了杜白这个人来,不禁摇摇头,实在难以想象自己十余年前救起的小孩子而今已然是长大成人,还习得一身不错的武艺。

    赵仲远直来直去,自己认定了有用,便要义无反顾去做。赵仲远认准了方向,微微调了一下马前行的方向,直向着神威营而去。

    神威营距离赵仲远处并不太远,赵仲远疾行之下,不一时便道了。神威营都算是认得赵仲远,也无多少阻碍,便见到了李自明。

    向李自明说明来意后,李自明不知江湖之事,以为赵仲远只是去做稀松平常之事,满口答应下来帮赵仲远将信送出。赵仲远心中感慨,也只有神威营这些耿直汉子不会管一些繁文缛节,只想着将事情做好便罢了。

    赵仲远谢过李自明,让李自明帮自己向林大风、郑三江带个问候,而后也不多做停留,上马便再向南去。

    为了绕开河北诸府府军,赵仲远特意绕了一圈。到了肃宁县界,本想从河间府过,想了想,苦笑一声,赵仲远还是选择不再向前,直接从肃宁穿过去。

    赵仲远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或许,他怕的还是自己在面对那双眼睛中的炽热之时,没有足够强大的意志力去抵抗。又或者,只是没有勇气面对那双眼睛炽热过后的失望和痛苦。

    赵仲远谁都不想伤害,却陷入了必定会伤害别人的境地。

    “罢了罢了,既然已经伤害了阿琰,那便忘了她吧。可能阿琰也已然忘了我了,谁如我念念不忘?”赵仲远苦笑想道。

    最终赵仲远暂时放下心结,直向南行去。河北之大,武林之中,十余年过去后,赵仲远其实并不了解多深。

    不过赵仲远心中却并不慌乱。十余年前,河北不过是几大家族门派,料想十余年后也不会有大的变动。赵仲远的心思并未放在这些家大业大的门派之上,因为他忽然之间想通了,自己这次南下,要带回的武林豪侠是何样人士。

    是游侠。漂泊无定行侠仗义的游侠。

    赵仲远也决定了要去见得人。赵仲远要去找杜白,求他帮自己一个忙。

    杜白多年行侠河北之地,在大宋和荒奴的边缘游弋,自然识得大宋同为游侠的武林中人。而且杜白算是半个地主,对河北武林的了解程度也是极高的。

    赵仲远上次与杜白相见还是在自己被五神盟袭击之前,至今已然将近二十日。杜白答应自己,等将他带着的小女孩的仇报了,便前来蓟州前线寻云未,而至今却并未到来。

    此时荒奴在大宋境内已再无兵卒,按理说杜白事情已了,但是并未前来寻找,赵仲远不知是杜白又有什么事,还是不喜凑热闹。

    赵仲远长叹一声,心中暗道要欠下杜白一个人情了。本来河北之大,赵仲远无处寻找,只是杜白走时说了大概线路,倒也不是全无寻处。

    奋威军出征还要多做准备,起码等到扫清燕蓟之地创造进击荒奴的条件还要至少十余日。所以赵仲远心下并不十分焦急,想着十日之内,必然也能访得杜白踪迹。实在寻不到,也有时间上旧识去处。好歹能拉起一支队伍,若人多武功高,那便做个如神枪和暗羽一般的亲卫;若人不是很多,用来保护云未等军中要员,也算是功德圆满。

    计较已定,赵仲远反而沉下心来,算着马力,也不必疾行。

    天色将晚,赵仲远不知到了何处,荒郊野外,倒有一个小茶馆。推算起来,应该还在河间府界。赵仲远停下来,要了一壶茶。

    赵仲远细细品茶,茶水入口粗淡得很,于是一饮而尽,心中暗笑:“赵仲远啊赵仲远,你本是粗人,学人喝茶,可不就是邯郸学步,最后学成了四不像么?若让秋月看到,定然要取笑一番。”

    眼见四周喝茶之人越来越多,赵仲远心中警惕,不过看多是武功低微之人,也不感到担忧,只是冷静看着防止猝然之下着了道。

    不多时,茶馆内以及茶馆周围已经是满满当当。赵仲远本就缩在一角,此时刻意不引人注意,倒也没生出什么事端。

    赵仲远看时,知道这边是两波人马,之间泾渭分明,都互相瞪着,却也不进攻法斗。

    赵仲远旁边一个慈眉善目的老者看赵仲远面生,笑着问道:“小兄弟是哪一门派?看着面生得很,莫走错了地方。”

    赵仲远有心打听,心思电转,笑道:“小可乃是常山赵家的,被家主紧急召来,尚不知发生了何事。”

    那老者意味深长看着赵仲远,用手一指说道:“赵家的人在那里,小兄弟还是过去吧。”

    赵仲远正不知如何回答,稍稍抬头,正看到了一个人耀武扬威走了过来,正是那天夜里交过手的一个五神盟之人,武功不高不低,倒是与人一起的话,能接自己一招。只听他大喝一声:“我们五神盟诸位帮主门主托我给你们带个话,他们今日没空,咱们三日之后在肃宁县边上的一个小村庄里,再议今日之事。”

    方才与赵仲远说话的老者一拍桌子,怒喝道:“你们五神盟莫要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