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学五年建筑学 » 第三章 家庭教育小简史

第三章 家庭教育小简史

    嘉杰住在南城的江南区,而南城大学坐落在南城的**区。此处的江,指的是南城的母亲河——漓江。一江细水先是把南城简单地一分为二,漓江以北,城市核心有南城市府所处的三江区,也有南城新的经济中心——**区。

    江南江北,便是嘉杰上大学前的主要活动范围——家住江南,而嘉杰初高中同读的南城一中,则在江北。要在商业中心区,划分一个大学校园终归是过分奢侈,所以南城大学虽能勉强说在江北这个商业核心区内,但也只是位于**区的边缘地带。

    窗外的风景快速往后飞奔,听着收音机里的电台交通节目,嘉杰百无聊赖地看着窗外。

    “为啥自己会选择建筑学这个专业呢?”嘉杰心想道。此时的嘉杰当然意识不到,当初这个专业选择会让自己大学五年中,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痛苦中度过。但那些都是后话了,此时的嘉杰不禁回想起那个选择专业的下午。

    关于嘉杰的大学专业选择,嘉杰父母是一点没干预,反而还很有自知之明地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任由嘉杰在选专业上自由发挥。

    说起家庭的父母教育背景,嘉杰爸爸是初中没读完,读到初中,米票斤数成功升级到初中档位后,便停止了读书。那是凭票购物的计划经济年代,光有钱还不能随心购物,购物的首要前提是对应想买的东西票额够了,再加上钱,才能买到自己想要的。按道理说,杰爸远不能说是蠢钝的人,天生自带小聪明和走捷径的天赋包,可他心思从没放过在读书上,上课时一手托腮,上下眼皮总是难舍难分地打盹“钓鱼”,下课便来了精神,一溜烟就冲到家附近的河涌捞虾捉鱼。作业只有抄别人的,或者干脆不交。那时的年级晋升可不像现在那样,读完一年便升一级,所以嘉杰爸爸在时长极为有限的读书生涯里,留过两三次级,苦吧苦熬硬是把学历升到初中,米票数额升档后,十几岁的杰爸便宣布自己给自己毕业了——他的读书生涯自此正式终结,光荣完成了它所承载的历史任务。嘉杰妈妈的学历则是高中,杰妈自问也是有读书的心思,肯使劲专心读书,但上了高中,理科开始跟不上而成绩逐渐掉队,家里的资源有限,年纪小但却懂事的杰妈只好自己放弃了学业,学历一栏上,止步于高中。

    嘉杰的家庭条件,肯定说不上是知识份子家庭,但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都会倾其所有地抚育下一代,所以杰爸杰妈对嘉杰的教育极其重视。小杰杰成年前的供书教学,虽然自己没能力教,但在给小杰杰提供教育资源上,是舍得花了大时间大价钱,交起补课学费更是毫不手软:从小小杰小学时的奥数补习,每周风雨不改雷打不动来回接近3个小时地带小小杰去到城西的知名机构接受智商试金石的检验——奥林匹克数学,其实也就是把高年级的数学换了一下方式,以高测低,检验一下小学生的智商,学这东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获奖了能给民办初中的考试加分;到小杰杰初中时,给他报了城里有名培训机构的文科补习班,还是一对三的小班教学,想以此补齐他语文英语的短板;再到小嘉杰高中时,数学成绩遇到瓶颈,冲不上去,请数学名师一对一辅导,高中3年来,从高二起便是每周固定2次,每次2小时,这费用自然是不低的。

    父母尽力了,嘉杰也尽力了,虽说如今嘉杰没考上顶级的院校,但起码也算是当地老牌知名院校的高分专业,大家都无悔了。尽力过后的懊悔,反而会显得自寻烦恼。

    让我们再把镜头拉近到嘉杰选专业的那个下午,高考分数和排名公布之后,考生有一周的时间填报的自己的大学志愿和专业。考虑到大学留守南城,结合自己的分数,选择可以归为两大类了——要么以高分姿态填报能选择专业的学校,要么以低空飞行模式进入综合排名更好的学校,但只能接受专业调剂,读个大众眼中,前景不明朗、就业形势差的专业,一言以蔽之,就是基本大家都不愿意读的专业。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这个问题让嘉杰沉思了很久。但这个很久,其实也没很久,大概一个钟吧。一个多钟后,书桌前的嘉杰便决定选择选择一所能挑专业的学校。因为他自认为高中三年已经很累了,大学就该好好玩,没必要进了为了所谓学校排名和面子,选了一所好一点的学校,然后大一还要延续高三的苦行生活,努力学习,以此来争取大二转专业。而转专业也有风险,变数太多,经历完高考,嘉杰就是不想再搞了,爱怎么地就怎么地吧,干脆一气呵成,一步到位,直接选个排名靠后一些的学校,读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思考及此,嘉杰打开了那本“天书”。所谓天书,就是厚如板砖,记录了过往五年,本省全部志愿填报的情况。表面上看,填报志愿是看分数,实则是看分数背后的排名。志愿按排名先后投递出去,换句话说,就是分数高排名靠前的人优先选择。志愿投递过程中,直到某校某专业的招生数额满了,此专业就此拉闸,今年算是招满了,而最后一名录取的排名及其分数,则是这个专业所谓的分数线。分数会随每年试卷简单困难而有所浮动,而录取背后所代表的排名确是雷打不动,基本稳固。

    看了眼自己的纸质成绩条,“全省排名26789名,599分”,嘉杰叹了一口气,心想:“最后一场大考都不给我来个功德圆满,偏偏就差一分上600,你说598我也就认了,偏偏差一分,属实让人意难平呀。”嘉杰似乎是没有大考超常发挥的命,大考都会比平时平均水平要差。“不过还行吧,起码没有中考那么拉胯。高考只是比一模二模低了十来分,输少当赢。起码现在是终于结束了满脑子都是刷题的痛苦生活了。”嘉杰总是很善于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