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学五年建筑学 » 第四章 分数擦边入建筑

第四章 分数擦边入建筑

    “我这个分数排名,不出城,要想选专业,就只能在本地的南城大学、南城工业大学、南城中医药大学、南山外语外贸大学和南城农业大学这5所上挑了呀。”嘉杰一边翻阅天书,一边对比数据,心里盘算着,“看来这5所学校也只是南城的第三梯队高校呀。”

    说到南城的高校格局,南城理工大学算是一骑绝尘,全国排名基本是保三冲二,每年都喊口号要冲上第二,但也略显尴尬地一直冲不上去。反正就是一直喊,一直冲,一直冲不上。虽然排名冲不上,但无碍这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在南城市民心中的崇高地位。恰恰是2014年,杰爸朋友的女儿就是考上了南城理工,她父亲觉得脸上有光,在全市最高档的饭店包了一个偏厅,大排筵席十几桌,宴请各路亲朋,跟大家分享这件光宗耀祖的喜事。嘉杰那时也随父母参加了宴会,心里知道自己水平,除非是上天给他成绩单怒加50分,不然他是绝无可能摸到南城理工的边的。而他又正好是接下来的2015年高考,全场宾客热烈恭喜杰爸朋友和他女儿之余,也不忘对这个世侄子表达大家的“殷切期望”——诸如什么“你要像嘉怡那样好好读书,下年也给你爸长长脸”、“杰仔准备高三啦,要好好冲刺啦,收心好好学习,下年也争取考个南城理工,让你爸也名正言顺,来请大家一起开心开心”、“趁现在嘉怡也在,赶紧去取取经,看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能参考下”的话语,整晚地轰炸着嘉杰。嘉杰有自知之明,他的分数,哪怕是作弊也不可能作上南城理工的,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好尴尬地附和着大家,表面都是“嗯嗯,会的,X叔X姨,我高三会好好努力的”之类的客套话,心里想的都是些“怎么时间过得这么慢啊”、“怎么还没结束啊”的想法。场面对于嘉杰来说,已经很尴尬和吃亏了,跟嘉怡也只是见过几面,请教学习方法自然是必不会去,心里委屈的嘉杰只好闷头干饭,整晚下来,怒喝了2杯特饮,满桌佳肴是不好意思伸筷子去夹了,怕引起大家的注意,引来新一波“殷切期望”,只好默默低头吃了好几碗炒饭。

    除了一骑绝尘的南城理工,南城第二梯队的学校有南城科学技术大学、南城师范大学、南城艺术学院这3所,分别代表了南城理工大学之后的理工科、文史科、艺术专项的扛把子地位。这三所学校加上南城理工,都有国家认证的“TOP30”头衔,这个TOP30,就是教育局通过一系列评估因子测算后,综合分数最高的前30所,每10年重新评估一次。但基本上,这30所学校的清单都没变过,最多是某几所院校之间有一两名的名次互换。

    说回嘉杰的5所备选高校,都是“重点大学”头衔的高校。重点大学也就是全国排名31至100的高校,跟TOP30榜单用的是同一套评分标准。而南城的这5所重点大学也说不上争气,排名都集中在90~100之间。

    “不想读医,中医药大学,过掉。”

    “农业大学好像听上去土里土气的,除了农业应该也没什么好专业吧,过掉。”

    “外语外贸大学文科为主,听说好像很多美女,但自己读的理科,这学校又是重文轻理,好像没什么专业能选呀。”嘉杰指尖不断在外语外贸大学的专业栏目上扫动着,扫了二十几个学院,就只有数学与统计学院、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这4个学院能选了。说起数学,嘉杰就头大。扪心自问,高考数学成绩都是靠补习和刷题冲上去的,大学再报数学类相关专业,那真是自寻短见。“算了,没办法,只好跟外语外贸大学的美女说再见啦,过掉。”

    只剩下南城工业大学和南城大学了。“南城工业大学?难成功,耶,大学”读出学校名字之后,嘉杰是连连摇头,“使不得使不得,这学校跟我五行相冲,谐音也不太吉利。南城工业也是南城有名的和尚庙,虽然男生读理工科,也好像天经地义,但这个男女比例高达夸张的9:1,算了,过了过了。”

    最后,嘉杰的目光落在了“南城大学”这四个大字上。

    “就你了,南城大学。以城市为名,无功无过,何况南城还是我土生土长且热爱的地方,简称南大,还行。男女比例也是比较正常的6:4,反正排名都大差不差的,那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满意的笑容浮现在嘉杰的连上。

    目光快速地扫视南城大学的学科设置,其实嘉杰对于要读什么专业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要不读个土木工程吧,好像这名字听亲戚和网上整天提起。”嘉杰再看下分数线和录取排名,“不行,这专业分数线还是南大守门员是吧,基本贴着南大的最低录取线。”

    “要不读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吧,整点工程设计,有设计又有实物,像钢铁侠那么酷,好像还不错。但这个专业又要学习高数,哎,真是烦人,有没有一些不用学习数学的专业呀!”

    突然,“建筑学(5年制)”的字眼强行冲入嘉杰的视野。“读5年,好像还挺酷的,比正常专业多了一年,这样就能在大学多玩一年,还不错。”嘉杰想罢,再查了下这个专业往年的录取最低排名,都稳定在28000名左右,那自己没到27000的排名看上去还是稳的。“那就决定读你啦,5年制建筑学。”

    当晚的晚饭餐桌上,嘉杰和父母宣布了这个决定,父母当场也没什么异议,反正现在分数出来了,米已成炊,成绩尚可,大家都很满意。杰爸第二天如常喝早茶时,还是偷偷问过他常年喝早茶拼桌的茶友,南大的建筑系如何。收到的反馈还算可以,于是杰爸杰妈也没再啰嗦儿子了。

    多年之后回想当时那个选择专业的下午,步入社会的嘉杰都感慨万千,自己辛辛苦苦苦读十二年书,费尽心思只求最后一场大考的高分,却从没好好思考过,这个这么努力冲高分数后要做些什么,学个什么专业,最后仅仅花了一个下午,就随随便便选了一个专业,定下了接下来五年的专业学习专业。这也不仅让人感慨,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人都懂得这句话的含义,但知易行难,很多人在最后十里的路途上便开始懈怠,不断给自己找松懈的理由,倒在了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使得前九十里的艰辛功亏一篑。18岁的嘉杰当然没想那么多,不仅没再去查这个专业到底是具体要学些啥,也没去查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到底如何。反正知道以自己的分数和排位,是肯定能进南城大学的,但可能因为排名浮动,错失建筑学的录取。因此,他还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土木工程放在了第二和第三志愿,那就万无一失了。再志愿填报系统输入了自己的志愿后,嘉杰就开始纵情享受他的高三暑假了,丝毫没再多想建筑学这个专业和未来去南大读书的事。

    如无意外,录取的结果都在自己的掌控当中,所以两个星期后,当沉浸在美好暑假的嘉杰例行公事般,查完自己的录取结果,内心暗念:“噢,果然还是建筑学。读5年,还真不错,比其他专业多玩一年。”至于收到邮递来的纸质版南城大学录取通知书,嘉杰更是把它晾在客厅一个星期有余,最后还是杰妈撕开的封条,查看里面的内容。

    偶开天眼觑凡尘,可怜身是眼中人。此时坐在车上的嘉杰,远不能想象这五年经历的跌宕起伏,正张开双臂迎接美好大学生活呢,而他心里仅仅只有开心和青春那份独特的无忧无虑。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车子终于到达了南城大学的正门了。

    “南城大学建筑系,我来了!”嘉杰心里暗自给自己加油打气,给自己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喊上一句很中二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