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穿越的英宗 » 第四章 计划

第四章 计划

    刘牧,出了大殿径直回到了北镇抚司衙门,去处理抓的一众官员了,如今的他随着正式的圣旨,已经成为了北镇抚司大都督,成为了锦衣卫的一把手,虽然这个晋升多少有点过快了,但是刘牧相信,只要他把这件事情办好,仅仅依靠一夜抓捕数百官员及家属的凶名,就够他统帅锦衣卫这个特务机构里,这里按下不提刘牧是如何回到衙门以及处理这众多犯官。

    再看朱祁镇,他把一众的内侍全部打发出去,只是让几个太监找来一张硕大的绢帛,已经让他们平铺在大殿之内,并且磨好数种颜色的墨,备好笔便让他们退了出去。

    看到这里朱祁镇要干的事早已是再明显不过了,他要凭借这些东西手绘一幅世界地图,当然,并不会将国家的边界画出来,因为现在的蓝星对于朱祁镇来说,有什么大大小小的色块吗,明明都是大明的吗,才不是因为他也不知道这个时期各个地区的疆界呢。

    得益于朱祁镇文科生的天赋,一副仅仅包含了各个大陆基本轮廓,以及一些主要岛屿的世界地图不过几刻钟便跃然绢帛上,朱祁镇看着眼前不算是特别精细的世界地图,满意的点了点头,“我的手艺还没有全拉下”,没错作为一个大学选择了历史专业的地理课代表,朱祁镇不止一次的完成过手绘世界地图的壮举。

    接下来,朱祁镇就是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了,只见他不断用不同颜色的毛笔在不同的地方写着什么......

    不多时,被朱祁镇叫进来把绢帛收起来的太监,便看着绢帛上的似是认识又似是不认识的汉字一脸懵逼,他隐隐约约认出几个字例如“大”“方”“平”,这正是朱祁镇要的效果,他在书写时刻意使用了简体字,这样的话即使可以猜出来但终归是要废上一些功夫,至于说内容吗,则是朱祁镇对于蓝星的未来的展望。

    待朱祁镇收拾妥当,走出大殿时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从上午弄到了日头偏西,但是想到了自己一天的丰厚战绩,就不自觉的嘴角上扬,“让御膳房备膳。”

    自然,御膳房再快也是需要些时间,朱祁镇自然是思考了一番明日早朝怎么办,毕竟就这么不声不响的逮捕了八百多人,,再怎么是一**佞也得告知臣子们缘由不是,要不然怎么让一众大臣睡得安稳。

    早朝,是一种明朝时候的仪式。据大明会典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今日之所以没有早朝,是因为朱祁镇深知今天晚上要通宵抓人,早早地就让小太监贴了文书,告知众大臣今日停止早朝,众大臣直去衙门办公,虽说朱祁镇在百官中的声评不甚良好,但是挨不住他是皇帝,他说休朝,除了个别的大臣,写了奏折交了上去之外也没有办法。

    至于朱祁镇自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内阁将递上的折子分门别类,禀报各地民生的在现如今没有边事的情况下是第一类要最快速度呈上来的,至于军情折子,朱祁镇也严令内阁一经收到不得停留直接送往己处,民生之下就是各类的弹劾,表奏,恭祝的折子,这些折子朱祁镇看过几封发现属是有点大可不必,便让内阁将这一类的折子尽数压着,不用上递。

    朱祁镇现在就坐在大殿龙椅上,一边将呈上来的奏折打开,一边在地图上圈圈划划,“这段时间瓦剌犯边倒是越来越频繁了,也慢慢的由雁门关一带,向大同,蓟镇一带逼近,说来也是自从宣德皇帝北征之后,修养生息,大明在塞外也由早先的主动防御出击,转由凭借坚城壁垒防守各个据点,虽说降低了军费开支发展了民生,但是无疑大大降低了明军在塞外的存在度,尤其是大片草场的丢失,致使了,我军各部战马的缺少,长此以往,即使没有土木堡,明军也只会越来越弱。”朱祁镇不禁挠了挠头,这却是一个死局,根本就没有什么短期的破局之道,明军经历了宣德年间的战略收缩,经济是大发展,但是也导致了明军战斗力的部分下滑。“看样子,只能先攀科技树了,最起码十年之内,对外只能以小打小闹为主了,不过对内倒是要大刀阔斧的干上一畨了。”朱祁镇眼里爆出来精光,若有所思的将目光看向了殿门之外的远方。

    “皇上,臣刘牧,请见。”一个粗壮的声音,把朱祁镇拉回来了,“宣。”朱祁镇对身旁的小太监说到,“是。”小太监领了皇命,走出宫外“刘大人,跟杂家来吧。”刘牧跟着小太监进了宫内,看见朱祁镇在桌后坐着,便跪下行礼,“起来吧,说说解决的怎么样了,小马,去告诉御膳房赐宴刘大人,跟朕的晚膳一起送过来。”朱祁镇屏退了一众内侍,目光灼灼的看着刘牧,他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自然需要不少钱,而那数百贪官就是他的底气。

    “是陛下,臣今日已命各承宣布政使司的锦衣卫加派人马至各地抓捕王振余党,预计不多时日便可押解回京,昨日晚上抓捕的一众犯官,今天开始奉旨查抄,仅目前已经抄得的便已有一千余万两现银,金银珠宝则是正在请京内的大家进行估价,至于说房产地契,更是数不胜数,臣所知道的便有三条胡同一户不剩,,余下的臣估计仍能得银不下千万两。”说实话刘牧也是很震惊,因为洪武朝至现在不过区区50年,这一批贪官便已经攒下如此丰厚的家产,可想而知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还有多少肮脏。

    至于说朱祁镇,自然是虽有震惊但是还是能经受的,虽然只一次查抄就把大明国库三年的税收给查抄出来了吧,没错得益于明朝的税收制度地方保留”所需“的部分然后上交国库,使大明一年的财税收入不过四百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