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穿越的英宗 » 第十三章 斩首示众

第十三章 斩首示众

    “咳咳,肃静肃静。”很明显李新广对于拿着这个铁皮扩音器的发言多少有那么一些不适应,“犯官宋漳一干人等,对于刚刚百姓所言,你们认罪吗?”

    此时的宋漳已是万念俱灰,他很清楚这个时候他即使再说什么不认罪,在这里他除了要再挨几个土坷垃稍稍延迟一下死亡的时间之外并没有半点的作用,而且他真的快崩溃了,于是他很干净利落的认罪,对自己的所有的罪行都供认不讳,这倒是让李新广有些微微惊讶了,他原以为宋漳怎么样也会再挣扎一下,哪怕晚死一刻也是愿意的,看样子这次公审大会对他造成最大创伤的还是精神上的,以至于他现在对于活着已经没什么想法了,这倒是引起了李新广的兴趣,他突然想要好好研究研究这种新奇的审问方式的独特之处,竟然可以让平日里哪怕扔到大牢里都是死硬死硬的贪污犯如此万念俱灰。

    但是很明显,现在的他没时间想这个,他现在得在宋漳认完罪之后,给出一个另民众满意的判决,因为此前锦衣卫的人已经给他说过了,皇上这一次是全权授权给给了百姓审判这些个人的权力,不论生死刑法尽皆同意,等于说,无论这一次民众是要求就地处决了了这个从二品大员还是流放,皇帝都是同意的。

    很明显给他的选择不多,因为无论是他还是宋漳都很清楚,百姓们的意思很明显只有一个——斩立决。

    于是,李新广再次拍响了惊堂木,举着铁皮扩音器,阔步走到台子中央,沉声宣布了对于宋漳一行人的判决,“涛涛民意,不顺则逆,为臣者,本应上遂圣意,下查民意,然,此僚罪大恶极,罔顾圣人教诲,摒弃尔之初心,古人有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然而为一省之封疆,圣恩之厚可见,然其不思报国,为祸百姓,荼毒臣民,你枉为一省父母,未立寸功只为奸佞摇唇鼓舌,为虎作伥,丧尽天良,今圣上有德,命百姓与我等命官公审此贼,实为大幸,此贼罪孽滔天,不诛不足以平民愤,不诛不足以报圣恩,不诛不足以顺应天意,故,某代民问罪,处宋漳等一干犯官斩立决。”李新广说完最后一句现场爆发出一阵的狂热的叫好声,无疑,刚刚的一番讲话将民众的热烈再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毕竟在这个时代官员的威慑力还是挺大的,百姓们见官员们认可了自己的刚刚的发言甚至还搬出了皇帝做背书,自然是兴奋的不得了,一众人那是更加努力的抬起头,想要亲眼看看一个从二品一省封疆是怎么样血溅当场的。

    “左右何在?斩首示众。”李新广此时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从面前的桶子里抽出来一根带有斩字的签子,扔了出去。

    旁边,按察使司衙门的人还有府里的差役马上把宋漳几个人压到了,已经抬到台子上的几个木桩旁,刀斧手就位,一个人抬着几碗黄酒来到台上,几个凶神恶煞的刀斧手接过黄酒,等待着李大人的最新指示。

    而李新广,在看到都准备完毕后,甚至有些兴奋的下达了斩的命令,毕竟这年头又有几个人可以亲自下令斩首一名二品官员呢,而斩首宋漳的那个刀斧手,更是兴奋,毕竟他何曾想过自己有一天可以砍一个封疆大吏的脑袋。

    随着黄酒被刀斧手,喷到刀身上,只是一个霎那,寒光一闪,一个个硕大的脑袋就从此与自己的母体脱离了联系,骨碌碌的自顾自的向一旁滚去,而血则是哗啦啦的呲了一地,“好一个黄酒配刚刀砍头如切糕。”不少锦衣卫心里想着。

    而在场的百姓在短暂的沉默之后,爆发出一阵盛大的叫好,“狗官终于死了,好呀。”不少人也在向自己自己因为这个人而死的亲人而祷告,于是人群在狂呼之后,慢慢的多了许多抽泣声。而人群也在慢慢的离去毕竟大家在这里是为了一睹仇人被斩首,而大家在目的达成之后也就要赶回家里,毕竟大家终归还是那个要为生计而奔波的小人物,只是在这次公审之后无数人的心里,对这个朝廷的信任多了几分,对皇帝陛下的信任多了几分。

    一直等到最后几个百姓走过之后,台子上的一众官员才站起身来,相互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已经被悬挂起来的宋漳的尸首。回到府衙,毕竟今日已经不早了,即使再卖力回到省城也是后半夜的事了,几个大佬一商量决定明天再回省里,毕竟现在省里还要尽早地把宋漳的那些财产查抄出来,登记造册,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至于说锦衣卫的众人,除了几个人在哪里看着宋漳的尸首别被偷走之外,基本也都回到各自的岗位,毕竟锦衣卫的事情也是不少的,而至于说看着尸首,则是因为所谓斩首示众,可不是只是斩的那一瞬间给百姓看看就得了,而是在规定天数里把尸体给就这么展示起来不准收尸的,而王平,则是回到驿站将整个公审大会的过程写了下来之后就和来传旨的宋开一道赶回北京了。

    而在北京的朱祁镇,正在为最近的一件事情而头疼,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朱祁镇满心欢喜的组建了大明皇家海军学院,但是他发现了一件极其尴尬的事情,他找来的一批曾经跟随着郑和出国海的船员,基本都没有很好的海战理论,只是拥有较为出色航海的经验,可以说这些老船员所教授的全部都是一些经验之谈,这绝对不是朱祁镇想要培养的海军指挥官,而且这些老海员传达的海战的思想还是极其落后的,基本就是把陆战的那一套放在船上,虽然西班牙的海战思路基本也是这样,是接舷战,但是这绝对不是朱祁镇的需要,毕竟西班牙的没落是朱祁镇知道的,朱祁镇想要的是类似于葡萄牙那样的战列线技术,这才是未来海战的风向。

    所以朱祁镇决定自己动手编纂一套海战的教程,他要凭借着自己那些知识储备,将他所知道的战列线海战思想,传达出去,火器为大的地位他将首先在海军中确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