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穿越的英宗 » 第二十章 集体农庄

第二十章 集体农庄

    朱祁镇在三院的试验田边的种种想法暂且不提,他现在已经走到了施日文等人的身边,他看着在哪里垒着土窑的一众人,“嗯,施主任,怎么样,我听说你们昨天就全部被你一股脑地带到这郊外了。”朱祁镇先叫了一声施日文,然后带着微笑说道。

    “陛下,我们毕竟是研究农学的一群人,感觉如果整日扎在城里那个小院子里,看着那几丈长宽的土地,就是在有您的指点也没什么进步,倒不如就这样来到田里,还能有点进展。”施日文看着朱祁镇回应道,他的脸上已经有不少的汗滴落下来。

    “嗯,施主任有这份心就足够了,你毕竟年纪大啦,还是要注意身体,朕可指望着你成为我大明的神农呀。”朱祁镇拉起了施日文的手,眼里尽是深情,但是施日文毕竟已经活了六十多岁了,他是多贼精的一个人呀,他把手抽了回来。

    “那个,陛下呀,是不是有什么事要找老朽呀,如果还没什么事?老朽就接着修这个土窑了,您看这是我们设计的应该是最大的土窑里,只要这一窑就能最起码封出来五六料多的化肥。”,一料大概是半吨,也就是说这一窑就能一次生产差不多三吨的化肥,这个溶积不得不说着实是让朱祁镇大为惊讶的。

    “是吗?施老呀,朕看这个土窑也不是特别大呀,甚至还不及一间土房大呀呀。”朱祁镇看着这个占地最多只有两三平,高度绝对不会超过三米,紧挨着一间屋子的类似大烟囱的土窑说。

    “哈哈哈哈哈,陛下,您这可就是不是庐山真面目了,您看,这座土窑的地下部分才是重头戏,我们将原先全部建在地上土窑进行改建,这样的话就可以大大节约了地上施工的体积,能够节约不少的原料,在地下挖出一个较大的容室,而且对整个地下设置了双层结构,再将排演通风管道修在地上,这样的话除了可以进行密封制化肥,还可以在里面点火,锻造熟石灰,而且我们发现只要提高窑内温度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化肥成品的速度,基本上001号肥料可以从三天缩成两天,现在正在试制的002号化肥还不清楚能减少多长时间。而且我们还将这个土窑的容室入口放在了这间土房里,这样的话,就可以让人在里面进行值班,算是一个多用途吧。”施日文介绍到,而且不断感叹劳动人民智慧的伟大,增温成肥的技术竟然都摸索出来了。

    “不过,陛下,老朽到还有一件事相向陛下请教,”施日文突然向朱祁镇一拱手,“陛下,我等在开窑取肥的时候,会感觉到,从窑内向外刮风,有一次我们在窑外点有火把,那风刮过火把后竟然燃烧起来,着实也是令我等大为震惊,还望陛下解惑。”施日文就将前几次试制化肥时发现的事情给说了出来。朱祁镇一听顿时就明白是什么东西了,这不就是沼气吗,你想呀,动物跟人的五谷轮回之物再加上一些有机物在充分发酵之后,可不得产生沼气吗,好在产生的量还比较小,没有酿成爆炸,不过这也给朱祁镇提了一个醒万一这一次就直接爆了,那对于大明的农学事业绝对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朱祁镇看着眼前的施日文,“施先生呀,这种现象叫做沼气,你想牛粪本身就可以作为点火物,黄豆粉也可燃,这么些东西放在一起,产出的气自然也是可以燃烧的,不过以后你们还是要注意些安全,开窑之前,保持通风一日或者半日再行进入窑内,窑的四周十丈之内还是要禁绝烟火的,这些都是安全的手段,不过施先生,这个沼气可不止是个坏东西,既然这些东西里可以产出,那别的东西里应该也会有的,我看倒是可以将这些东西都放在一个密封的大池子里,这样子就可以明显多大的产生这种沼气,而且他的燃烧您也看见了,只要控制好量就绝对可以持续,稳定安全的燃烧。”朱祁镇在交代了施日文一些安全生产的要求后,顺便还将一个科技点给抛了出来,至于这个点能不能点亮就看施日文他们了。

    不过明显施日文对于这个东西也有兴趣,“哦,既然如此,反正都是挖大坑,那老朽索性在挖一口跟化肥一并试验了。”施日文说干就干,挽起袖子,就准备招呼几个人再动工,毕竟只是挖一个大池子,又不用盖房了,自然相对而言要简单一些。

    不过这时,朱祁镇回过味了,不对呀,我不是要找施日文商量怎么更好的搞集体农庄吗?怎么跟着它的节奏搞起来沼气了。

    “施老,你看看,朕找你还是有些事的,先把铁锨放下。”朱祁镇走过去夺下施日文手里的铁锨,“施老呀,朕今日看到了不少地方的奏报,这流民问题随着青黄不接的初春那是更加的厉害了,朕,那是心急如焚呀,朕苦思冥想了一日,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集体农庄,朕想将那些无地的流民组织起来,把他们分配进一个个土地基本相同的农庄里,让他们进行集体的劳作,每年可以由宫里免息低息带给他们种子,收获之后再行偿还,甚至不还,至于土地产出,每一户在进行一日劳作后,会进行公分的记录这样子在收货之后,按照一个合适的兑换比进行兑换,每个农庄再有咱们三院派出农业科技员,用咱们三院最先进的技术指导,朕相信,农庄的粮食产量绝对不会少,至于说农民工分兑不走的粮食,宫里跟农庄三七分成,七分归宫里,三分归农庄集体进行储备,以备灾年,这样的话真感觉可以实质上解决很大一部分的流民问题。”朱祁镇终于向施日文说完了自己对于集体农庄的想法,甚至因为害怕在被施日文打断,整个叙述下来换气都是极少的,完全是一句赶着一句说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