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爱,真的很遥远 » 22、陈骏火了

22、陈骏火了

    反酒驾的广告上线了,火了,相对于“亮点”版,麦克版的更煽情、更具象,更能激起观众们的同理心。

    在上线24小时内,陈骏就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自称“海角”论坛编辑,说知道他的反酒驾广告火了,想跟他展开合作。意思就是陈骏花钱,他们在论坛上进行炒作,让视频更火,让陈骏的名气更大。

    陈骏压根儿不信,把他当作骗子,当即挂了电话。“海角”论坛是他很喜欢浏览的一个网站,当时号称最开放、最包容、最具人文情怀的论坛。

    虽然自己没太多时间在里面混,但对它的观感还是挺好的,他不认为付费炒作这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几天后,他在浏览“海角”论坛时在最热门的版发现了一篇热帖《反酒驾----麦克总监陈骏居心何在?》。

    陈骏大为诧异,自己一个小人物,也几乎不在论坛发言,怎么会有人针对自己?莫非是李治平?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是一篇明贬实褒的帖子。文章用大量地篇幅描述了该广告赚足了人们的眼泪,“痛斥”陈骏为了广告不惜让观众们感受巨大的悲痛。还翻出了他从前的一系列作品,做了同样明贬暗褒的评论。

    接着一些不同的账号纷纷就这一话题发了一系列的热帖,比如《让麦克陈骏的广告下架》,号召大家去下载这个广告无需再点击,到时候广告没了点击率自然就下架了。各种层出不穷的花样,偶尔有人出来唱反调,但辩论起来更让这些帖子热度大增。

    陈骏十分懵逼,他知道自己这个广告火了,但却不信一个公益广告能引起网络大讨论,而且几个发帖人对陈骏过去的作品如数家珍,这实在太不正常。

    他想起前几天接到的电话,可自己明明挂掉了,就算那人不是骗子,可没有免费帮自己炒作的道理吧。

    唯一的可能,就是白总安排的。带着疑问陈骏找到了白总,白总没有否认,承认是公司花钱并动用了一些资源进行炒作。

    陈骏还是有些不解:“如果说炒作公司我觉得正常,为什么要花钱炒作我个人的名气呢?”

    白总笑了笑:“以前我说过,我们一直是全球第一,但却没出什么出圈的广告人,搞得很多外行人认为我们不如美澳,因为他们有澳维。而我们的客户又有几个不是外行人呢?所以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开始对个人进行包装了,就从我们京城麦克开始。”

    “那为什么不包装您自己呢?”陈骏还是不解。

    “因为我是‘歪果仁’”,白总无奈地说,“有的事情别人一挖,就会成为黑料,反而会被成为公司被攻击的理由。而你,才是我们本土化需要树立的旗帜。”

    陈骏摇摇头,“出圈”当然有好处,但他没想到竟然是用这种炒作的方式。而“海角”标榜的开放、包容、人文在他心中也成了笑话。

    面上是道义,底下都是生意,而很多广告人已经开始转向了公关炒作,陈骏这种“传统”的广告人已经觉得自己有点跟不上时代。

    跟陈骏一起火起来的还有广告片的男女主角。女主角本来就是成名演员,只是年纪大了,被人家遗忘,这次又翻红了而已。男主角可是算乌鸡变凤凰了。

    男主角叫王亚军,做了十几年的群演。这一次他一口气接了几个电影电视剧的男主角,毕竟终于当上了主角,他恨不得把所有时间用来拍戏挣钱。

    他对陈骏也是非常感激的,知道若不是他自己不知道还要熬多少年,所以只要有空总是跑来请陈骏吃饭。

    陈骏每一次看着他依然憨厚质朴的脸,却总是在想不知道他在娱乐圈这个染缸什么时候会失去本心。

    某一天,陈骏忽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那是他高中好友的电话,他们当年关系虽然很好,但已经有十多年没联系了。

    这位同学叫谢长虹,也算一个不大不小的官二代,但从来没有官二代的作风,性格开朗幽默又极讲义气,在同学中风评甚佳。

    但他成绩却一直不太好,高中毕业后混了个大学文凭,进了国家机关。后来父辈的人脉加自己的能力,居然年纪轻轻就混成了一个叫“信立担保”国企老总。

    谢长虹在网络上看到了陈骏的广告后千方百计问到了他的电话,原来“信里担保”正在进行体制改革,未来将更加市场化,需要做一系列的企业形象的包装。

    陈骏以为他想通过自己联系麦克,说道:“没问题啊,明天我就跟老大汇报,给你们一个优惠的价格。”

    “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不需要麦克帮我做这事。”谢长虹暗笑这位朋友进入社会这么多年了还这么迂腐,“我只需要你来做。一来,我认的是你,不是麦克公司;二来,麦克收费多贵啊,我找了它最终还是你来做,多花钱有什么必要。”

    “你的意思是让我接私单?可是你们是国企啊,又不能公对私。再说这企业形象设计我需要有设计师帮忙的。”陈骏有些犹豫。

    “那还不简单,你注册一个公司不就得了,至于资质考察还不是我安排人来考察,需要担心吗?人手嘛,你叫几个设计师兼职还不简单?”

    陈骏被他一说豁然开朗,第二天就赶紧注册了一个公司,填写注册名的时候,他依然记得他的承诺,写上了“听涛”二字。

    接下来的进展顺利到无法想象,陈骏从没遇见过这样的甲方。在签订合同之后三日内,他们就打来了40%的预付款。

    而企业口号,陈骏提出的“信而立,肩担道”让谢总非常满意,甚至并非只是因为同学情。他认为这个口号既点出了企业名称,又把他们担保公司的业务属性和国企的企业责任感都表达出来了。

    logo的设计以及后续的各种形象识别系统都以异乎寻常的通过率进行着,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完成。这还花的仅仅是陈骏他们的业余时间。

    二十万的设计费第一时间打到了陈骏的皮包公司账上,谢总拒绝了陈骏想给的一切好处,不知道是出于同学情还是真的清廉。而陈骏所付出的成本,仅仅是一万多块的兼职设计师的报酬。

    一个月的时间,少量的精力付出,近20万的收益,对于没见过世面的陈骏来说真是太魔幻了。他又一次尝到了权力的甜头,开始有了独自创业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