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群雄策 »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建武二年318,司马邺被刘聪杀害,琅琊王司马睿,在建业继皇帝位,过司马邺上谥号晋愍帝。改元太兴。

    司马睿于咸宁二年生于洛阳,祖父琅琊王司马伷是司马懿的庶子,魏帝曹芳正始年间,始受封为南安亭侯。

    嘉平元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从而控制了曹魏政府的实权。之后,司马懿分别派诸子出任境内几个重要地区的都督。司马伷以宁朔将军之职坐镇邺城。邺城是曹操封魏王时的都城,曹魏王公的聚居之地,素为屯兵屯粮的重镇。司马伷被委镇此地,反映了司马懿对他的重视。

    晋开国后,司马伷又历任尚书右仆射、抚军将军、镇东大将军、假节、都督徐州诸军事等职,初封东莞郡王,后改封琅琊王。平吴之役,司马伷率军出涂中,立有大功,遂进拜侍中、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并督青州诸军事等职。司马睿父司马觐为司马伷长子,初拜冗从仆射,后袭爵琅琊王。平生碌碌,地位显赫。

    太熙元年,司马觐去世,年仅十五岁的司马睿依例袭琅琊王爵。同年四月,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继立的司马衷鲁愚迟钝,无力驾驭政局。在动荡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处于帝室疏族地位的司马睿无兵无权,为避杀身之祸,他采取恭俭退让的方针,尽量避免卷入斗争的旋涡。但在当时也获得名士嵇康之子、侍中嵇绍的高度评价。

    在洛阳,司马睿交结密切的朋友只有王导。王导,字茂弘,出身于北方头等士族的琅琊王氏,公认的名士领袖王衍是其族兄。王氏家园所在的琅琊国,是司马睿的封国。司马睿的琅琊国在西晋算是大国,并与司马越的东海国相邻。

    永兴元年七月,诸王之乱进入高潮。东海王司马越挟持晋惠帝司马衷亲征邺城。当时,坐镇邺城的将军是皇太弟成都王司马颖。在取得了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等职务之后,司马颖将皇帝的乘舆服御尽数劫入老巢,并以邺城遥制洛阳。司马颖的横暴和专权,引起了另外一些实力派人物的不满。

    尚书令司马越乘机以惠帝的名义发布檄书,征召四方军队讨伐司马颖。时任左将军的司马睿奉命参加了讨邺战争,年二十九岁。两军在荡阴展开激战。结果司马越兵败,遁回封国东海。

    惠帝及随军大臣被司马颖劫掠入邺,司马睿也在其中。不久司马睿的叔父东安王司马繇因得罪司马颖而遭杀害。司马睿害怕祸事殃及自己,潜逃出邺。在出奔洛阳的途中,他行至黄河岸边曾被津吏捕获,险遭不幸。司马睿到达洛阳,马上将家眷接出赴往琅琊去了。

    永兴二年,东海王司马越起兵下邳,准备西迎晋惠帝时,起用琅琊王司马睿为平东将军兼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看管后方。司马睿受命后,请王衍从弟、参东海王越军事的王导为司马,委以重任。

    永嘉元年九月,司马睿偕王导渡江至建邺。晋室政治中心,自此逐渐南移江东。永嘉南渡后,王导始终居机枢之地,王敦则总征讨于上游,王氏家族近属居内外之任,布列显要者人数甚多。以王导、王敦为代表所构成的王氏家族势力在当时是非常牢固的。

    建兴四年,刘曜围长安,12月11日,晋愍帝无奈出降。

    建兴五年,司马睿承制改元,即晋王位,改元建武。他广辟掾属以为辅佐,有“百六掾”之称。农历六月,孤悬在北方的晋地方长官刘琨、段匹磾、刘翰,张諟等一百八十多人上书劝进,因司马邺只是被掳,未称帝。

    三月,焦崧、陈安进犯陇石,在东方与刘曜相持,雍、秦人十之八九死于战乱。焦崧、陈安进逼上邽,南阳王司马保派使者告急。任金城太守窦涛为轻车将军,率领威远将军宋毅以及和苞、张阆、宋辑、辛韬、张选、董广率步兵、骑兵两万赴援。军队进驻新阳,正好晋愍帝驾崩的消息传来,穿孝服举哀,聚哭三天。

    这时,南阳王司马保图谋称帝,破羌都尉张诜对张寔说:南阳王忘记莫大的耻辱,而想自称帝号,上天不授予图谶符命之书,德行不足以顺应期命,最终不是济时救难之人。

    晋王司马睿德才兼备亲近藩卫之臣,是先帝依靠属意之人,宜上表称颂圣德,劝其登帝位,传送檄文到各藩镇,再给相府附加上书信,那么想要争强的念头就会平息,还没有聚集起来的党徒就会散去。张寔听从其意。于是向天下发送檄文,推崇晋王司马睿为皇帝,派牙门蔡忠奉表章到江南,劝司马睿称帝。

    建兴六年三月,司马睿在建邺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太兴,张寔不用司马睿的太兴年号,还称建兴六年,建立割据政权,

    曹嶷因史存等人的失败,于是进攻邵续的屯田之地,掳掠劭续的人口粮食。不久,邵续派史存及段文鸯屯驻济南黄巾固地区,以此逼退曹嶷,曹嶷因恐惧害怕而求和。

    司马睿即位后,因为在皇族中声望不够,势单力薄,所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皇位不稳。但是,他重用了王导。王导运用策略,使南方士族支持司马睿,使北方南迁的士族也决意拥护司马睿,稳定了东晋政权,维持了偏安局面。司马睿十分感激王导,任他为宰相,执掌朝政。时人谓之“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完全信任王导,叫他“仲父”,把他比作自己的“萧何”。王导也经常劝谏司马睿克己勤俭,优待南方士民,与人为善。司马睿和王导在草创期上演了一场君臣相敬相爱的佳话。琅琊王家也达到了权势的高峰,除了王导担任丞相,王敦控制着长江中游,兵强马壮;四分之三的朝野官员是王家人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

    大权旁落引起司马睿极大的不满,他引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为心腹,试图压制王氏权势。

    这年东夷校尉崔毖认为自己出身中州望族,意欲以此招纳流亡汉人,割据一方。不料当时许多流民反而前往归附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廆。崔毖大为不满,认为是慕容廆强行扣留流民。于是不顾谋士高瞻的劝阻,游说宇文部鲜卑、段部鲜卑和高句丽三方共同进攻慕容廆。

    太兴初年,三方联兵伐慕容廆,不料被慕容廆以离间计击败。崔毖惧慕容廆起兵报复,派侄子前往慕容廆处恭贺其胜利。慕容廆于是派兵“护送”其侄回平州,告诉崔毖降者上策,走者下策也。

    崔毖不能抵挡,率家族和亲兵数千人逃亡高句丽,其部众和地盘全部被慕容廆接收。

    这年,刘聪患病,征石勒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受遗诏辅政,但石勒不受。刘聪于是又命石勒为大将军、持节钺,都督等如故,并增封十郡,又不受。不久刘聪死,太子刘粲继位。靳准因其女得宠于刘粲,逐渐窃取汉国政权,不久靳准发动政变,杀死刘粲,并将居于平阳的匈奴刘氏宗室无论少长皆斩于东市,自号大将军、汉天王,遣使向晋称藩。

    石勒于是命张敬率五千兵作前锋,自己亲率五万兵讨伐靳准。石勒进据襄陵北原,羌羯四万多户向石勒投降,靳准数度挑战都不能攻破石勒的防御。

    十月,刘曜北上讨伐靳准,刘曜时为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在攻破长安灭亡司马邺后,就镇守长安。闻平阳靳准叛乱,刘曜亲自率领军队由长安出发赴平阳,行至赤壁,遇到了从平阳出逃的太保呼延晏与太傅朱纪。他们劝刘曜称尊号,于是刘曜即帝位,改元光初,这年是太兴元年。刘曜称帝后以朱纪领司徒,呼延晏领司空,范隆等人全都官复本位。命征北刘雅、镇北刘策进军汾阴,当时石勒驻守河北,刘曜任命石勒为大司马、大将军,加九锡,增封十郡,进爵为赵公。同石勒成犄角之势,进攻平阳。

    随后,石勒进攻首都平阳,各族共十多万户都向石勒投降。

    十一月,靳准派卜泰向石勒请和,石勒将使者囚禁并送交刘曜,以示城内并无归附刘曜之意。但刘曜却由卜泰为他传话,劝靳准迎接他到平阳。靳准考虑未决。

    于十二月被靳康等人所杀,推靳明为主,并向刘曜请降。石勒见靳氏不向自己归降,于是大怒,并领兵进攻靳明,靳明出战但被击败,于是闭门自守。不久石虎与石勒会合,共攻平阳,靳明向刘曜求救。刘曜派刘雅、刘策迎接靳明。平阳士女15000人随靳明归于刘曜,刘曜斩靳明及靳氏男女。石勒则进平阳城,焚毁平阳宫室,迁城内浑仪、乐器到襄国,留兵戍守后返回襄国。

    先前投降的凉州将军,现在汉国尚书北宫纯。见靳准杀害隐帝刘粲,自立为汉天王。北宫纯招集汉人,在东宫结堡自守,不久被靳准堂弟靳康攻破东宫,所杀。

    这时,刘曜同石勒已成剑拔舒张之势,但因刘曜在关陇立脚不稳,有后顾之忧,所以不敢同石勒马上翻脸,授石勒为太宰、领大将军、加殊礼,以河内24郡封石勒为赵王,如曹操辅汉故事,想以此先稳住石勒,以便腾出手来对付关陇地区的敌对势力。当时,关中、陇右一带有很多氐、羌等少数族人未予归化,常同晋室残余联合进攻刘曜,给刘曜政权造成严重威胁。

    刘曜称帝后,追尊刘渊等历代祖先为帝。迁都长安,修建光世殿和紫光殿。立妻羊氏为皇后,儿子刘熙为皇太子,其余诸子与宗室都封王。修缮宗庙、社稷、南北郊。以水德承接晋的金德,改国号为赵。崇尚黑色,尊冒顿单于为天,刘渊为大帝,大赦天下。

    这年逃跑到武当山避祸的杜曾,又召集众人作乱。于是周访再次讨伐杜曾,经过多次交战不能取胜。周访派人依山开道,偷袭杜曾,杜曾军队溃散,他的部下马俊、苏温等抓获他到周访处投降。

    周访想把杜曾解送到武昌,但朱轨的儿子朱昌、赵诱的儿子赵胤都想杀死杜曾为父报仇,于是斩杀杜曾,朱昌、赵胤切碎分吃了杜曾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