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最强太子 » 第六十一章 帮手

第六十一章 帮手

    “金人在河北河东……”

    “不久金人就不止在河北河东了。”赵谌将鹿小草,杨青石叫来。

    杨青石原名叫杨石头,因为跟着余进学习读书识字,渐渐地感到他们这几个寨子的名字很古怪,他自己的名字也古怪,后来自己改名为杨青石,然后问赵谌新名字如何。

    赵谌说改的不错,至少正常了。

    两人很类似,块头小,比较矮,但胆子大,十分机灵,仅跟着余进学习了几个月时间,便能认识好几百个字。

    “你们二人替我办一件事,挑两匹良马,立即去滑州,察看滑州到白马津两岸所有的地形,最好画一张地形图。滑州城到白马津不远,一天时间足矣。可能现在两岸驻扎着许多军队,我再给你们一份手令,他们就不会阻拦你们了。察看完了,以最快速度回来,纵晚不能晚于二十九日傍晚。”

    “喏。”

    两人挑好马,匆匆离去。

    赵谌又找到卢平山:“我让人在这里建好了一座新窑,好好做,吾不会亏待你,说不定未来授你一两官职。若再生歹念,休怪我无情。”

    即便他已经成了皇太子,这个家伙也得要敲打。

    “殿下,小民真没有其他想法啊。”

    “没有就好。”

    赵谌带着吴明进城,购买了大量羊皮狗皮,让人将它们拉到后宫,请母亲朱琏带着几百名宫女赶制皮袄子。

    不问皮革处理工艺,或者说买下来后根本未处理。

    也不求款式,粗陋一点也无妨,只要能将上半身包住就行。

    求还是求的,求的是速度,尽量在这几天,将几千件皮袄赶制出来。

    然后去了延和殿。

    延和殿里,赵桓正在和越王赵偲、燕王赵俣几个宗室子弟谈心。

    东宫面积不小,有不少建筑,但储仓和正常的房宅是两样的,尽管东宫也有一些高大的宅子。随着各个储仓物资源源不断运来,东宫渐渐放不下了。于是赵桓请示各个皇叔腾出一些宅子,储放物资。

    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赵谌让赵桓介绍,然后一一施礼。

    仅是腾让一些房宅,几个宗室子弟都没有意见了,赵俣长叹道:“大好江山,怎能沦落到如此地步?”

    赵谌无言。

    当初章惇以为赵佶轻佻,不可君天下,被向太后以赵似眼睛不好否决了。不久,章惇问罪,宋哲宗生母大朱皇后和赵似也无声无息地死掉了。往前推,高梁河兵败后,赵德昭被宋太宗训斥自杀,赵德芳“暴病而亡”。

    宋朝皇室比较温和的背后实际一点也不温和。

    自从向太后选定了赵佶为人君,必然注定了眼下的命运。

    那怕没有金人南下,持续数年之后,因为民不聊生,说不定会产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而将宋朝推翻。

    大伙沉默。

    宋朝宗室子弟也比较多,但不像明朝那样彻底豢养起来,可以做官,可以科举,可以经商,京城里有许多产业就是各个赵氏子弟的,又因为京城面积有限,无法安置,许多宗室子弟被安排到外地,可谓是枝开叶散,但总体上远离了政治和朝堂。

    赵佶又是赵桓的亲生父亲,有的就更不好说了。

    几人坐了一会,全部告辞。

    “梁太傅,你送送几位大父皇叔。”赵谌说道。

    “喏。”梁师成将几位宗室子弟送出皇宫。

    “父亲大人,儿臣要做一件事……”赵谌将他的计划说了一遍。

    “不行哪。”

    “不如此,不能振奋人心。父亲大人,儿臣不担心前线,担心的是儿臣走后的朝堂,到了那时候,大父就会东幸了,但是朝堂上……”赵谌对未来朝堂的局势做了一些推算,然后教导赵桓如何应对。

    其实赵桓软不软弱,有些不好说。

    至少史上金人到来,赵桓准备御驾亲征,并且任命吴敏为亲征行营副使。但是赵佶东幸,打断了赵桓的亲征。好不容易京师稳定下来,赵桓又被诸臣带偏了。

    到了第二次金人围城时,赵桓亲自登上城头,鼓舞士气。

    真正懦弱的是朝堂的大臣,由他们带着带着,赵桓渐渐害怕起来。

    而且赵桓比较勤奋,熟悉政务后,每天与召见文武百官议政,批阅奏章到很晚时间才休息。

    虽然做了皇帝,仍像做太子那样,勤俭节约,没有什么坏习惯。

    就是能力有限,若是生在太平年代,起步也会是一个宋真宗,上限则是宋仁宗。

    “父亲大人,朝堂意见必须要统一,不能乞和,人的欲望是不能满足的,况且是金人,今天让三步,明天金人就会逼我朝让九步,让到最后,就是悬崖深渊。”

    “朝堂也须稳定,到时候不管大臣们说什么,你必须不露声色,作为人君,也不能让大臣们轻易地猜出自己的心思。”

    “诸葛亮说亲贤臣,远小人,然而何谓贤,何谓小人,很难甄别。或如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攻击吕夷简是小人,然吕公实则是我朝栋梁。因此最好的主意,就是坚定自己的想法,除非有明显的道理,否则不要被臣子进谏动摇。”

    这句话说的不大对,但放在赵桓身上就对头了。

    因为赵桓最大的短处就是缺乏主见。

    或者如同教孩子,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鼓励式教育,同理,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适合“虎狼式”教育。

    “谌儿,还是太危险。”

    “父皇,你小看了翟氏兄弟和韩世忠。”

    不错,赵谌说的帮手就是翟兴翟进兄弟。

    赠送了“宝刀”后,赵谌向诸宰相讨要翟氏兄弟的调令。

    辽王不给我了,但得用翟氏兄弟补偿我。

    仅是一将,几个宰相,包括蔡攸都未反对,于是到底让赵谌将这两弟兄弄到手中。因为时间紧,赵谌让他们当场写调令,然后用快马发往洛阳。除了翟氏兄弟,赵谌又讨要了一个杭州的小校,韩世忠还好说一点,这个小校真的没有一点名气……

    ……

    韩世忠开始剔除,也不是剔除,而是重新编军。

    他将三千两百新兵编成七营,比较弱的新兵编入了火器营,合计两营火器营。又向赵谌讨要了六十余亲卫,虽然王宗濋不如他,但这些亲卫毕竟训练的时间更长,对火器的使用也有一定的经验,并且对赵谌十分忠心。

    于是他将这些亲卫编入各营充任各营指使、都头和十将。

    “还要感谢殿下发明的这些数字符号。”

    “许多西夷国家就是用它们来表达数字的,它们也不是符号,而是文字。”

    中国很早就有人感到仅用汉字不能很好表达算学,然后发明了一些不成熟的符号替代。

    因此对于这些阿拉伯数字,大伙都比较容易接受,并且在大隗山,赵谌就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和字母来教算术了。

    新兵到来,赵谌在他们后背上用阿拉伯数字,贴上各自的代号。

    有了这些简单的代号,一边操练,一边韩世忠就将各人的表现清晰的记录下来。

    不然编制这些新兵的难度会更大,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因为时间太短,这次分营也不大公平。

    只是考虑到时间的因素,必须及时分出来。

    虽然不公平,可以等回来后,进行第二次分营。

    以及各营将领的任免,到那时候,七营兵马和各个将领才能正式确定下来。

    因为是救急,仓促一点用不着考虑,韩世忠说:“殿下,我担心时间,无论太早或太晚,这次安排还会有漏洞。”

    现在韩世忠已经了解到赵谌的整个安排。

    如果太早了,许多金人渡过黄河,然后大伙带着这群新兵过去,纯粹就是送人头的。

    这不是开玩笑,完颜宗翰在太原围点打援,然后宋军轮流着排队过去送人头。

    如果太晚,容易走露风声。

    赵谌想了一会:“早不大可能了,金人是人,纵是骑军,也不可能如此之快。有可能会晚,晚两三天问题不大,但晚的太久,确实不妥,然也无妨,我已经安排鹿小草和杨青石两人去滑州打探消息。等两人回来后,我们再根据他们带回来的消息做决定。这一战不在乎小胜或大胜,但能胜不能败。”

    “时间还是太短……”

    这些山民表现,总体上让韩世忠十分满意的。但无论再剽悍,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操练出来。

    “如果更早招募,金人未至,大父准许乎?”

    不是不准许,弄不好都会问罪。

    实际在这支新军身上,赵谌可以说,几乎将每一天的时间都抓住了。

    沾到了太上皇,韩世忠不敢发表意见。

    “翟氏兄弟真是名将乎?”

    “不逊色于你。”

    单挑,肯定打不过韩世忠。

    然而论领军能力,眼下翟氏兄弟还在韩世忠之上。

    这才是赵谌的侷促之处,宋朝以后出现了许多名将,但这些名将不是天生的,是慢慢打出来的,现在将他们找出来,未必能起多大作用。

    或如韩信、霍去病,他们也不是生而知之,韩信随项羽征战多年,这才积累了大量的军事知识。

    霍去病则是打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李靖也是与他一样。

    韩世忠和岳飞都是平民家庭出身,小时候上哪儿接受教育去?

    如果不是翟氏兄弟,赵谌未必会有此次安排。

    韩世忠有些不服气。

    赵谌哈哈一笑:“韩将军,我是看好你的,而且成长会很快,未来必是我大宋砥柱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