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旺妇 » 第六十四章 “表兄”定亲

第六十四章 “表兄”定亲

    没几天,参王回到京城,请了如月、顾爷等去他家作客。

    如月和顾爷早已商量好要搓合沙济真和杉儿。大家一到参王家,一番寒喧后,顾爷就直接道:“丛凤弟。你这一去就是半年,全不顾杉儿一个人在京城,若不是如月和沙济真一直照顾着她,只怕她早哭着鼻子回东北找爹。”

    参王感慨地看眼沙济真道:“那边烦杂事多,一直脱不开身,早惦着来趟京城,怕杉儿在这里不习惯。昨天回来,听杉儿说了许多,见她在京城生活得很好,我就放心了。这都亏了如月和沙济真的照顾。”

    其实,五月沙济真前往东北助参帮之事,令他充满感激,又喜欢沙济真热情义气、聪慧机灵。

    如月早向沙济真说了,参王一回来,要助他求娶杉儿。今天出门,沙济真特地穿戴了一番,如月还找了块新玉送给他挂在腰间,他今天看上去较平时更英俊出众。见参王拿别样的眼神和语气对自己,他忙抱拳颔首,温言道:“如月和杉儿是师姐妹,大家都是自己人,杉儿有什么事,沙济真理当效犬马之劳。”

    顾爷虽不是江湖人士,但驰骋商场多年,观人识面自有一套经验,对沙济真的人品和聪慧十分赏识,又见他今日精神焕发而来,心中更是喜欢。便笑道:“杉儿年纪不小,我看她和沙济真挺般配又合得来。”

    杉儿低着头,在参王背后脸羞得通红,不敢抬眼看大家,但又不愿离去,紧张地怕爹说不喜欢沙济真。

    参王看着沙济真,表情稳重没有出声。

    “师傅。我沙济真表兄,虽然家境不丰,但他聪明能干,只要稍有机遇便会化蛇成龙。若是把师姐许个家境好,却不能对她好的富家子弟,遇上性情不好,又不持家,反而害了师姐一生。”如月嘟着嘴说道。“我爷爷都说,亲戚里没有合适的女子,若有一定许配给沙济真。”

    顾爷大笑道:“如月虽是小孩子,但这话说得很有意思。”

    参王知他们一唱一合要成全沙济真。咧嘴笑道:“我倒不是嫌沙济真家境不丰。我父亲原来娶我母亲时,还落魄得很,但他聪明多才,为人中正,结婚后帮着瓜佳尔家用心经营,还丰实了家底。只是沙济真家那边,如果家里的长辈已给他订了亲……”

    沙济阿平日多表现出憨傻、喜剧的样子,此时反应迅速,生怕错过机会,连忙正容地接过他的话:“请参王放心。我大哥一直未订亲。原来家里是有给他订亲的意思,但他从小在外,又独立自主,家里便不敢轻易给他订上婚事。”

    “哈哈……”顾爷听了不由朗笑两声。这沙济阿还真精明。

    参王眼里掠过一丝惊喜,看一下杉儿,她脸儿通红,眼神却传递着“同意”。然后又看一眼沙济真,便笑着不语。这种事,他也不能说得太主动。如月在旁看得明白,连忙推着沙济真过来,甜甜地,用清脆的声音道:“表兄,还不快见过你的岳父大人。”

    沙济真被她一推,连忙顺势而为,欣喜地半跪在地,向上行礼道:“沙济真拜见岳父大人。婚后,我定与杉儿一起兴家乐业,若是对杉儿有一丝不好,任凭大家处置。”

    “哈哈……贤婿快快请起。”参王掺起他,爽朗地笑起来,沙济真这番话正是他心所虑。于是鼓励道:“以后,你们可得相亲相爱,好好地共同经营家计。”

    杉儿的事一直让他发愁,若把女儿嫁给显达的家庭,不过做个侧室之流,女儿又未必会幸福。把女儿配给沙济真,也算了件心事。正如如月所说,沙济真这小子能力是有,无非就是差点机遇。他以后拿点银子他们做点事情,小两口的小日子应该能够过得去。

    顾爷见好事已成,便推波助澜,趁火打铁道:“好事已经说到这份上。我看,不如新年时就给他们把事办了。再则,杉儿想开家‘果味多’分号,到时也好多个人拿主意和做事。”

    参王点点头。“果味多”的事,他头晚已听杉儿说过。便看一眼沙济真道:“贤婿对开‘果味多’分号的如何见解?”

    “果味多在京城已有一些名气,开家分号,基本上能开门就挣钱,不必担心不会盈利。京城人口众多,达官显贵如云,开家分号也不会影响如月那边的生意。”沙济真微笑着答道。

    如月怕参王有所顾虑,忙表示道:“师傅且莫多虑。供货方面,我前后又新增了十个人手,明年会继续增加。生产方面,明年自己家的农作物不够供应,会派人去外面收货。而且明年,我准备把些传统果点来进行改良,到时货品更丰富。你莫担心到时生意不好,虽不能赚大钱,但养家糊口绰绰有余。再有,多家分号,以后名气会做理更大,而且我供货给师姐,又不是白拿,至少也要收够成本。”

    参王知如月有心助杉儿和沙济真,心里感动地点头道:“我就拿两百两银子给杉儿,允她在东城开家‘果味多’分号,连这宅院,算是给杉儿的陪嫁。”

    然后又拿出些皮货、松籽等给如月,托她道:“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只能表我心意。我若登门谢总督大人必招人闲议,因此请你代我谢谢冯大人暗助之事。请告诉他,参帮归了官府管,虽惹不少闲话,但我们主动向官府上些税赋,反而比以前安宁很多。原来打架后花的银子比这些税赋还要多。”

    如月笑着接纳了物品,若是推辞,只怕师傅心里犯堵。

    顾爷在旁边笑着对参王道:“这下好了。杉儿的终身大事落实了,不久后又有片自己的店子。若是经营得好,你们以后可以搬来京城了。不过,到时你可得拿好酒谢你这小小的徒弟。”

    参王十分感叹:“杉儿她二娘恋着那片土地,舍不得离开。我虽有一半汉人的血统,但在那出生长大,真要举家搬出来,心里也舍不得。”说着又看着如月道:“认了如月这个徒弟,未允得她几分好,却处处得她的帮助,师傅真是惭愧得很。”

    如月连忙开解道:“若无师傅去帮我拿捏参地苗栽,只怕我那参地现在还一片凌乱。需知,你那一趟,给我无比的信心与决心。后来又常得师姐的现场指挥,我可是没再操什么心。师姐就是我的姐姐,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才合师徒情理。”

    这话把杉儿感动得要落泪,便真切道:“真如顾伯伯所说,师妹是颗大福星。师姐没有甜言谢你,只这颗心牢牢记住师妹的情义。”

    如月拉着她的手恳声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以后,和沙济真表兄好好过日子就是。”

    她是个很会做好事的人,沙济真一穷二白,订到杉儿的婚事,显得有些寒伧,就把感情上的福泽分些他,以让参王更看得起他。

    这令沙济真心里更加感动和忠心。如月对自己兄弟俩真是没二话可说。以后和杉儿结了婚,还需以如月这头的事为第一。此番心情,正是“士为知己者死”。

    当即,顾爷帮着参王把杉儿的婚事定在正月初六,又建议杉儿他们先好好地把喜事办了,把“果味多”分号留到婚后再开。

    如月回府后,把参王送的礼物转给爷爷,又说了沙济真和杉儿订了婚约的事,爷爷闻罢感言:“参王竟能接受一无所有的江湖浪子,真是性情中人。若是官场中的人,遇这种情况,大多拿大笔的钱来谢人,少有将女儿许配的事。”

    “是不是太重义气太重感情不好?”对这个问题,如月很想知道爷爷的看法。“师傅说,现在参帮归顺官府后,宁愿把原来打架后花的钱来交税赋,更喜欢现在的安宁。”

    “唉……”冯英廉轻叹一声。“不是不好,要看对什么样的人。人性与人心,总是因情况而改变。一生不为旁侧所动的人极稀少。有时这种品质极可贵,有时却又很可悲。”

    如月的灵魂也是这么看待。今生的自己,更希望这样的品质在人们眼里是可贵,而不是可悲。

    随后,京城一天比一天冷,没多久就雨雪纷。冯英廉虽不再限制如月冬日不许出门,但还是嘱她若无要紧事就不要出去。

    再说那觅烟回家后,过了半月她家里央人来求情,希望觅烟重新回来做事。刘嬷嬷心向着府里,一直愧疚着没找好觅烟这事,对央情的人一阵炮轰:“那妮子不识体统。我们小姐虽是菩萨心肠,但又怎能放纵下人说话做事超出正格?你倒是回去劝劝她家,把孩子管教严格一些,别出来做事的孩子,弄得跟半个大小姐似的。若是小姐,还出来做什么事情?”怵得央情的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灰溜溜地离去。

    此后,刘嬷嬷托着她亲戚,好好地另挑了一个男孩子和女孩子,既弥补了觅烟的缺,又多备了一个人。自觅烟那事后,后来的新人连劲松在内,都老实稳重了许多,都学会多干活,少说话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