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 第五十三章 神秘援军

第五十三章 神秘援军

    尼堪在城楼中焦躁不安地来回踱步。

    虽然他督军拿下了北城墙,但是现在下城的甬道全部被明军火力封死。

    他组织了几次下城,都被明军的各式火炮轰了个七荤八素。

    尤其是明军的子母铳,那霰弹的威力真是可怕,一倒一大片。

    东西两侧,明军一直在组织反扑,进攻就没有停歇过。

    深大的城门洞被泥沙草石完全封死,从城外炮轰了好几次,都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

    原本想直接火药炸城,但是城上都是自己人,怕掌握不好炸塌了城墙,误伤友军。

    尼堪急的嘴上生出了泡,现在这北城墙,他觉得就像是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大军在城上展不开,下城又会被狠狠杀伤。

    好不容易冲下去几千人,结果明军在巷战中,火铳大显神威,将下城的清军崩了个人仰马翻。

    正当尼堪骑虎难下的时候,多铎的命令到了。

    得知城东那两名降将被击溃了,尼堪顿时心中叫苦,这下东城墙上的明军就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反攻了。

    北城墙,变成了绞肉机。

    尼堪思索再三,决定撤退,多铎身边兵力薄弱,若是叫明军突袭,那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清军开始连夜从北城墙撤退。

    就像是天明退潮一般,清军悄悄地放弃了北城墙,全军回撤。

    尼堪一脸难看地进到了多铎的帐中。

    “王爷,奴才作战不力,请王爷责罚!”尼堪跪地磕头道。

    多铎围着尼堪转了一圈,没有说话,回到案前坐下,这才悠悠说道:“自己去领二十鞭。”

    尼堪缓缓出了一口气,赶紧谢恩,起身出去自己领罚去了。

    “报!明军转向,朝大营杀来,已不足三里。”

    斥候来报,屯济顿时一愣,暗暗道这帮明军还真是胆子大啊,真的杀来了。

    多铎虽然已有预料,但是心中还是微微一惊,这回自己似乎失算了,本以为五万大军南下,杭州唾手可得,没想到现在竟然踢到了铁板上。

    “屯济,咱大清的脸面,交给你了。”多铎笑道,攻杭以来,刘部先溃败,尼堪又碰壁,他这个主帅脸上实在是无光啊。

    “王爷您放心,奴才这就率军迎战。”屯济一脸自信,他手下斩了的明军将官没有几百,也有几十了。

    “击退便可,不要追击。”多铎叮嘱道,现在明军到底来了多少援军尚未可知,他生怕屯济一时脑热,把自己折进去。

    大帐中,已经隐隐能听见喊杀声。

    屯济不敢耽搁,尼堪已经撤回,他不用再担心多铎的安危,可以放开手脚痛快的大干一场。

    匆匆点起所部三千精骑,屯济手持一柄特制铜锤,带着大军迎着明军杀来的方向奔去。

    刚刚绞杀完清军游骑的郑遵谦部正准备一鼓作气,继续突进,忽然感觉到了大地震动,沉闷的马蹄声逐渐清晰。

    “鞑子骑兵来了,快!结阵!”郑遵谦目眦欲裂地大喊道。

    他手下的兵,有打倭寇的经验,但是却缺乏对抗骑兵的经验,所以一时间有些茫然混乱。

    这让郑遵谦焦急万分,但他知道,此时万万不能撤退,否则会被清军骑兵杀个一干二净。

    最好的办法就是结阵,等待钱肃范大军跟上。

    好在底层的军官们都是郑遵谦精心调教过的,他们很快就整理好了队伍,结成了方阵,长枪手顶在了前排,准备应对鞑子骑兵。

    郑遵谦这些都是从兵书上浅学得知,他甚至还看过前朝戚少保所著的《纪效新书》,只是他一介书生,并无行伍经验,所以也只是略通皮毛。

    当鞑子骑兵出现在视线中的时候,郑遵谦紧张极了,这是他第一次看见鞑子骑兵。

    三千精骑,排山倒海。

    屯济冲在最前面,看到眼前那别扭的方阵,不禁大笑起来。

    只听口中一阵呼哨,清军骑兵便纷纷调转马头,随后便张弓搭箭,一边朝着两侧分流,一边远远吊射明军。

    郑遵谦霎时间面如土色。

    清军这一套战法,那还是从蒙古人那里学来的,曼古歹战术,对付明军那是屡试不爽。

    近敌不冲锋,而是远远吊着敌军抛射,敌进则退,敌退则进,直到耗死敌军。

    对于野战步兵来说,这一招实在是狠辣至极,特别是没有远程武器的轻装步兵,那就是屠杀。

    箭雨洗地,郑遵谦毫无办法,无奈的红着眼嘶吼起来。

    亲兵举着圆盾紧紧护着主将。

    但整个方阵就像是被割草一般,成片成片地倒下。

    清军肆意地叫嚣起来,不断围着方阵射杀,就好像是围捕猎物一般。

    三千人,很快便被射杀的十不存一。

    屯济那是高兴坏了,本以为明军站起来了,却没想到来的是个愣头青,上来就白送了一波战功。

    见杀得差不多了,清军便开始重整队形,准备继续进攻。

    就在这时,屯济忽然听到了马蹄声,不禁心中古怪,难不成尼堪这厮又来抢功?

    循声看去,只见一大队骑兵正涉过浅溪,朝着己方侧翼杀来。

    借着水面反光,屯济看清了对方,竟然是明军骑兵,不由得诧异万分,据他所知,江南明军,骑兵稀少,就算有,敢和他们碰一下的也不会超过两根手指头。

    “准备迎战!看看是哪路勇士。”屯济举着铜锤,兴奋地舔着嘴唇喊道。

    在江南,清军的骑兵很少有出战的机会,因为南方水网遍布,没有骑兵施展的场地。

    今日终于有了出战的机会,对方又是骑兵,屯济顿时战意旺盛。

    在清军箭雨下幸存的郑遵谦此时也发现了有援军骑兵赶到,赶紧趁机清点人数,重整队伍。

    三千人,仅存不足五百人,满满一地尸体,让郑遵谦愤恨地咬牙切齿,同时心中又十分悔恨,早知道破了二刘后就老实收兵,如今因为自己的冒进,死伤惨重......

    一念起,郑遵谦扬起剑,准备自刎谢罪,但被眼疾手快的亲兵阻拦下来。

    就在这时,另一侧,明军大队主力赶到,为首一人飞马来到了郑遵谦面前。

    “履公兄,监国有令,让你留得有用身,为大明效力!”钱肃范勒马喝道。

    郑遵谦一愣,随即涕泗横流,来不及多愁善感,亲兵便架着他赶紧撤离。

    清军与明军骑兵已经交手,屯济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凶猛,竟敢迎面对冲,脸上收起了笑容,开始专心迎战。

    战场已经偏移,钱肃范主力距离两军骑兵交战处已有一里远。

    “可探明援军是哪一部?”钱肃范皱眉问道。

    “探马来报,打的旗号是靖南!”一名裨将回答道。

    钱肃范大吃一惊,靖南?

    难道是靖南侯???

    可传言说他在荻港卫主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