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 第五十四章 黄虎

第五十四章 黄虎

    “来将可留姓名???”屯济骑在马上气喘吁吁,警惕地盯着对面的明军将领,他已经与对方交手几十回合,竟然被打的勉强招架,实在令他心惊。

    明军何时有了这么勇猛的骑将了,上一个在清军中谈名色变的明军猛将还是大曹小曹。

    特别是小曹,那更是在清军将领中无所不知,曹变蛟之名,那可是如雷贯耳。

    松锦决战,曹变蛟孤军突击清军正黄旗大营,率部连克清军诸将,纵横冲突,犹入无人之境,额驸多尔济、内大臣布延、塔瞻、固山额真图尔格、内大臣遏必隆、锡翰等人率部来救,均被曹变蛟杀退。

    战后,皇太极大怒,将所有将领狠狠处分,御营被曹变蛟杀了个人仰马翻,本人也差点被生擒,可见曹变蛟之勇猛。

    屯济自然也是知道曹变蛟之勇的,那是他唯一一个佩服的明军将领,但此刻,眼前那骑在马上,脖子上缠着纱布,手中拎着长刀的铁塔般的汉子,竟然也勇不可当。

    清冷的月色映照在古铜色的脸上,黄褐色的胡须微微卷曲,脖子上缠着厚厚地纱布,上面还有着斑斑血迹。

    一双丹凤眼,杀意盎然。

    头上凤翅盔,红缨漫卷。

    “大明,靖南侯,黄得功!”

    这一声,就像是从地狱中传来的话语,阴冷而又沉重。

    屯济大惊,直呼道:“不可能!你不是在荻港被刘良佐那狗奴才射死了吗???”

    黄得功横刀立马,仰天一笑。那日,福王突然到了他的军营,说南京诸臣已降,自己无处可去,也无人可信,只能相信他一人。

    刘良佐引清军紧追至荻港,隔岸劝降,自己骂了两句,却不想这狗东西竟然发来暗箭,正中脖间,顿时血流如注。

    清军势大,已经无处可逃,悲愤绝望之下,他便投水想要自尽。

    或许是命不该绝,清军撤后,被在江上偷偷打渔的荻港百姓救下,还请了赤脚郎中为他治伤。

    清醒后,他得知手下总兵田雄等人劫了福王献给了清军。八个总兵,降了七个。

    清军对此大加宣扬。

    伤愈大半,黄得功便得知荻港的百姓在江上救下了不少不愿降清,投水自尽的明军,不禁老泪纵横。

    清军掳走了福王,以为全歼了黄得功部,所以并没有在荻港驻军。

    于是黄得功便趁机召集旧部,整顿兵马,这期间,手下总兵翁之琪也闻讯汇合,令黄得功斗志更盛。

    翁之琪是八总兵中唯一一个没有降清的,他和黄得功一样,选择了投水自尽,但阎王爷不收,被朴素的荻港百姓救下。

    后来听闻多铎亲率大军攻杭,潞王监国于杭州,黄得功便厉兵秣马,直奔杭州。

    他要报仇,报刘良佐的一箭之仇,也报国仇!

    “阎王爷,不收我。”黄得功说话有些吃力,刘良佐那一箭,射偏了,扎穿了脖子,但万幸的是没有伤到动脉,只是影响了发声。

    屯济冷汗直下,黄得功之勇,他之前只是耳闻,但从未放在心上,今日一战,对方身上有伤的情况下还能压着自己打,真是不可小觑啊。

    “再来!”屯济也不敢退,身后可就是多铎的大营,所以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两人很快便战作一团,杀得你来我往。

    黄得功一臂有伤,尚未痊愈,只能单手持刀,但就是如此,依旧刀花翻飞,杀得屯济手忙脚乱。

    一个不小心,便吃了黄得功一刀。

    胸前的棉甲直接被划开,一阵风吹进,屯济只觉胸口一冷,急忙后撤。

    黄得功部骑兵与清军杀得难解难分,方双竟然平分秋色。

    这时,一里外的钱肃范部终于探明了情况,惊讶之余,急忙发兵驰援。

    钱肃范一边命人回报潞王,一边率部支援黄得功。

    很快,明军主力抵进,屯济见状不妙,急忙率军后撤。

    一直关注战场的多铎也及时派尼堪接应屯济。

    于是,双方拉开了距离,两方兵马数量相当,隔着十几丈相持住。

    钱肃范及时赶到黄得功身边。

    “黄侯爷,在下义军统领钱肃范,我军先机已失,不宜再战,还是先撤吧!”

    “嗯,撤!”

    黄得功久经沙场,自然知道此时再战于明军绝无好处,于是便让钱肃范部先行撤退,自己领兵断后,防止清军衔尾追杀。

    一夜鏖战,明军击溃二刘部一万人马,但是也损失了郑遵谦部三千人,只能说惨胜。

    很快,各部明军便顺利的从南城凤山水门撤回城中。

    朱常淓一直待在南城未走,刚刚已经得知了黄得功率军来援的消息,于是亲自在城门处迎接。

    黄得功这个名字,在朱常淓本身的记忆里是出现过的,始皇帝知道,这是一员猛将,可比屠睢樊哙。

    很快,在舟船连锁的浮桥上,黄得功牵着马进入城中,附近的卫兵接过了战马的缰绳,李宝亲自在岸边迎接。

    “靖南侯,这边请。”李宝躬身道。

    “多谢!”黄得功见是个内侍接引他,便知道是潞王见他,不禁有些小小的紧张,想要吞咽口水,只觉喉头刺痛。

    很快,在一颗老柳树下,黄得功见到了坐在小马扎上,双手拄剑,闭目养神的朱常淓。

    这......是潞王?

    黄得功有些讶异,这和他想象中文质彬彬,儒雅柔弱的潞王完全不同。

    “末将,黄得功,拜见,监国。”黄得功一顿一顿的行礼拜道。

    “将军请起!”

    朱常淓亲自伸手扶起,看到黄得功脖间的纱布正往外渗着鲜血,心中有一丝感动。

    “李宝,快去请医官,为将军治伤!”朱常淓急忙下令道。

    “奴婢遵命!”李宝赶紧转身向身后的小太监吩咐起来。

    黄得功见状,不禁鼻头一酸,也不知怎么的,心中的悲痛有些压抑不住。

    “将军远道勤王,带伤上阵,真是一片赤忱啊!本王多谢将军了!”

    说罢,朱常淓向后退了一步,郑重地朝着黄得功微微一拜。

    这下可把黄得功吓够呛,哪有藩王向臣子行礼的,于是急忙跪倒,连呼:“监国折煞末将了!”

    朱常淓站直身子,李宝上前将黄得功扶起。

    “黄将军来的及时啊,城中正缺良将,你若不来,恐怕方总兵一个人得长出三头六臂才行。”朱常淓微笑道。

    正靠在老柳树后歇息的方国安闻言,不禁心中美滋滋,原来潞王觉得咱老方是个良将啊......不行,以后不能再混了,黄虎这厮带伤上阵,咱老方也行!

    “报!北城清军全部撤退,参将张大彪率部追杀,斩首百级!”

    快马来报,众人闻讯不约而同的欢呼起来。

    朱常淓则是松了一口气,清军攻势一滞,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清军已经无力再战了。

    这多铎也是果断,说撤就撤,不愧是经验丰富的宿将。

    接下来,清军要么撤,要么增兵。

    明军则有了喘息的时间,正好借此整编军队。

    朱常淓不由得开心了起来,于是下令道:“传令内阁六部,两府总督,大宴全军!”

    “谨遵王命!”周边诸臣齐声应和。

    ......

    吴山侧,浙江布政使司衙门。

    卢若腾蹲在李班头的尸体前,皱眉沉思着什么。

    仵作发现了尸体口中残留的包子面屑,有剧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