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纵横,从马贼开始 » 第二十九章 回部大豪(8K更新,继续求追读、收藏)

第二十九章 回部大豪(8K更新,继续求追读、收藏)

    到达岭下三道沟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

    众人一路车困马乏,早早就歇息了。

    陆菲青上了岁数,有些难以入眠,手里捧了一壶茶,慢慢踱到大堂。

    这时,一个四十多岁、气派威武的中年人走进店来,只见此人双目如电、太阳穴高高凸起,显然是怀有一身高深内功。

    陆菲青看见此人,立即退出了大堂。心想:怎么是他?

    来人正是陆菲青二十年未见的三师弟张召重,此人热衷功名利禄,投身清廷后一向办事卖力,已升任御林军骁骑营佐领,赏三品顶戴。

    稍一盘算,陆菲青便敲响了张乐康的房门。

    “谁啊?”

    “师侄,是我。”

    张乐康打开房门,请陆菲青进来,问道:“这么晚了,师叔有何要事指教?”

    陆菲青正色道:“师侄,客栈刚来了一伙人,其中领头的那个是你三师叔张召重。

    他自甘下流,多年前就投了鞑清,在御林军中任职,我这个钦犯也不好与他见面,就退了出来。但是此人武功高强,千里迢迢从北京来到此地必是身负重任,只是不知道是要做些什么?你和他素未谋面,不妨去看看他此行的目的。”

    张乐康道:“小侄明白。”

    上一代武当掌教的三位弟子,今天终于是见全了。

    张乐康也是手捧了一个茶壶,慢慢悠悠地走到了大堂。

    大堂之中,张召重等人与镇远镖局的一伙人凑到了一起。

    一个中年人说道:“张大人,这位是阎世章阎六爷,和我在京中素来相识。”

    张召重抬了抬眼皮,平淡地说道:“阎六爷好。阎六爷既是自回疆一路向东,不知在路上可曾见过一对夫妻,男的身形高大,但是受了重伤;女的长得倒是漂亮,用的是鸳鸯双刀。”

    阎世章摇了摇头:“并不曾见到这样两个人。”

    张召重不解道:“不应该啊,从酒泉出来,一路追下来,前面几个镇子都有他们的消息,怎么到这里就断了。这一路上只有这一条官道,他们还能去了哪里?”

    任是张召重等人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文泰来夫妇已经藏身于浙江水陆提督李可秀的家眷车队里,阎世章和骆冰打过照面,但是压根就没见过文泰来。

    张召重又问道:“对了,还有八个高手一路追击他们,你可曾看到?”

    说着描述了一下那八个死鬼的形象。

    阎世章道:“这个更是不曾,过了安西城以后,一路上我们就见了客店里的这一队绿营兵和那一伙回回,其他人一概没有遇见。”

    张召重沉吟道:“这……”

    那八位清廷高手,既有北京的捕头,也有大内的高手,是这次差事的得用之人,怎么他们和那两个贼人一样,都没了踪迹。

    阎世章道:“张大人,在下有一事相求。镇远镖局受兆惠将军所托,要将一件重要的物件押送至北京,谁知道今日竟被一伙回回给抢了去,镖局的人损失惨重,实在无力将其夺回。久闻张大人武功高强,想请大人出手帮我们夺回那件东西。”

    官迷的张召重想到兆惠将军的身份,心中便有了些计较。

    张召重身负抓捕文泰来夫妇的重责,情非得已绝不会节外生枝。

    但是现在一时失了夫妇二人的线索之后,他的心思就活动了起来。文泰来夫妇若是已经和红花会的反贼会合,自己这些人马追上多半也是无功而返。就算没有跟红花会会合,现在没了线索,一时半会也难以找到他们。文泰来这人事关重大,是皇帝钦点的要犯,一旦办差不利回去定然要受罚。

    兆惠将军是雍正生母乌雅氏的族孙,说起来和当今的乾隆皇帝七拐八拐还有那么点亲戚关系。时任定边将军,爵授一等武毅谋勇公,是满清军事贵族中一等一的实权派。若是借此事跟这位大将军接下善缘,未来在朝中岂不是多了一个依靠。

    当下就说道:“回部数十骑驼马,一路上少不了留下痕迹,我倒是可以与镇远镖局的朋友一道,夺回那物件。”

    跟张召重一起来的另一个中年人急道:“张大人,咱们出京是身负皇命,要追拿逆贼文泰来。你现在怎么能本末倒置,去帮什么劳什子镖局去抢东西。”

    张召重解释道:“不是不管。韩捕头,你刚才也听到了,阎六爷自回疆一路东来,从未见过那两个贼人,连郭大成他们几个也不曾见过,眼见得差事就要办砸了。咱们要是拿不出点东西,可是不好交代。

    我是这么想的,我带上御林军的弟兄跟镇远镖局的朋友们一起从回回手里把东西抢回来,有兆惠将军为我们缓颊,大家的罪责也轻一些。由吴捕头带着几位捕头继续寻找两个逆贼的踪迹,一旦找到逆贼的踪迹,我们再合兵一处,定要将两个贼人一网成擒。”

    姓韩的捕头一想张召重说的也对,便不再多言。

    听了一会儿墙角后,张乐康回到自己的房间。

    正在闭目养神的陆菲青睁开眼,问道:“师侄探听到什么消息?”

    张乐康道:“我那张师叔果然是冲着文四哥夫妇来的,和他同行的是几名御林军高手和一些北京来的捕头。文四哥夫妇现在进了我们的车队,他们一时之间没了线索。”

    陆菲青叹道:“真的是师门之耻,明明是一身精纯武功,可以将武当发扬光大,偏偏要去给满清鞑子当鹰犬。幸好沅芷一时动念,让文老弟和骆侄女跟我们的车队一起,这才算是躲过了他们的追杀。”

    “张师叔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又打算帮镇远镖局的那伙人从回部那里抢东西,讨好定边将军兆惠,估计明日寻得回部的踪迹后就要下手。要是没有撞见也就罢了,既然撞见了,小侄打算出手帮回部一把,给清廷添一把堵。”

    陆菲青道:“老夫和你一起去吧。”

    张乐康摇头道:“师叔就不必去了,沅芷那丫头要是没有你我盯着,那还不反了天。文四哥、文四嫂这边轻易离不得人,你和沅芷就留下护着他们两个吧。回部那边也有几个高手,由我出手相助应是无虞。你们到了酒泉城后,多停些时日,快则一日,慢则两日,我就能赶到。”

    陆菲青见他安排的条理分明,点点头道:“师侄所言甚是。”

    当夜,张乐康便骑上照夜玉狮子离了安通客栈,寻觅起回部的踪迹。

    绕过好几个小山坡,发现了一片黑压压的树林,自林中传来了一阵驼马嘶鸣声。

    张乐康将马系在了树林边上的一株钻天杨上,闪身进了树林。

    时值深秋,万物凋零,树林中满是落叶枯枝,踩在上面,沙沙作响。

    张乐康轻步如云,行走在黑暗之中,姿态无比闲适。

    不多时,就看到树林的另一侧有一大片草地,上面搭着八九个帐篷。除了两名探哨以外,不见其他回人。

    张乐康施展起轻功,跃到了回部的营地之中,循着声音走到中间一座最大的帐篷背后。

    帐篷里有人在慷慨激昂的说话,用的是回语。

    张家和回部、蒙古做了多年生意,这两族的语言张乐康都算得上精通,里面叽里呱啦的这一大通都听懂了。

    “这么多年来,我们部族一直在大漠上放牧为生,多么的逍遥快乐。但清廷对我们横征暴敛,百般欺压。我们想要向他们求情,减免征赋,岂知非但征赋没有减少,反而引来了清廷的恶贼。

    那清廷将军兆惠更是趁我们不备,派遣高手夺走我族圣物《可兰经》想要以此为要挟,消了我族的反抗之心。蒙安拉庇佑,我们终于从清狗的手里将圣物夺回。

    穆圣在可兰经上教导咱们,‘你们当为主道,抵抗进攻你们的人。’咱们既然受人欺侮,定要加倍偿还,有全能的安拉保佑,我们一定能够成功。”

    大帐中的回部众人一齐响应。

    随后众人应当就是在面朝天方,跪地祈祷。

    等众人祈祷完,张乐康已经绕到大帐前面,朗声道:“回部的朋友们,灾祸怕是很快就要降临到你们这里。你们部族的圣物会再次失去。”

    “什么人?”一个黄色的人影从大帐中长身纵出,正是翠羽黄衫霍青桐,只见她手中拿着一把精光耀眼的匕首,直刺向张乐康的胸膛。

    张乐康屈指一弹,轻轻地点在了霍青桐的手腕上,玉人手中的匕首跌落在地上。

    “回部的朋友们,你们就是这么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吗?”

    “青桐,回来!”

    在几名回人武士的簇拥下,木卓伦已走出大帐。

    听到这声吩咐,霍青桐捂着皓玉似的手腕退了回去,小声道:“爹,是昨天那人。”

    木卓伦也认出了张乐康,问道:“这位朋友,不请自来是恶客,你深夜造访有何贵干啊?”

    张乐康道:“在下此来只为告知木老英雄一声,镇远镖局的镖师们得了援手,明日恐怕就要来谋夺你们的圣物《可兰经》了。”

    见张乐康说的郑重,木卓伦脸色一变:“朋友入帐内一叙。”

    双方坐定,木卓伦问道:“请问公子尊姓大名?”

    “在下张乐康,与那镇远镖局的镖师同住一家客栈,恰巧听到他们和帮手的谈话,故此特来和你们通传一声。”

    霍青桐俯下身子在父亲耳边低语了几句,木卓伦点点头:“张公子,今天下午我们夺经的时候,山岭之上还有两道人影观战,其中有一道就是你吧。你既已看见我们杀人夺经,又怎知我们是善是恶,竟然如此盛情来此相告。”

    张乐康抬头看了一眼玉立在旁的霍青桐,摇曳的火光映照下,这位大漠中的娇花两颊晕红,霞映白云,更显得其丽若朝霞。

    到底是那精明能干更甚男子,让陈家洛也自惭形秽的翠羽黄衫,并没那么容易取信。

    “家父张尔玉,世居沙州。我们张家和贵部往来数十载,想来在回部还是有些信用的。这是我张家的信物,木老英雄请看。”说着,张乐康将一物掷向木卓伦。

    木卓伦接过一看,发现是一柄青玉小剑,上刻一个张字,哈哈笑道:“原来真的是张老弟的公子。”

    在场的回人们听到这话,都轻松了许多。

    正如张乐康所说,自他祖父那一辈起,张家的商队就已经和回部做起了买卖,他父亲张尔玉更是多次亲赴回部,与其首领木卓伦相交甚笃。

    木卓伦问道:“张贤侄,你可知道镇远镖局的帮手究竟是什么人?”

    张乐康道:“木老英雄,镇远镖局的帮手是以‘火手判官’张召重为首的六七名御林军高手。”

    一听是御林军的人,木卓伦脸色骤变。

    御林军是皇帝亲军,他们既然出手,那是不是代表了当今皇帝乾隆的意思。这可和与定边将军兆惠发生冲突是两个概念。

    乾隆二十年开始,清廷历时三年将原来的西北霸主准噶尔部灭亡,西北各部哪个不觉胆寒。

    非如此,他们回部一开始时何必要对清廷的征敛忍气吐声,还不是担心灭族之祸不知何时会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但是为了本族圣物,又不得不奋起反抗,不然回部早晚都要分崩离析。

    “多谢张贤侄前来报讯,回部甚感盛意。我和族人要商量些事情,就不多留贤侄了。青桐,带张贤侄去休息。”木卓伦吩咐道。

    “好的,爹。”霍青桐应道,随即领着张乐康向旁边的一个小帐篷走去。

    到了帐篷门口,霍青桐突然开口问道:“张公子,那个张召重的武功怎么样?”

    张乐康想了想,反问道:“霍姑娘师承何方高人?”

    “家师雪鹰。”

    “原来是天山双鹰的弟子。张召重是武当嫡传,成名二十余载,他的武功和天山双鹰两位前辈差相仿佛。其他几名御林军高手,看来也就是江湖二流。”

    霍青桐点点头,表示明白,快步向大帐走去,参与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