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文娱:在九零年代狂飙 » 39,再录一首歌!

39,再录一首歌!

    方娣眉头蹙起,去年两人一起报考了京城音乐学院,结果她被录取陈星河落榜,本以为今年陈星河能如愿以偿,结果还是差了六分。

    “要不再考一年吧,明年一定行!”

    方娣低声说道。

    “不考了。”

    “跟金子去给祖国献石油。”陈星河笑着摆了摆手。

    “真不考了?”

    方娣眼中流露出诧异之色,她知道京城音乐学院对于陈星河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不然也不会复课一年继续报考。

    “不考了,没缘分!”

    “没有我是你们京城音乐学院的损失!”

    陈星河习惯性的拍了拍方娣的肩膀:“走了,录歌去,不去音乐学院照样搞音乐!”

    方娣默默的叹了口气,从她的角度出发自然是希望陈星河能考入京城音乐学院的,这样两人不仅能成为校友,陈星河也能圆了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

    《小芳》的录制还是很顺利的,两个小时就搞定了,而这一版可比市面上流通的那一版精致多了,毕竟有专业的设备,伴奏也进行了升级。

    拿到母带的郑敏眉开眼笑,她没想到陈星河的效率这么高:“小陈老师,说好的收工之后我请客,还和之前一样,地方你选,我买单!”

    陈星河摆摆手:“不好意思郑总监,我忽然有了点想法,准备再录一首歌,这顿饭就免了,你要忙的话就先回京城吧。”

    录音棚都借来了,陈星河准备趁热打铁再录一首歌,让老爹和方中海的小作坊继续运作起来,而有了《小芳》的经验,陈星河这次准备搞一票更大的。

    “再录一首歌?”

    听陈星河这么说,正把吉他装箱的方中海就是一怔。

    方娣清澈的眸子中也呈现出了吃惊之色,这事方才陈星河可没说。

    “小陈老师还有没问世的新作品?”

    郑敏的确急着返回京城,但一听陈星河又要录歌她顿时来了兴趣。

    “就是忽然有了点想法,需要一些时间写出来。”

    说着,陈星河看向一旁同样吃惊的叶子瑜:“叶子老师,能借我一下纸笔吗?”

    “你的意思是现在就要写歌??”

    叶子瑜小嘴张的老大,脸上皆是不可思议之色。

    一旁的方中海和郑敏也是目瞪口呆,不敢置信的盯着陈星河。

    现场唯有方娣相对淡定,因为不久前她就见证了《小芳》的诞生。

    仓库的角落里,少年坐在破旧的课桌前,半个小时就写出了如今火爆全国的《小芳》。

    “叶子老师......”

    见叶子瑜怔怔的看着自己发呆,陈星河又轻轻喊了一声。

    “有,有的。”

    叶子瑜脸颊微微一红,回过神之后,赶紧跑回办公室拿了纸笔过来。

    “谢谢。”

    陈星河拿着纸笔直接进了录音棚,以木凳为桌,蹲在地上就写了起来。

    录音棚隔音效果非常好,倒是适合创作。

    而叶子瑜、方中海、郑敏三人则是都聚集在巨大的隔音玻璃外,目光不错的盯着在里面专心创作的少年,生怕错过了什么细节。

    方娣倒是没围过去,她靠在门框上,手里把玩着一个有着金属外壳的打火机,火苗在她眼前若隐若现,而她则是蹙着眉头,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

    良久,方娣忽然收了打火机,推门而出。

    方中海三人的注意力都在录音棚内的陈星河身上,倒是没人关注她。

    出了录音棚后,方娣来到收发室,给了看门大爷两块钱,然后拿起收发室桌上的座机拨了一个号码出去。

    “钱教授你好,我是方娣呀。”

    “有这样一件事,我听说我们学院在招生的时候有个特殊人才计划,就是取得一定成绩的音乐人报考我们学校的时候,可以适当下调分数线。”

    “的确有这个计划嘛,那太好了。”

    “我有一个朋友叫陈星河,他报考了我们学院,高考分数只比重点线低了六分,不过他在音乐方面非常有天赋,最近很火的《小芳》就是他的作品!”

    “您看他的条件符合特殊人才招生计划吗??”

    “对对对,《小芳》就是他写的,艺名是陈星星,他在音乐方面真的非常有天赋,希望院领导可以破格录取他!”

    “好的,那我先谢谢钱教授了......”

    挂断电话,方娣长出了一口气,虽然钱教授没有决定权,但他已经答应把这件事报给招生办,总归是有了一线希望。

    京城。

    某座四合院的庭院内。

    榕树下摆着一张石桌,上面是红木雕刻而成的棋盘,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包浆。

    接完电话的钱为民脚步匆忙的折返:“老张,你没偷偷动棋吧。”

    “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与钱为民对弈的张瀚文撇撇嘴:“我可是占上风的。”

    “你占上风?”

    钱为民不屑一笑:“鹿死谁手那还不一定呢!”

    “将军!”

    两个老人在树下对弈,东厢房内却忽然响起了《小芳》的歌声,是钱为民的女儿在听歌。

    “老张,最近这首《小芳》很火吗?”

    落子之后,钱为民随口问道。

    “亏你还是流行音乐系的教授呢,《小芳》都火遍全国了!”张瀚文挖苦道。

    “我倒是也在收音机里听过,旋律很简单,就是口水歌嘛。”

    “对了,刚才我的一个学生给我打电话说是《小芳》的作者报考了京音,但高考分数比重点线差了六分,问我能不能走特殊人才招生计划呢!”

    “这丫头一看就不熟悉招生流程,这都几号了,有点晚了啊,估计档案已经筛下去了!”

    钱为民轻轻摇了摇头,他虽然答应方娣跟招生办报备这件事了,但根据以往的招生流程来看,招生办那边应该已经完成了调档工作,没到重点线的考生档案直接就筛下去了。

    至于特殊人才招生计划,学校这边的确有,但仅凭一首《小芳》显然是不够的。

    这年代流行歌曲虽然能卖钱,但并不受重视,如果是一首主旋律的经典红歌,京音这边或许还能拿出来讨论讨论。

    钱为民这个说者无意,张瀚文这个听者却是有心了,他眉梢轻轻挑了挑问道:“《小芳》的作者竟然是应届考生?”

    “我也很吃惊。”

    “他叫什么名字?”张瀚文问道。

    “好像是陈星河吧。”

    钱为民随口回应,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他仰头看向张瀚文:“老张,你不会是在打这小子的主意吧。”

    “我那学生小方可说了,人家第一志愿报的是我们京音,而且为了考京音还复课了一年,人家可没报你们京影,你就算是想招人家也没辙......”

    “将军!!”

    “哈哈,车没了吧......”

    “投了投了,我还有事,先走了!”

    张瀚文把棋盘上的几枚棋子一扬,大步流星的出了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