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秋去冬又来 » 第七章:胆战心惊

第七章:胆战心惊

    由于李庆国没带零钱,加之之前一次吃没零钱没给钱,因而这次硬塞给张婶十块钱后便迅速跑了。他慢慢悠在路上吃着油炸的菜角,没有最喜欢肉馅的了,只剩下两个包白菜的,走路上没多久,左手已经被烟纸硬壳渗了油。走之前他下意识回头看了看小区门,今儿没看到门口卖烟的蔡叔。

    李庆国一边往前走,一边直接用嘴舔了两口左手掌心,尽管穿的少,但还是怕滴在衣服上,舔干净了走的步伐也轻盈了,还一边时不时看着街边乱停靠车辆的车牌号,心里偷偷骂着这些车主,脸上却依然很享受地吃着东西,走了几步,又看到了那辆白色桑塔纳,停药店前快两个月了。如今,县城里的车越来越多,几年前刚搬来这边时,李庆国一直觉得起兴路是县里最宽的马路,比以前自己面馆所在的夏江路还宽,但如今这里三天两头,都要堵那么一次车,前面又有个学校,后面如果再来一辆公交车垫底按几声喇叭,这样小区门口公路转角的位置几乎就要被堵死。即便如此,木已成舟,如今不再开面馆的他,日常能不骑车,就不骑车,这个天只有大中午敢出门。

    由于离家最近的“怀仁大药房”的张老板张医生张谨为家里出了事儿,这几日回了老家,说是他爸张少怀快不行了。张谨为和李庆国是老乡,而且都住望平村相隔不远。李庆国住李家湾盘溪,而张谨为住李家湾东口,挨着望平小学,快要到望平村月亮的位置。俩人小时候一起读过三年小学,四年级时张谨为就来了北山县城读书,后面彼此联系就不多了,直到几年前张谨为的大哥张谨仁车祸去世,不久张谨为就从北山市里回来开了这家药店。药店距离离李庆国小区很近,两人见过几次面后,才又熟悉了起来。李庆国经常找张买家里人需要的药,照顾了张不少生意。张谨为也经常在回老家时看望李庆国的奶奶和母亲鲁文秀,顺便给老人们量量血压等。张谨为的父亲张少怀在李家湾开着唯一的一家药店,那药店之前是整个望平村唯一的一家药店,直到前几年才又多了两家,但只卖药,不看病。

    李庆国走了大概五分钟,已经走到了北安路上,终于到了第二家药店,“刘师傅大药堂”。这店在聚尚实验小学的斜对面,六十多平米的药店这会儿就一个人。这人是刘老板的侄子刘铭,李庆国之前见过,刘老板提到过几次。

    刘铭今年刚读完大三,学医的,这是它大伯的店,趁着放暑假,来这里实习,昨天才过来这边帮忙,这会儿正弯腰拖着地上洒着的茶水。

    “小刘,你叔不在?我要两盒那个,高血压人吃的。”李庆国一边说一边指了指左上方玻璃柜台里的药。

    “稍等一下,马上。”说完,刘铭把拖把放一旁,去厕所洗了个手。

    “叔,你要什么药。你怎么知道我姓刘。”

    “就拿两瓶血压药。你上高中时我就见过你。你可能忘了!”

    “额。”刘铭什么也没做,傻傻地看着李庆国。

    “你叔的店之前不在这里,在夏江路那边,之前你叔的店和我的面馆挨着不远。对了,你这里有卫生纸吗?给我一张!”说完李庆国把沾着油的左右手手心翻给小刘看了看,脸上还挂着笑容。

    “叔,你确定要这个,不同的人要吃对应的药,降血压的药有很多类型。你要不等几分钟,我大伯马上来了!”刘铭说完,转身弯腰从身后的玻璃柜里抽了两张纸递给了李。

    “这我知道的。没事儿,家里老人一直吃这个药。你别担心!之前找你叔买过两次。”李庆国一边擦手一边说道。

    刘铭听完转身就把药拿了两盒过来,并直接在收银机器前扫了扫,

    “一共390。我们这里刷不了医保。”

    “没事儿我知道。”

    说完李庆国下意识地准备用左手掏钱包,但突然停下来,看着小刘说道,

    “你这里可以微信、支付宝付款不。我钱可能没带够。”

    借助买药收钱这个机会,李庆国临时想顺便考察考察下市场,无意顺口问了问。以往他来这里买药时,这里一直收的是现金。之前在明尚科技参会时,李庆国听分享嘉宾说了,只要是收现金的地方,都是未来移动支付将要消灭掉的“敌人”。但他刚一说完,就继续掏着钱包准备付现金。

    “额,你说手机支付,稍等一下!”

    李庆国刚摸到钱包,听到后愣住了一下,只见刘铭从收银机器下面的玻璃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牌子,一面绿色一面蓝色,

    “叔你扫这里就行了。”

    李庆国看到刘铭拿出的牌子后,瞬间懵了,直接拿起来前后反复看着,原本想借机为以后签下这家店打基础,没想这里居然都可以扫码付款。这些时日,对于移动支付行业相关的一些常识,李庆国已经了解不少,眼前这个牌子一看就知道这是常规的转账码,和专业的扫码付款还是有很大区别。刘铭给的这个收款码,其实就是转账码,是个人对个人的转账,钱直接转到其他个人账户上的,不是对公付款,不能用花呗,不能用信用卡。

    即便如此,李庆国做梦没想到,这家距离广场中心这么远的药店居然也有了转账码,心里莫名一下子慌了起来,于是他把钱包放了回去,继续故作淡定地说道,

    “你们这里挺先进的,还能手机付款。多久开始的!”

    “我大伯不怎么会,我给他提的建议,我外面读书的地方,有不少店都用这个了。这种申请下就能领到,方便的很。叔你有店也可以弄一个,不要钱的。”说完刘铭右手抬起摸了摸眼镜框,然后双手放在玻璃柜上,继续看着李庆国。

    李庆国看着刘铭干净的脸蛋,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心中如同刚烧红的刀,一下子被放到畔江里,不管之前温度再高,水怎么都沸腾不起来。两人对视着。

    刘铭始终认真地看着李庆国,

    “叔?叔?怎么了?”

    “额,这样。我知道了,我现在没开店了。”

    刘铭继续认真地说道,

    “没开店,自己也能申请一个玩玩儿试试,也可以申请。”

    李庆国有些懵,但神态已经恢复,

    “额这样。”

    李庆国一边说一边点头,没有再多说话,他继续拿出钱包,打开一看后,发现自己身上现金确实不够,十张百元大钞,还是从西湖城回来后专门去取的,加上给张蓉的、以及昨天买菜花了一大半,已经没剩多少。仅剩的钱留着以防万一,不然他又要跑去银行取。

    李庆国直接从右边裤子口袋里拿出手机,用微信扫码把钱付了。刘铭看了李庆国转账完后,继续拿起旁边的拖把拖着地,没有说“您慢走”,也没有说“再见”。

    李庆国提着药,走出店后,看着口袋里的药,回头看了一眼头上的药店招牌,接着把药店附近的以及公路对面的所有商家都快速扫了一遍,仿佛看见煮熟的鸭子,快要飞了!不过,也就是一瞬间,他看着药,突然来了莫名的鸡血,心里暗暗发誓,自己决不能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随即咽了一口口水,但两眼一瞬间又出现了迷糊,迷茫地看着周围,不知道该具体看哪里、该看哪家店、该去哪里。这样几秒过后,他没有再多想,直接顺着药店旁边的巷道小路,直接下到风祥路中间,往广场的方向走了去。

    李庆国没有选择回家。此时张蓉在家里基本已经收拾好东西。

    风祥路上没走两步路,李庆国又路过一家药店,连忙走进去问了老板能不能手机扫码付款,没想,对方也说有了自己的收款码。不过他看了老板拿出的东西以后,用自己手机扫码确认了下,对方还是跟之前“刘师傅大药堂”的一样,是转账收款码,不是专业的支付方式。李庆国就像心口被扎了一刀,突然伤口愈合了,但痛依然刻骨铭心。

    李庆国继续在风祥路上一边走一边来回看着街边的各种店,在快要到日出大道路口时,又看到一家药店。他直接又走进去,

    “老板你这里能用移动支付吗?就是扫码付款,用手机付钱不?”

    这老板是个女的,李庆国不认识,此时正戴着眼镜看着账本,

    “啥?你要啥?”说完这老板放下手中的笔,走到李庆国面前。

    “你要什么药?”

    着急的李庆国深吸一口气,放慢语速继续说道,

    “请问你这里能用手机付款不?我没带现金!”李庆国一边说一边用右手把手机拿出来来回晃着。

    “额手机付款?不行!我这里能刷医保!你说的那东西不安全!没带钱我这里买不了!”

    “这样,好吧!”李庆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笑着带着苦脸回答道。

    “我们这里老头子老太太谁会用那东西。”说完这女掌柜又走回去继续看着账本。

    此刻,李庆国也才心安了一丝。听到这老板说完后,他双手放在玻璃柜上,然后低着头长舒了一口气,继续看着老板说道,

    “那老板,我有需要晚点来!身上没带钱。”

    老板没有再理他。

    之前在明尚科技时,李庆国听现场做分享的路总提到过,药店是“大户”,流水多且稳定,是非常优质的潜在商户,而且更关键的是,明尚科技可以协助做系统集成,把移动支付系统集成入药店自己的进销存系统里,实现无缝连接,可以一下子解决药店收款的痛点。这一点,李庆国一直记忆犹新不敢忘。

    李庆国看女老板听完没反应,只能自己尴尬地直接走出药店。他站在门口,转过头看着远处熟悉的书报亭前,驼背大爷正在收拾报纸,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走了很远。此时,他继续思索着,要不要再去下回兴路,反正顺着日出大道一直往下走然后右拐就是,也不远了,刚好一次性再看一看,为以后推广做做铺垫。

    回兴路在振兴路的下面,刚好这会儿也是白天,那些休闲娱乐的场所这会儿不忙。振兴路是北山县城的主街,能看的地儿和商店他基本都看过了,倒是回兴路,李庆国一直想去仔细看看却一直没有好机会。之前从西湖城回来后,他一直打算去,不过因为回了趟老家,加上公司注册的事儿,没有去成,白天还要照顾张蓉和孩子。

    回兴路是北山县城里有名的“不夜街”,以前县里的老大爷们儿提到这条路,都是笑而不语,大婶们则是口诛笔伐一脸唾弃。前几年开面馆时,李庆国听县里不少老大爷说过以前的事儿,尤其那个死在他店里的黄老头,说了不少以前的事儿。

    十几年前,旧城拆迁后刚搬上新县城那会儿,“回兴路”这条街带动了北山县里一大半的经济,那会儿城里啥都没有,旅游景区除了畔江里面的几条小支流和浅石沙滩外,其他都还没建成型。县城背后的枫秀山还是光秃秃的一片荒山废岭,九命山、上水镇等地更是还未开发,山里种的到处都是玉米土豆,旅游到底是个啥,普通人没几个人清楚,县里找不出几个人懂。李庆国之前听那黄老头讲,当时县城里全靠回兴路吸引外地人、本地人消费,里面吃喝嫖赌啥都有,除了“赌”不对外地人开放,其他服务都一样。县里所有人那会儿默认这条街就是本地的特色之一,只是从来没有大肆在报纸上宣传过,只命令导游私下不停地给游客念叨这条街的好。当年,回兴路也确实不虚此名,那时只有在回兴路的格子铺那里,能吃到北山县最地道的北山烤鱼,县城里最早的一家ktv—“浪花ktv”之前也在回兴路的正中间位置。

    不过,七八年前县里搞专项整治,回兴路上的洗脚按摩店关了一大半,还剩下一些“正规的”,卫生不达标的摊位全部被关了,回兴路因此也宽敞了许多。“浪花ktv”6年前也关了,如今成了“孙记酒楼”。年纪大一点的人大都知道这些老事儿,或许是缺乏合适的机会,如今几乎没什么人再提起这些老事儿。对于大多数小城镇的人来说,提往事似乎是件丢脸的事情,没人愿意说起。没人愿意想,除了那些快要入土的老人。没人愿意听,除了那些整日无所事事的老人。

    李庆国很久以前也去过一次那家ktv,不过他谁都没告诉,包括媳妇儿张蓉和弟弟李庆生。如今,回兴路终于“正”了名,成了北山县里最出名的夜市,自然也没多少人再向外地人提以前那段县里最穷、同时也是这条街最繁华的的日子。不过在去年,回兴路又“火”了一次,传说中回兴路里面的黑帮老大王中天被警察抓了进去,直接被判了死刑,当时还上了市里的电视新闻。四年前,县领导为了避免回兴路人太多、摊位混乱,难管理,加上回兴路本身道路偏窄,建筑偏老,道路卫生不好搞,道路两旁常年停着车,于是规划了新的夜市街,照着如今外面流行的方式,搞了个“九街商业圈”,跟回兴路“对抗起来”。虽然九街项目其实是县里早已定了的,县里人基本都知道,但直到去年工期才完。跟早半年建好的CN购物广场商家全部在建筑内部不同,九街的普通夜市、小店偏多,吃的东西更实在、更接地气,有些之前在回兴路卖烧烤的店,不少也在九街一楼、二楼开了分店。

    九街的位置距离回兴路很远,双方没有太多直接的客户冲突,不过九街附近的路明显更宽敞、交通更方便,去新车站那边,只需从九街后面上去北城街走到底便是,因此外地游客偏多,两年后县里通高铁和飞机场也都是走北城街那边,这些规划早就出来了。不过,关于建“九街商业圈”,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李庆国之前听小区门口卖烟的蔡叔讲过。

    差不多一到天晴下午时,蔡叔门口卖烟的那个坎下,总会围着一群无所事事的老大爷“讲古”。有聊以前政府不作为的,有聊哪里买菜便宜的,内容很接地气,李庆国没地儿可去时有时也会围着听听,跟听说书一样。不过蔡叔一般自己不说,只做局,经常免费提供一些烟,当然,烟只给讲话最多的那几位。之前有一次蔡叔自己提到过回兴路,那次李庆国刚好正从百民广场参加完聚尚超市的购物活动回来。当时蔡叔讲到,县里要建“九街”最初其实不是县里面的意思,而是孙家人故意要和胡家人搞对抗,因为传说回兴路其实是县里胡家人以前的一块产业,后面回兴路外地游客少了,胡家人那几年开始衰落,孙家人趁势抓住机会给县里建议搞个“九街”,而且九街位置明显比回兴路好太多,交通方便,往下走是旅游码头,往上走是车站,以后外地游客多的是。

    当时的李庆国听到后没什么感觉,只是当小说听听,他心里倒是很清楚,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小民,知道了也没自己啥事。不过,九街那边的实际情况他倒是知道一些,之前听以前的房东周大哥说到过,据说九街已经被孙家人买了一大半,而且有接近一半的建筑都是孙家自己工程队建的,外面的人想买九街的铺子全都买不到。

    就在李庆国纠结考虑要不要去回兴路看看时,突然一转身不小心把一小孩撞倒了。他连忙下意识地用没提东西的左手一把把孩子的身体扶住,幸好孩子没事儿。不过,孩子手上的玩具“胜利冲锋”玩具赛车掉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