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秋去冬又来 » 第十三章:初步决定

第十三章:初步决定

    “真的?大哥!可首付7万多我们可是已经交了啊!”李庆生说完瞪大眼睛望着李庆国,而且一直没眨眼。

    李庆国却不缓不慢地端起玻璃杯,往沙发后依靠,他逃避着李庆生的眼神,一直盯着客厅的电视,抿了一口茶后说道,

    “这事我们还要好好琢磨琢磨。我说了不是不做,是不能急。况且首付款交了,按照合同,他们系统也得给我们弄好了我们再付,我们还有些时间。对不对!”

    李庆国意识到自己好像找到了最佳的“托辞”,说话的语气逐渐硬朗,他开始抬头看着李庆生的眼睛,继续说道,而且声音逐渐变大了起来,

    “过几天对公账户下来了,这边该配合明尚科技那边操作的事情,还是按照之前说的,你直接跟小邓,就是那个商务经理沟通就行了,我之前跟他说了,操作相关的事情,我让他直接找你。你嫂子的东西都给我了。”

    “嗯,我知道。”

    说完李庆国继续喝着茶,李庆生则去了趟厕所。他故意多呆了一会儿,看着厕所镜子中的自己,使劲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洗了把脸,回来坐沙发上,继续安静地看着大哥喝着茶。就这样过了1分钟,两人什么没说。李庆生不知道还能问些什么,只是心里不断琢磨着,想着前前后后的事情,钱已经付了,合同白纸黑字也签了,钱退不了了,如果不做,白白损失7万多块钱,大哥肯定不甘心,从在西湖城交钱的那一刻起,事情早已没了退路。

    此时的李庆生对自己很失望,意识到自己似乎什么都决定不了,很自责,什么忙都帮不上,生活还是跟之前一样,一切的事情都是大哥在操心、担心、忙碌,原以为钱的事情解决了,一切会顺利,但没想会变成这样。李庆生很清楚,这会儿唯一能做的,就是陪大哥安静地喝口茶,少说话,即便他想离开,但又不忍心让其一个人在家焦虑,抽着闷烟。

    突然,李庆生放下手中的杯子,想起一件事,眼睛仿佛又有了光,

    “对了大哥,既然这样,有件事我也要给你说说,之前我托我高中同学查了查明尚科技这家公司,里面确实有点问题。”

    李庆国听到后慢慢起身坐了起来,吐出烟雾,缓了两秒后,把拿烟的手放下,

    “有啥问题?说来听听!你说!”

    “网上有好多文章说明尚科技诈骗的内容,真的好多。而且不是一般的多。”

    “嗯,就这个?”李庆国听到后似乎心放了下来,此时又拿起烟吸了一口,然后又吐出烟来,淡定地回答道,

    “这事情我们去西湖城之前我问过小邓了,小邓说那些都是他们竞争对手弄的,都是些假内容,之前我仔细看过,确实没什么实质内容,全部都在说骗局骗局,那些一看就是别人有意弄的,我之前也翻过,而且有一篇里面还有一个电话,我打过去,别人都说是瞎编的。我换了好几个号码打过去,试过几次,都这样说。”

    “这样!”

    “对,放心吧,你哥不是傻子!好歹做了几年生意!”

    “这样!你知道就行,多留个心眼好点。对了,还有一篇消费者投诉网站上的,你看了吗?”

    “看过,那就是他们一个客户做不起来然后就在诋毁闹事,你看了明尚科技下面的回复没有,他们把合作经过写的很细,都是那人自己的问题。这也说明了明尚科技确实是有真的系统的,系统有人在用,至于做不做得起来,那得看人。对不对?而且那条最近好像没了,小邓说是他们公司投诉成功了。”

    李庆国这会儿站了起来,然后把烟放到嘴里,双手把裤子提了下,烟灰又掉在了地上,俯视着李庆生,继续说道,

    “这个你就放心吧!之前我俩在他们公司走廊不是也看到很多成功案例嘛。那个叫钟有才的客户,就是在他们的招商会上介绍的那个,我觉地我们跟他就很像。都是小地方来的,都以前做传统生意的,别人还不是做起来了。”

    说完,李庆国又坐下,把背靠到沙发上,背部的脊椎几乎弯成了一张弓,一会儿觉地不舒服又把腿直接放到了茶几上,

    “小生,你不用担心这个,明尚科技跟外面合作的新闻我也看了不少,有些还是前两个月的新闻,公司你也去了,放心吧,哥没这么傻。这事肯定要做,只是我们再考察仔细点,或者说等一个机会再看看,尾款的事情你先不用操心了,这段时间你和我先好好再去找找看看。这样,这两万块钱,我先收着,替你存着。做就不说了,我直接付了。万一确实不好做,我们也不能糟蹋剩下的钱,你说是不是?如果不做了我直接把钱转到你的银行卡上。以后不要取现钱,不安全。”

    听到李庆国说的话,李庆生突然感觉到大哥相比之前在西湖城要理性多,心里突然放心了不少,心里那动荡的小船仿佛终于靠了岸。

    这会儿他用右手从裤子口袋里拿出一张已经有些褶皱的黄色便签纸,上面记录着三个号码。这三个号码正是前两天赵明月帮他在网上查到的,是三个明尚科技问题客户的联系方式。在犹豫了一下后,李庆生还是递了过去,

    “哥,这三个电话号码是在网上查到的,文章内容都说自己是明尚科技的‘受骗者’,这也给你吧,不管有没有用。我还没打过。怕万一后面会用上。”

    “行,”李庆国从沙发上坐起来,接过便签纸后快速扫了一眼,

    “第一个号码尾号9858的,对,我之前打过,是骗人的,就消费者投诉网那个号码。第二个号码我好像也看过,不过后面我找了下找不到原来的文章了,至于第三个号码,还是第一次看到!”

    李庆国继续有些迷糊地看着,

    “是小赵帮你找的吧。”

    “对。”

    “小赵这些高中同学,没事儿多联系,再怎么也是同学。”

    说完李庆国用劝慰地眼神看着李庆生。

    李庆生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行,先这样吧,对了,最近我看小邓发的朋友圈,他们董事长近期去参加了一个发布会活动,以前的著名主持人李逵中还在场,还有照片。我翻给你看看。而且网上还有活动的新闻介绍。明尚科技都有新闻!”

    说完李庆国拿出手机,翻出了那张明尚科技董事长张建国和李逵中的合影。李逵中以前是央视记者,后面做过主持人,几乎逢年过节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小时候由于家里没电视,李庆国经常暑假时趁跟奶奶去村口子归坎赶集时,带着弟弟李庆明和李庆生,跑去村里住主街上的小学同学石峰家里蹭电视看。不过,由于大都是白天去,没什么好看的动画片,加上石峰的父亲石二叔喜欢看新闻,兄弟仨儿没得选,但有时一看还是看大半天,时常都能看到李逵中的身影。李逵中如今已五十多岁,并已提前退休。

    这会儿,李庆国又仔细看了看邓逸飞所发的朋友圈照片,发现李逵中标准的国字脸正中间,已经出现了好几道褶皱,发际线也往后延了不少,但眼镜还是那副标准地黑框眼镜,而且还反着蓝色的光。照片里,李逵中站在前面,端着红酒,明尚科技董事长张建国则站在后面一旁,也举着酒杯,不过杯中却没有太多酒。看了几秒,李庆国又把照片放大,仔细看着照片背后的场景。一直站一旁的李庆生对李逵中不是太熟,虽然小时候经常看到,但也只是认识他,知道他已经退休,前几年还来过北山县,当时县里人都知道。一看到李逵中,李庆生总是会下意识地想到李庆明,并不是一件很欢喜的事情。

    李庆明是李庆国、李庆生三叔李建华的儿子,比李庆生大两岁,比李庆国小三岁,从小比较内向,后面在县城读初二时由于跟母亲刘春玲吵了一架后就失踪了三天,最后在即安街下面的畔江边找到了尸体。李庆明从小都是在县城的少江小学读书,兄弟三人都读书后,只能在每年寒假过年那会儿定期见上一面,偶尔暑假李庆明也会跟着父亲李建华过来老家玩一个星期。小时在奶奶家这边时,李庆明总喜欢一个人躲在东卧这边看书,而不是像李庆生那般,整天跟着大哥李庆国屁股后面满山满村跑。后面家里有电视后,李庆明就喜欢看新闻,李庆国便带着李庆生一起看新闻,一起忍着不看动画片,只能晚上十点后再看星空卫视。

    李庆生和李庆明俩弟弟,李庆国作为大哥,自然小时候都带过,对两个弟弟都十分疼爱。李庆生机灵好动,李庆明内向不爱说话。有时李庆明待家里陪奶奶不出去,李庆国就带着李庆生出去去抓一些小鸟和蜻蜓回来给他看。有一年暑假,还趁着北合村的毕大爷给刘师傅家做家具时,偷学了做陀螺,然后一个人跑林子里砍了两棵年轻松树,徒手做了两个,底部还打了两棵钉子,绳子则是用的他自己的鞋带。李庆明收到后很是喜欢。

    后面李庆国初中毕业后出去工作赚了钱,会定期给住县城平安路的李庆明偷买不少他喜欢的漫画书。在弟弟李庆明死后,李庆国跟三婶刘春玲就再没说过话,三叔李建华两口子也搬到了隔壁少安县去生活,早些年又生了个女儿,今年已经7岁。李庆国和奶奶一样,加上去年过年以及今年李建华去世,一共看到妹妹的次数,不超过三次。

    李庆国给李庆生看完照片后,起身把纸条顺手塞到了茶几中间抽屉里面的红色铁皮糖盒里,里面自然装的不是糖,只有两把指甲刀和几把卧室抽屉没用的钥匙,还有一小捆透明胶和一个打火机。

    “那行,大哥没事儿我就先走了。”

    “不吃晚饭吗?”

    “不,晚上我还要替朱维维的班,他要陪他妈要去趟医院。”

    “行,那注意点。还有小张给你打的钱,其实我事先知道,前段时间张茗给我发过信息,你暂时不要告诉田婶你妈,过段时间再说。你妈可能也不知道张茗是谁,你解释都要解释半天,后面万一如果不用,可以以后你结婚时再用。”

    “哥,空调温度调高点,衣服穿上!”

    “走走,好!工作注意点,别中暑了!”

    “嗯。”

    说完李庆生走到电梯口,看见电梯下来还有好一阵,直接选择了走楼梯。他原本不知道张茗打钱这事,但听大哥这语气,似乎张茗真的打过钱。于是在从李庆国家小区出来以后,李庆生马上跑到起兴路中间国税局旁边的一台ATM机里去查了查自己常用的一张银行卡,核实了下,但没发现多一分钱,里面就剩752.01元的生活费。

    不过,在走出取款机门口的那一刻,他又想起了另外一张卡,那张卡才是他的第一张银行卡,还是母亲田秀前以前为了给他单独打钱才办的,后面高中毕业后自己能赚钱了就没怎么用过,大哥也知道卡号。

    来想到这儿,李庆国马上赶回家,他知道母亲这会儿出门去了舅母家里。李庆生一个人把家里翻了个遍,最后在母亲卧室的中间衣柜里找到,卡放在了之前年初母亲给他买的红色冲锋衣的左侧内荷包里。而且,在找卡的同时,李庆生还在母亲田秀前卧室右边最里侧衣柜里的下面,又翻到了三四本书,什么《财政学》、《管理学》等,书都很厚很旧,以前从没见过。李庆国翻开一看,好像是大学的教材书,简单翻了几页,但没空多想又放了回去。找到卡后,他直接跑到尚民路路上唯一的一家银行里,一查果然里面比之前多了2万块钱。

    看着机子里面的余额,李庆生一下子蒙了,不知该怎么办,点了按键退了卡,直接走出银行,一屁股坐在银行大门左边有蓝色篷子遮挡的一侧。他左手拿着卡,一直盯着,突然一下子脑子里有关张茗的记忆,如同一辆迎面撞过来的大货车,直奔脑门。他想哭,眼睛有些湿润,但又想不清哭的理由。人有时记起过去,不过是为了那点廉价的眼泪,既然不值得,又何苦浪费泪水。没几秒的功夫,李庆生习惯性又把眼泪压了回去,毫无半点痕迹,很是熟练。

    就这样,坐了几分钟,李庆生右手拿起电话拨通了小学同学、跟张茗同住在望平村陇东的廖小雪,要到了张茗的最新电话号码。

    廖小雪电话里听到李庆生想要张茗的电话后,什么都没问就给了他,而且说那号码是她最新的,以前的早就不用了。李庆生拿到号码后,直接回了家,躺在自己卧室床头发着呆,最终还是没打过去,只是傻傻的看着手机上记录的号码。

    在刚刚找银行卡时,他还在自己右边衣柜下面放着的旧书包里,找到了以前过生日时张茗送他的蓝色硬壳小笔记本。那笔记本只有手掌大小,上面第一页还留着李庆生以前初二时仿着徐志摩写的几行诗,但并没有留日期。李庆生只看了一行不到,知道是什么内容后就关上了,那几行字是李庆生距离表白张茗最近的一次。当年李庆生写完之后本想也给张茗买个紫色的笔记本,然后抄上那几句送给她,但是没来得及写,张茗就离开了。

    坐在床头想着以前事情,李庆生感叹多于缅怀,怀恋多于心酸,突然他又记起一件事,连忙起身跑到衣柜前,在以前的书包里继续翻了好一会儿,终于在内层里找到了那本初三的语文书,边缘的纸页已经泛黄,里面有张照片,是两人在月溪山西面的岭子湾拍的。

    岭子湾是月溪山山上夜晚赏月和看海棠溪最好的地方。照片里的两人一上一下站在“Z字形”小路的两端,因为拍摄角度的原因,两人仿佛站在了一起,李庆生在左上方,张茗在右下方。至于是谁拍,李庆生已记不起来,照片里两人都没有看镜头。这张照片是张茗走两年后李庆国拿给李庆生的,当时李庆国没有说具体来源,李庆生也没问,只偷偷藏了起来,后面放的地方自己也忘了。

    由于照片贴了膜,看着很新,李庆生盯了十多秒一动不动,然后又放了回去。

    另一边,李庆国的商务经理邓逸飞,从中午午饭开始到现在,刚接待完两组客户,之前一组客户是对夫妻,逛完公司后一听到邓逸飞说投资要二十多万时,夫妻俩就找借口说是临时有事离开了,这会儿邓才用笑脸把另外一组客户送到电梯里。

    这组客户有三个人,是昨天一起从WLMQ坐飞机过来专门考察的,最后也说需要再考虑一番,并且还要到另外两家公司去看看。送完,电梯门一关,邓逸飞瞬间头一低长叹了一口气,由于中午没睡觉也没吃午饭,此时已然十分疲惫,转头刚好碰到正准备下去拿快递的销售三组的主管王倩倩。

    “这组人多,估计又没戏,又可怜一个中午的午觉。”说完邓自己立马打了个哈切。

    王倩倩按了下电梯,笑着回了句,

    “人多考虑多,纠结也变多。是这样的。下次这种来人多的客户,尽量提前说好,最多两个人,最好一个人。”刚说完,另一部电梯从上面下来,

    “先走了,我去取快递!要不要给你带点吃的。”

    “不用,小平哥给我带了。我拿去微波炉热一下就可以了。”

    “行!”

    正当邓逸飞挥手拒绝时,突然感觉到自己的私人手机震动了一下,打开一看,是条短信,他有些诧异,心里正纳闷“垃圾短信不是都屏蔽了嘛!”打开一看,不是别人,正是房东催缴房租的信息。

    “小邓,明天就该交这个月房租了,记得!这个手机号就是我的支付宝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