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秋去冬又来 » 第十八章:深夜骑行

第十八章:深夜骑行

    两人出了电梯左拐,发现往前走的路几乎快要被堵死。整栋楼的小电驴都停放在一楼里面,小区内没有其他专项停放的地方,负一楼停车场也没有专门的两轮车车道。由于晚上停车位置的感应灯坏了一个,另一个灯泡亮度很低,几乎等于没亮,老徐开着手机躲着车,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自己的摩托车,

    “就知道有人要动我的车!”

    “你停靠外面肯定的!”

    两人慢慢挪动进口处的几辆车,把车推到楼栋另一侧的公路上,推出来一辆后,一会儿又推出来一辆。李嘉铭原以为就只有一辆,而且是小电驴,老徐一个人怕寂寞才叫上他,但没想是真的烧汽油“摩托车”。他看着车子右边的排气筒愣了一小会儿,但没有说话,故作淡定地站在一旁公路边的树下,看着老徐认真地倒腾着后面那辆车的出气筒。

    没多久,老徐从衣服左边口袋里拿出两把钥匙,并从靠近树边的摩托车的座椅下拿出了一根绿色细绳出来,那绳子大概中性笔宽度大小,两头的位置已经有些散掉了,分成了若干支更细地细绳。

    老徐慢慢把绳子栓到李嘉铭身子前面的摩托车的车前。李嘉铭看着有些蒙,不知老徐要干啥,“难道要拉车?”这是他脑子一瞬间的想法,而且没一会儿他就确认了这个想法。

    老徐随后把绳子另一边栓到他自己身边那辆车的车尾,然后骑上去插上钥匙,把车开到路中间的位置停下。李嘉铭听着这摩托车发动机的声音,低音虽然很足但清脆,一听就感觉马力不足的样子。他不懂车,更不懂摩托车,不过看这两辆车的造型,心里估计这车以前肯定很贵,直接上前蹲下仔细看着跟前这车的排气筒,

    “你这车,哪儿来的?听着声音,感觉以前好像很能跑。”

    “淘来的!”

    “淘来的?从哪儿?”

    老徐转过头,笑着回答道,

    “可能你不知道,这车有了快十几年的历史,以前买可是要花接近两万的,是以前进口的。”

    “靠!这么贵。”

    “可不是,但现在不值钱了,本来还有一辆,前段时间被交警查了,花钱赎出来不值得了。”

    “好吧,反正我也不太懂,但这声音听着感觉还行!”

    老徐说完关掉火,下车骑到另一辆车上,刚准备插上钥匙,没想不小心掉地上,他没让李嘉铭帮忙,自己迅速捡了起来插了进去,打了几次火,终于才打上。李嘉铭明显感觉到,声音明显嘶哑了些。

    “这车提不起速,油门有点问题,时灵时不灵,今儿就是想去找老师傅看看,打火也有点问题。你喝了酒,待会儿我开前面过马路,你开后面,我会速度慢点,而且尽量匀速往前走,你跟上就是了。”老徐说完就把火给熄了,准备下车。

    “行,没问题!过去好几个小时了,放心吧,我胆子小,胆大的事儿不会做的。”

    李嘉铭说着上前就从老徐手上接过车。骑上去之后,开始打火,没想这次一次性就把火给打上了。

    事实上,这是李嘉铭人生第一次骑摩托车,虽然跟小电驴电动车区别不大,但确实是他人生第一次骑,以前在家时李嘉铭父亲李榜建从不准他碰,也不让他学,出门工作后他也没有买过小电驴,唯一的买过一辆二手的自行车,但骑了没两月就送给以前房东的小侄子了。

    这次虽然是女式摩托,跟小电驴区别不大,但前面却拉着一根绳子。此刻,李嘉铭心里有些激动,还有些担心,但却俨然没有了之前一个人的惆怅。有时悲观的东西能让人上瘾,但脱瘾往往只需要身边有个活人。而且李嘉铭很清楚,一个人在外地生活,留给自己一个人真正悲观的时间,往往少的可怜。

    老徐慢慢开始发动,开始起步。李嘉铭知道这绳子毫无弹性可言,必须赶在绷直之前跟着走。车子起步后,李嘉铭继续说道,

    “你慢点哈,过弯和红绿灯的时候,多注意下就行。”

    说完两人就慢慢出发了。此时小区里已经几乎没了人影,唯一的门卫正认真地玩儿着手机。

    由于绳子有些长,有接近五米的长度,李嘉铭还没适应,老徐也是第一次这样拉车,因此上路没多久后,老徐在前面稍微一提速,绳子总是一扯一扯的,李嘉铭中间差点身子没跟上,还好手握得紧,不然车走人留,即便速度不快。

    走在前面的老徐,车子总是一会儿一会儿的往后拉着,胸好几次差点撞到面前的仪表盘。两人慢慢彼此适应着,跟打篮球一样,慢慢适应对方的进攻节奏和防守位置。不过还是出了问题。在路过高架桥下的红绿灯时,老徐开过去后停下来回头看着李嘉铭,两人差点追了尾,绳子也被绞进了李嘉铭所骑车的前轮里面。于是两人在马路中间的人行等待处停了下来,把车子放倒,在地上弄了半天。

    已经快晚上凌晨,马路上虽然车子少了,但不断有大货车经过,来往轰鸣的汽笛声把两人的耳朵震的叮咚响。李嘉铭站在一旁看着老徐认真忙活着解绳子,他知道自己帮不了忙,即使上前帮了,作用也不大,索性在一旁笑着抽起了烟,中途还给老徐递了一根。中间一辆等待红灯的大货车司机,盯着两人看了许久。

    解开后两人继续往前走着,彼此慢慢适应了这种情况,车速保持在20左右。走了接近十五分钟后,前面的老徐突然发现,前面两百米外似乎有一辆交警车停着,好像是在查酒驾,加上两辆车……没有丝毫犹豫,老徐立马带着李嘉铭在一个小路口右拐,绕到另一段小路。

    李嘉铭在后面自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直全神贯注地一边盯着绳子,一边控制手里的油门,而在老徐猛地一下右拐时,又差点被绳子牵着摔到地上,还好右脚撑了一下,顺便给了一手油,嘴里还不停地喊到,“慢点,老徐!”

    小路很烂,有不少水坑洼槽,而且没有路灯,不过刚入路时的路牌倒是很清晰,叫枫唐路,李嘉铭故意多看了一眼。两人开过枫唐路唯一一个路口后走了300米不到,最后从右边一条很窄的水泥马路拐了进去,在转过一个接近四分之一圆弧的弯路后,终于到了目的地-栖凤村祥盛街。

    路过指示牌进入街道后,李嘉铭看到,四周建筑大都矮旧,看到的楼栋里最高不过五层,不少楼房的二楼破旧窗户已经没了上半截玻璃,二楼或二楼以上的房子几乎都是空着,没有一丝灯光,几乎找不到任一灯火阑珊的影子,偶尔一栋有,也不过是陈旧的老黄灯,黄的发黑,像极了小时候自己家附近的房子。不过,这一切并不妨碍街道里的灯红酒绿,路边两旁全是各种小吃杂货店,时间虽快过凌晨,不过人流依然不断。两人慢慢进入街内,李嘉铭见老徐并没有打算把车停下,只是把车速放慢,用稍快于人行的速度继续在街里前进着,他自己也把脚从车上放了下来,手中的刹车时刻准备着。

    祥盛街门口位置就是两排四家烧烤店,左边第一家背后还有一整排的大排档,李嘉铭心中默数了下,总共有五家店,其中一家还卖着烤鱼,“胡记烤鱼”的广告牌很亮眼,好像在哪里看到过,不断闪着红绿两色的光。往里走五十多米后,渐渐出现各种卖衣服与卖饰品的店,店门口几乎都站满了人。由于街道很窄,加上两人骑着车,中间还绑了根绳子,李嘉铭不得不和老徐一样,一直不间断地按着喇叭,刚开始他还怕汽笛声影响到路人,最后按了一会儿之后发现,那完全是多虑,因为几乎街上没人看你、管你,小孩子很少,几乎都成年人。

    两人前进速度很慢,不到十公里的速度,越往里走,速度还在降。但李嘉铭似乎越走越兴奋,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嘴角在慢慢上扬,尽管在街上看不到扛着扁担的人力夫,但总感觉仿佛回到了小时常去的老北山县城的东吉市场,只是那时的东吉相比眼前看到的祥盛街,要更黑更乱一点,路也更烂一些,但人更多、东西更丰富。至于街边的吆喝声,则没有现在这会儿听到的多。

    在李嘉铭的记忆中,两者的道路宽度倒是差别不大,东吉市场以前不到三米宽的路,经常会有一辆又一辆破旧摩托车后面座椅拖着货、在路中间逆着人流艰难行走的情况,去逛街父亲总是把他抱在怀里,怕他走丢。而且,那会儿的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躲避着车,因为东吉的基础设施落后,许多街道的正下方就是各种下水道,路人极其怕脚下踩到活动的下水坑的水泥板,一溅就是一脚。因此,那时看到的人,似乎没有眼前看到的这般闲适,更像是赶着回家,也没有眼前这般的兴奋和开心。想到这儿,李嘉铭看着街景有些入迷,并下意识地看了看地上的情况,而他自己的两只拖鞋里已经进了脏水。

    老徐带着李嘉铭顺着入口这条直路一直走到底,右拐后走了不到20米最后在一家配钥匙的老店停下了车,而且把一门店的入口给堵了半边,下车后看了一眼后面的李嘉铭,示意了下停车的位置。李嘉铭一看是配钥匙的地方,立刻懂了老徐的意思。几天前,他无意中跟老徐提过,自己把房间门的钥匙弄丢了一把,公司办公室的门也需要配一把自己用,但一直找不到地方配,部门的尚姐说是附近的老菜市场有,但公司和自己所住的地方,写字楼或商业街都很新,不可能有这种地方,网上去配更无从谈起。配不到钥匙这种痛,好比人身上的一块疤,即便不上药只要不揭开,总以为还能忍一阵。李嘉铭早已不是第一次,但他没想到老徐一直记着。

    李嘉铭停好车后,立马上去找到配钥匙的老板,一看是位几近白发苍苍的老大爷。大爷没说话,接过钥匙。李嘉铭也什么都没说,两人仿佛有默契,把钥匙递过去后用食指比划了一个“1”。老大爷拿起钥匙就开工。

    这次李嘉铭就带了房门的钥匙,公司的钥匙没带,心里倒也不着急,好歹知道了地儿。老徐进门后径直去了房里,好一会儿出来而且手上端了两杯水出来,

    “这地儿?”李嘉铭话没说完,用眼睛指了下大爷。

    “我以前认识的一叔。”

    “哦,我出去逛逛。估计还要一会儿。”

    “去吧,顶多5分钟就好了。”

    “够了,差不多,我就附近看看而已。”

    李嘉铭接过水,出门开始往回走闲逛,本以为好像要买许多东西,但看了几眼后什么都没买,最终只是拍了几张街道的照片,当然,也包括大爷配钥匙的场景,原本编辑好了朋友圈,最后又删了,逛了一圈回来后,看到老徐正在店里逗一个三四岁左右的小孩玩儿,正准备上去,但此时刚好大爷示意钥匙已经配好,

    “如果打不开,再来找我!应该没问题。”

    “行,大爷,多少钱?”

    “没事儿,小徐的朋友,不要钱!”

    “先走了,叔。走走走,没事儿。”

    说完老徐推着李嘉铭回车上,李看情况没有勉强。

    “好,好!小心点!慢点!”

    “好。”

    “还有,小徐,以后别给赵梦钱了,他现在一边读书也能兼职,你自己要早点结婚呐。”

    “没事儿,叔,我一个人没啥,先走了!不说了。”

    老徐转头看着已经走到大爷腿旁边的小孩,

    “小田,下次再来看你,今天叔叔有事儿。”

    “好!”小朋友一直乖乖地看着老徐离开。

    李嘉铭小心地骑着车,点头跟大爷和小孩道了别,大概知道了老徐跟这大爷关系不一般,但他没来得及详问,街上太吵,隔一步说话几乎就听不太清。

    老徐继续在前面带着路,拉着李嘉铭顺着原方向继续走到了底,左拐之后又走了不到200米,拐到大路上,沿途经过一座石桥。李嘉铭感觉到石桥很长,几乎是兰馨桥的两倍。通过之前的适应,两人的配合明显比之前好很多,即使拐弯也很顺畅,都是匀速前进,大概又骑了五分钟,途经一公园。李嘉铭虽看不清楚,但大概能看到里面高大的树影以及远处结彩的路灯。老徐经过公园入口继续往前走了几十米,然后在快到人行道前,提前右拐进路边一条明显不是临时搭的小道里。虽然是小路也没灯,但路却比之前的好很多。李嘉铭见势立马精神了起来,加了点油门。

    顺利通过后,两人开着车灯走了五分钟,终于到了修车的地方。路上,李嘉铭明显感觉到,越往这边走,人越来越少,房子也逐渐稀疏,但楼房里的灯光似乎多了不少。

    “小徐来了!”

    没等两人停下车,站门口的一大叔开口说道。

    “是的,李师傅!”

    “大和路路上遇到警察没?”

    “今晚有的,听你的,绕了点路才过来。”

    两人慢慢并排停下车,李嘉铭这才知道,原来老徐是故意这么晚才来修车。

    老徐简洁地给李嘉铭介绍了下,这是他经常来的一家修车店,自从以前来西湖城这边读大学后,就常来这里修车。以前学校就在这附近,不过后面搬走了,这两辆摩托车也是老徐以前从这里淘走的,后面一直放朋友那里,现在住这边才有机会骑骑。

    停好车后,李嘉铭帮老徐慢慢把绳子解开,看了眼修车师傅后,随即把坏的那辆摩托推到了房子里面。老徐则忙着给李师傅找烟,给李嘉铭也递了一根。

    李嘉铭一个人在门店外的破树边四处张望着。修车店是一座只有两层高的露砖水泥房,二楼的灯还亮着,两个窗户外的栏杆已经损坏过半没了半截,房子背后百来米的位置就是高架桥,偶尔能听到微弱的火车滑过的嗡嗡声。斜背后和对面全是洼草之地,视野虽低,却很广。

    李嘉铭站在现在的位置,看着刚刚经过的祥盛街方向,已看不到任何灯光。修车店的左边有一条泥泞的土路,路虽小,但却看地很清晰,左右全是半米多高的野草树枝,而右边的房子很多,一排过去,有七八栋只有七八层高的老房子,而在那群楼栋的中间一栋一楼,开着似乎是附近唯一的一家小卖部。门口还坐着一位大婶正抽着烟,这会儿正右手从地上拿起一把扇子,上下浮动着,似乎在一边乘凉一边等人,左右张望着。几栋楼里不少房间灯还亮着,房间阳台的灯光位置参差不齐。

    李嘉铭一边抽烟一边盯着抽烟的大婶,突然有个人下楼来买东西,两人说了几句,但最后好像什么都没买,又上楼去了,只见大婶中间一直没有起身,背一直靠在椅子上,头也没回过。

    这会儿老徐出来看到李嘉铭正四处望着,上前几步说道,

    “你看的这些地方都属于栖凤村,李师傅一家,在这里住了四十多年了,这地方以前是他家,现在改成了修车店。”

    “这地方要拆迁了吧!”

    “这里估计还有段时间,但刚刚经过的那热闹的地方,马上4个月后都要慢慢拆迁搬走!”

    “看来到处都是有钱人!”

    “可不是嘛!不过李师傅他们却不太想搬,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这地方本来就一直是个村,前面那个位置是村里的主干道,现在都建了不少房子,就是那个位置!那个位置!”

    老徐一边说一边指着刚开来的方向,

    “那石桥的另外一边,那群房子,这个村的人,大都搬到了那边去了。”

    “你怎么这样熟?”

    “我一个婶婶是这村的人!现在一个人也住那边。有些人想搬,有些人不想搬的。”

    “是啊,谁愿意离开自己家的老房子呢?”

    “但这些‘有些人’的想法好像都不重要。不是吗?”

    “嗯,说的也对。”

    “你慢慢看会儿。一会儿就好了。”

    说完老徐就又走进房子里继续忙活。

    李嘉铭一直站在外面,看着眼前这位李师傅和老徐一起把车的座椅给拆了。老徐一直蹲在地上,脸上时不时露出不太好意思的笑容,嘴里还不断解释着、问着,快三十的老徐笑得如同孩子一般。李师傅先是蹲着,后面自己端了把椅子坐了下来,继续讲着。

    李嘉铭转身继续看着四周,一会儿又回过头抬头一看,这才发现,原来这店连广告牌都没有,门口停着两排和老徐摩托车类似的一些车,跟其他店一样,最外面一排是崭新的小电驴,有些正在充电。店的最里面有一三四岁的小孩正认真地坐在椅子上,看着有着“大屁股”的黑色老电视,电视上正播放着《西游记》动画片,此刻放的正是唐僧救孙悟空的那一集,场面看着莫名地和谐。由于店里电视刚好斜放着,里面也没有窗帘或是其他玄关类似的东西,李嘉铭看得很清楚。小孩穿着会发光的蓝色滑轮鞋,两只脚一直在动,很是吸引眼球。

    即便是夏天,凌晨的风也有些催寒。没站几分钟,李嘉铭走了进去,站在老徐对面、李师傅背后,双手交叉,仔细听了起来,如学徒一般,但没听两分钟,还是觉地无聊,又转身走了出去。这次他直接走到修车店外的一枯树旁,安静地看着周围的荒草野影,残水朽木。迎面吹来的风,夹杂着泥土与杂草的混合气息,是那般的自然,即便有些冷,但也能忍,即便有些暗,但仍能看清。

    闻了一会儿确认没有下水道的气味后,他闭上眼睛,双手上下配合,如练着气功心法一般,使劲做着深呼吸,很是上瘾。只要不仔细看旁边的高架,李嘉铭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肖虎山北边的山脚下一般,一样的四周无人,一样的冷风拂面,一样的草影婆娑,时间仿佛与过去重合,好像自己之前来过这里一般,只是这会儿身边没人同他说话,有些孤寂,但也难得的清净。心中暗自默许朽木为伴,残水为酒,独自举杯一人敬着明月,想着父亲、念着母亲……虽未有叹气,却也越发显得无所适从。

    肖虎山在以前李嘉铭大二宿舍楼的背后,是他以前和大学朋友张晓、刘刚常去的地方。

    人,一辈子间或性地想起一人,即便全部时间加起来,其实并不多,而且越是孤单,想念的时间反而越发短促,还没开始就已结束,因为没人陪你回忆,一个人能念的,不过是一个名字一个名词而已。繁忙的人事,以及来不及准备的新的开始,对过去留下一点的瞥见,已是全部的自由,身处他乡的人更是如此。

    李师傅修车只修了10分钟不到。回去时,老徐建议走大路回家,加上修好的摩托车,估计十分钟就能到家。李嘉铭离开之前在李师傅家借机喝了满满三大杯水,几乎把茶壶里的水给喝光了,借口说是因为怕被交警查,并让老徐陪着走来时的小路。他骑着之前老徐骑的车,在前面放肆地跑着,可最后还是迷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