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丁未之火水未济 » 乾七、执心身内

乾七、执心身内

    四人回到了落叶庄,有柳姨的一众徒弟伺候,自不在话下。

    周成随后几日一直翻看那本《道德化性》,这种书浅显易懂,没有任何推理,直接写出观点,也不论证观点。核心观点乃是用“仁义礼智信”为人类本来的天性,乃为“五常”,可以化去心中的“怨恨恼怒烦”五毒。

    《道德化性》又将天地人的划分标准为:天人禀赋仁义礼智信。阴鬼禀赋怨恨恼怒烦。凡人乃是两边都有。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个人的命运是由自己的禀性组成。祸福在身内,不在身外。

    周成粗略想来,似乎有些道理,但又回忆起竹子翁说过:“要知贼之所在,而后才能擒杀之。”怨贼到底在何处呢?莫非在心中乎?怨贼在心中,心在身中也!周成如是之想,心中好像有点通透的舒服感了。

    由于是叶井玄的邀请,过了一月有余,浪花寺谛缘大和尚来访,身边还带来一个年轻人,约二十岁模样,乃叫方挫骨。

    叶井玄欢迎道:“大德莅临,蓬荜生辉。”吩咐徒弟杏叶、桑叶备茶,不提。

    谛缘合掌,问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大家亦合掌辉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谛缘说道:“贫僧上月接到叶居士的信,知道这是一桩善事,尽力玉成此事。贫僧早年在游历闽粤之地,认识一些那里的人,这位是明社子弟,秀才方挫骨。明社是东郭效颦在晚年秘密创立,虽说是秘密创立,但实际上是‘正大光明’的一个文艺小社团。”

    周成又听见“光明”,心中不知为何发出这样的疑问:成年人为啥总是执着于“光明”呢?不由的说了一句:“怎么又是光明,光明真是无处不在,说不定光明才是根本的祸根。”

    “闭嘴,胡说八道!”竹子翁呵斥道。

    谛缘回头看了周成一眼,有种说不清的亲切感,有种在前世做过亲人一般的感觉。

    叶井玄、柳姨、周成,都是第一次听见明社这个名称。惟有竹子翁因为考据工作,在朝廷“大内档案”馆,做过一年研究工作,接触过不少秘密档案。

    “近两百年来,海内外发生的许多大事,背后若隐若现都有明社的影子。就拿三年前,南洋七大海盗,在涯海大混战。当时,我还在朝中任职,见内阁大臣一直怀疑是明社在背后操控局势,只是苦于没有证据。朝廷显微司正密切监视明社的一举一动。”竹子翁说道。

    谛缘说:“出家人不打妄语。贫僧在岭南时,见明社诸多公子都是良善之人,不像为非作歹之人,明社没有首领,虽有‘见群龙无首之吉’,但也不是能做大事的团体。所谓蛇无头不行,正是此意。我向大家保证,这位秀才绝对是干净,毫无半点芜秽违法之事。竹公若是害怕显微司谍细或探员,那就让这位秀才先回去吧!”

    “呸!我才不怕呢?只是担心牵连无辜。既然来了,就别走了,一起去好了。秀才既然是奉公守法的人,想那显微司做事情抓人,也是需要证据的,也不大可能平白无故的冤枉好人。”

    谛缘站起身,双手合一,赞:“南无阿弥陀佛!”又说:“事不迟疑,那我们现在就动身去归岛吧!”

    柳姨说:“不急在这一刻,大师与这位小师兄,舟车劳顿,刚刚到来,一定很累,先休息好了,明日去也不晚。晚上还有接风洗尘宴,大家好好吃,欢饮畅怀。”

    晚宴上,众人问当年之事,方挫骨说起知道的一些事。

    当年,归岛建设的很好,真乃人心之所归向,引起官府的警惕,官府便做了些见不得光是事情。但是做这种阴谋事情,官府不可以亲自动手,怕受污名罢了。朝廷并不怕剑仙屈树桐,怕的是各种“名义”罢了。

    道德经云:“道可道,名可名。”朝廷的建立,并非仅仅是有卓绝的武功,更重要的是道统“名义”。

    显微司作为朝廷的间谍机构,策动京杭运河上的盐帮,将归岛围个水泄不通。朝廷御用门派武当山,山主乃是荡寇剑魔舍圭,奉令挑战剑仙屈树桐。江湖挑战,单打独斗,生死自负,各按天命,一切都按江湖规矩办,即使结局龌龊,也与朝廷无关系。

    朝廷最重要是挫败屈树桐的高尚品德。如果屈树桐死在剑魔剑下,“尔曹身与名俱灭”,朝廷认为这是最好的结局。

    朝廷严令,剑魔如果败,则必须死于剑仙之手。如果剑魔因败而死,那么屈树桐标榜的高尚的名义,将会崩塌。上天有好生之德,毕竟生死之事最大,屈树桐自认能护生命,却不能护剑魔之命。屈树桐自认为“仁者无敌”,仁者是没有敌人,而剑魔死于其手,此必授人以口舌。

    却说,屈树桐早已经封剑了,不愿意接受任何武力挑战。舍圭用剑刺屈树桐,屈捡起树枝,与其比划,只是防身,不做进攻。这样的比试,一直打到深夜,打了不知几万回合,优胜劣败早已显现了。屈树桐果然已入地仙境界,剑魔舍圭有名无实,并未真正入魔境界,然而,剑魔不能认输,他此时宁愿死。几万回合后,剑魔已经虚脱了,第一天的比试结束了,并没有决出胜负。

    中间休息一天,恢复体力,要到第三天接着比武。

    同剑魔一起来的是他的弟子应成趣,应成趣的真实身份是显微司谍细。应成趣在第三日比试开始时,一定要屈树桐使出真本领,不然就杀归岛平民,半个时辰杀一人,从小孩开始杀起。

    兵法云:攻其所必救。打就要打他最爱护的东西,这样对方才会疼,不是身疼,而是心疼。屈树桐最爱护的是生命,那么就要剥夺生命,而且从最无辜的小孩开始,这才是最狠的角色,这才是真正的魔,是个能干大事的人。剑魔不但技艺不如剑仙,狠劲也不够,名不副实之咎也。

    摆在剑仙屈树桐的面前是剑魔的生命,与无辜岛民的生命,他将如何取舍?不作为吗?这就是哲学上“生命平等性”难题,自古以来都是无解。

    是的,他有所迟疑了。

    就因为这么一下的迟疑,应成趣已经杀了一个小孩。

    岛民虽然愤怒,终究敌不过应成趣的武艺,不敢就地上前,报仇雪耻。

    岛民热血沸腾,用两只冒火的眼睛,用万分渴求的眼神,看着屈树桐,都盼望着他能够痛下杀手,杀死剑魔舍圭。当屈树桐与岛民的眼睛互相对视时,屈树桐看见岛民的眼睛里全是渴求的杀人欲望。屈树桐的心是一下子凉的,忽然,他觉得自己很失败,决心一死,口中不停的喊着:“天性、天性!”

    屈树桐将手中的树枝仍到半空中,树枝垂直落下来,剑仙张开嘴巴,树枝落在喉咙里,卡住气管,那么他就会死了。

    就在树枝将要落下时,半空中飞入了一只双翅白虎,将半空中的树枝,一掌打开了。虎背上有一个二八少女,乃是貂凤仪。东郭效颦是一起来的,由于他不会武艺,又没会飞的坐骑,所以来的比较慢。

    当东郭效颦来上到岛上时,正见双翅白虎正在虐打舍圭与应成趣。舍圭尚且能抵挡几分,应成趣毫无招架之力。不一会儿,白虎就将二人踩在脚下。

    貂凤仪命令白虎踩死二人,但白虎似乎不愿杀人,也很犹豫。貂凤仪骂道:“不济事的畜生,也有道德洁癖,怕脏了自己的爪子。还要老娘自己亲自动手,了结这两个坏蛋。”抽中腰中软剑,朝地上的二人刺来,恰被树枝挡住剑路,乃是屈树桐也。

    “师兄?为什么”貂凤仪不解的问。

    “剑魔舍圭无罪,师妹饶了他去吧!”

    白虎见屈树桐攻击自己的主人,张开虎爪,来攻击屈树桐,那一场好打,真乃将遇良才、棋逢对手。打了好一阵子都没有决出高下。

    应成趣与舍圭趁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场中的人兽大战吸引,悄悄的逃走了,临走时,应成趣暗杀了几个平民。二人逃回到半路上,有盐帮的人接应而去。

    却说,白虎到底不敌剑仙,败下阵来,貂凤仪赌气,乘着双翅虎飞走了。

    东郭效颦在归岛,住了两日,感觉岛民的精神怪兮兮的,也就离开了。由于在路上,被一些事情耽搁。当他回到小仙山,已经是一年后了,将所知道的事情,告知师父丘龙。

    丘龙惊呼:“吾之剑仙休矣!”匆忙驾起青鸾,来到归岛,只见离地一米,漂浮着五千怨魂,而屈树桐已经死了。

    丘龙为剑仙立墓立碑,又恐怨魂惊扰附近百姓,遂下了金刚结界。丘龙念动真言,从蚂蚁湖底拘来一条火龙,让其守护归岛。丘龙并告诉火龙,二百年后,有人会来重建小岛,要火龙专心等待。当那人成功解怨之后,火龙就做他的护法,火龙也将是正果有望。

    东郭效颦数次问师父丘龙,剑仙是怎么死的,丘龙就是不说。丘龙偶尔叹息说:“青鸾,青鸾,何故照水徒看影自怜?负大才而零落污泥,世间有正必有邪,正邪两端互相为影,此乃‘执心身内,心内求法,发自真心,以真追妄’,亦是以己心为正之偏执也。”有时会对东郭说:“还有些事情,你们不知道,应成趣亦在小仙山学艺三月。”丘龙的表情似乎有自责之意,偶尔还会念小青诗句:“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世人皆谓青鸾者小青是也,亦难知真假!

    方挫骨简单的说完此处,众人惊讶不已,原来正与邪都是同门师兄弟。大家感觉似乎还有许多内情,但这属于门派内部秘密,本人不说,外人就不好意思追问。故而,作者也将此节暂时揭过,以后再写。

    听完方挫骨的话。谛缘接着说:“要知道剑仙如何死的?看来当今世界,只有九尾狐紫柳,最清楚了。化解五千怨气,必须知道缘由。”

    “这也不尽然,俗世之人,百岁已属罕见。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修真者即使不能长生不老,但是活上数百岁,还是很容易。据闻貂凤仪,仍然在世。我社东郭祖师爷的追思会,就是由貂凤仪主持。追思会上,亲友中有善画者,把她真容画了下来,永久的二八芳容,这画仍至今挂在明社祖师殿中。”方挫骨说道。

    “然而,修真仙人飘忽不定,去哪里去找她?”众人皆疑之曰。

    写一些与小说无关的题外话,应属于天仙修真理论。执心之邪法有七,执心身内乃是之一。执心身内,故能生怨恨恼怒烦,使得身体易于腐朽,所以是邪法。或有论曰:修真的世界,借假修真。灵与身二分法,身体假而灵魂真。身体离不开阳光,灵魂害怕阳光。身体挡住光明,才使灵魂有安居。身有生灭法,灵无生无灭法。灵魂以意念为食物,怨魂执于怨念,因想轮结,所想不真。灵魂与灵魂之间,会有干涉效应,故而一个灵魂有怨,会传染别的灵魂也发怨,类似怨音入耳,耳听怨音,心有感怨。最大天尊怜悯,备天条,设阴间,收拢怨魂,不使怨魂干涉有身者的灵魂修行。最大天尊尚且无法化解怨魂,且看竹子翁、周成、谛缘等俗人有何能为?凡人们纵然有所小成,也将为天所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最大天尊即玉皇大帝。

    阴间、阳间、九天虚境、极乐净土、琉璃宝国、华严海会等等皆属于平行世界。有能力者,可以开辟宇宙,自建世界,犹如法藏比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