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云幽梁古记 » 第八章 我欲乘风驾舟去

第八章 我欲乘风驾舟去

    宣和宗坐落在古琅东山西部,宗内共有十八座山头,十二座大山,六座小山。每一山上都有独特的草药灵兽,外界人对之是趋之若鹜。

    其中十七座山头对宗内前三十六内门弟子开放,对于依附的各地七十二外门,只开放三座山头。除此之外,还有一座从不对任何人开放的山,名曰“忏山”。

    此山较为娇小,望去烟云缥缈,似豆蔻年华的娇羞。若是修炼者有所境界,便能看到有光晕常常盘旋在山顶,那是周围结界灵气外溢的体现。

    而那结界绚丽的花纹常常使修行之人人着了迷。早些年听说,宣和宗内有一外门弟子,仅仅是在忏山对面的“灼峰”打坐观望,境界和结界之术就一日千里,后和内门精通结界的“杨湍”门主互相推演结界之术,破格提拔为内门弟子。

    这消息不知真假,说的人多了,就又传闻那山上灵气浓郁,处处可见仙草灵药。尤其是在山顶,还有着能让人境界大幅度提升的大机缘。若非如此,那人如何只是观望便能境界提升呢?

    这引得弟子们无不想要上一次这神秘的山头。可就算是长老级别,也才能登临山脚附近,大多数弟子终其一生只能望而却步,更别提山顶了。

    这忏山位置也是比较偏僻,和其他十七座山遥遥相望,也算的安静。登上便可发现山清水秀,随处可见的草木也是灵气丰沛,小兽猿鸟和谐共睦。而在山顶有一活泉,一路流到山脚,滋养着整座山体。

    山脚有一小路,看得出是被人常年走动踩出的。若是顺着山路,沿着泉水向上,就能在穿过层层密林后,在山顶看到一座小院子。

    院子用竹子搭建,共分两层。此时一只通体雪白的鹤在屋顶立着,长长的喙朝向北方,偶尔鸣上一声。

    而院内有一竹桌,四个竹凳坐着三人,凑近就能听到一人的吟诗声。

    “青水白云纱,南风知我愧。”听着年龄约莫三四十岁。

    又一个懒散的声音回道,“他知道又如何,不知又如何?”

    “怎么?你敢说当年你身上没有解药?”另一个年轻的声音有些嘲弄。

    此话一出,一片安静。须臾,鸟群飞起,鸣声阵阵。

    “哎”是开始吟诗的那个声音,“都过去了这么久了,往事别再提了。”

    “别再提了?”嘲弄的声音又响起,“当年若不是风哥,咱们哪一个能活下来?你告诉我别再提了?”

    “.........”

    一个人怼的两个人哑口无言。

    “你的意思是,你当年也冲不开?”吟诗的声音变得沉重。

    “............”这次轮到年轻人沉默了。

    懒散的声音再次响起,“好了好了,我们欠他的,自己还不清了,我也没脸再去出面。但我不信你们两个没有派人去。”

    “...........”这次轮到另外两个人沉默。

    “所以,酒还喝吗?”懒散的声音再度响起。

    话音刚落,三人就异口同声地说道,“倒上四杯。”

    倒酒声响起,随后酒碗碰撞在一起的声音传来,清脆又夹杂着无名的悲意。

    谁能想到,这座让所有弟子神往的山顶,就只有一座小竹屋,而竹屋内也只有三个人偶尔一聚饮酒作乐罢了。

    在一次次酒碗碰撞声后,酒坛空,二人起身。

    “两位好走不送,下次我们再聚。”懒散的声音听着是此竹屋的主人,在酒空后掺着醉意送别自己的好友。

    其余二人没有说什么。

    一人起身向山脚走去,喝醉的身体踉踉跄跄,每走几步就要扶着树稍作歇息。

    另一人明显醉意尚浅,伸手一招,竹屋顶的白鹤展翅而下。那人骑上白鹤,说了一句“下次再聚。”

    白鹤一鸣冲天,转眼便在天边化作一个黑点。

    看着二人都已经远去,懒散的声音再次响起,略带着一些悲凉,“风哥,他们走了,来,咱们再喝点,这是你最喜欢的酒了。”

    说着说着,声音低了下去,竹屋周边起了一阵风,穿过树林哗啦啦地响动。

    风中,呜咽声传出,“你总说三月杏花四月雨,三分剑气六分酒,那最后一分是什么啊?你总说下次告诉我。”说着说着,言语间已经近乎哭泣,“可是不管我收集多少杏花和雨水,不管我酿成多少,不管我砸了多少坛子,终究,是酿不成你的杏花村。”

    只一会,这人就已经醉的不省人事,只是眼角的泪痕记录着他的伤心。

    踉跄下山的那个人,此时已经醉倒在一棵树下,迷离着双眼,坐靠一棵参天古树喃喃地说着,“我真的冲不开啊........”

    而天边驾鹤的那人,正摸着白鹤修长的脖颈,自言自语,“小元,你说我当初为什么没有带药呢?为什么呢?”

    白鹤只是戾了一声,翅膀便继续舞动

    “好想,再喝一次杏花村啊!”

    这是三个人的心声,不约而同。

    相对于宣和宗,连香镇这边却热闹了起来。

    文不落带着江萤洛已经在院子里练了一上午了,看的出江萤洛很是努力。

    照书上的说法,九剑门的剑法都是配合酒来使用,自己家就是继承了九剑门的酿酒技术,酒不是问题,问题就剩灵力和真气了。

    江萤洛已经突破九品,已经能够感受到灵气和真气的区别。

    真气,是通过锤炼自身筋骨,以丹田滋生真气,融入自身锻体。

    而灵力,是感受天地间精华,于天地间混杂的气息中剥离一丝丝灵气,使灵气进入自身,荡涤肉体凡胎。

    通常修炼真气的人往往肌肉虬结,肉身强大。而灵力强盛的人,即使消瘦也不可小觑。

    感悟灵力需要天赋,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而真气往往锤炼肉体便能感悟,相比于灵力更适合大部分人。

    而真气和灵力也不是水火不容之势,二者可以共存在一具身体内。真气和灵力的比较千百年来都没有停下,世人普遍的观点是身负灵力会更加强盛。

    但在近百年前,曾有一个修真者,三入皇宫寻古琅镇国将李奉安交手。

    李奉安人称李三郎,一副银甲荡平北蛮三十寨,手中长枪令无数人胆寒。就是这样的人,那名修真者浑然不惧。二人交手三次,虽然都是李三郎取胜,但也亲口承认。

    “若是他机缘到了,或许会成为千百年来唯一一个修真能和练气抗衡的人。”

    也是从那时开始,世人逐渐转变了观点,也会有人尝试修真。但是大多数女性都会选择练气,这其中就是有些小九九了。

    原因也很简单,练气者,能够驻颜。

    了解过后,江萤洛直言想先试试自己是否有练气的天分。

    文不落听闻后,合上扇子便说好。江萤洛问他该如何感悟,文不落说你等着就好,说完便自己坐下看书了。

    虽然不懂,但江萤洛还是拿着清明剑站了一上午,口干舌焦。

    林青让也不知道文不落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看了一会没意思,就自己收拾东西了。等到高振明天回来,按照约定,也就可以离开办自己的事了。

    随着时间推移,江萤洛实在撑不住了,便开口询问,“文大哥,我能喝口水吗?这得站到什么时候啊?”

    文不落闻声抬头,“我只是说让你等会,你何必站着?”

    又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弄的江萤洛哑口无言。不过就是想说也难了,毕竟清早起来一口水没喝,一口饭没吃,整个人现在的精神萎靡不振。

    “可以了,时辰到了。”文不落倒上一杯热茶,合书起身。

    就在江萤洛疑惑什么时间到了,文不落瞬间近身,不等他看清动作,右手食指剑出鞘般,刹那就点在江萤洛眉心。

    从近身到食指点头,都是在一瞬间完成,带起的气浪冲的江萤洛头发飞起,露出他的眉心。

    将他微微低落的头点正后,文不落的衣角才缓缓落下,接着出声,“静心凝神。”

    江萤洛见文不落这般言语,连忙闭目感受。

    闭上眼,一片黑暗。除了文不落顶在额头的食指,别无其他感受。

    不对,好像自己的脊椎也被这一指给纠正到了舒服的位置,疲惫感好像也没那么严重了。这感觉很舒服,他不由自主地深呼了一口气。

    接着文不落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静心凝神,其实不必闭眼。”

    “........”江萤洛感觉自己的脊椎好像又有点疼。

    “不要胡思乱想,你可以睁眼了。”文不落的手指力道轻了些,但没有离开额头。

    江萤洛缓缓睁眼,所有不适感一扫而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文不落那张波澜不惊的脸和一尘不染的光头。接着他惊讶的发现,周围的景色变了。

    此刻的他已经不在院中,回过神的他不敢轻举妄动,只看到了文不落身后远处的几座青山。

    这时文不落收回食指,转身悠然坐下。随着手指的收回,江萤洛这才连忙四顾,惊讶的发现:

    脚下是一艘小船,正在顺流而下。

    船身干净的要命,除了船就是他们两个人。而文不落此刻盘坐在船头,光头泛着微光,惬意的观望着两岸的景色。

    虽然惊讶,但见文不落没有说什么,他也挑了个地方坐下,开始打量着周围。

    他低头看向水面,阳光照射,波光粼粼。偶尔有鱼儿跃出,落入水中游向远处的几株莲花。再远处,便是岸边了,两岸郁郁葱葱,树木丰茂。正看时,一两只梅花鹿窜过,惊起阵阵飞鸟,盘旋在空中啼鸣。

    “这是哪里?”江萤洛迟疑后还是开口询问。

    “不可说。”文不落没有回头,光溜溜的头泛着高雅的光。

    见文不落不肯透露,江萤洛也不再追问,也学着他的样子看向前方。

    小舟顺流而下,在如镜的水面上留下一道涟漪。随着时间的流逝,远处的山也渐渐出现在眼帘中,那是一道峡间。

    进入峡口后船的速度变快,不一会儿峡口便消失在船尾。两岸山体连绵无缺,重岩叠嶂。此时虽是白天,向上望去已然看不见太阳,足以看出山体之高险。

    左前方一道清泉从山顶飞泻而出,无声息地落入水面,不起半点涟漪。种种景色让江萤洛看的有些着迷,让他更加好奇这是什么地方。

    恍惚中,一声声猿啸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啸声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久方绝。

    “高猿百叫惊回绝,鸢戾青云望峰息。”文不落在船头悠悠吟道。

    声音不大不小,却压住了猿啸,一时间整个峡谷只剩下他清朗的声音,悠悠回转。

    “今穿千仞三分障,势争春雨一碗茶。”

    吟诗间,舟身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