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所见的江湖 » 迷局

迷局

    保险起见,许恭没有去主动的暴露自己的目的,毕竟一个人大老远跑过来看你倒霉的样子,任何人的反应都是很生气的吧,没有人会感觉还不错,感谢你大老远跑过来关心一下我吧!

    毕竟之前还不是很熟悉。你一个人大老远跑过来光顾着看我倒霉,我肯定想要你也倒霉一下。没有能力的人也会在心理诅咒一下,跟不用说一些完全有能力的人了。

    许恭找到合适的地方住下,开始了解具体的情况,现在许恭自己是完全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了,他越了解这嵩山的情况越感觉自己迷茫,现在的事情就像一团乱麻,各种事情都交织在一起。

    许恭现在感觉自己有些无奈了,自己果然还是不适合出门,自己继续宅在一个地方的话,怎么也不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自己一个人好好的,为什么非得要凑什么热闹啊?

    想见证奇迹,结果连一个创造完奇迹的地方自己都不敢随便打听,就在许恭自己一个人在自怨自艾的时候,一伙许恭想象不到的人出现在了许恭的面前。

    虽然许恭不了解什么朝廷的局势,可是看着眼前的人,许恭感觉江湖甚至整个天下都要发生震荡了。

    “弥勒下生,真空家乡,无生老母”这几句简单的箴言,蕴含着的是无变的血海。

    白莲教早期教义与净土宗大致相同,崇奉阿弥陀佛,要求信徒念佛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以期往生西方净土。最起码明面上是这个样子的。

    白莲教的前身最早要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是一种秘密的宗教结社,到了南宋一个叫茅子元的僧人在宗教结社的基础上创立了白莲教。

    茅子元采用天台宗教理,绘制《圆融四土三观选佛图》,以佛像、图形和比喻解说佛土的高低;简化并统一前人制作的念佛修忏仪式,制作《白莲晨朝忏仪》。先前的净土结社,参加者之间只是松弛的社友关系,社与社互不相属。茅子元则将其改为师徒传授、宗门相属。他在淀山湖建白莲忏堂,自称导师,坐受众拜;又规定徒众以“普觉妙道”四字命名;从而建立了一个比较定型的教门。

    于是白莲教就正式诞生了。

    白莲教创立初期还是很正规的,有自己坚实的信仰,教徒必须念佛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但是朝廷并不喜欢白莲教,对白莲教实施禁止。

    创始人茅子元被流放,白莲教也被官府称为歪门邪教。

    说来也奇怪,官府对白莲教的禁止非但没有让白莲教消失,反而让白莲教如野草般疯狂生长,迅速的传遍了全国,这种野蛮的生长也让白莲教一步步的走向“黑化”。

    到了元朝,白莲教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组织,并且得到了朝廷的承认。然而此时的白莲教已经不是当初茅子元创立的白莲教了。

    此时的白莲教徒不但不用剃发念佛,还经常勾结官府危害百姓。还有一大批有家室的人加入白莲教成为了职业教徒,白莲教不但分裂为很多宗派,而且纪律松散,经常乱搞事情。

    前朝末年,政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白莲教成为了反元起义的先锋。

    其中著名的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都是白莲教的教徒,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也就是先帝曾经的老板也是白莲教的教徒,先帝早期奉韩林儿为王,后来发展壮大了。

    可以说暴元的灭亡,白莲教是贡献了巨大力量的。

    朝廷建立后,先帝知道白莲教的厉害,于是下令取缔白莲教,结果白莲教到处发动暴动,一直持续到现在,还时不时的有白莲教在起义,虽然朝廷全力镇压白莲教,可白莲教还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莲教之顽强着实让人惊叹。

    到了现在白莲教的教徒甚至发展到了皇宫里面,很多太监都是白莲教的教徒,白莲教依然发展得欣欣向荣。